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到達唐努烏梁海
明末木匠天啟落水後無敵 作者:盜草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補個唐努烏梁海圖:
圖片源自網絡
第二天一大早盧象升安排手底下2000騎兵外加5000步卒押送著一萬多牧民返迴唿倫貝爾草原。
大軍出發後留下周遇吉一個團的騎兵守在大營,保障那些受傷將士的安全。
朱由校帶領盧象升、周遇吉、黃得功大軍直奔唐努烏拉山。
這次所有大軍基本都是騎兵,隻花費了2天半就到達唐努烏拉山東邊山麓。
此時吳襄大軍已經提前好幾天進入唐努烏梁海盆地。
“盧愛卿,看著唐努山脈可雄偉壯觀?”
到達唐努山後朱由校帶著盧象升爬到一座山頭俯瞰著群山環抱的盆地。
“迴陛下,此處盆地四麵群山環抱,河流縱橫交錯,和山外的漠北荒涼比起來確實風景如畫。”
“這唐努烏梁海在盛唐的時候被稱作都播,那個時候就已經納入我漢人版圖。
前宋躪弱,200多年連燕雲十六州都沒能收迴。
後來九州大地更是被蒙元占領,即便我們不願意承認,現在我漢人和蒙古人已經形同一家。
如今朕北伐,要將這一塊塞外飛地收迴。
你要記住這裏以後是我大明永久的領地。”
“末將謹記陛下教誨!”
“今日朕親自將這塊領土拿迴來,以後你們這些邊關將領要將我大明的疆域守護好。
這唐努烏梁海盆地周圍有數百條大小河流流經此地,這一處塞外江南。
以後大明的版圖不止是這唐努烏梁海,從此地向北一直到達北海都要納入我大明版圖。
現在是一個工業崛起的時代,未來這片領土將會為我大明提供持續數百年的礦產能源,此地萬不可丟。”
“末將謹記陛下旨意。”
“迴頭朕從宮中多挑選幾個端莊秀麗的宮娥賞賜給你,盧愛卿武力過人,迴頭要多生幾個兒子,將他們一個個都培養成我大明北疆的守護神。”
朱由校這句話說完盧象升沉默了,感覺陛下對自己寵溺的有點過分了,自己好像也沒立什麽蓋世功勞吧。
難不成陛下派出宮娥在自己身邊隻是為了監視自己?
“怎麽?盧愛卿不願意?”
“末將謝陛下聖恩!”
“好了,我們下山吧,看看吳襄父子這十日都幹了些什麽。”
“末將遵旨!”
朱由校和盧象升返迴大營,吳襄父子在此地已經和圖瓦部落糾纏了幾日。
這些圖瓦人一直能在烏梁海混的風生水起,和他們對周圍山脈的熟悉離不開。
多爾袞西遷路過烏梁海想征服圖瓦部落,失敗了!
素巴第想征服烏梁海,打了幾個月沒有任何收獲。
如今明人來了,特斯羅依舊沒把明人放在眼裏。
一個月前劄薩克圖突然退兵特斯羅就派出大量的斥候進入燕然山脈附近偵查,結果發現是明人打過來了。
特羅斯直接就是坐山觀虎鬥,等著雙方兩敗俱傷,到時候他順勢將劄薩克圖留在唐努烏拉山南門的部落吞並。
特羅斯等了20多日,等到的是諾爾布帶領1000騎兵過來求援。
特羅斯沒想到一個月時間不到劄薩克圖竟然被明人打敗了。
他這輩子都沒和明人打過仗,隻是知道明人隻擅長守城,不擅長攻伐。
素巴第有3萬多騎兵他是清楚的,素巴第攻打烏梁海他也隻能帶著族人躲進北麵的山裏。
現在素巴第竟然被打敗了!
這讓他感受到了一絲威脅。
原本準備坐收漁翁之利的他果斷帶領族人全部靠著盆地北麵的山坡放牧。
至於諾爾布當時特斯羅還沒有得道素巴第是不是真的被打敗,不敢強留諾爾布,就放他離開。
特斯羅每天都派出大量的斥候翻越唐努烏拉山對燕然山偵察,直到吳襄大軍開始向北進攻。
特斯羅果斷帶領族人鑽到北方的薩彥嶺山脈。
吳襄大軍大搖大擺的進入唐努烏梁海。
特斯羅本想用遊擊戰不斷的派騎兵騷擾吳襄大營,結果他失算了。
吳襄手裏握著大量的步槍,他的騎兵每次襲營吳三桂就親自帶著騎兵迎戰。
幾天下來他不但沒能襲營成功,反而損失了300多個勇士。
如今朱由校親自來到這裏,這件事終究是要有個結果的。
“末將參見陛下!”
