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城的日軍被突擊隊折騰了一夜,現在已經成了驚弓之鳥,哪怕是不小心的槍支走火,都能讓日軍緊張好一會兒。
早晨八點鍾,城外四個方向升起了四枚信號彈,八路軍開始總攻了。
“和尚,準備戰鬥~”
憋了一夜的高朗一邊檢查武器,一邊說道。
“好嘞,兄弟們,我們要上了!”
魏和尚早就等不及了,他熟練的“嘩啦”一聲,拉栓上膛,動作瀟灑的都有點像電影明星了。
可偏偏就在這個時候,意外發生了——大批日軍突然從一片廢墟裏鑽了出來,從人數上來看,差不多有一個大隊。
“停止行動......”
高朗伸手攔住了將要衝出去的魏和尚,同時,他側身躲在了一堵矮牆後麵。
本以為這裏沒有日軍的增援部隊,現在來看,是高朗低估了日軍,這些日軍分明是早就布置好了的伏擊隊伍。
也許是在守株待兔,也許本來就是這個防禦陣地的援兵,總之,這裏顯然已經不可能作為行動地點了。
高朗後背冷汗直流,如果不是他猶豫了片刻,現在他們這些人很可能就要被日軍前後夾擊,那死的就太冤了。
“撤,這裏不合適行動!”
高朗毫不猶豫下達了撤退的命令,現如今,他們隻能去其他日軍的防守陣地碰碰運氣了。
八路局的飛機坦克大炮齊上陣,火箭炮被拉去阻擊日軍的援軍去了,現在對八路軍威脅最大的就是日軍的援軍了。
天津城內防守的日軍滿打滿算也就那麽多人,隨著戰爭的推遲,他們的人數隻會減少,而不會增加。對於他們來說,現在最好的選擇就是固守待援,把八路軍的主力部隊牢牢牽製在天津戰場上,他們的任務就算完成了。
軍令如山,即使沒有等到城內突擊隊發出的信號,八路軍的攻城部隊已經從四麵八方猛攻日軍。
麵對日軍固若金湯的防守,八路軍戰士個個都非常的英勇,但是傷亡還是不小的。
聯合指揮部心急如焚,他們通過電話和城內的突擊隊進行聯絡了好幾次,都沒有接通電話,這說明城內的形勢同樣很嚴峻。
折騰了一晚上的李江,他們正在與搜捕他們的日軍進行周旋,同時,他們也在耐心的等待高朗的信號。
同樣在等高朗信號的還有三林,他現在是孤軍行動,陪伴他的隻有一把狙擊步槍和一把突擊步槍,此時,他正朝著天津的城中央潛行。
當他走到一處胡同口時,一隊日軍正在胡同口不遠處的倉庫外警戒,而胡同口是通往城中央唯一的通道。
“這下麻煩了,總不能再折迴去吧!”
三林慢慢退迴到一個角落,心裏有些不甘,關鍵是他現在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每耽擱一分鍾,就不知道有多少戰士倒在血泊中。
但他又不能硬衝,這些日軍也不是吃素的,此時,三林的大腦在飛速的旋轉。
正當他無計可施之際,他的目光突然落到一個牆洞上,這個牆洞直徑也就三十來公分,隻能容納一兩歲的小孩。
他走到牆洞那裏,伸手測了一下牆體的厚度,也就一塊磚的厚度。三林觀察了一下四周,確定沒有別的出口後,他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到了這個牆洞上。
他小心翼翼地趴下,試圖把頭伸進洞裏,卻發現洞口實在太小了,即使他把身上的裝備全都卸下來,也無法鑽進去。
時間不等人,他擔心日軍的巡邏隊來到胡同裏,到時候就會功虧一簣。
於是,他從身上掏出精鋼匕首,把匕首對準牆洞上麵的磚頭縫,然後一點一點的把牆灰從磚頭縫裏剝出來,直到那塊磚出現了鬆動,他又開始撬那塊磚頭。
當第一塊磚頭被撬下來的時候,三林已經滿頭大汗,他顧不上休息,繼續撬第二塊磚,第三塊磚......
