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李凡陽是聽了楊海藍的介紹後,心裏覺得有些難受,想去拜訪同學,了解他們的近況。

    那些關心他的姐姐們,還有在一起學習、修煉與比賽過的同學,他們還好嗎?在幹什麽?雖然分別隻有半年,但這世界變化得實在太快。

    因此,想要做的事情,要盡量抓緊時間快點去做,不然就錯過時機了。

    一萬年太久,隻爭潮夕,等你後悔時,卻已經晚了。

    然而,真想要去拜訪同學時,他最先想到的又是那兩個難兄了。

    沉思了片刻,李凡陽慢悠悠地晃到了學校。他想去看看林老師在不在學校。

    林老師同樣是他景仰的老師。

    坐落在靈溪河畔的高山縣中學,與半年前相比,看不出有任何的改變。

    如果硬要說有改變的話,曾經同學們的嬉笑打鬧聲或是朗朗的讀書聲。此刻,卻聽不見了,有的隻有微風拂過的沙沙聲。

    學校的大門並沒有關。

    如果林老師在學校就太好了。他想。於是,他邁進了大門。

    但整個校園,除了微風拂過的沙沙聲或是被風帶起的樹葉飄落的細微聲外,靜悄悄的,沒有任何聲響,也見不到任何的人影。

    他不禁感到有些失望。於是,他來到了河堤,看著一眼望不到頭尾的翠竹,又想起了師傅贈的《人世經》。他意念一動,一本厚厚的大書出現在手中,沉甸甸的。

    之後,他意念又是一動,大書變成了正常書本大小。他拿著書,在亭子的石凳上坐下,把第一頁仔細地看了一片,便見那頁書倏然而逝。

    然而,讓他感到奇怪的是,這本書他看了不少,並能背誦一部分,看過的自然理解了,自然也消逝了不少頁,但書並未感覺到少,始終和原來一樣的厚實。

    李凡陽坐著冥想了一會,然後站起順著水流悠悠而去。

    曾經的古橋,承載著厚重的歲月年輪立在原地。還有那塊碩大的黃色鵝卵石,經過無數歲月的洗禮,屹立在岸邊分毫不動。

    李凡陽站在鵝卵石旁,恭恭敬敬地拜了三拜後,心裏輕聲道:“師傅,我來看您了。您可有話要對徒兒說嗎?我在夢中見過您,也在修煉時想過您。但就是見不到您。師傅,您為什麽不現身見見徒弟?我真的很想您。

    他們兩個也是您收的徒弟嗎?是不是您讓他們一起來與我擔當特殊使命,一起來救苦救難民眾的?”然後,他在石頭旁坐下,靜靜的溝通。然而,他沒有得到任何的迴應。

    無奈,他隻得站起身來,慢慢地轉了一圈巡視一眼,然後來到了他曾經的埋人之地。然而,他超級傻眼。曾經的一切,似乎隻在夢中出現過一般。

    此時此刻,他站在埋人的地方,但那裏有埋人的痕跡?

    他清楚地記得自己在這裏用草席埋了那溺水而亡的小媳婦,並堆了一個墳塋,還恭敬地磕了一個頭。然後,他才磕頭拜師。

    但此刻,這地方平平的,沒有人動過的任何痕跡。

    師傅,您到底是人還是仙?那逝去的佳人,是您變幻出來考驗我的嗎?難道當初,我是在夢幻中嗎?如果是在夢幻中,您給我的《人世經》又如何解釋?

    您的心思,怎麽和這個變幻的世界一樣,讓我如此難猜?您授予的《人世經》高度概括、濃縮,確是難以理解,但確實讓我受益良多。

    半年了,我讀了不到五百頁,卻包含了做人之理、風土習俗、山川地理,甚至還涉及到了經濟基礎。雖然都隻是些淺顯方麵的東西,但真的讓我受益非淺…

    李凡陽有些不樂,卻也無奈。他惡作劇似的飛起一腳,把一顆石子踢得老遠,鑽入河中,濺起一朵小小的浪花。

    然後,他搖了搖頭,想到李秋穀家離縣城最近。因此,他苦笑了一聲,自語道:“對,今天又去他家騙飯吃。”

    一想好對策,他就邁上了新旅途。

    李秋穀家在離縣城並不遠的俚家坳,七公裏的路程。對年輕人來說,一個小時走完是很輕鬆的事。

    當李秋穀看到他時,先是一愣,接著興奮得尖聲大叫:“李凡陽,真是你呀!我昨晚發夢還見你來著呢,真是不敢相信。”然後,他跑過來摟著他又笑又叫。

    李凡陽做痛苦狀,哀嚎道:“啊喲!大哥,我不是美女。你別這樣,行不行?虐待狂呀?”

    李秋穀嘻嘻一笑,說:“你姓李,我也姓李。我還真是你大哥了。”

    李凡陽抿了下嘴,說:“行。你是大哥。我說大哥呀,小弟的肚子還餓著,有啥好吃的,快弄點來。”

    “啊!你還沒吃飯?都幾點了?”

    李凡陽苦著臉,說:“我也不知道幾點了。上午趕集的時候,碰到了楊海藍,又去了趟學校,見沒人才跑你這兒來。”

    李秋穀一撇的嘴,說:“你好像不是書呆呀?怎麽不會找飯吃?進去,我叫人煮麵給你吃。學校早放假了,還跑去發什麽呆?”

    李凡陽一揮的手,說:“還要煮的就算了,找些幹食吧。要不,我們去玩,看看那些哥們,還有姐們?”

    李秋穀先是愣了一下,接著會過意來,說:“妙!我進去交代一下。不過,我們先說好了。如果有我看中的美女,你得幫我說合,做迴小媒人。啊!”

    “啊喲喲!”李凡陽右手一彈,響指打得清脆而響亮。

    出來後,李秋穀塞給他一袋香噴噴的雞蛋餅,顯然是自家做的,拍了下書包,表示裏麵還有幾包。“先去誰家?”他問。

    李凡陽沉思了片刻,說:“要不先找難兄曾楓春?我們不一起受過難嗎?他不是張元笑的跟屁蟲嗎?找一見二。”

    兩一邊走一邊聊。

    李凡陽講起自己在遊曆中見過的土匪與危害,擔心時局會變得更壞。

    李秋穀則說起待在家中的清閑與無聊,還有不時聽到謠傳的驚懼。

    聽完後,李凡陽苦笑,說:“我在外麵遊走不安寧,你在家裏清閑也不安心。看來,周家皇朝真的是千瘡百孔了。”

    李秋穀哼了一聲,說:“家境不如我們的小老百姓,更是惶惶不可終日。物價一天一個價,你說這日子怎麽過?我本來不關心這些,但聽隔壁的奶媽整天唉聲歎氣,才知他們日子難熬。”

    當曾楓春見到他們的時候,還以為自己眼花了。當確定沒看錯時,不禁都囔道:“怎麽就你們兩個光棍?也不帶個妹妹來。”

    有道是(《蝶戀花·難兄弟》):同學偶聚訴情懷,

    聽聞淒苦,

    心間起波瀾。

    校門仍在人不見,

    拱橋旁似醉夢間。

    相見一傾滿心歡,

    曾同犯難,

    肯定掛心間。

    如今再聚身心爽,

    相逢一笑往前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昊仲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向陽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向陽寰並收藏昊仲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