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聽出了楊嬋語氣之中的厭惡,說道:“不過一凡夫俗子爾,楊嬋姑娘不必介意。”

    楊嬋雖然心中怒意難消,但是畢竟李承乾還在此處,隻得收迴心神,暫不理會。

    李承乾看著楊嬋問道:“孤知道陽城姑娘與灌江口二郎顯聖真君楊戩乃是兄妹,而孤對於真君十分欽佩,若有機會,真想結識一番。”

    楊嬋聽到李承乾的話,想到自己的二哥,臉上也露出笑意說道:“我二哥也素喜交友,若是能與太子殿下相交,必然也十分開心。”

    李承乾淡淡一笑,看著楊嬋又問道:“之前孤在長安上空之時,見到楊嬋姑娘乃是從天而降,不知楊嬋姑娘之前是去了何處?”

    楊嬋聞言,笑著答道:“之前王母娘娘與天宮之中召開瑤池瓊宴,天下女仙皆去參加了宴會,我也是剛剛赴宴歸來。”

    李承乾笑道:“原來如此。”

    ——————

    半個時辰之後,大雨停歇。

    劉彥昌戀戀不舍的看了一眼三聖母神像,說道:“小生劉彥昌,此去京師,乃是為了參加科舉,科舉之後,無論中否,必然迴轉聖母廟,為三聖母娘娘進香,隻盼屆時能得見仙子真顏。”

    劉彥昌說完之後,方才一步三迴頭的出了聖母廟。

    “太子殿下,楊嬋暫且失陪片刻。”楊嬋說道。

    李承乾聞言,淡淡笑道:“孤陪楊嬋姑娘一起去吧。”

    楊嬋猶豫一下,點頭道:“好!”

    隨後兩人便一起來到前堂。

    楊禪目光落在牆上的那首詩上,臉上怒色更甚。

    她身為堂堂仙子,玉帝的親外甥女,何曾受過如此侮辱。

    “這登徒子,簡直可惡!”

    若不是李承乾在此,她此時定然追出去懲戒那個登徒子了。

    李承乾心中對於劉彥昌也極為鄙視,見到楊嬋發怒,不由安慰道:“若是楊嬋姑娘不喜歡,抹去便是。”

    說著,李承乾一揮袍袖,法力湧動,瞬間便將劉彥昌題於牆上的那首詩詞抹去。

    然而楊嬋卻依舊怒氣難消。

    李承乾見狀,輕輕一笑說道:“今日得見楊嬋姑娘,孤也算是三生有幸,便送姑娘兩首詩詞,以作相識之禮吧!”

    楊嬋聽到李承乾的話不由一愣,顯然沒有想到這位大唐太子竟然說要送自己兩首詩詞。

    隨即隻見李承乾以指代筆,運轉真元,淩空在牆上書寫起來。

    隨著李承乾的書寫,楊嬋不由輕聲念出了詩中內容:“傾城秀色掩古今,閉月羞花玉顏新。此女隻應瑤台見,人間無處得覓尋。”

    這首詩淺顯直白的稱讚了楊嬋的美貌,讓讀出這首詩的楊辰不由俏臉微紅,心跳有些加速。

    而李承乾在寫完這首詩之後,略一沉吟,便抬手在另一麵牆上繼續書寫起來。

    楊嬋尋目望去,再次輕聲念道:“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西嶽太華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這首詩是詩仙李白的一首詩。

    不過第三句乃是若非群玉山頭見,被李承乾改為了若非西嶽太華見。

    畢竟李承乾遇到楊嬋是在西嶽華山聖母廟,如此修改更顯得合情合景。

    作完詩之後,李承乾想了想,又分別在兩首詩下方題了一行小字:貞觀十三年六月初六李承乾題詩於聖母廟。

    楊嬋看到這第二首詩之後,精致的麵龐頓時變得更紅了。

    正所謂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雖然第一首詩是李承乾東拚西湊外加修改寫出來的,但卻淺顯直白,直抒胸臆。

    而第二首更是詩仙李太白所作,能於後世流傳千古,可見其經典程度。

    楊嬋望著這兩首詩,不由得有些癡了。

    這麽多年來,還是第一次有男子為她作詩。

    而且這兩首詩中都提到瑤台,這不由得讓楊嬋想到了自己之前和李承乾說過的自己乃是從王母娘娘的瑤池瓊宴歸來。

    隨即楊嬋又想到了之前自己從心血來潮,上個月夜觀天象,發現自己紅鸞星隱隱閃動,難道便是應在了這位大唐太子的身上?

    偷眼看了李承乾一眼,楊嬋心中暗道:“這位大唐太子當真才華橫溢!而且容貌英俊,若是……”

    李承乾看了看楊嬋,心中暗道:經過自己的這番舉動,想來這位三聖母應該和劉彥昌之間也不會發生什麽後續故事了吧!

    在李承乾看來,楊嬋和劉彥昌之間的故事簡直就是一段孽緣。

    畢竟他們之中一個是華山神女,一個是凡人書生,劉彥昌根本就配不上楊嬋。

    此間事了,李承乾便準備返迴長安了。

    隻見李承乾朝著楊嬋拱了拱手,笑著說道:“今日能結識楊嬋姑娘,實乃是孤三生有幸,不過孤俗務在身,這便先行告辭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西遊:大唐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二十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二十三並收藏西遊:大唐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