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烏江之畔 九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作者:孤獨麥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ttp://..org/
.shumilou.shumilou.co
清晨的東岸大草原還是有些寒冷的,已經56歲“高齡”的湯圓剛剛晨練歸來——年紀大了,身體是一日不如一日,再加上體重足有200斤,湯大專員覺得自己要是再不加強鍛煉,說不定哪天就要一頭栽倒再也起不來了。
“以後我要是死了,就把我埋在石浦水庫的金合歡樹下,讓我也看看這片埋藏了我壯年歲月的土地以後會何等富饒。”這是湯圓喝酒吃肉時喜歡說的話,當然話是這麽說,現在在周圍人的勸說下,這個大胖子也戒了酒肉,並注意起了體育鍛煉,希望他覺悟得不會太晚。
石浦水庫從1650年開始動工興建,原計劃投資35萬元,但後來發現遠遠不敷使用,結果中央又發行了8萬元建設債券,所募集的資金在1651年底打到了水庫建設項目部的賬上。此外,烏江地區行署也動用了轄區內近萬民眾的徭役征發權,參與水庫建設,並補貼了相當部分木材、水泥、磚瓦、條石等建築材料,如果將這些也都折算成金錢的話,石浦水庫的建造總費用很可能高達60萬元,比起最初的計劃幾乎是大增70%。
湯圓如今所在的地方是石浦療養院——一處由石浦水庫經營的療養、度假單位,目前已經對外營業(可惜顧客寥寥)。療養院緊挨著水庫建設,或者說它就身處庫區內,依山傍水,環境清幽。加上左邊是庫區內唯一一處天然林和濕地區(可以觀賞鳥類),右邊又有大片東岸人移栽了兩三年的人工林(以金合歡樹、桉樹等“植物抽水機”居多,兼有為數不少的柳樹、櫟樹、桃樹、鬆樹等)。小氣候環境絕對是不錯的了。湯圓一看就喜歡上了這裏,以至於他現在都在考慮要不要把地區行署從靖江縣搬來歸德縣了——當然這僅僅是個玩笑。
對了,歸德縣也是幾個月前才掛牌成立的,下轄歸德鎮、石浦鄉、穀亭鄉及兵團三堡四個鄉鎮,總人口超過了一萬人,算是烏江地區第三個、全國第十七個縣級行政單位(第十六個縣級單位是同樣新近成立的梅洛縣,下轄梅洛鎮、百尺崖鄉、峽穀鄉、新民鄉、河津鄉五個鄉鎮。總人口約二萬五千人,梅洛縣同時也是西北墾殖局轄區繼鐵嶺縣後第二個縣級行政單位)。而該縣的成立。也標誌著東岸人對烏江流域的開發,又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在這四個鄉鎮中,於今年4月份才剛剛設立的兵團三堡算是比較特殊的了。該堡位於穀亭鄉以東約六十公裏的石浦河畔(後世young小鎮以東約10公裏),是繼羅洽縣的兵團堡、青島縣的兵團二堡後的第三個兵團式學校。同時也是執委會未雨綢繆地培養各類學兵幹部的又一重大舉措,對未來的意義絕對不可低估。
現在羅洽縣的兵團們每年都在往外培養約一千名各類忠誠、有理想的學兵幹部,而等到1656年,青島縣的兵團二堡的學兵們也將開始畢業,這樣一來,掌握在執委會手頭的畢業學兵每年將達到2000人。這2000人中,其中約有40%-50%是接受了為期十年的教育、訓練的軍事類學兵,按照條例,他們在畢業後將有三年的實習期。實習期內仍然集體居住、一起訓練,並正常領軍餉(待遇和陸軍齊平),這又相當於是一支規模接近三千人的精銳部隊了。雖然這支部隊也被陸軍、海軍有所滲透。但不可否認的是,它仍然是執委會穩固自己統治並加強權威的一大保障。
