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隻聽一個尖利的嗓音喊道:“陛下駕到!”
一眾文武百官紛紛整理衣袍。
隨後便見到一個身穿龍袍的身影步入殿中。
正是李世民。
“參見陛下!”
一眾文武百官齊齊施禮。
李世民坐到龍椅之上,看著下麵的文武百官道:“眾位愛卿免禮。”
“謝陛下。”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李世民旁邊的那名內侍大聲道。
然而下麵文武百官之中並沒有一人站出來。
李世民見狀,笑著說道:“既然眾位愛卿無事可奏,那朕便說一件事情。”
“昨日那顆從天而降的龍頭,乃是涇河龍王的頭,隻因他犯了天條,所以被砍了龍頭。”
“不過他在被殺之前,曾向朕求救,朕也答應要盡力救他性命。”
李世民說到此處,看向了文官隊列之中的魏征,繼續道:“朕得知要斬他之人乃是魏征魏卿家,便特意要魏卿家來宮中陪朕下棋,誰知魏卿家竟然於夢中將其斬殺。”
“昨夜三更時分,朕睡夢之中忽見到一個無頭身影懷中抱著一顆龍頭,正是那涇河龍王,口口聲聲要拉朕下地府。”
“然而就在此時,忽然紫雷天降,正劈在了涇河龍王身上,將那涇河龍王劈的魂飛魄散。”
因為李承乾是當朝太子,所以站的位置距離李世民最近。
李承乾心中不由感歎:果然是老狐狸啊!
雖然事情的真相並不是這樣,但李世民的這一番話,卻是為甘露殿屋頂被雷劈出一個大窟窿找到了借口,同時也為自己身為真命天子找到了證明。
就在這時,文武百官之中一名中年文官上前一步,叩拜道:“陛下乃真命天子,自然得天地之庇佑,涇河龍王的魂魄膽敢驚擾陛下,引來天降雷罰,魂飛魄散,實乃是罪有應得。”
李承乾聞聲看去,一眼認出此人正是檢校黃門侍郎許敬宗。
百官之中的程咬金,牛進達等人臉上皆露出了不屑神色。
而被拍了馬屁的李世民心中舒暢無比,臉上的笑意也更加明顯。
“除此之外,朕還有一道聖旨要宣布。”
李世民的目光則落在了李承乾的身上,淡淡一笑,朝著旁邊的宦官使了個眼色。
宦官拿出一張聖旨,打開宣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太子李承乾,至誠至孝,聰慧過人,得天庇佑,天縱神武,智韞機深。今特準太子李承乾殿前參政,賜尚方寶劍,上斬昏王,下伐罪民,劍履上朝,麵君不拜!欽賜!”
宦官宣讀完聖旨,大殿之中頓時一陣嘩然。
被李世民稱為人鏡的魏征第一個跳出來反對:“陛下,此舉有違常理,還請陛下收迴成命!”
房玄齡也緊隨其後,躬身道:“還請陛下三思,太子聽政尚可,然賞賜尚方寶劍委實過矣。”
其餘官員也紛紛附和:“陛下萬萬不可如此啊!”
殿中大臣足足有一半人站出來反對此事。
實在是李世民的這道聖旨太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了。
甚至就連李承乾都沒有想象得到李世民會突然下達這樣的聖旨。
畢竟麵君不拜還沒什麽,但是加上個劍履上朝和禦賜尚方寶劍可就不一樣了。
那相當於是讓李承乾的權利再次擴大。
此事過後,恐怕會有不少人投奔到自己手下吧?
一眾文官之中的長孫無忌眼角抽了抽,看了李承乾一眼,心中盤算了片刻,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太子固然至誠至孝,然若有不軌之徒欲借太子之名行不軌之事,恐怕……”
長孫無忌這番話幾乎是在明說如果有人想要像當年李世民那樣,再來一次玄武門之變怎麽辦?
這番話不可謂不惡毒,也直接刺中了李世民的逆鱗。
李世民雙眼之中厲芒一閃,隨即又想到李承乾昨夜的表現,心中頓時又安定了下來。
目光掃過下麵反對的群臣,李世民一反常態的堅持己見,斬釘截鐵道:“此事朕心意已決,無需再論!”
李世民都這樣說了,表明是絕對不會改了,眾大臣雖然心中不願,但卻也隻能認了。
隨即李世民又想到水陸法會之事,當即說道:“自前朝隋煬帝登基以來,天下百姓便處於水火,後來六十四路煙塵反隋,天下更是戰亂不休,無數百姓家破人亡。”
“如今天下太平,全賴諸位愛卿用心輔佐於朕,然而當年那些死於戰亂的中原百姓卻再無機會共享這太平盛世。”
“故此,朕決定舉辦一場水陸法會,超度當年死於戰亂的天下亡魂。”
李世民說要舉辦水陸法會,文武百官自然不會反對。
隨後李世民下旨,舉辦一場七七四十九天的水陸法會,具體事宜交給太史丞負責。
——————
下朝之後,李承乾便出了太極宮,便返迴自己的東宮。
剛進入東宮,武媚娘便迎了上來,朝著李承乾福禮道:“臣妾參見太子殿下!”
李承乾見狀,伸手將武媚娘扶了起來,笑著問道:“媚娘可是感覺好些了?”
武媚娘頓時麵色一紅,但還是點頭道:“謝太子殿下關心,媚娘好些了。”
李承乾聞言,笑道:“那便好。”
“那就好!如今也到了午膳時間了,媚娘就和我一起用午膳吧。”李承乾看著武媚娘,笑著說道。
說完之後,李承乾便吩咐身邊的一名內侍去命人準備午膳,我便挽著武媚娘的纖腰進入了東宮正殿。
一眾文武百官紛紛整理衣袍。
隨後便見到一個身穿龍袍的身影步入殿中。
正是李世民。
“參見陛下!”
