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大戰落幕
不會點兵,但我依然是大漢戰神 作者:呆呆兩腳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到衝過來的趙雲,李傕手下的四個偏將叫道:“不自量力。”然後圍了上去。
那些人看到趙雲猶如看到一個移動的功勳那樣。開戰之前,他們的將軍告誡過他們,劉備軍中的關羽和張飛相當厲害,對付這兩個人需要一擁而上。
但是趙雲,他們沒有聽說過。
四個對一個,優勢在我,隻是這四個偏將沒有想到,趙雲一個人就將他們“包圍”起來了。
“受死...”
“看我的大...”
“你的首級我...”
“我是李傕的部下,是來...”
趙雲的槍很快,這四個人的台詞還沒有念完就去領了便當。
又有不少人一擁而上,但是沒有人是趙雲的一合之敵。
“天下間竟然有如此的人物。”李傕感歎道,現在他的計劃不可行了,趙雲僅僅憑借一己之力,就衝亂了他的中軍,如果不阻止他,整個陣型都會被洞穿。
“射箭!射箭!”李傕是個實幹派,他可不會犯下“要活的不要死的,不準放箭”這樣的錯誤。
對付高手最好的辦法就是用亂箭射他,這可是李傕在屢次實戰之中得出來的經驗。
箭雨射倒了十多名跟隨趙雲衝鋒的騎兵,但是絲毫沒有辦法去阻止趙雲。
李傕不得不動用所有的預備隊,如果中軍被趙雲衝散了,那麽局勢就無法挽迴了。
就是在這短短的時間之內,趙雲竟然已經衝到了李傕的麵前。
“賊將受死!”趙雲大喝衝向了李傕。
在這個電光火石之間,李傕不退反進,反而舉刀迎向了趙雲,他是一個涼州人,他喜歡巫女,但是他依然有著涼州人的血勇。
過去在戰場上摸爬滾打所形成的直覺救了李傕一命,他下意識的偏了一下頭,躲過了趙雲的一槍。
趙雲沒有機會捅出第二槍了,因為李傕的親衛也悍不畏死的圍了上來,將他圍在核心,雖然趙雲連續挑落了十多名親衛,但是隨著李傕軍隊預備隊的到來,李傕中軍的形勢終於穩定住了。
隻是這樣做的代價太大了,隨著預備隊沒有按照預定的計劃投入反擊,整個李傕軍的形勢崩潰了,如果不是涼州士兵悍勇無比,或許現在的李傕軍就是一個潰敗。
潘鳳傷了他的右臂,被張飛的長矛擦過,楊奉的楊家同歸槍已經快變成楊家送命槍了,而徐榮的口齒越發的流利了,隻是他下命令的頻率越來越高,命令的執行率卻變得越來越低。
“要輸了。”在場的李傕等人也發現了這樣的情況,但是他們卻沒有任何的辦法去扭轉這個局麵,他們手上的預備隊用完了,除非出現奇跡。
現在他們思考的是如何退軍,現在雙方的軍隊糾纏在一起,就算退軍也要受到很大的損失。
但是奇跡真的出現了。
關羽不停的在觀察著李傕的位置,他答應過他的大哥,一旦李傕的軍隊潰退,一定要取下李傕的項上頭顱,他在尋找著機會。
很快,他看到了一個機會,隻要讓他衝起來,那麽他一定可以砍下李傕的頭顱。
隻是這時候,突然有喊殺聲從劉備的陣後傳來,關羽隻看清了對麵來人舉著一麵“張”字的大旗。
隨著大旗的出現,一隊騎兵出現了。
“究竟是誰?”在場的人都問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
不過很快,他們的問題得到了解答,因為那隊騎兵爆發出了標誌性的“烏拉”聲,是精銳的涼州騎兵。
更為準確的說,是涼州的近衛騎兵,帶隊的顯然是突襲大師張遼。
和關羽或者張飛這種砍人或者突襲前需要大喊震懾別人的勇將不一樣,張遼的突襲前從來不喊,他最好沒有人注意他。他甚至恨自己的名聲太大,別人都會提防他。
這時候劉備身邊的人也隻有數百之數了。
激戰了大半天,劉備軍也隻是靠著一口氣吊著了,張遼的到來徹底扭轉了整個局勢。
關羽也不想著收李傕的人頭了,張飛也不再衝擊李傕的軍隊了,他們不約而同的去迴救劉備。
畢竟他們發過誓,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大哥死了他們就尷尬了。
“賭贏了!賭贏了!”楊奉大聲叫道:“天胡了!”