石浦水庫外現在也是越來越重要了,東部沿海的一些工廠、企業(大多位於首都地區,以穿越眾初期建立的工廠為主,區位條件普遍不佳)已經陸陸續續有一些搬遷了過來,以利用這裏相對豐富的水力資源。畢竟。石浦水庫庫容量超過了兩百萬立方(未來可能更多),又是中央和地方三級政府(政務院、地區行署和歸德縣)重金打造的集蓄洪、灌溉、泄洪為一體的中型水利設施。不好好利用下委實可惜了。
當前,搬遷到這裏並已恢複產能的工業企業已經不少,計有石浦造幣廠(使用水力鍛錘、衝壓設備生產各型銀元,另有少量百元麵值的金幣、紀念幣和勳章);烏江食品廠(烏江地區行署下轄的中型國營企業,生產麵粉、豆油、豆粕等食品,單獨占據石浦水庫一個泄洪孔道,並在其下方安裝了一台衝擊式水輪機,總馬力超過了750匹,其動力之強勁在整個東岸國內其他縣份都找不到,足夠驅動該廠多條生產線上的各型機器設備);石浦提水站(將石浦水庫的水輸送到周圍規劃好的廣闊農田灌溉體係內,目前石浦鄉政府已經組織了大量河間奴開始集中開挖灌溉總渠——兼可充當運河——分渠等水利灌溉係統,爭取將周圍廣闊的平原改造成上等水澆地,那樣此地勢必會成為東岸國內直追西湖縣的農業糧倉,且能生產大量水稻,經濟前景極為看好)等。
而除了這些已經在運行的企業外,目前正在往鐵嶺縣搬遷的大魚河兵工廠也打算在此地“搶”下一個泄洪孔道,然後訂購、安裝大型衝擊式水輪機(馬力起碼在600匹以上,最大可能有1000匹),專門生產各類冷兵器構件,如軍刀、刺劍、矛頭、板甲部件、鞍具、馬蹄鐵、馬嚼子等“二線產品”。當然如果運行順利的話,不排除該廠也會將其他一些相對重要的生產業務也搬來這裏,畢竟這裏的動力極為廉價,這就意味著經濟效益。
另外,西部鍛壓廠也打算在此興建一個分廠,這個分廠的主要存在價值就是利用這裏強勁的動力(很遺憾,東岸國內至今尚沒有超過400馬力的蒸汽機組),專門研發大型水力鍛錘,以加工一些巨大的鐵製構件,如船舶肋條、龍骨什麽的。目前,該計劃已經正式申報政務院,相信批準下來不是什麽問題,而且,該計劃還得到了海軍部和交通部的大力支持,這兩個部門不但提供了一些技術力量,同時也出了一些錢物,算是為這個大型水力鍛錘的研製項目出了力,以便將來也能分一杯羹。
可以想象,當這些項目都一一完成的時候,歸德縣這個烏江地區第三個成立的縣份,必將後來居上,將“大哥”(靖江縣,以造紙、伐木和農業為主)、“二哥”(永安縣,以橡膠製品生產、農業為主)甩到身後,一舉成為工農業並舉的強縣、富縣,成為烏江地區冉冉升起的一顆明星。
“等烏江地區有五到六個縣的時候,我就徹底退休。”湯圓走到裝飾普通的餐廳內,點了一個煎雞蛋、兩個羊肉包子、一杯豆漿做早餐,然後招唿秘書、警衛們一起吃飯。穿著淡黃色毛衣——這是種在烏江地區很流行的衣服,在此地廣為養殖的“烏江羊”(耐潮濕、耐腐蹄病,適於潮濕地區的草場)所產羊毛就是淡黃色的,較為廉價——的湯大專員一邊擦著額頭的虛汗,一邊說道:“這身體是真幹不動幾年了,以後還是把擔子交給廖逍遙、田星這些年輕人吧。田星這個小娃娃老是在我麵前念叨著要跨過烏江到河間地區屯墾、采伐樹木,兼且統合克蘭迪土人,不過都被我否了,以後等我退休了,就沒人管得住他嘍。”