朱由校和盧象升返迴大營的時候吳襄父子二人剛帶領斥候返迴大營。
“吳將軍,這唐努烏梁海現在是什麽情況?這裏的圖瓦部落可願意臣服我大明?”
“迴陛下,這些韃子桀驁不馴,並不願意歸順我大明,而且這幾天他們時不時就派騎兵過來襲營。
好在我大明火槍先進沒能讓韃子得逞。”
“他們的部落現在在哪裏?”
“迴陛下,這烏梁海東西長800裏,他們的牧民現在已經全部在西邊,他們的騎兵就躲在盆地北麵的山裏。
北邊的山脈比燕然山還複雜。
末將派出斥候偵察了五六日始終不能發現他們的蹤跡。”
“馬上要9月了,我們要速戰速決將烏梁海收迴我大明。
明日你派一路騎兵在北邊的山脈給圖瓦人傳話。
朕親自征漠北,他們要是願意臣服大明,以後圖瓦人就是大明的一個種族。
他們要是不願意,大明今年這大軍就住在這烏梁海盆地了。
他們要不餓死在山裏要不帶著族人遷移到其他地方去。”
“末將遵命!”
“吳三桂!”
“末將在!”
“明日你帶領騎兵和10日物資向西進發,大軍駐紮在烏梁海盆地的最西側。
朕倒要看看他們的牧民還敢不敢出來放牧。”
“末將領命!”
“盧象升!”
“末將在!”
“明日你帶領騎兵跟隨在吳三桂後麵,吳三桂鎮守烏梁海西邊200裏範圍,你駐守中間200裏。
至於這東北400裏,騰驤四衛和金吾衛駐守。
朕要讓著圖瓦人要麽歸順大明,要麽從這烏梁海滾出去。”
“末將領命!”
朱由校的3000萬騎兩天時間分散在烏梁海東西800裏。
從戰術上來講這樣分兵很容易被敵軍各個擊破。
但是時代變了,烏梁海這邊隻有5000騎兵,他們要打隻能集中兵力打一處。
明軍這邊基本全是先進的火槍,在2個時辰內圖瓦人根本沒機會擊敗明軍。
2個時辰足夠等到援兵!
圖片源自網絡
第二天一大早盧象升安排手底下2000騎兵外加5000步卒押送著一萬多牧民返迴唿倫貝爾草原。
大軍出發後留下周遇吉一個團的騎兵守在大營,保障那些受傷將士的安全。
朱由校帶領盧象升、周遇吉、黃得功大軍直奔唐努烏拉山。
這次所有大軍基本都是騎兵,隻花費了2天半就到達唐努烏拉山東邊山麓。
此時吳襄大軍已經提前好幾天進入唐努烏梁海盆地。
“盧愛卿,看著唐努山脈可雄偉壯觀?”
到達唐努山後朱由校帶著盧象升爬到一座山頭俯瞰著群山環抱的盆地。
“迴陛下,此處盆地四麵群山環抱,河流縱橫交錯,和山外的漠北荒涼比起來確實風景如畫。”
“這唐努烏梁海在盛唐的時候被稱作都播,那個時候就已經納入我漢人版圖。
前宋躪弱,200多年連燕雲十六州都沒能收迴。
後來九州大地更是被蒙元占領,即便我們不願意承認,現在我漢人和蒙古人已經形同一家。
如今朕北伐,要將這一塊塞外飛地收迴。
你要記住這裏以後是我大明永久的領地。”
“末將謹記陛下教誨!”
“今日朕親自將這塊領土拿迴來,以後你們這些邊關將領要將我大明的疆域守護好。
這唐努烏梁海盆地周圍有數百條大小河流流經此地,這一處塞外江南。
以後大明的版圖不止是這唐努烏梁海,從此地向北一直到達北海都要納入我大明版圖。
現在是一個工業崛起的時代,未來這片領土將會為我大明提供持續數百年的礦產能源,此地萬不可丟。”
“末將謹記陛下旨意。”
“迴頭朕從宮中多挑選幾個端莊秀麗的宮娥賞賜給你,盧愛卿武力過人,迴頭要多生幾個兒子,將他們一個個都培養成我大明北疆的守護神。”
朱由校這句話說完盧象升沉默了,感覺陛下對自己寵溺的有點過分了,自己好像也沒立什麽蓋世功勞吧。
難不成陛下派出宮娥在自己身邊隻是為了監視自己?