一眾文武百官齊齊施禮。
李世民坐到龍椅之上,看著下麵的文武百官道:“眾位愛卿免禮。”
“謝陛下。”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李世民旁邊的那名內侍大聲道。
然而下麵文武百官之中並沒有一人站出來。
李世民見狀,笑著說道:“既然眾位愛卿無事可奏,那朕便說一件事情。”
“昨日那顆從天而降的龍頭,乃是涇河龍王的頭,隻因他犯了天條,所以被砍了龍頭。”
“不過他在被殺之前,曾向朕求救,朕也答應要盡力救他性命。”
李世民說到此處,看向了文官隊列之中的魏征,繼續道:“朕得知要斬他之人乃是魏征魏卿家,便特意要魏卿家來宮中陪朕下棋,誰知魏卿家竟然於夢中將其斬殺。”
“昨夜三更時分,朕睡夢之中忽見到一個無頭身影懷中抱著一顆龍頭,正是那涇河龍王,口口聲聲要拉朕下地府。”
“然而就在此時,忽然紫雷天降,正劈在了涇河龍王身上,將那涇河龍王劈的魂飛魄散。”
因為李承乾是當朝太子,所以站的位置距離李世民最近。
李承乾心中不由感歎:果然是老狐狸啊!
雖然事情的真相並不是這樣,但李世民的這一番話,卻是為甘露殿屋頂被雷劈出一個大窟窿找到了借口,同時也為自己身為真命天子找到了證明。
就在這時,文武百官之中一名中年文官上前一步,叩拜道:“陛下乃真命天子,自然得天地之庇佑,涇河龍王的魂魄膽敢驚擾陛下,引來天降雷罰,魂飛魄散,實乃是罪有應得。”
李承乾聞聲看去,一眼認出此人正是檢校黃門侍郎許敬宗。
百官之中的程咬金,牛進達等人臉上皆露出了不屑神色。
而被拍了馬屁的李世民心中舒暢無比,臉上的笑意也更加明顯。
“除此之外,朕還有一道聖旨要宣布。”
李世民的目光則落在了李承乾的身上,淡淡一笑,朝著旁邊的宦官使了個眼色。
宦官拿出一張聖旨,打開宣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太子李承乾,至誠至孝,聰慧過人,得天庇佑,天縱神武,智韞機深。今特準太子李承乾殿前參政,賜尚方寶劍,上斬昏王,下伐罪民,劍履上朝,麵君不拜!欽賜!”
宦官宣讀完聖旨,大殿之中頓時一陣嘩然。
被李世民稱為人鏡的魏征第一個跳出來反對:“陛下,此舉有違常理,還請陛下收迴成命!”
房玄齡也緊隨其後,躬身道:“還請陛下三思,太子聽政尚可,然賞賜尚方寶劍委實過矣。”
其餘官員也紛紛附和:“陛下萬萬不可如此啊!”
殿中大臣足足有一半人站出來反對此事。
實在是李世民的這道聖旨太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了。
甚至就連李承乾都沒有想象得到李世民會突然下達這樣的聖旨。
畢竟麵君不拜還沒什麽,但是加上個劍履上朝和禦賜尚方寶劍可就不一樣了。
那相當於是讓李承乾的權利再次擴大。
此事過後,恐怕會有不少人投奔到自己手下吧?
一眾文官之中的長孫無忌眼角抽了抽,看了李承乾一眼,心中盤算了片刻,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太子固然至誠至孝,然若有不軌之徒欲借太子之名行不軌之事,恐怕……”
長孫無忌這番話幾乎是在明說如果有人想要像當年李世民那樣,再來一次玄武門之變怎麽辦?
這番話不可謂不惡毒,也直接刺中了李世民的逆鱗。
李世民雙眼之中厲芒一閃,隨即又想到李承乾昨夜的表現,心中頓時又安定了下來。
目光掃過下麵反對的群臣,李世民一反常態的堅持己見,斬釘截鐵道:“此事朕心意已決,無需再論!”
李世民都這樣說了,表明是絕對不會改了,眾大臣雖然心中不願,但卻也隻能認了。
隨即李世民又想到水陸法會之事,當即說道:“自前朝隋煬帝登基以來,天下百姓便處於水火,後來六十四路煙塵反隋,天下更是戰亂不休,無數百姓家破人亡。”
“如今天下太平,全賴諸位愛卿用心輔佐於朕,然而當年那些死於戰亂的中原百姓卻再無機會共享這太平盛世。”
“故此,朕決定舉辦一場水陸法會,超度當年死於戰亂的天下亡魂。”
李世民說要舉辦水陸法會,文武百官自然不會反對。
隨後李世民下旨,舉辦一場七七四十九天的水陸法會,具體事宜交給太史丞負責。
——————
下朝之後,李承乾便出了太極宮,便返迴自己的東宮。
剛進入東宮,武媚娘便迎了上來,朝著李承乾福禮道:“臣妾參見太子殿下!”
李承乾見狀,伸手將武媚娘扶了起來,笑著問道:“媚娘可是感覺好些了?”
武媚娘頓時麵色一紅,但還是點頭道:“謝太子殿下關心,媚娘好些了。”
李承乾聞言,笑道:“那便好。”
“那就好!如今也到了午膳時間了,媚娘就和我一起用午膳吧。”李承乾看著武媚娘,笑著說道。
說完之後,李承乾便吩咐身邊的一名內侍去命人準備午膳,我便挽著武媚娘的纖腰進入了東宮正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