湯圓口中說的田星強烈建議越境開發河間地區(巴拉那河以東、烏江以西)確有其事,且田星的主要理由就是烏江地區這三年的建設下來,原本的河間奴數量已大大減少(很多都消耗殆盡了,也有少部分趁東岸人不備逃亡),急需補充新的來源,否則必將拖慢該地區的許多建設項目的進度。
其實這在湯圓看來倒也是實情,不過越界屯墾問題多多,環境、補給、外交、軍事上的糾紛估計會非常多,因為這個地方實在太敏感了,故在多方考量之後隻能暫時作罷,待以後再說。當然了,河間奴的數量下降,但瓦倫蒂諾、門德斯兩位勞工經紀人卻依然在穩定供應著每年約一千五百名舊大陸勞工(多為意大利人、蘇格蘭人和愛爾蘭人),這些必須在東岸工作滿五年才能申請國籍的“非國民”們著實是幫了大忙了。
此外,從雅各布港起航的販奴船現在也是越來越多了,而其目的地無一不是東岸的各大港口,其中尤以靖江港、歸德港等烏江沿岸港口為多。這些來自剛果河流域的黑奴如今儼然已經成了烏江建設大軍中一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同時也讓新庫爾蘭的拉脫維亞人賺足了錢,不斷吸引著更多的舊大陸窮鬼前來這裏發展——如今在那個地方,熱帶大木、奴隸、煙草已經成了出口的三大支柱,新庫爾蘭對東岸經濟的依賴程度越來越深。
當然了,這些剛果黑奴畢竟和勞工經紀人介紹來的舊大陸勞工還是有所區別,蓋因他們在工作年限(一般為五年)滿後,去處隻有南非的黑八旗領地,以充實這個東岸附庸國的實力——而在他們走之前,仁慈的東岸政府也會和他們結算下“工錢”,一般是幾隻羊、一頭牛、幾匹布、些許農具以及遠在南非的一些田產,再加上黑八旗部落民的合法身份,也算是不錯了,至少比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英格蘭奴隸主們要仁慈許多。(未完待續)
.shumilou.shumilou.co
清晨的東岸大草原還是有些寒冷的,已經56歲“高齡”的湯圓剛剛晨練歸來——年紀大了,身體是一日不如一日,再加上體重足有200斤,湯大專員覺得自己要是再不加強鍛煉,說不定哪天就要一頭栽倒再也起不來了。
“以後我要是死了,就把我埋在石浦水庫的金合歡樹下,讓我也看看這片埋藏了我壯年歲月的土地以後會何等富饒。”這是湯圓喝酒吃肉時喜歡說的話,當然話是這麽說,現在在周圍人的勸說下,這個大胖子也戒了酒肉,並注意起了體育鍛煉,希望他覺悟得不會太晚。
石浦水庫從1650年開始動工興建,原計劃投資35萬元,但後來發現遠遠不敷使用,結果中央又發行了8萬元建設債券,所募集的資金在1651年底打到了水庫建設項目部的賬上。此外,烏江地區行署也動用了轄區內近萬民眾的徭役征發權,參與水庫建設,並補貼了相當部分木材、水泥、磚瓦、條石等建築材料,如果將這些也都折算成金錢的話,石浦水庫的建造總費用很可能高達60萬元,比起最初的計劃幾乎是大增70%。
湯圓如今所在的地方是石浦療養院——一處由石浦水庫經營的療養、度假單位,目前已經對外營業(可惜顧客寥寥)。療養院緊挨著水庫建設,或者說它就身處庫區內,依山傍水,環境清幽。加上左邊是庫區內唯一一處天然林和濕地區(可以觀賞鳥類),右邊又有大片東岸人移栽了兩三年的人工林(以金合歡樹、桉樹等“植物抽水機”居多,兼有為數不少的柳樹、櫟樹、桃樹、鬆樹等)。小氣候環境絕對是不錯的了。湯圓一看就喜歡上了這裏,以至於他現在都在考慮要不要把地區行署從靖江縣搬來歸德縣了——當然這僅僅是個玩笑。