徐榮也開始重整軍隊,挑選了還有餘力的將士,準備開始追殺。
李傕的軍隊開始全線反擊。
隻是,在這個時候,趙雲發揮出了驚人的戰鬥力,他竟然單人匹馬再次衝陣,想要在亂軍中取下李傕的首級。
看到再一次衝開眾人衝到麵前的趙雲,李傕不由的發出感歎:“你是怪物嗎?”
趙雲一邊殺人,一邊說道:“我不是怪物,我是趙雲。”
過去李傕覺得,即使個人的勇武再怎麽強大,也無法憑借著單人的勇武扭轉戰局,但是這一次他卻看到了一個例外。
那個叫做趙雲的怪物,憑借著兩次衝陣,硬生生的扭轉了局麵。
本來占據很大優勢的李傕軍,現在竟然的被趙雲靠著自己的勇武拉迴到了平局。
李傕心中的退堂鼓再一次敲響了,他知道自己的軍隊士氣也快泄了,即使這樣退兵,從損失上說,雙方差不多,但是劉備的兵少,這樣的結局他可以接受。
“退之前還要做一件事情。”看著正在拚殺準備再一次潰圍而出的趙雲,李傕的心中有了一個想法。
“弓手,射!”他完全不顧正在糾纏趙雲的己方士兵,下達了一個相當殘忍的命令,要將趙雲和自己的士兵一起射死。
在一陣亂射之下,李傕軍的士兵倒下了一百多人,但是,在這樣混亂的情況下,趙雲也被射倒在地了。
“烏拉!”李傕的軍隊突然爆發出了驚人的喊聲,原來遠處出現了董仲穎的旗幟,其後煙塵滾滾,似乎有無數士兵到來。
不過等董仲穎的士兵還沒有到,劉備的軍隊就徹底潰散了,沒有人能夠阻擋董仲穎。
當董仲穎的旗幟出現在戰場的那一刻,這一場“勢均力敵”的戰鬥,就已經分出了勝負。
那些人看到趙雲猶如看到一個移動的功勳那樣。開戰之前,他們的將軍告誡過他們,劉備軍中的關羽和張飛相當厲害,對付這兩個人需要一擁而上。
但是趙雲,他們沒有聽說過。
四個對一個,優勢在我,隻是這四個偏將沒有想到,趙雲一個人就將他們“包圍”起來了。
“受死...”
“看我的大...”
“你的首級我...”
“我是李傕的部下,是來...”
趙雲的槍很快,這四個人的台詞還沒有念完就去領了便當。
又有不少人一擁而上,但是沒有人是趙雲的一合之敵。
“天下間竟然有如此的人物。”李傕感歎道,現在他的計劃不可行了,趙雲僅僅憑借一己之力,就衝亂了他的中軍,如果不阻止他,整個陣型都會被洞穿。
“射箭!射箭!”李傕是個實幹派,他可不會犯下“要活的不要死的,不準放箭”這樣的錯誤。
對付高手最好的辦法就是用亂箭射他,這可是李傕在屢次實戰之中得出來的經驗。
箭雨射倒了十多名跟隨趙雲衝鋒的騎兵,但是絲毫沒有辦法去阻止趙雲。
李傕不得不動用所有的預備隊,如果中軍被趙雲衝散了,那麽局勢就無法挽迴了。
就是在這短短的時間之內,趙雲竟然已經衝到了李傕的麵前。
“賊將受死!”趙雲大喝衝向了李傕。
在這個電光火石之間,李傕不退反進,反而舉刀迎向了趙雲,他是一個涼州人,他喜歡巫女,但是他依然有著涼州人的血勇。
過去在戰場上摸爬滾打所形成的直覺救了李傕一命,他下意識的偏了一下頭,躲過了趙雲的一槍。
趙雲沒有機會捅出第二槍了,因為李傕的親衛也悍不畏死的圍了上來,將他圍在核心,雖然趙雲連續挑落了十多名親衛,但是隨著李傕軍隊預備隊的到來,李傕中軍的形勢終於穩定住了。
隻是這樣做的代價太大了,隨著預備隊沒有按照預定的計劃投入反擊,整個李傕軍的形勢崩潰了,如果不是涼州士兵悍勇無比,或許現在的李傕軍就是一個潰敗。
