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進入唿倫貝爾
明末木匠天啟落水後無敵 作者:盜草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三日後。
朱由檢的大軍到達赤峰。
赤峰北接大興安嶺山脈南靠燕山山脈,是一處戰略要地。
魏忠賢經過3年的建設,已經將赤峰城的輪廓建造完畢。
去年囤積的大量糧草都在城內。
這幾年一直都是滿桂大軍駐紮在這裏。
“末將參見陛下!”
朱由校大軍距離赤峰20裏的時候滿桂帶著衛隊前來迎接。
“滿將軍甲胄在身,行禮就免了!”
滿桂還沒下跪的時候朱由校已經提前開口。
“末將謝陛下恩典!”
“滿將軍,你在赤峰3年,西邊察哈爾部落的牧民可安定?”
“迴陛下,一切都很安定,牧民都感謝陛下為他們提供公平的貿易政策,以前一頭羊換一石糧不到,現在牧民的一頭羊可以換取2石糧。
這裏的牧民對我大明都非常認可,他們都願意他們的牧場劃入我大明版圖。”
“嗯,滿將軍做的不錯,現在手底下有多少將士?其中蒙古將士占幾成?”
“迴陛下,末將手底下3萬將士,其中蒙古將士餘人,占3成半。”
“這些蒙古將士都是這3年招募的嗎?”
“迴陛下,自遼東大戰結束以後末將奉命鎮守赤峰,這些將士都是近3年招募的。”
“這些蒙古將士可與漢人將士同餉?是否忠誠可靠?”
“迴陛下,末將謹遵陛下聖諭對於手底下將士全部一視同仁,所有的將士同吃,同住,同餉,經過末將3年的操練,他們對我大明絕對忠誠。”
“那就好!此次北征漠北朕命令你帶領大軍從南部向北橫穿漠北大戈壁,橫掃戈壁中所有蒙古部落。
願意歸順我大明的全部善待,如果和我大明為敵,全部殲滅!”
“末將遵命!”
“此番北征你招募1000牧民為後勤,朕另外再給你配備3000大明百姓,2萬倭島奴隸。
進入大戈壁後一定要看好糧草水源。”
“末將領命!”
“朕會親自帶領大軍沿著大興安嶺山麓向北和吳襄大軍匯合,到時候朕的大軍向西橫推。
咱們在漠北王庭狼居胥山匯合!”
“末將遵命!”
“明日天氣不錯,你帶領大軍出征,所有的火器要保護好,如果在大戈壁遇到埋伏導致大明最新的火器丟失,你提頭來見。”
“陛下,有了這些新式的火器,末將定能一舉將漠北韃子橫掃!”
滿桂此時霸氣側漏,從京城帶過來的火器在他眼裏都是神器,500米射程的步槍1000把,隻有這些就已經足夠橫掃漠北了。
“最好如此!”
“陛下漠北地貌廣闊,末將在這裏3年也未能探索全部地貌,末將申請將手下孫祖壽調給陛下為其在漠北指引方向。”
“孫祖壽?萬曆32年武進士?”
朱由校前來還是做了一點功課的。
“陛下,末將孫祖壽正是萬曆32年武進士。”
“你對草原地形可熟悉?”
“迴陛下,滿將軍這三年都是命令末將帶領斥候對草原偵察,末將對熟悉赤峰向北1000裏的所有地形。”
“準了,你帶領手底下親衛跟隨朕走東線。”
“末將遵命!”