對了,歸德縣也是幾個月前才掛牌成立的,下轄歸德鎮、石浦鄉、穀亭鄉及兵團三堡四個鄉鎮,總人口超過了一萬人,算是烏江地區第三個、全國第十七個縣級行政單位(第十六個縣級單位是同樣新近成立的梅洛縣,下轄梅洛鎮、百尺崖鄉、峽穀鄉、新民鄉、河津鄉五個鄉鎮。總人口約二萬五千人,梅洛縣同時也是西北墾殖局轄區繼鐵嶺縣後第二個縣級行政單位)。而該縣的成立。也標誌著東岸人對烏江流域的開發,又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在這四個鄉鎮中,於今年4月份才剛剛設立的兵團三堡算是比較特殊的了。該堡位於穀亭鄉以東約六十公裏的石浦河畔(後世young小鎮以東約10公裏),是繼羅洽縣的兵團堡、青島縣的兵團二堡後的第三個兵團式學校。同時也是執委會未雨綢繆地培養各類學兵幹部的又一重大舉措,對未來的意義絕對不可低估。
現在羅洽縣的兵團們每年都在往外培養約一千名各類忠誠、有理想的學兵幹部,而等到1656年,青島縣的兵團二堡的學兵們也將開始畢業,這樣一來,掌握在執委會手頭的畢業學兵每年將達到2000人。這2000人中,其中約有40%-50%是接受了為期十年的教育、訓練的軍事類學兵,按照條例,他們在畢業後將有三年的實習期。實習期內仍然集體居住、一起訓練,並正常領軍餉(待遇和陸軍齊平),這又相當於是一支規模接近三千人的精銳部隊了。雖然這支部隊也被陸軍、海軍有所滲透。但不可否認的是,它仍然是執委會穩固自己統治並加強權威的一大保障。
石浦水庫外現在也是越來越重要了,東部沿海的一些工廠、企業(大多位於首都地區,以穿越眾初期建立的工廠為主,區位條件普遍不佳)已經陸陸續續有一些搬遷了過來,以利用這裏相對豐富的水力資源。畢竟。石浦水庫庫容量超過了兩百萬立方(未來可能更多),又是中央和地方三級政府(政務院、地區行署和歸德縣)重金打造的集蓄洪、灌溉、泄洪為一體的中型水利設施。不好好利用下委實可惜了。
當前,搬遷到這裏並已恢複產能的工業企業已經不少,計有石浦造幣廠(使用水力鍛錘、衝壓設備生產各型銀元,另有少量百元麵值的金幣、紀念幣和勳章);烏江食品廠(烏江地區行署下轄的中型國營企業,生產麵粉、豆油、豆粕等食品,單獨占據石浦水庫一個泄洪孔道,並在其下方安裝了一台衝擊式水輪機,總馬力超過了750匹,其動力之強勁在整個東岸國內其他縣份都找不到,足夠驅動該廠多條生產線上的各型機器設備);石浦提水站(將石浦水庫的水輸送到周圍規劃好的廣闊農田灌溉體係內,目前石浦鄉政府已經組織了大量河間奴開始集中開挖灌溉總渠——兼可充當運河——分渠等水利灌溉係統,爭取將周圍廣闊的平原改造成上等水澆地,那樣此地勢必會成為東岸國內直追西湖縣的農業糧倉,且能生產大量水稻,經濟前景極為看好)等。
而除了這些已經在運行的企業外,目前正在往鐵嶺縣搬遷的大魚河兵工廠也打算在此地“搶”下一個泄洪孔道,然後訂購、安裝大型衝擊式水輪機(馬力起碼在600匹以上,最大可能有1000匹),專門生產各類冷兵器構件,如軍刀、刺劍、矛頭、板甲部件、鞍具、馬蹄鐵、馬嚼子等“二線產品”。當然如果運行順利的話,不排除該廠也會將其他一些相對重要的生產業務也搬來這裏,畢竟這裏的動力極為廉價,這就意味著經濟效益。
