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年8月15日,澳洲金山港。


    &索”號機帆探險船在裝滿了補給品後,緩緩駛離了港口,然後在蒸汽動力的驅動下,穿越巴斯海峽,轉向東偏南,順著南緯38-42度之間的西風帶邊緣地區向東航行而去。他們已經在金山港停留了四五天了,船隻已經維修保養完畢,人員也得到了充足的休整,現在是時候踏上新的征程了。


    該船在從塔希提島返迴金山港的途中,曾在澳洲東北部的凱恩斯地區短暫停留了一下,然後領隊張金華下令將從塔希提島搜羅來的來檬、甘蔗選取一部分移栽到這裏,並且還往此地留了十六名探險隊員看守。因此,這會從金山港出發前往南美智利沿海的航程則隻剩下了四十人了。


    探索、開辟從澳洲金山港到阿勞坎港(納塔萊斯港)的航線是張金華率領的這支探險隊的極為重要的一項任務。畢竟這關係到國家戰略的施行,無論從近期還是中遠期來看,這都是一項於國於民都十分有意義的事情。


    &索”號出發的時候特地從金山港內待運的移民中隨機挑選了十五戶六十多口人,男女老幼都有,他們將跟隨“探索”號船隻沿著南太平洋的西風帶北沿航線橫穿整個大洋,然後駛抵南美的智利沿岸——他們將成為阿勞坎自由市的第一批遠東移民。


    不過從實事求是的角度來講,這個所謂的南太平洋航線在最初的一些念頭內。注定是無法和南印度洋、南大西洋航線競爭的。因為後者這條航線上有著對華夏東岸共和國堪稱極端重要的新華夏地區,移民船行經此地可以不斷補充新華夏島上東岸人多個定居點不斷下降的人口,使得對這個島的開發得以持續深入地進行下去。


    而前者呢,從澳洲向東一路上除了新西蘭外便都是汪洋大海,什麽也沒有。他們的目的地——智利南部——也一樣是一片不甚富饒的地區,這裏除了終年刮著的大風外就隻剩下了大片破碎的山島和荒涼的草原,除了畜牧業外幾乎很難發展穀物種植,而畜牧業能夠承載的人口很顯然不如穀物種植業高。


    因此,在華夏東岸共和國的內部,對南太平洋移民航線存在疑慮甚至持反對態度的人不在少數。因為這條航線從經濟角度上來說根本不劃算。從技術角度上來說也存在很多現實的難度。沿途缺少眾多的補給維修點。尤其是在秘魯附近缺乏一個不可或缺的港口,使得這條航線的航行難度大大增加。


    不過再難也得繼續探索。執委會內部——特別是穿越眾還在掌權或能夠施加足夠影響力的當下——對於運輸更多的明人來到東岸可以說是一件不容商榷的“政治正確”的事情,“以從遠東移民為綱”這句由一些皇漢分子提出的口號雖然過於激進了一些,但依然代表了大部分穿越眾的某種傾向。不管以後怎麽樣。至少在他們本人或能夠施加直接影響力的下一代掌權的時候。他們就要堅定不移地從遠東遷移大量的明人來到東岸本土。這個數量。越多越好!


    航行了幾天後,探險船晃晃悠悠地來到了新西蘭南島的後世奧蕾蒂河出海口。張金華讓船員和移民們分批上岸休整,同時補充新鮮淡水。在河邊處他們遇到了一些毛利人。這些新西蘭的原住民們看起來還算友好,至少他們沒對上岸補給的東岸人亮出武器。張金華讓水手們拿出一些東岸商品與他們進行貿易,買了一些他們儲備的幹果和醃肉,此外,雙方便再沒有別的交集了。


    這些毛利人已經進入了農業社會,至少已經知道種田,脫離了原始的采集和狩獵生活。不過他們的技術水平和社會組織還相當原始,使用的工具不是石製的就是木質的。這對東岸人來說不是壞事,因為這意味著未來殖民這裏的代價很低。


    新西蘭這種地方,氣候適宜、降水豐富,有毛利人留下的成熟的農田及灌溉體係,土壤也相當肥沃,農業條件不知道比澳洲強多少倍。將來若是有意開發大洋洲,新西蘭絕對是首選,農、牧、礦、漁皆宜,在當前的條件下,養活個百萬人都不成問題。


    登岸的探險隊員們向毛利人支付了商品費用(玻璃球、放大鏡、金屬小刀、布匹、烈酒等),然後於8月21日早間拔錨,離開了新西蘭南端,繼續向東行去。而在他們離去後,與東岸人接觸過的毛利人中間迅速爆發了大規模的流行性感冒,當然東岸人自己並不知道這迴事,或者就算知道了也不會在意。


