八月七日一早,兩人朝年雪芳告別。
李凡陽掏出錢給她,道:“雪芳姐,打擾你了。這是住宿費。”
年雪芳一笑,說:“你們是學子,宿費就免了,祝你們旅途愉快。”
“這怎麽行?你們也是以此為生,並不寬裕。”李凡陽笑道。
年雪芳拗不過他,調侃道:“那好吧,等李先生坐了龍庭,多照顧一下我們平頭百姓,讓大家過上好日子。”
“你的吉言太高了,我可不敢托,不要摔死我了。”李凡陽淡淡地一笑。
兩人說笑著,和她揮手告別,又踏上新的征途。
“這迴,我們可以放心去遊名勝古跡了。”聶子華一臉開心地笑。
“如果節約些,我們可以熬到迴去了。”李凡陽也有了一份輕鬆。
聶子華譏道:“就怕你善心大發,抬手送人了。要不,錢給我保管?”
“好呀!我正嫌煩呢?實際上,碰上了沒法過日子的鄉親,給不給讓我頗為躊躇,不給心裏過不去。給嗎?我們本來是討飯的,給了自己又沒得吃了。關鍵是,在這亂世,沒法過日子的鄉親太多,顧了這個顧不了那個。”李凡陽歎道。
“我們是出來尋救國大道的,所以不應該在小節上糾纏太多。教化民眾,等大眾覺醒了,國家就好辦多了。曆朝實行的愚民政策,讓大多民眾都停留在懵懂的愚昧階段。因此,要大辦教育改變這一切。”
“大辦教育的前提,是要有一個穩定的政府,隻有國內沒有了戰爭,能穩定生產,才有可能普及大眾教育。不然,永遠是所謂的精英教育。”李凡陽反駁道。
之後,兩人又是一路走,一路爭,誰也說服不了誰。
他們花了二天時間,去看了帝家湖,還城皇廟等名勝古跡。
九日,他們正準備離開利陽縣城的時候,經過城門口時看到一張告示,還有縣長康順和的署名。
聶子華高興得大笑,說:“哎!凡陽。這康順和是不是曾經在我們師院的那個物理老師康順和?”
“好像沒教過我,找店家一問不就知道了嗎?”李凡陽也顯得興奮。
“要真是他,門衛肯定不會讓我們進。”
李凡陽打趣道:“誰叫你?做什麽不好,偏要做叫化子。”
聶子華大叫:“還不是你害的?”
“你不跟我來,會有叫化子見縣長的佳話嗎?”李凡陽嗬嗬笑。
聶子華懶得搭理他,急急來到一商店前,問:“老板,這康縣長是哪裏人?從哪調來的?”
“那裏人,我不清楚,聽說是從泰安那邊調過來的。”
“他來有多久了?”李凡陽又問。
“有兩年了。”
兩人對視了一眼,幾乎同聲道:“去縣長家裏騙飯吃?”
老板看著他們離去的背影,嘀咕了一句:“這兩叫化子是不是有點神經?還去縣長家裏騙飯吃?”
他們剛走到縣政府門口就被衛兵攔住了。衛兵盯著他們,冷聲問:“你們找誰?”
李凡陽不亢不卑地答道:“我們找康縣長。”
“去,滾一邊去,叫化子來找縣長?也不掂量下自己有幾兩?”衛兵朝他們厭惡地一揮手。
“哎!哥們。你這是什麽態度?他是縣長,我們是他治下的城民,憑啥不讓我們見?”聶子華也是瞪眼。
這時,從值班室走出一個叫張帆的小頭目。他眼一瞪,冷冷地說:“你們鬧什麽?想耍橫?要是我進去對縣長說有兩個叫花子要見他,他還不開了我?你們快給我滾出去!”
“哎!大哥。你還沒有去通報,怎麽知道康縣長不見我們?”李凡陽笑道。
聶子華遞給張帆一張名片,說:“你去把這個給縣長。他說不見,我們就走。”
張帆知道難以推托,瞪了他一眼接過名片進去了。
誰知康順和看過名片後,道:“你馬上把他們帶進來。”
見麵後,兩人舉手一揖,道:“拜見老師!”
康順和看著他們一笑,說:“你們這是扮的那一出?”