牆洞終於被他擴成可以允許他鑽過去的時候,他迅速卸下身上的裝備,然後趴到地上,開始一點一點往裏蹭。
終於,他成功地鑽進了牆洞,來到了另一側,這是一個廢棄的院子,院門緊閉著,院內院外都沒有人,他這才鬆了一口氣。
緊接著,他把牆洞外麵的幾塊磚和牆灰全都收到了院子裏麵,這樣能夠防止日軍巡邏兵發現他的蹤跡。
他在院子裏轉了一圈,屋子裏的窗戶完好,大門也上了鎖,要想出去院子隻有翻過對麵的牆頭才行。
三林調整好裝備,助跑了一段距離之後,輕鬆爬上了兩米高的牆頭,他觀望了一下牆外,沒有發現異常,於是雙臂發力,輕鬆跳下了牆頭
然而,他剛落地還沒站穩,就聽到了腳步聲,他緊張地躲在牆角,兩名日軍肩並著肩小跑著經過了這裏。
不過兩名日軍貌似是有緊急的任務執行,他們無暇顧及四周,看著兩名日軍過去後,三林長舒了一口氣,繼續向城中央前進。
三林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單獨執行任務了,上一次還是他在一個縣城執行暗殺任務,當時的目標是一位日本的內閣大臣,三林一槍斃命,最後全身而退。
今天的情況完全不同,他要殺的是日軍天津的指揮官上條井野,據說他是日本軍中的防守專家,也正因為如此,日軍大本營才把他緊急從中蘇邊境調到了天津。
三林就像是一位孤勇的狙擊手,在敵人的眼皮子底下穿行,他尋找日軍主將的唯一方法是觀察高高的天線和日軍的防守強度。
此時,外麵正在兇猛的廝殺,城內的突擊隊員們也在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有一些隊員不得不臨時撤退到下水道中進行避險。
三林穿過了一條又一條巷子,翻過了一堵又一堵高牆,此時,他來到了一個高高的水塔下麵,水塔下麵有個原本有個門,但現在已經被日軍用水泥封死了。
“成敗在此一舉了,沒有比這裏更合適的擊殺地點了!”
他圍著水塔轉了一圈,沒有發現其他的通道,心灰意冷之際,他看到水塔旁有一個下水道,當即喜上眉梢。
真是天無絕人之路啊!
早晨八點鍾,城外四個方向升起了四枚信號彈,八路軍開始總攻了。
“和尚,準備戰鬥~”
憋了一夜的高朗一邊檢查武器,一邊說道。
“好嘞,兄弟們,我們要上了!”
魏和尚早就等不及了,他熟練的“嘩啦”一聲,拉栓上膛,動作瀟灑的都有點像電影明星了。
可偏偏就在這個時候,意外發生了——大批日軍突然從一片廢墟裏鑽了出來,從人數上來看,差不多有一個大隊。
“停止行動......”
高朗伸手攔住了將要衝出去的魏和尚,同時,他側身躲在了一堵矮牆後麵。
本以為這裏沒有日軍的增援部隊,現在來看,是高朗低估了日軍,這些日軍分明是早就布置好了的伏擊隊伍。
也許是在守株待兔,也許本來就是這個防禦陣地的援兵,總之,這裏顯然已經不可能作為行動地點了。
高朗後背冷汗直流,如果不是他猶豫了片刻,現在他們這些人很可能就要被日軍前後夾擊,那死的就太冤了。
“撤,這裏不合適行動!”
高朗毫不猶豫下達了撤退的命令,現如今,他們隻能去其他日軍的防守陣地碰碰運氣了。
八路局的飛機坦克大炮齊上陣,火箭炮被拉去阻擊日軍的援軍去了,現在對八路軍威脅最大的就是日軍的援軍了。
天津城內防守的日軍滿打滿算也就那麽多人,隨著戰爭的推遲,他們的人數隻會減少,而不會增加。對於他們來說,現在最好的選擇就是固守待援,把八路軍的主力部隊牢牢牽製在天津戰場上,他們的任務就算完成了。
軍令如山,即使沒有等到城內突擊隊發出的信號,八路軍的攻城部隊已經從四麵八方猛攻日軍。
麵對日軍固若金湯的防守,八路軍戰士個個都非常的英勇,但是傷亡還是不小的。
聯合指揮部心急如焚,他們通過電話和城內的突擊隊進行聯絡了好幾次,都沒有接通電話,這說明城內的形勢同樣很嚴峻。
折騰了一晚上的李江,他們正在與搜捕他們的日軍進行周旋,同時,他們也在耐心的等待高朗的信號。
同樣在等高朗信號的還有三林,他現在是孤軍行動,陪伴他的隻有一把狙擊步槍和一把突擊步槍,此時,他正朝著天津的城中央潛行。
當他走到一處胡同口時,一隊日軍正在胡同口不遠處的倉庫外警戒,而胡同口是通往城中央唯一的通道。
“這下麻煩了,總不能再折迴去吧!”
