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到達吳忠
明末木匠天啟落水後無敵 作者:盜草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啟八年正月二十一日。
經過兩三天趕路,朱由校一路從延長縣趕到寧夏吳忠。
朱由校來的很突兀以至於杜文煥都沒心裏準備就看到朱由校的騎兵出現在城外。
核驗令牌後杜文煥、張九德親自出城迎接。
“臣等參見陛下!”
朱由校穿著常服騎在戰馬上杜文煥、張九德還是一眼認出,他們兩人曾經都在京城麵聖過的,皇帝的容貌斷不敢忘記。
“兩位愛卿平身!隨朕一起入城!”
“謝陛下!”
兩人起身後陪著朱由校進入吳忠堡。
吳忠在這個時代是一個軍堡,並沒有設置過於複雜的文官係統,城裏以一切都很簡樸,兩人將條件相對最好的一座府邸打掃幹淨讓朱由校入住。
“朕一路聽聞韃子破關,不知道現在情況如何?”
朱由校進城後短暫的休息了半個時辰派人將兩人請來。
“迴陛下,臣失職讓土默特部從靖邊縣破關,韃子破關後一路向西來到寧夏軍鎮,內外夾擊導致三關口被破,近兩萬韃子入關。
三邊總督李汶大夜襲敵營,力戰殉國!”
張九德一上來將主要責任攬到自己身上。
“還有呢!”
朱由校這幾天通過錦衣衛已經得知寧夏一戰的大致過程,李汶戰死殉國的事情他自然是知道。
“迴陛下,韃子三關口破關,好在有關寧鐵騎及時支援,以手榴彈攻城連夜將三關口奪迴。
擊殺韃子3000餘人,俘虜4000餘人。
當夜李都督親率邊軍襲營,將入關的韃子擊潰,斬殺韃子數千人,俘虜3000餘人,俘虜土默特部酋首之子俄木布。
現在所有俘虜關押在青銅堡和大壩堡。
次日韃子酋首派使者前來和談,土默特部和杜爾伯特部願意向我大明投誠。
臣已經八百裏加急向京城和西安送去奏報,請陛下定奪!”
杜文煥站出來說道。
“皇太極呢?”
“迴陛下,總督大人襲營當夜建奴酋首帶領殘餘人馬連夜渡河南逃,袁將軍和邊軍的騎兵已經南下追擊,目前還沒有消息傳迴來。”
“皇太極還真是皇跑跑,快把半個大明跑遍了。”
朱由校也是服了皇太極,不愧是天命之子,剩下兩千人了還在跑。
“陛下,如今韃子酋首就在吳忠城南20裏的一個村莊,對於韃子酋首的投誠,臣等不敢妄議,還請陛下定奪!”
“這些韃子自先秦時期就和我漢人糾纏,如今幾千年了,仍舊是我漢人最大的宿敵。
兩位愛卿認為朕應不應該接受韃子的投誠?”
朱由校看向兩人淡淡開口。
“迴陛下,韃子被我大軍擊潰元氣大傷,投誠是假,苟活是真,漠西距離我大明千裏之遙,韃子投誠我們也無力管轄。
臣以為不能接受韃子投誠,應該死戰到底。”
杜文煥第一個說出自己的意見。
“張愛卿你呢,可有不同意見?”
朱由校微微點頭隨後看向張九德。
“迴陛下,杜爾伯特部我大明確實管不到,臣也以為應當將杜爾伯特俘虜全部斬首,以削弱其勢力。
至於土默特部盤踞在河套地區,如果真心願意向我大明投誠,可效仿成祖當年收複朵顏三衛,趁機將丟失百年的河套地區收迴。”
“河套地區太祖驅逐蒙元的時候就已經收迴,還曾經在歸化城以西設置東勝衛。
可惜這個地方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長城以外大多數地方都是沙漠。
沒辦法大規模駐軍,在成祖時期慢慢被放棄。
我們收迴了河套地區,沒有足夠的兵力去維護,時間長了難免會再次丟失。
我大明要是有把握讓土默特部完全臣服再考慮收複河套地區。
對於土默特部的投誠,怎麽才可以確保他們永遠效忠我大明才行。”
朱由校也想收迴河套地區,但是現在的河套地區性價比太低了,小冰河時期才剛剛來臨,未來十年陝西這邊的自然環境都會極度惡劣。
必須得等糧食產量穩定後再考慮收迴河套。
“臣以為想要土默特臣服那就得讓他們遷入關內,潛移默化影響他們,讓他們慢慢融入我大明。”
“這也不是長久之計,我們將土默特部遷移到關內,河套地區無人問津,到時候又會有其他部落遷移過來,用不了幾十年,一個強大的部落又出現在河套地區,成為我們新的敵人。
張愛卿你在陝西多少年了?”
