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逃出百家莊大門,渾身發軟,冒著冷汗,但還是堅持著跑出了一段路後,才坐下來平複咚咚狂跳的心。

    休息了一會後,李秋穀的心平靜下來後,卻又是感到滿臉的驚奇,似乎還有些不相信地問:“哎!我們就這樣跑出來了?”

    曾楓春迴過神來,答道:“是呀!凡陽,你好像做了一件好事。”

    李秋穀附和道:“這是好心辦好事。這個情我領了。”

    李凡陽不樂地歎了口氣,沒好氣地說:“別幸災樂禍了,提她爸像是揭了她的逆鱗,真是鬱悶。唉!我想不明白,還真把我嚇懵了。世界之大,還真是無奇不有,爸都不能提?走吧,要走快些才行,誰知道這片山有多大?”

    二個多小時後,他們又來到了昨日的岔路口。

    三人互相對視了一眼,默契地選擇了相對光滑些的山道。

    想著這事,李秋穀有些憤憤不平,說:“我不信這次又違背常理了。”

    三人走得很快,年輕又有點修煉基礎,雖然累得氣喘籲籲,但吃得消,加上迴家心情急迫,又怕在路上耽擱久了增加危險。所以,三人隻顧趕路,很少說話。

    不覺又到了太陽偏西的時候。

    此刻,他們不禁有些著急,趕了差不多一天的路,居然不見人煙,身上又沒吃的東西,路上看到的野果也是寥寥,要是再見不到人影,今晚的吃住又成了問題。再加上在路上走久了,好久沒喝水了,喉嚨也冒煙,喝得難受。

    正所謂天無絕人之路,正當他們感到著急上火時,剛上了坳準備下坡時,遠遠望見前麵路邊有個草亭子,讓他們感興奮。

    曾楓春最先發現,嚷了一句:“前麵有人。”之後,他飛快朝下跑去,居然真的飛了起來,飛了怕有四五十米。

    瞬間,他嚇得大叫,待平穩著地後又興奮莫名。兩人看著他,也是目瞪口呆。

    “天哪!難道我們夢裏去的地方是真的?”李秋穀嚷了起來。然後,他控製不住,彈跳而起,也飛了三四十米。

    “你們都會,就我不會?還不信了。”李凡陽也是彈跳而起,飛得更遠,怕超過了六十米。

    曾楓春眼睛發光,道:“我們真的在夢中去了那個世界?”

    三人你看我,我看你,感到不可思議。

    李凡陽不耐煩的一揮手,說:“算了,不說了,等吃飽了肚子再說。”

    不到二十分鍾的時間,他們來到了草亭子前,卻是空無一人,轉身往右邊一望,隻見山腳下有兩個茅屋。

    “走吧,去做迴叫化子。”李凡陽頗感無奈。

    “這裏隻有兩個爛茅屋,隻怕難討到吃的東西?”李秋穀苦笑。

    “也要去討?不然隻能吃泥了。凡陽,由你開口。你一副人畜無害的樣子,討人家喜歡。”曾楓春道。

    “行,兩位大少。”李凡陽喃喃地應了一句。

    三人往前直走了三百多米,右邊一拐就到了山腳的小山窩。

    山窩並不大,三角窪地築成了水塘,山腳處有幾畝水田,有兩個年輕女子、一個中年男人在田野中勞作。

    李凡陽朝男人一揖手,道:“伯伯,您好!打擾你們了。”

    三人看著他們,顯然感到驚奇。

    中年男人叫鍾震林。他好奇地看了他們一眼,問:“你們是從哪裏來的?”