第二天一大早滿桂帶領5萬多大軍離開赤峰準備從南部向北進攻漠北韃子王庭。
朱由校這邊3萬大軍帶著2萬後勤沿著大興安嶺山脈西麓開始向北。
朱由校的大軍按照孫祖壽的帶領沿著大興安嶺山脈一路向北。
有著大量的後勤,大軍每日隻能行進60裏。
7天時間大軍行進400裏,其中遇到3個百餘人規模的部落,這些都是林丹汗察哈爾部落的子民。
這些部落在這邊已經安定的生活3年多,自從林丹汗歸順大明後這裏再也沒打過仗。
而且每年秋天他們趕著牛羊到赤峰換取糧食、鹽巴、鐵鍋、布匹、茶葉等物資。
這些物資在林丹汗歸順大明後價格比以前低了一半還要多。
每個月明軍的騎兵還會來北邊巡邏,這讓這些牧民極大的感受到了大明人對他們善意。
大軍所到之處牧民們主動宰殺牛羊感謝大明皇帝。
對著眼看到的這一切朱由校內心由衷的高興,現在他隻希望後世不要出個大昏君把自己鋪的路全斷掉。
從第八天開始越往北邊越荒涼,這一帶過去兩年時常有北邊的韃子過來搶掠。
滿桂下令這裏的牧民全部向南遷移。
20天後大軍到達唿倫貝爾湖,一路過來遇到幾個小部落,不過已經被屠殺。
這些都是吳襄父子幹的。
他們駐紮在齊齊哈爾一帶,得到皇帝親征的命令後 ,他們第一時間派騎兵由吳三桂帶領橫穿大興安嶺的原始森林來到唿倫貝爾草原。
這裏曾經是車臣汗部落的主要牧場!
車臣汗被多爾袞降服後跟隨多爾袞入侵朝鮮,結果被明軍打的抱頭鼠竄,最後狼狽退迴唿倫貝爾草原。
多爾袞來到唿倫貝爾後要求車臣汗和他們一起向西遷移,等以後強大了再迴來。
車臣汗心裏一萬個不情願,但是打又打不過多爾袞!
多爾袞從建州撤退後,其主力隻有在丹東和祖大壽一戰損失了一點,多鐸的大軍幾乎沒有損失。
加上代善還帶迴來幾千建奴勇士。
麵對強大的後金車臣汗選擇屈服,將部落的青壯和婦女幼童全部帶著西遷。
隻留下了了一些老弱和少數居住偏遠的族人留在這一片草原。
這些情況吳襄父子這兩年早已經多次派出斥候穿越大興安嶺偵查的清清楚楚。
得知陛下親征漠北而且走唿倫貝爾路線,吳襄就派吳三桂提前為陛下掃清障礙。
在唿倫貝爾湖邊朱由校和吳襄大軍會合。
“末將參見陛下!”
父子兩人見到朱由校後雙雙單膝跪地行禮。
“朕一路北上,看到有幾個部落被屠,而且基本都是老弱,是你們父子二人幹的?”
朱由校對於這父子二人有著天然反感,並沒有立馬讓他們起身。
“迴陛下,正是末將下令殲滅,得知陛下禦駕親征,末將提前進入草原,將這些漠北的韃子殲滅,為陛下掃清障礙。”
吳襄看著朱由校的臉色不是太好連忙開口說道。
“做的不錯,以後做事屁股要擦幹淨,那些屍體該掩埋就掩埋,這裏以後都是我大明的領土。
任憑那些屍體在草原上腐爛,以後滋生了瘟疫可不是什麽好事。”
“末將知罪!”
“行了,起來吧,以後做事不可如此毛毛糙糙。”
“末將謝陛下教誨!”
“這裏距離狼居胥山還有多遠?”
“迴陛下,向西騎馬日行300裏,還有五六日的路程!如果帶著後勤輜重可能需要十餘日。”
“北邊可還有漠西蒙古部落?”
“迴陛下,末將在這邊安營紮寨6日,最近正在派斥候向北偵查。”
“明日你們父子二人帶著騎兵和後勤向北進軍,一路遇到韃子部落,如果老弱居多,不要大開殺戒,全部俘虜,以後遷移到齊齊哈爾。
你二人帶領大軍向北行軍1000裏,遇到雪山向西折返,最後在瀚海安營紮寨。
朕帶領大軍向西清剿狼居胥山一帶的韃子。
等朕清剿完成後向北達到瀚海,這是此次朕北征的第一目標。”
“末將領命!”
此時吳襄才感覺到陛下是嫌棄他之前殺了太多的老弱韃子。
“退下,今日好好休息,明日一早大軍出發!”