“迴陛下臣在陝西已經15年有餘!”
“朕曾在湊書看到你在寧夏屯田治沙頗有心得,不知這十餘年愛卿可曾深入過河套地區?
那裏的環境是否真的很惡劣?”
“迴陛下,臣曾深入過河套地區,裏麵有半數是沙漠,不適合大規模放牧,土默特部5萬規模的部落生活在河套倒是綽綽有餘。”
“朕如果讓你留在河套專心治沙你可願意?”
寧夏黃河東邊【幾】字型北部就是整個鄂爾多斯草原,靠近寧夏的一側幾乎已經全部沙漠化,就是後世的毛烏素沙漠。
寧夏黃河以西就是阿拉善聯盟也是荒漠,後世螞蟻森林就在這兩片沙漠做公益植樹造林。
現在提前了400年,環境肯定比後世要好很多,能提前治理倒是不錯的選擇。
“陛下,臣年歲已高,恐怕不能勝任!”
張九德直接迴絕,早就想辭官了,可惜一直不被批準。
“朕體諒你年歲高,如今陝西連年大旱,民不聊生,朕準備將陝西暫時劃出十三省管轄範圍。
未來3-5年,陝西所有大小事務都有孫傳庭一人獨裁。
張愛卿你如果願意為朕留下治沙,朕打算將河套和寧夏合並成一個新的行省。
張愛卿你就是第一任寧夏巡撫,以後寧夏怎麽發展你一個人說了算。
愛卿年歲以高,那就好好培養你兒子,你孫子一代朕不敢保證,但是你兒子將來肯定能接替你的職位。”
“陛下……”
張九德直接懵逼了,這也太突然了吧,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迴答。
“朕隻有一個要求,用兩到三代人,將整個河套地區給朕變成一片森林!
隻要朕還在位,這個策略就一直不會變!
張愛卿陝西連年幹旱,隻要能將河套地區沙漠變綠洲,足以改變整個陝西的氣候環境,就這一點,你足可以留名史冊!
你可要考慮好了!”
“臣一切聽從陛下旨意!”
張九德突然就有了幹勁,感覺自己做的是偉大的事業。
“好,不愧是真的張愛卿,等朕將土默特部的事情解決了你就可以走馬上任,不需要經過內閣!”
朱由校的話聽杜文煥一愣一愣的,剛才張九德不是來告罪的嗎,怎麽就突然冒出一個寧夏巡撫?
自己這個寧夏總兵在旁邊就像多餘的一樣。
“現在說一說韃子投誠的事情,杜爾伯特部真心向我大明投誠的機會不大,無非現在被打殘了,不投誠就被我大明殲滅,留在關外的部落族人就會被其他部落吞並。
他想投誠朕就允了他,讓他離開,隻要他不想被其他部落吞並,就得不斷和其他部落戰鬥,讓他們漠西蒙古部落先內耗著。
要是將他殺死在大明,其他部落吞並了杜爾伯特部,用不了幾年就會變成我大明強勁的對手。
所以此事得慢慢來!
至於土默特部,他想投誠,朕也允了他,可以采用張愛卿剛才策略,將他們一半的部落族人遷移到關內。
讓他們青壯編入我大明邊軍,以後要是打起來也是用韃子攻打他們自己的族人。
等過兩年朕騰出手,到時候我們再收迴河套地區,朕要在河套內外建立永久城池,遷移漢人過去。
朕暫時準備在九原(今包頭)和巴彥淖爾兩地建造永久城池,這一點希望張愛卿你有個心裏準備。
你張氏三代人要是能將河套地區的沙漠化控製住,朕允許你族譜單開一頁!”
朱由校的話讓張九德和杜文煥震驚不已,兩人根本不知道朱由校的野心有多大。
“杜文煥,明日你傳韃子酋首來見朕,朕親自和他談。至於三邊總督李汶力戰殉國,此戰所有戰報你如實上報內閣。
等陝西事了,朕會論功行賞!”
朱由校這個時候才看向存在感不是很強的杜文煥,他對著這個人沒什麽太深的印象,能不不能重用迴到京城還要再查一查。
至於三邊總督李汶,不管他以前有何過錯,哪怕貪汙克扣軍餉,現在以身殉國,可以說功過相抵,以後該封賞還是得封賞,不能寒了三軍將士的心。
“臣遵旨!”
