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爭論著上了山頂,隻見山疊山,雲霧纏繞,從這山飄向那山,仿佛仙女披著白紗漫步其間。無論是近處,還是遠處,都青山疊翠,綠樹成蔭。

    好一副美景,讓人流連忘返。

    山頂還有一個小庵,據說是法天教留下的。

    三人都算是國文老師,不來點吟詩作賦的東西,還真是掃了文人的雅興。

    吳成勝笑道:“既然兩位是省立師範學院的高才生,我們不妨來湊湊對子或做做歪詩?”

    聶子華道:“好呀!那我先來了。腳踏雲霧上高山,仙駕白紗繞石間。”

    昊成勝隨口道:“霧罩億樹長流水,雲起萬山久彩虹(二對聯引用網絡修改)。”

    李凡陽嗬嗬一笑,說:“你們做了對子,我就來首歪詩了。”然後,他隨口吟道:“捷足登頂放眼寬,清山綠水好風光。光照雲霧更燦爛,芙蓉豔浴向朝陽。雲夢浩渺遠天際,嶽凡雄踞鎮漫江。若得雲霞常作伴,人間苦樂不隨身(改自無名詩)。”

    吳成勝道:“小李先生好文才,五十六個字,寫了人寫了景,既看到近景,還看到了遠景雲夢湖,又寫到了看到好景的愉悅心情。看來古人誠不欺我,自古英雄出少年。”

    李凡陽謙虛道:“吳老師謬讚了。一首歪詩,不值一提。我們一路走來,碰到的無論是船工,還是農婦,都能來上幾句。在民間,能寫詩作對的,多了去了。倒是兩位的對子對得工整,也符眼前景致。”

    三人下山後,又訪問了附近的幾家農戶,做了一些交談。然後,兩人隨吳成勝來到他所在的學校,在安同霧雲一小住了一晚。

    第二天,他們踏上了去利陽縣的旅途。

    從安同到利陽的距離,有一百三十多公裏,因在路上不時和農民交談,一百多公裏的路程,他們整整走了三天多。

    在路上,他們在一農家住了一晚,又在野外露宿了一夜。

    本來,他們說好了不再在野外住宿的,但口袋裏的錢早沒了,又沒農家肯接納,又隻好在外住了一宿。

    當他們八月六日上午十點多到達利陽縣城的時候,早餓到肚皮貼後背了。

    聶子華苦著一張臉,說:“凡陽,管不了那麽多了,先進飯店吃飽了再說。”

    李凡陽歎氣道:“可我們袋裏一毛錢也拿不出來了。”

    “受不了啦,先吃飽了再說。等會我留在店裏做抵押,你出去想辦法弄錢進來結賬,好不?”聶子華摸著肚子。

    李凡陽苦笑道:“看來,隻此一途了,也罷。”說罷,兩人進了一家叫順來的小飯店。

    聶子華道:“老板,給我們來個辣椒炒魚仔,再來個炒豆角,再來兩碗大白飯。請快點,我們餓壞了。”

    “好!兩位請稍等。”店主姓陳,是個四十餘歲的中年男子。

    不一會,飯菜就上來了。他們餓極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吃了再說。

    然而,飯吃到一半,他們就有些不自在起來。畢竟口袋裏無錢,吃起來那能淡定?不成了無賴嗎?

    不知是安慰自己,還是為了讓老板放心,李凡陽朝聶子華淡笑道:“你慢點吃,我先吃了去辦一件急事,再迴來找你。”他匆匆吃完出去了。

    然後,他走了兩條街,發揮他的口才,但隻討到二十一塊錢。

    兩人吃了兩大碗白米飯,又點了菜,這點錢顯然是不夠付賬的。

    迴到店裏,李凡陽把錢往他麵前一攤,尷尬道:“走了二條街就弄了這點,你看怎麽辦?”

    聶子華苦笑,說:“要不,學在安同縣的做法?”

    陳老板白了他們,被他們敏銳地感覺到了。

    李凡陽不好意思地笑笑,說:“老板,不好意思。我們是來遊學的,實在是餓極了,才闖到您店裏先吃飯。不過,請您放心。我們保證不欠您的飯錢,請留點時間給我們。順便,我們想借您的台麵寫幾副對聯。”

    陳老板看他們不像是壞人,點下頭說:“沒事。你們寫吧。”

    隨後,聶子華拿著他討來的錢,到外麵購紅紙去了。隻有片刻,他就迴來了。“這次由你來寫了。你的字看起來更有動感,應該更會受歡迎。”

    “那好!你裁紙,我來寫。”李凡陽已經走過兩條街,有了大體印象,隨即潑黑,一連寫了十多副對聯。

    因店裏生意平淡,陳老板在一旁看著他們揮毫後,忍不住讚道:“兩位配合默契,字寫得不錯。可惜這些字,我識不得幾個。”

    “看來,老板讀書也不多?老板,我們倒迴來結賬如何?行囊放您這裏了。”李凡陽自信地一笑。

    “好。你們去忙吧。”陳老板放心了許多。

    兩人首先來到榮昌的雜貨店,李凡陽舉手朝老板一揖,道:“祝老板生意興隆。老板,我這裏有副對聯,不知是否合老板的意?”