    李凡陽道:“我們是高山縣的,想向您討些吃的。”

    鍾震林為難道:“可我……”他沒有再說下去。

    李凡陽知他窮,忙道:“伯伯,要不我們幫您做工,您請我們吃飯?我們明天再幫您做半天。”

    鍾震林拿著鋤頭,帶他們往裏走,說:“這荒山野嶺就我一家人,另兩處是我已成家另過的兩個兒子。”

    此時,太陽雖然掛在了山頂,但離天黑還有段時間。

    他們隨鍾震林來到一處荒地。

    “你們幫我開這片荒地,把樹頭和草頭挖出來。天黑後,我再來叫你們迴去吃飯。”鍾震林說完就走了。然後,他又送了兩把鋤頭出來。

    三人隻有李凡陽做過農活,李秋穀和曾楓春別說做,就是叫他們說,也難說出個所以然來。

    李凡陽看他們不知如何動手,自己邊做示範邊說:“雜草就容易了,一鋤下去用力一扳就可以把草頭挖出來了。挖樹頭,要先把旁邊的泥土挖開,斬斷散開的樹根,然後再深挖斬斷主根就行了。”

    兩人依樣畫葫蘆,算是找到了一點感覺,但真正做起來,如剛出生的嬰兒吃奶,使老勁了。

    李凡陽雖然好點兒,但也沒做過幾迴,做過幾迴也是裝模作樣。因此,沒有一會,他們覺得比在林靖的監督下跑步還要累。

    所謂的樹頭,是被砍了樹枝的小樹莊,挖出來並不是難事。

    不過,對沒有幹過多少農活的孩子來說,那可是重活苦力活了。

    他們雖然咬牙堅持到了天黑,開墾了不到巴掌大的地方,但手掌都磨出了血泡,痛得他們不時抽冷氣,用嘴吹著起泡處。

    鍾震林來叫他們吃晚飯的時候,自然看到了他們的狼狽樣,笑了笑說:“看來,我是難為你們了。”

    幾人有些難為情地看著他,苦著臉笑了笑。

    “伯伯,不好意思。我們就挖了這麽點地方。”李凡陽愧疚地說。

    鍾震林溫和地笑笑,說:“你們小娃娃能做到這樣不錯了。”

    吃飯的時候,隻有鍾震林和他們幾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凡陽想問伯母去哪了?但一想到昨天一早遇到的鬱悶,話到嘴邊又咽了迴去,一時難找到話題,不免有些尷尬。

    這時,倒是鍾震林主動挑起了話題,問:“這方圓百裏難見人煙,你們幾個小夥伴是從那裏鑽出來的?”

    幾人把近幾日遇到的事講了一遍。

    鍾震林古井無波,聽完後隻是淡淡地說了一句:“你們幾個也太玩皮了。”

    李凡陽不好意思地笑笑,說:“給您添麻煩了,不好意思。伯伯,我們想迴高山縣,還有多遠?”

    鍾震林抽了口旱煙,搖了搖頭,說:“我一輩子生活在這大山裏,不清楚。不過,你們好像繞了一個大圈,多走了幾百裏。這地方好像是江源省、前置省和昊南省的交界地帶。”

    李凡陽心裏一喜,道:“聚山州好像就在三省交界處的。”

    “這裏離聚山州好像還有好幾百裏。”鍾震林淡淡地迴了一句。

    “啊!”三人頓成了苦瓜臉。

    一夜無話,第二天吃了早飯,當他們拿起鋤頭準備去幹活時,卻見鍾震林微微一笑說:“你們還要趕路,承諾不用兌現了。”

    三人心中一鬆,但覺得這樣做有些不妥。這不成無信用之人嗎?

    “這樣不行,伯伯。我們不成了無信用之人嗎?”李凡陽代他們做了迴答。

    鍾震林欣慰地笑了,說:“你們有這份心就好,但不要被條條框框僵化了,去吧。”接著,又遞給他們一包煮熟的玉米。

    李凡陽看了夥伴一眼,沒有伸手去接,向鍾震林鞠了一躬,說:“伯伯,謝謝您了。我們違約了,您給的東西,我們更不能要了。”

    然後,李秋穀和曾楓春也鞠了一躬就走了。

    有道是(《憶秦娥·闖山還》):

    山路長,

    寂寞相隨走遠方。

    走遠方,

    心急如焚,

    望迴故鄉。

    絕望之時又見人,

    滿懷期望施肚溫。

    施肚溫,

    曆盡艱難,

    幸遇好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昊仲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向陽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向陽寰並收藏昊仲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