經過兩三天趕路,朱由校一路從延長縣趕到寧夏吳忠。
朱由校來的很突兀以至於杜文煥都沒心裏準備就看到朱由校的騎兵出現在城外。
核驗令牌後杜文煥、張九德親自出城迎接。
“臣等參見陛下!”
朱由校穿著常服騎在戰馬上杜文煥、張九德還是一眼認出,他們兩人曾經都在京城麵聖過的,皇帝的容貌斷不敢忘記。
“兩位愛卿平身!隨朕一起入城!”
“謝陛下!”
兩人起身後陪著朱由校進入吳忠堡。
吳忠在這個時代是一個軍堡,並沒有設置過於複雜的文官係統,城裏以一切都很簡樸,兩人將條件相對最好的一座府邸打掃幹淨讓朱由校入住。
“朕一路聽聞韃子破關,不知道現在情況如何?”
朱由校進城後短暫的休息了半個時辰派人將兩人請來。
“迴陛下,臣失職讓土默特部從靖邊縣破關,韃子破關後一路向西來到寧夏軍鎮,內外夾擊導致三關口被破,近兩萬韃子入關。
三邊總督李汶大夜襲敵營,力戰殉國!”
張九德一上來將主要責任攬到自己身上。
“還有呢!”
朱由校這幾天通過錦衣衛已經得知寧夏一戰的大致過程,李汶戰死殉國的事情他自然是知道。
“迴陛下,韃子三關口破關,好在有關寧鐵騎及時支援,以手榴彈攻城連夜將三關口奪迴。
擊殺韃子3000餘人,俘虜4000餘人。
當夜李都督親率邊軍襲營,將入關的韃子擊潰,斬殺韃子數千人,俘虜3000餘人,俘虜土默特部酋首之子俄木布。
現在所有俘虜關押在青銅堡和大壩堡。
次日韃子酋首派使者前來和談,土默特部和杜爾伯特部願意向我大明投誠。
臣已經八百裏加急向京城和西安送去奏報,請陛下定奪!”
杜文煥站出來說道。
“皇太極呢?”
“迴陛下,總督大人襲營當夜建奴酋首帶領殘餘人馬連夜渡河南逃,袁將軍和邊軍的騎兵已經南下追擊,目前還沒有消息傳迴來。”
“皇太極還真是皇跑跑,快把半個大明跑遍了。”
朱由校也是服了皇太極,不愧是天命之子,剩下兩千人了還在跑。
“陛下,如今韃子酋首就在吳忠城南20裏的一個村莊,對於韃子酋首的投誠,臣等不敢妄議,還請陛下定奪!”
“這些韃子自先秦時期就和我漢人糾纏,如今幾千年了,仍舊是我漢人最大的宿敵。
兩位愛卿認為朕應不應該接受韃子的投誠?”
朱由校看向兩人淡淡開口。
“迴陛下,韃子被我大軍擊潰元氣大傷,投誠是假,苟活是真,漠西距離我大明千裏之遙,韃子投誠我們也無力管轄。
臣以為不能接受韃子投誠,應該死戰到底。”
杜文煥第一個說出自己的意見。
“張愛卿你呢,可有不同意見?”
朱由校微微點頭隨後看向張九德。
“迴陛下,杜爾伯特部我大明確實管不到,臣也以為應當將杜爾伯特俘虜全部斬首,以削弱其勢力。
至於土默特部盤踞在河套地區,如果真心願意向我大明投誠,可效仿成祖當年收複朵顏三衛,趁機將丟失百年的河套地區收迴。”
“河套地區太祖驅逐蒙元的時候就已經收迴,還曾經在歸化城以西設置東勝衛。
可惜這個地方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長城以外大多數地方都是沙漠。
沒辦法大規模駐軍,在成祖時期慢慢被放棄。
我們收迴了河套地區,沒有足夠的兵力去維護,時間長了難免會再次丟失。
我大明要是有把握讓土默特部完全臣服再考慮收複河套地區。
對於土默特部的投誠,怎麽才可以確保他們永遠效忠我大明才行。”
朱由校也想收迴河套地區,但是現在的河套地區性價比太低了,小冰河時期才剛剛來臨,未來十年陝西這邊的自然環境都會極度惡劣。
必須得等糧食產量穩定後再考慮收迴河套。
“臣以為想要土默特臣服那就得讓他們遷入關內,潛移默化影響他們,讓他們慢慢融入我大明。”
“這也不是長久之計,我們將土默特部遷移到關內,河套地區無人問津,到時候又會有其他部落遷移過來,用不了幾十年,一個強大的部落又出現在河套地區,成為我們新的敵人。
張愛卿你在陝西多少年了?”