另外,西部鍛壓廠也打算在此興建一個分廠,這個分廠的主要存在價值就是利用這裏強勁的動力(很遺憾,東岸國內至今尚沒有超過400馬力的蒸汽機組),專門研發大型水力鍛錘,以加工一些巨大的鐵製構件,如船舶肋條、龍骨什麽的。目前,該計劃已經正式申報政務院,相信批準下來不是什麽問題,而且,該計劃還得到了海軍部和交通部的大力支持,這兩個部門不但提供了一些技術力量,同時也出了一些錢物,算是為這個大型水力鍛錘的研製項目出了力,以便將來也能分一杯羹。
可以想象,當這些項目都一一完成的時候,歸德縣這個烏江地區第三個成立的縣份,必將後來居上,將“大哥”(靖江縣,以造紙、伐木和農業為主)、“二哥”(永安縣,以橡膠製品生產、農業為主)甩到身後,一舉成為工農業並舉的強縣、富縣,成為烏江地區冉冉升起的一顆明星。
“等烏江地區有五到六個縣的時候,我就徹底退休。”湯圓走到裝飾普通的餐廳內,點了一個煎雞蛋、兩個羊肉包子、一杯豆漿做早餐,然後招唿秘書、警衛們一起吃飯。穿著淡黃色毛衣——這是種在烏江地區很流行的衣服,在此地廣為養殖的“烏江羊”(耐潮濕、耐腐蹄病,適於潮濕地區的草場)所產羊毛就是淡黃色的,較為廉價——的湯大專員一邊擦著額頭的虛汗,一邊說道:“這身體是真幹不動幾年了,以後還是把擔子交給廖逍遙、田星這些年輕人吧。田星這個小娃娃老是在我麵前念叨著要跨過烏江到河間地區屯墾、采伐樹木,兼且統合克蘭迪土人,不過都被我否了,以後等我退休了,就沒人管得住他嘍。”
湯圓口中說的田星強烈建議越境開發河間地區(巴拉那河以東、烏江以西)確有其事,且田星的主要理由就是烏江地區這三年的建設下來,原本的河間奴數量已大大減少(很多都消耗殆盡了,也有少部分趁東岸人不備逃亡),急需補充新的來源,否則必將拖慢該地區的許多建設項目的進度。
其實這在湯圓看來倒也是實情,不過越界屯墾問題多多,環境、補給、外交、軍事上的糾紛估計會非常多,因為這個地方實在太敏感了,故在多方考量之後隻能暫時作罷,待以後再說。當然了,河間奴的數量下降,但瓦倫蒂諾、門德斯兩位勞工經紀人卻依然在穩定供應著每年約一千五百名舊大陸勞工(多為意大利人、蘇格蘭人和愛爾蘭人),這些必須在東岸工作滿五年才能申請國籍的“非國民”們著實是幫了大忙了。
此外,從雅各布港起航的販奴船現在也是越來越多了,而其目的地無一不是東岸的各大港口,其中尤以靖江港、歸德港等烏江沿岸港口為多。這些來自剛果河流域的黑奴如今儼然已經成了烏江建設大軍中一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同時也讓新庫爾蘭的拉脫維亞人賺足了錢,不斷吸引著更多的舊大陸窮鬼前來這裏發展——如今在那個地方,熱帶大木、奴隸、煙草已經成了出口的三大支柱,新庫爾蘭對東岸經濟的依賴程度越來越深。
當然了,這些剛果黑奴畢竟和勞工經紀人介紹來的舊大陸勞工還是有所區別,蓋因他們在工作年限(一般為五年)滿後,去處隻有南非的黑八旗領地,以充實這個東岸附庸國的實力——而在他們走之前,仁慈的東岸政府也會和他們結算下“工錢”,一般是幾隻羊、一頭牛、幾匹布、些許農具以及遠在南非的一些田產,再加上黑八旗部落民的合法身份,也算是不錯了,至少比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英格蘭奴隸主們要仁慈許多。(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