“可能給老師丟臉了,不好意思。”聶子華介紹了遊學的大體經曆。
“雖然有貪玩的成分,但難得你們如此有心。有什麽收獲?給老師介紹下。”康順和笑道。
三人一談就是幾個小時。
康順和還和他們一起吃了晚飯,又留他們住了一晚。
之後,他們告別康順和,在利陽縣看了四天的名勝古跡。
十二日,他們離開利陽,向原江縣進發。
原江縣在利陽縣的北麵,位於原江、俚水和世江交界地帶,是個水多地肥的魚米之鄉。
“哎!我們這一路住的吃的都是在農家,到原江縣來了,是不是要換一種活法了?”李凡陽看著北麵,問。
“你是說到江上找漁家?”聶子華既好奇又意外。
“不行嗎?”李凡陽反問。
“可漁家的船都不大,人家還要打魚、住家,會礙事的。”
“我們不有錢了嗎?在江邊吃住兩天,了解他們的生活與想法,怎麽樣?”李凡陽有些得意。
“還真是個好主意,隻可惜的是如今水大了些,在岸邊玩狗刨式都有危險。”
“誰叫你去玩狗刨?繼續我們的爭論,讓民眾間接給我們做裁判。”李凡陽一臉的自信。
“等他們做裁判?等你教化他們了再說吧。我們爭的這些,他們不懂,像鬆印寺方丈講的佛理,我也不太懂一樣。”
兩人說著,進了原江縣城,然而隻見縣城四處都是水,沒有幾處是幹的。
李凡陽站住四顧,卻見龍貓走在了他們的前頭,在前麵的水裏玩得不亦樂乎。它看李凡陽看著它,來到岸上抖著水,然後一副討好模樣朝他晃著頭。
李凡陽先是一個飛吻,然後又朝它晃了晃手。
聶子華見狀,問:“你朝誰晃手?”
李凡陽指著前麵,道:“你不覺得那小家夥很可愛嗎?”
“哎!那不是一隻小鱷魚嗎?又不對,隻是有點像鱷魚。到底是什麽?”
李凡陽笑,說:“我覺得它有點像龍,叫它龍鄂怎麽樣?”
“龍鱷?還真有點像。”
原來,現在是旺水季節,原江縣城多數時間都浸在水裏。
於是,他們決定改變行程,一路向東南方向前進,一路玩,一路了解民情,於二十日到了泰安縣。
進入了泰安縣,等於是進入了泰安州的轄區,兩人又一路訪貧問苦,在泰安縣遊玩了三天,於二十六日迴到了學校,結束了這次為期一個月的遊學經曆。
有道是(《蝶戀花·遊學》):
風雨不阻向前行,
千姿百態,
淒苦眼裏寬。
生活無著想法籌,
民眾何想做何求?
官民貧富都會遍,
各有所難,
如何解天煩?
遊學主解民情苦,
一圈下來沒解方。
李凡陽掏出錢給她,道:“雪芳姐,打擾你了。這是住宿費。”
年雪芳一笑,說:“你們是學子,宿費就免了,祝你們旅途愉快。”
“這怎麽行?你們也是以此為生,並不寬裕。”李凡陽笑道。
年雪芳拗不過他,調侃道:“那好吧,等李先生坐了龍庭,多照顧一下我們平頭百姓,讓大家過上好日子。”
“你的吉言太高了,我可不敢托,不要摔死我了。”李凡陽淡淡地一笑。
兩人說笑著,和她揮手告別,又踏上新的征途。
“這迴,我們可以放心去遊名勝古跡了。”聶子華一臉開心地笑。
“如果節約些,我們可以熬到迴去了。”李凡陽也有了一份輕鬆。
聶子華譏道:“就怕你善心大發,抬手送人了。要不,錢給我保管?”
“好呀!我正嫌煩呢?實際上,碰上了沒法過日子的鄉親,給不給讓我頗為躊躇,不給心裏過不去。給嗎?我們本來是討飯的,給了自己又沒得吃了。關鍵是,在這亂世,沒法過日子的鄉親太多,顧了這個顧不了那個。”李凡陽歎道。
“我們是出來尋救國大道的,所以不應該在小節上糾纏太多。教化民眾,等大眾覺醒了,國家就好辦多了。曆朝實行的愚民政策,讓大多民眾都停留在懵懂的愚昧階段。因此,要大辦教育改變這一切。”
“大辦教育的前提,是要有一個穩定的政府,隻有國內沒有了戰爭,能穩定生產,才有可能普及大眾教育。不然,永遠是所謂的精英教育。”李凡陽反駁道。
之後,兩人又是一路走,一路爭,誰也說服不了誰。
他們花了二天時間,去看了帝家湖,還城皇廟等名勝古跡。
九日,他們正準備離開利陽縣城的時候,經過城門口時看到一張告示,還有縣長康順和的署名。
聶子華高興得大笑,說:“哎!凡陽。這康順和是不是曾經在我們師院的那個物理老師康順和?”
“好像沒教過我,找店家一問不就知道了嗎?”李凡陽也顯得興奮。
“要真是他,門衛肯定不會讓我們進。”
李凡陽打趣道:“誰叫你?做什麽不好,偏要做叫化子。”
聶子華大叫:“還不是你害的?”