“怎麽?盧愛卿不願意?”
“末將謝陛下聖恩!”
“好了,我們下山吧,看看吳襄父子這十日都幹了些什麽。”
“末將遵旨!”
朱由校和盧象升返迴大營,吳襄父子在此地已經和圖瓦部落糾纏了幾日。
這些圖瓦人一直能在烏梁海混的風生水起,和他們對周圍山脈的熟悉離不開。
多爾袞西遷路過烏梁海想征服圖瓦部落,失敗了!
素巴第想征服烏梁海,打了幾個月沒有任何收獲。
如今明人來了,特斯羅依舊沒把明人放在眼裏。
一個月前劄薩克圖突然退兵特斯羅就派出大量的斥候進入燕然山脈附近偵查,結果發現是明人打過來了。
特羅斯直接就是坐山觀虎鬥,等著雙方兩敗俱傷,到時候他順勢將劄薩克圖留在唐努烏拉山南門的部落吞並。
特羅斯等了20多日,等到的是諾爾布帶領1000騎兵過來求援。
特羅斯沒想到一個月時間不到劄薩克圖竟然被明人打敗了。
他這輩子都沒和明人打過仗,隻是知道明人隻擅長守城,不擅長攻伐。
素巴第有3萬多騎兵他是清楚的,素巴第攻打烏梁海他也隻能帶著族人躲進北麵的山裏。
現在素巴第竟然被打敗了!
這讓他感受到了一絲威脅。
原本準備坐收漁翁之利的他果斷帶領族人全部靠著盆地北麵的山坡放牧。
至於諾爾布當時特斯羅還沒有得道素巴第是不是真的被打敗,不敢強留諾爾布,就放他離開。
特斯羅每天都派出大量的斥候翻越唐努烏拉山對燕然山偵察,直到吳襄大軍開始向北進攻。
特斯羅果斷帶領族人鑽到北方的薩彥嶺山脈。
吳襄大軍大搖大擺的進入唐努烏梁海。
特斯羅本想用遊擊戰不斷的派騎兵騷擾吳襄大營,結果他失算了。
吳襄手裏握著大量的步槍,他的騎兵每次襲營吳三桂就親自帶著騎兵迎戰。
幾天下來他不但沒能襲營成功,反而損失了300多個勇士。
如今朱由校親自來到這裏,這件事終究是要有個結果的。
“末將參見陛下!”
朱由校和盧象升返迴大營的時候吳襄父子二人剛帶領斥候返迴大營。
“吳將軍,這唐努烏梁海現在是什麽情況?這裏的圖瓦部落可願意臣服我大明?”
“迴陛下,這些韃子桀驁不馴,並不願意歸順我大明,而且這幾天他們時不時就派騎兵過來襲營。
好在我大明火槍先進沒能讓韃子得逞。”
“他們的部落現在在哪裏?”
“迴陛下,這烏梁海東西長800裏,他們的牧民現在已經全部在西邊,他們的騎兵就躲在盆地北麵的山裏。
北邊的山脈比燕然山還複雜。
末將派出斥候偵察了五六日始終不能發現他們的蹤跡。”
“馬上要9月了,我們要速戰速決將烏梁海收迴我大明。
明日你派一路騎兵在北邊的山脈給圖瓦人傳話。
朕親自征漠北,他們要是願意臣服大明,以後圖瓦人就是大明的一個種族。
他們要是不願意,大明今年這大軍就住在這烏梁海盆地了。
他們要不餓死在山裏要不帶著族人遷移到其他地方去。”
“末將遵命!”
“吳三桂!”
“末將在!”
“明日你帶領騎兵和10日物資向西進發,大軍駐紮在烏梁海盆地的最西側。
朕倒要看看他們的牧民還敢不敢出來放牧。”
“末將領命!”
“盧象升!”
“末將在!”
“明日你帶領騎兵跟隨在吳三桂後麵,吳三桂鎮守烏梁海西邊200裏範圍,你駐守中間200裏。
至於這東北400裏,騰驤四衛和金吾衛駐守。
朕要讓著圖瓦人要麽歸順大明,要麽從這烏梁海滾出去。”
“末將領命!”
朱由校的3000萬騎兩天時間分散在烏梁海東西800裏。
從戰術上來講這樣分兵很容易被敵軍各個擊破。
但是時代變了,烏梁海這邊隻有5000騎兵,他們要打隻能集中兵力打一處。
明軍這邊基本全是先進的火槍,在2個時辰內圖瓦人根本沒機會擊敗明軍。
2個時辰足夠等到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