“末將遵命!”
朱由檢的大軍到達赤峰。
赤峰北接大興安嶺山脈南靠燕山山脈,是一處戰略要地。
魏忠賢經過3年的建設,已經將赤峰城的輪廓建造完畢。
去年囤積的大量糧草都在城內。
這幾年一直都是滿桂大軍駐紮在這裏。
“末將參見陛下!”
朱由校大軍距離赤峰20裏的時候滿桂帶著衛隊前來迎接。
“滿將軍甲胄在身,行禮就免了!”
滿桂還沒下跪的時候朱由校已經提前開口。
“末將謝陛下恩典!”
“滿將軍,你在赤峰3年,西邊察哈爾部落的牧民可安定?”
“迴陛下,一切都很安定,牧民都感謝陛下為他們提供公平的貿易政策,以前一頭羊換一石糧不到,現在牧民的一頭羊可以換取2石糧。
這裏的牧民對我大明都非常認可,他們都願意他們的牧場劃入我大明版圖。”
“嗯,滿將軍做的不錯,現在手底下有多少將士?其中蒙古將士占幾成?”
“迴陛下,末將手底下3萬將士,其中蒙古將士餘人,占3成半。”
“這些蒙古將士都是這3年招募的嗎?”
“迴陛下,自遼東大戰結束以後末將奉命鎮守赤峰,這些將士都是近3年招募的。”
“這些蒙古將士可與漢人將士同餉?是否忠誠可靠?”
“迴陛下,末將謹遵陛下聖諭對於手底下將士全部一視同仁,所有的將士同吃,同住,同餉,經過末將3年的操練,他們對我大明絕對忠誠。”
“那就好!此次北征漠北朕命令你帶領大軍從南部向北橫穿漠北大戈壁,橫掃戈壁中所有蒙古部落。
願意歸順我大明的全部善待,如果和我大明為敵,全部殲滅!”
“末將遵命!”
“此番北征你招募1000牧民為後勤,朕另外再給你配備3000大明百姓,2萬倭島奴隸。
進入大戈壁後一定要看好糧草水源。”
“末將領命!”
“朕會親自帶領大軍沿著大興安嶺山麓向北和吳襄大軍匯合,到時候朕的大軍向西橫推。
咱們在漠北王庭狼居胥山匯合!”
“末將遵命!”
“明日天氣不錯,你帶領大軍出征,所有的火器要保護好,如果在大戈壁遇到埋伏導致大明最新的火器丟失,你提頭來見。”
“陛下,有了這些新式的火器,末將定能一舉將漠北韃子橫掃!”
滿桂此時霸氣側漏,從京城帶過來的火器在他眼裏都是神器,500米射程的步槍1000把,隻有這些就已經足夠橫掃漠北了。
“最好如此!”
“陛下漠北地貌廣闊,末將在這裏3年也未能探索全部地貌,末將申請將手下孫祖壽調給陛下為其在漠北指引方向。”
“孫祖壽?萬曆32年武進士?”
朱由校前來還是做了一點功課的。
“陛下,末將孫祖壽正是萬曆32年武進士。”
“你對草原地形可熟悉?”
“迴陛下,滿將軍這三年都是命令末將帶領斥候對草原偵察,末將對熟悉赤峰向北1000裏的所有地形。”
“準了,你帶領手底下親衛跟隨朕走東線。”
“末將遵命!”