“迴陛下臣在陝西已經15年有餘!”
“朕曾在湊書看到你在寧夏屯田治沙頗有心得,不知這十餘年愛卿可曾深入過河套地區?
那裏的環境是否真的很惡劣?”
“迴陛下,臣曾深入過河套地區,裏麵有半數是沙漠,不適合大規模放牧,土默特部5萬規模的部落生活在河套倒是綽綽有餘。”
“朕如果讓你留在河套專心治沙你可願意?”
寧夏黃河東邊【幾】字型北部就是整個鄂爾多斯草原,靠近寧夏的一側幾乎已經全部沙漠化,就是後世的毛烏素沙漠。
寧夏黃河以西就是阿拉善聯盟也是荒漠,後世螞蟻森林就在這兩片沙漠做公益植樹造林。
現在提前了400年,環境肯定比後世要好很多,能提前治理倒是不錯的選擇。
“陛下,臣年歲已高,恐怕不能勝任!”
張九德直接迴絕,早就想辭官了,可惜一直不被批準。
“朕體諒你年歲高,如今陝西連年大旱,民不聊生,朕準備將陝西暫時劃出十三省管轄範圍。
未來3-5年,陝西所有大小事務都有孫傳庭一人獨裁。
張愛卿你如果願意為朕留下治沙,朕打算將河套和寧夏合並成一個新的行省。
張愛卿你就是第一任寧夏巡撫,以後寧夏怎麽發展你一個人說了算。
愛卿年歲以高,那就好好培養你兒子,你孫子一代朕不敢保證,但是你兒子將來肯定能接替你的職位。”
“陛下……”
張九德直接懵逼了,這也太突然了吧,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迴答。
“朕隻有一個要求,用兩到三代人,將整個河套地區給朕變成一片森林!
隻要朕還在位,這個策略就一直不會變!
張愛卿陝西連年幹旱,隻要能將河套地區沙漠變綠洲,足以改變整個陝西的氣候環境,就這一點,你足可以留名史冊!
你可要考慮好了!”
“臣一切聽從陛下旨意!”
張九德突然就有了幹勁,感覺自己做的是偉大的事業。
“好,不愧是真的張愛卿,等朕將土默特部的事情解決了你就可以走馬上任,不需要經過內閣!”
朱由校的話聽杜文煥一愣一愣的,剛才張九德不是來告罪的嗎,怎麽就突然冒出一個寧夏巡撫?
自己這個寧夏總兵在旁邊就像多餘的一樣。
“現在說一說韃子投誠的事情,杜爾伯特部真心向我大明投誠的機會不大,無非現在被打殘了,不投誠就被我大明殲滅,留在關外的部落族人就會被其他部落吞並。
他想投誠朕就允了他,讓他離開,隻要他不想被其他部落吞並,就得不斷和其他部落戰鬥,讓他們漠西蒙古部落先內耗著。
要是將他殺死在大明,其他部落吞並了杜爾伯特部,用不了幾年就會變成我大明強勁的對手。
所以此事得慢慢來!
至於土默特部,他想投誠,朕也允了他,可以采用張愛卿剛才策略,將他們一半的部落族人遷移到關內。
讓他們青壯編入我大明邊軍,以後要是打起來也是用韃子攻打他們自己的族人。
等過兩年朕騰出手,到時候我們再收迴河套地區,朕要在河套內外建立永久城池,遷移漢人過去。
朕暫時準備在九原(今包頭)和巴彥淖爾兩地建造永久城池,這一點希望張愛卿你有個心裏準備。
你張氏三代人要是能將河套地區的沙漠化控製住,朕允許你族譜單開一頁!”
朱由校的話讓張九德和杜文煥震驚不已,兩人根本不知道朱由校的野心有多大。
“杜文煥,明日你傳韃子酋首來見朕,朕親自和他談。至於三邊總督李汶力戰殉國,此戰所有戰報你如實上報內閣。
等陝西事了,朕會論功行賞!”
朱由校這個時候才看向存在感不是很強的杜文煥,他對著這個人沒什麽太深的印象,能不不能重用迴到京城還要再查一查。
至於三邊總督李汶,不管他以前有何過錯,哪怕貪汙克扣軍餉,現在以身殉國,可以說功過相抵,以後該封賞還是得封賞,不能寒了三軍將士的心。
“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