    從新西蘭向東,“探索”號一直穩定保持在南緯40-42度之間的海域內。由於缺乏陸地阻隔,這片海域上的風浪較大,這讓初次航行至此地的船員們都極為緊張。這個時候,就連之前一直待在自己房間你的張金華都跑到了甲板上,一邊仔細感受這艘標準排水量為1250噸的船隻在不斷翻湧著巨浪的海麵上下顛簸和左右傾斜的角度,一邊命令隨船的探險隊員們仔細記錄下這些信息。


    這些數據都是極為寶貴的信息,能夠給將來可能航行在這條航線上的東岸船隻提供參考。畢竟即便在後世,這條航線也不是什麽熱門航線,很多資料都不齊全,必須要東岸人自己去一一探索。


    &持航速,在惡劣海況下暫時不要調整航向,同時盡可能詳細掌握沿途海域的各種信息——主要是天氣信息。”張金華站在甲板上,一邊極力穩住自己的身形,一邊向跟在自己身邊的吉文船長說道:“這片海域的天氣規律對我們來說極為重要,特別是這些不常出現的異常天氣狀況,我們需要弄清楚這些天氣出現的原因和背景。有些天氣不是由單一氣象導致出現的,而是很多天氣係統間的相互作用。”


    &明白的,我已經安排人去測量風速、氣壓、溫度了,嗯,濕度暫時還沒法精確測量,隻能估算。”吉文船長附和著說道,“收集完的數據我們會帶迴去組織專家進行分析研究,也許到了以後,我們就可以預測未來的天氣變化了,這些對於船隻規避惡劣天氣、提高遠洋航行安全至關重要。”


    張金華點了點頭,然後繼續觀察著海上風浪的變化。現在毫無疑問,航向東偏北的“探索”號探險船此時正緩緩航行在南緯左右的海域上,一段從西南方向吹來的冷空氣正籠罩在附近海域上空,冷鋒的鋒麵向東偏北方向移動,因此對船隻航行所造成的影響還不是很大。


    在西風帶邊緣地帶的航線內,不論是太平洋、印度洋還是大西洋,經常會有一些從南大洋(環繞南極洲的大洋)區域吹來的氣旋,引發相關海域的惡劣天氣和大風浪。在這種海況中,純風帆動力的船隻相當危險,因為一旦氣旋運行方向和船隻航向相左,那麽在這種大風浪區域內會發生什麽事情可就不好說了。荷蘭人前往巴達維亞的船隻,就經常走西風帶(行經西澳大利亞海岸後順著寒流北上),這其中倒黴撞上冰山、遇到惡劣氣候的船隻可也不少。東岸人自從開始遠東移民航線後,這些年來沉在南緯40度左右海域的船隻也已經有三艘了,這還是在東岸船隻生存能力遠強於荷蘭船的情況下,否則沉船率隻怕會更高。


    冷鋒持續了整整一天,在入夜後才稍稍減弱,並在淩晨四五點時才漸漸止歇。而此時海麵上的風浪也明顯減小,這預示著“探索”號探險船再次成功穿越了一段危險海域。


    仿佛是壞運氣已經在查塔姆群島以東海域(遭遇冷鋒地帶)內用完了,“探索”號探險船在接下來的航程內基本還算順利,除了於9月10日清晨遇到了一次大風暴,並造成了兩艘交通艇和幾門火炮被吹落入海、一根桅杆被打斷以外,船隻有驚無險地於9月13日清晨在一片風向多變的海域內看到了遠方高聳的群山。


    也許是到了智利近海了!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冒出了這個念頭。張金華、吉文二人與“探險”號上的航海長碰在一起測算了一下,然後再和一份機密地圖對照,發現船隻現在很可能正處於喬諾斯群島群島間的複雜海域內。


    在得出這個結論後,張金華果斷下令改變航向,然後“探索”號便逆著海風和洋流,以2.5-3節的低速緩緩向南航行,並拖著傷痕累累的軀體於9月22日傍晚緩緩停靠在了阿勞坎港碼頭一側,讓岸上的一幹人等看了個目瞪口呆。而到了這個時候,從澳洲出發時的107人(含移民)也隻剩下了85人了,其中船員32人、移民5>


    在阿勞坎港緊急修理了幾天後,“探索”號於9月26日再次拔錨,朝麥哲倫海峽而去。他們將順著西風穿越海峽,然後北上返迴本土東方港,完成這次環球航行的壯舉。(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孤獨麥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孤獨麥客並收藏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