第二天一大早滿桂帶領5萬多大軍離開赤峰準備從南部向北進攻漠北韃子王庭。
朱由校這邊3萬大軍帶著2萬後勤沿著大興安嶺山脈西麓開始向北。
朱由校的大軍按照孫祖壽的帶領沿著大興安嶺山脈一路向北。
有著大量的後勤,大軍每日隻能行進60裏。
7天時間大軍行進400裏,其中遇到3個百餘人規模的部落,這些都是林丹汗察哈爾部落的子民。
這些部落在這邊已經安定的生活3年多,自從林丹汗歸順大明後這裏再也沒打過仗。
而且每年秋天他們趕著牛羊到赤峰換取糧食、鹽巴、鐵鍋、布匹、茶葉等物資。
這些物資在林丹汗歸順大明後價格比以前低了一半還要多。
每個月明軍的騎兵還會來北邊巡邏,這讓這些牧民極大的感受到了大明人對他們善意。
大軍所到之處牧民們主動宰殺牛羊感謝大明皇帝。
對著眼看到的這一切朱由校內心由衷的高興,現在他隻希望後世不要出個大昏君把自己鋪的路全斷掉。
從第八天開始越往北邊越荒涼,這一帶過去兩年時常有北邊的韃子過來搶掠。
滿桂下令這裏的牧民全部向南遷移。
20天後大軍到達唿倫貝爾湖,一路過來遇到幾個小部落,不過已經被屠殺。
這些都是吳襄父子幹的。
他們駐紮在齊齊哈爾一帶,得到皇帝親征的命令後 ,他們第一時間派騎兵由吳三桂帶領橫穿大興安嶺的原始森林來到唿倫貝爾草原。
這裏曾經是車臣汗部落的主要牧場!
車臣汗被多爾袞降服後跟隨多爾袞入侵朝鮮,結果被明軍打的抱頭鼠竄,最後狼狽退迴唿倫貝爾草原。
多爾袞來到唿倫貝爾後要求車臣汗和他們一起向西遷移,等以後強大了再迴來。
車臣汗心裏一萬個不情願,但是打又打不過多爾袞!
多爾袞從建州撤退後,其主力隻有在丹東和祖大壽一戰損失了一點,多鐸的大軍幾乎沒有損失。
加上代善還帶迴來幾千建奴勇士。
麵對強大的後金車臣汗選擇屈服,將部落的青壯和婦女幼童全部帶著西遷。
隻留下了了一些老弱和少數居住偏遠的族人留在這一片草原。
這些情況吳襄父子這兩年早已經多次派出斥候穿越大興安嶺偵查的清清楚楚。
得知陛下親征漠北而且走唿倫貝爾路線,吳襄就派吳三桂提前為陛下掃清障礙。
在唿倫貝爾湖邊朱由校和吳襄大軍會合。
“末將參見陛下!”
父子兩人見到朱由校後雙雙單膝跪地行禮。
“朕一路北上,看到有幾個部落被屠,而且基本都是老弱,是你們父子二人幹的?”
朱由校對於這父子二人有著天然反感,並沒有立馬讓他們起身。
“迴陛下,正是末將下令殲滅,得知陛下禦駕親征,末將提前進入草原,將這些漠北的韃子殲滅,為陛下掃清障礙。”
吳襄看著朱由校的臉色不是太好連忙開口說道。
“做的不錯,以後做事屁股要擦幹淨,那些屍體該掩埋就掩埋,這裏以後都是我大明的領土。
任憑那些屍體在草原上腐爛,以後滋生了瘟疫可不是什麽好事。”
“末將知罪!”
“行了,起來吧,以後做事不可如此毛毛糙糙。”
“末將謝陛下教誨!”
“這裏距離狼居胥山還有多遠?”
“迴陛下,向西騎馬日行300裏,還有五六日的路程!如果帶著後勤輜重可能需要十餘日。”
“北邊可還有漠西蒙古部落?”
“迴陛下,末將在這邊安營紮寨6日,最近正在派斥候向北偵查。”
“明日你們父子二人帶著騎兵和後勤向北進軍,一路遇到韃子部落,如果老弱居多,不要大開殺戒,全部俘虜,以後遷移到齊齊哈爾。
你二人帶領大軍向北行軍1000裏,遇到雪山向西折返,最後在瀚海安營紮寨。
朕帶領大軍向西清剿狼居胥山一帶的韃子。
等朕清剿完成後向北達到瀚海,這是此次朕北征的第一目標。”
“末將領命!”
此時吳襄才感覺到陛下是嫌棄他之前殺了太多的老弱韃子。
“退下,今日好好休息,明日一早大軍出發!”
“末將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