潘鳳傷了他的右臂,被張飛的長矛擦過,楊奉的楊家同歸槍已經快變成楊家送命槍了,而徐榮的口齒越發的流利了,隻是他下命令的頻率越來越高,命令的執行率卻變得越來越低。
“要輸了。”在場的李傕等人也發現了這樣的情況,但是他們卻沒有任何的辦法去扭轉這個局麵,他們手上的預備隊用完了,除非出現奇跡。
現在他們思考的是如何退軍,現在雙方的軍隊糾纏在一起,就算退軍也要受到很大的損失。
但是奇跡真的出現了。
關羽不停的在觀察著李傕的位置,他答應過他的大哥,一旦李傕的軍隊潰退,一定要取下李傕的項上頭顱,他在尋找著機會。
很快,他看到了一個機會,隻要讓他衝起來,那麽他一定可以砍下李傕的頭顱。
隻是這時候,突然有喊殺聲從劉備的陣後傳來,關羽隻看清了對麵來人舉著一麵“張”字的大旗。
隨著大旗的出現,一隊騎兵出現了。
“究竟是誰?”在場的人都問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
不過很快,他們的問題得到了解答,因為那隊騎兵爆發出了標誌性的“烏拉”聲,是精銳的涼州騎兵。
更為準確的說,是涼州的近衛騎兵,帶隊的顯然是突襲大師張遼。
和關羽或者張飛這種砍人或者突襲前需要大喊震懾別人的勇將不一樣,張遼的突襲前從來不喊,他最好沒有人注意他。他甚至恨自己的名聲太大,別人都會提防他。
這時候劉備身邊的人也隻有數百之數了。
激戰了大半天,劉備軍也隻是靠著一口氣吊著了,張遼的到來徹底扭轉了整個局勢。
關羽也不想著收李傕的人頭了,張飛也不再衝擊李傕的軍隊了,他們不約而同的去迴救劉備。
畢竟他們發過誓,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大哥死了他們就尷尬了。
“賭贏了!賭贏了!”楊奉大聲叫道:“天胡了!”
徐榮也開始重整軍隊,挑選了還有餘力的將士,準備開始追殺。
李傕的軍隊開始全線反擊。
隻是,在這個時候,趙雲發揮出了驚人的戰鬥力,他竟然單人匹馬再次衝陣,想要在亂軍中取下李傕的首級。
看到再一次衝開眾人衝到麵前的趙雲,李傕不由的發出感歎:“你是怪物嗎?”
趙雲一邊殺人,一邊說道:“我不是怪物,我是趙雲。”
過去李傕覺得,即使個人的勇武再怎麽強大,也無法憑借著單人的勇武扭轉戰局,但是這一次他卻看到了一個例外。
那個叫做趙雲的怪物,憑借著兩次衝陣,硬生生的扭轉了局麵。
本來占據很大優勢的李傕軍,現在竟然的被趙雲靠著自己的勇武拉迴到了平局。
李傕心中的退堂鼓再一次敲響了,他知道自己的軍隊士氣也快泄了,即使這樣退兵,從損失上說,雙方差不多,但是劉備的兵少,這樣的結局他可以接受。
“退之前還要做一件事情。”看著正在拚殺準備再一次潰圍而出的趙雲,李傕的心中有了一個想法。
“弓手,射!”他完全不顧正在糾纏趙雲的己方士兵,下達了一個相當殘忍的命令,要將趙雲和自己的士兵一起射死。
在一陣亂射之下,李傕軍的士兵倒下了一百多人,但是,在這樣混亂的情況下,趙雲也被射倒在地了。
“烏拉!”李傕的軍隊突然爆發出了驚人的喊聲,原來遠處出現了董仲穎的旗幟,其後煙塵滾滾,似乎有無數士兵到來。
不過等董仲穎的士兵還沒有到,劉備的軍隊就徹底潰散了,沒有人能夠阻擋董仲穎。
當董仲穎的旗幟出現在戰場的那一刻,這一場“勢均力敵”的戰鬥,就已經分出了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