三林慢慢退迴到一個角落,心裏有些不甘,關鍵是他現在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每耽擱一分鍾,就不知道有多少戰士倒在血泊中。
但他又不能硬衝,這些日軍也不是吃素的,此時,三林的大腦在飛速的旋轉。
正當他無計可施之際,他的目光突然落到一個牆洞上,這個牆洞直徑也就三十來公分,隻能容納一兩歲的小孩。
他走到牆洞那裏,伸手測了一下牆體的厚度,也就一塊磚的厚度。三林觀察了一下四周,確定沒有別的出口後,他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到了這個牆洞上。
他小心翼翼地趴下,試圖把頭伸進洞裏,卻發現洞口實在太小了,即使他把身上的裝備全都卸下來,也無法鑽進去。
時間不等人,他擔心日軍的巡邏隊來到胡同裏,到時候就會功虧一簣。
於是,他從身上掏出精鋼匕首,把匕首對準牆洞上麵的磚頭縫,然後一點一點的把牆灰從磚頭縫裏剝出來,直到那塊磚出現了鬆動,他又開始撬那塊磚頭。
當第一塊磚頭被撬下來的時候,三林已經滿頭大汗,他顧不上休息,繼續撬第二塊磚,第三塊磚......
牆洞終於被他擴成可以允許他鑽過去的時候,他迅速卸下身上的裝備,然後趴到地上,開始一點一點往裏蹭。
終於,他成功地鑽進了牆洞,來到了另一側,這是一個廢棄的院子,院門緊閉著,院內院外都沒有人,他這才鬆了一口氣。
緊接著,他把牆洞外麵的幾塊磚和牆灰全都收到了院子裏麵,這樣能夠防止日軍巡邏兵發現他的蹤跡。
他在院子裏轉了一圈,屋子裏的窗戶完好,大門也上了鎖,要想出去院子隻有翻過對麵的牆頭才行。
三林調整好裝備,助跑了一段距離之後,輕鬆爬上了兩米高的牆頭,他觀望了一下牆外,沒有發現異常,於是雙臂發力,輕鬆跳下了牆頭
然而,他剛落地還沒站穩,就聽到了腳步聲,他緊張地躲在牆角,兩名日軍肩並著肩小跑著經過了這裏。
不過兩名日軍貌似是有緊急的任務執行,他們無暇顧及四周,看著兩名日軍過去後,三林長舒了一口氣,繼續向城中央前進。
三林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單獨執行任務了,上一次還是他在一個縣城執行暗殺任務,當時的目標是一位日本的內閣大臣,三林一槍斃命,最後全身而退。
今天的情況完全不同,他要殺的是日軍天津的指揮官上條井野,據說他是日本軍中的防守專家,也正因為如此,日軍大本營才把他緊急從中蘇邊境調到了天津。
三林就像是一位孤勇的狙擊手,在敵人的眼皮子底下穿行,他尋找日軍主將的唯一方法是觀察高高的天線和日軍的防守強度。
此時,外麵正在兇猛的廝殺,城內的突擊隊員們也在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有一些隊員不得不臨時撤退到下水道中進行避險。
三林穿過了一條又一條巷子,翻過了一堵又一堵高牆,此時,他來到了一個高高的水塔下麵,水塔下麵有個原本有個門,但現在已經被日軍用水泥封死了。
“成敗在此一舉了,沒有比這裏更合適的擊殺地點了!”
他圍著水塔轉了一圈,沒有發現其他的通道,心灰意冷之際,他看到水塔旁有一個下水道,當即喜上眉梢。
真是天無絕人之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