“你不跟我來,會有叫化子見縣長的佳話嗎?”李凡陽嗬嗬笑。
聶子華懶得搭理他,急急來到一商店前,問:“老板,這康縣長是哪裏人?從哪調來的?”
“那裏人,我不清楚,聽說是從泰安那邊調過來的。”
“他來有多久了?”李凡陽又問。
“有兩年了。”
兩人對視了一眼,幾乎同聲道:“去縣長家裏騙飯吃?”
老板看著他們離去的背影,嘀咕了一句:“這兩叫化子是不是有點神經?還去縣長家裏騙飯吃?”
他們剛走到縣政府門口就被衛兵攔住了。衛兵盯著他們,冷聲問:“你們找誰?”
李凡陽不亢不卑地答道:“我們找康縣長。”
“去,滾一邊去,叫化子來找縣長?也不掂量下自己有幾兩?”衛兵朝他們厭惡地一揮手。
“哎!哥們。你這是什麽態度?他是縣長,我們是他治下的城民,憑啥不讓我們見?”聶子華也是瞪眼。
這時,從值班室走出一個叫張帆的小頭目。他眼一瞪,冷冷地說:“你們鬧什麽?想耍橫?要是我進去對縣長說有兩個叫花子要見他,他還不開了我?你們快給我滾出去!”
“哎!大哥。你還沒有去通報,怎麽知道康縣長不見我們?”李凡陽笑道。
聶子華遞給張帆一張名片,說:“你去把這個給縣長。他說不見,我們就走。”
張帆知道難以推托,瞪了他一眼接過名片進去了。
誰知康順和看過名片後,道:“你馬上把他們帶進來。”
見麵後,兩人舉手一揖,道:“拜見老師!”
康順和看著他們一笑,說:“你們這是扮的那一出?”
“可能給老師丟臉了,不好意思。”聶子華介紹了遊學的大體經曆。
“雖然有貪玩的成分,但難得你們如此有心。有什麽收獲?給老師介紹下。”康順和笑道。
三人一談就是幾個小時。
康順和還和他們一起吃了晚飯,又留他們住了一晚。
之後,他們告別康順和,在利陽縣看了四天的名勝古跡。
十二日,他們離開利陽,向原江縣進發。
原江縣在利陽縣的北麵,位於原江、俚水和世江交界地帶,是個水多地肥的魚米之鄉。
“哎!我們這一路住的吃的都是在農家,到原江縣來了,是不是要換一種活法了?”李凡陽看著北麵,問。
“你是說到江上找漁家?”聶子華既好奇又意外。
“不行嗎?”李凡陽反問。
“可漁家的船都不大,人家還要打魚、住家,會礙事的。”
“我們不有錢了嗎?在江邊吃住兩天,了解他們的生活與想法,怎麽樣?”李凡陽有些得意。
“還真是個好主意,隻可惜的是如今水大了些,在岸邊玩狗刨式都有危險。”
“誰叫你去玩狗刨?繼續我們的爭論,讓民眾間接給我們做裁判。”李凡陽一臉的自信。
“等他們做裁判?等你教化他們了再說吧。我們爭的這些,他們不懂,像鬆印寺方丈講的佛理,我也不太懂一樣。”
兩人說著,進了原江縣城,然而隻見縣城四處都是水,沒有幾處是幹的。
李凡陽站住四顧,卻見龍貓走在了他們的前頭,在前麵的水裏玩得不亦樂乎。它看李凡陽看著它,來到岸上抖著水,然後一副討好模樣朝他晃著頭。
李凡陽先是一個飛吻,然後又朝它晃了晃手。
聶子華見狀,問:“你朝誰晃手?”
李凡陽指著前麵,道:“你不覺得那小家夥很可愛嗎?”
“哎!那不是一隻小鱷魚嗎?又不對,隻是有點像鱷魚。到底是什麽?”
李凡陽笑,說:“我覺得它有點像龍,叫它龍鄂怎麽樣?”
“龍鱷?還真有點像。”
原來,現在是旺水季節,原江縣城多數時間都浸在水裏。
於是,他們決定改變行程,一路向東南方向前進,一路玩,一路了解民情,於二十日到了泰安縣。
進入了泰安縣,等於是進入了泰安州的轄區,兩人又一路訪貧問苦,在泰安縣遊玩了三天,於二十六日迴到了學校,結束了這次為期一個月的遊學經曆。
有道是(《蝶戀花·遊學》):
風雨不阻向前行,
千姿百態,
淒苦眼裏寬。
生活無著想法籌,
民眾何想做何求?
官民貧富都會遍,
各有所難,
如何解天煩?
遊學主解民情苦,
一圈下來沒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