    老板淡淡一笑,迴道:“你打開看看?”

    李凡陽拿過聶子華手上一副對聯攤開,念道:“昌盛財運如金聚,榮興貴氣似銀堆。橫批:四海通財。”

    老板嗬嗬笑,說:“作為生意人,如此好的吉語當然是要恭迎的。謝謝了,一點意思。”然後,他給了八十八元,意味:發!發!

    當他們來到第二家利陽土產店時,沒想到看店的是比他們年齡還要小的一位姑娘家。

    李凡陽舉手一揖,道:“恭喜小妹發財,財運如水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姑娘叫林惠怡。她一臉驚奇地看著他們,問:“小哥。你是在誇我嗎?”

    李凡陽點頭,道:“姑娘,看到你,我就知道為什麽書上說女人是水做的了。我這裏有副對聯,不知道合不合姑娘的意?”

    林惠怡頓時如銀鈴一般地笑了起來,上下抖動著,充滿了青春的誘惑,反問:“兩位不像是本地人,你們哪裏來?”

    “我們是從泰安來遊學的學生,聽說貴地風景幽美,待人熱情,所以跑來一看究竟了。”聶子華朝她笑。

    “我們昊仲國百姓待人,都還算是熱情,對吧?你們來到利陽後感覺怎麽樣?”林惠怡不愧是做生意的,話不少。

    李凡陽笑道:“就如小妹一樣,熱情。風景嗎?我們剛到,還沒有去看呢!美女,你有沒有興趣看看我們寫的對聯?”

    “這又不是過年,你們怎麽寫起對聯來了?”林惠怡笑著問。

    “這不是手頭緊嗎?所以,想寫幾副對聯換點夥食費。”李凡陽淡淡地一笑。

    “啊!”林惠怡細細地打量了他們一眼,又道:“你們還真是一對奇人,有出息。哎!寫的什麽對聯?快給我看看?”

    “字寫得不好,讓美女見笑了。”李凡陽忙把對聯打開。

    林惠怡張口念道:“百樣特產出利鄉,萬千來客遞金銀。橫批:口福悅心。啊呀!你們還真會寫,太貼切了。”然後,她遞了六十元給李凡陽。

    李凡陽朝她一笑,說:“多謝小妹了。”

    然後,他們來到了一家叫做悅心的茶館。老板叫祝建文,接近五十。

    李凡陽微微一鞠躬,道:“老板,叨擾了,不好意思。”

    祝建文一笑,問:“年輕人,是想喝茶,還是想買些茶葉迴去?”

    聶子華笑道:“我們想拿對聯換老板讚助些茶水錢。”

    “啊!原來,你們是讀書人?從省城泰安來的?”祝建文頓時多了幾分好感。

    “是的,讓老板笑話了。”李凡陽笑道。

    “這正常不過了,沒什麽好笑的。那你們寫的什麽對子?”

    李凡陽將對聯打開,念道:“茶水悅心爽身舒,貴客氣清益壽長。橫批:茶香氣順。”

    祝建文大笑,忙邀請道:“貼切,快請進來坐,來者是客,我陪兩位客人喝茶。”

    兩人對視了一眼,隨即邁步而進。

    祝建文親自泡茶,然後擺出三個小杯,道:“真是羨慕你們。我年輕的時候,也有過這樣的機會,可惜因家窮半途而廢了。所以,我最佩服讀書人了。”

    聶子華笑問:“這麽說,伯伯年輕時讀了不少書喲?”

    祝建文有些得意地一笑,答道:“也不多,僅讀了個初中而已。但那時初中剛興起,我們這裏十裏八鄉的攤不上一個,算是他人看著眼熱的學問家了。

    可惜的是,我初中還差一個學期沒有讀完,要是讀完了,運氣好的話,說不定到現在當個什麽鄉長、鎮長之類的小官應是少不了的。”

    “那您家兒女讀書了嗎?”李凡陽問。

    有道是(《山花子﹡利陽遇困》):

    青山好景引詩興,

    了解民情走他方。

    助民卻讓己遇困,

    餓肚空。

    押身外出討食錢,

    收獲隻夠買紙墨。

    重拿對聯換夥食,

    有收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昊仲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向陽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向陽寰並收藏昊仲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