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怕不是,是一定!”艾麗莎言之鑿鑿。
“別說身受重傷了,就算他身體沒傷,除非米國政府能夠給他足夠的好處,否則他也是不會庇護除新約以及他的家鄉外的其它任何城市的。因此對米國官方來說,即便遇上難以解決的困難,他們也是盡可能地能不請動科裏姆蘭就不會去請他,畢竟請動他所需耗費的價錢,實在不是一筆小數目。那筆錢放到米國軍方身上,甚至夠他們的一支陸軍師換一身的新裝備了。”
“這科裏姆蘭真就對自己的國家沒有半點感情啊?國家遭難,想讓他出手卻還得花大錢請他?這是人啊?”雷霆語氣中滿是鄙夷地說道。
作為土生土長的華夏人,他實在無法理解會有人不愛自己的國家,甚至還心安理得地發著國難財的。
可艾麗莎卻搖了搖頭,道:
“不,科裏姆蘭並非不愛國,恰好相反,他是個十足的愛國者,他對米國的愛無可反駁,絕對不遜色於你們華夏的那些為了國家出生入死的先烈。”
“啊?”艾麗莎的這一段話直接打了雷霆一個措手不及,令他原本已經醞釀好的指責話語卡在口中。
他就搞不明白了,就科裏姆蘭這種自己國家遭遇天災都無動於衷,甚至需要花錢才能請動其出手的性格,是怎麽和“愛國”兩個字搭上邊的?更遑論還是不遜色於他們華夏那些為了國家,甘願犧牲自己的先輩的愛國者呢?如此高尚的詞匯真的能用來形容那個滿腦子都是自己的,鼻子恨不得翹到天上去的埃爾維斯·科裏姆蘭嗎?
艾麗莎也知道自己的話要是不加以解釋會產生很大的誤會,於是在說完上一句話後便趕忙補充道:
“不要誤會,科裏姆蘭確實是個十足的愛國者,這一點沒有說錯,隻不過他愛的僅僅隻是米國這個國家而已,對於這個國家的政府、政府官員、精英、學者、人民,他完全不在乎。簡單來說就是,他隻是國家,不愛這個國家的人民,無論是何種階級,何種身份的人民,他都不愛。這也就是為何他會對米國的災難無動於衷,可我卻依舊說他是一名十足的愛國者的原因。”
艾麗莎語速不慢,但咬字清晰,用詞流暢,再加上所用的語言還是話語,因而雷霆與唐秀秀聽起來並未感到困難。
而他們在聽後,也是默契地同時倒吸了一口涼氣,顯然是被科裏姆蘭給驚到了。
他們實在無法想象,這個世界上居然真的存在著隻愛國家本身,而不愛國家的人民的人,更無法想象科裏姆蘭居然就是這樣的人。
同時,一個疑問也出現在了他們腦中。
既然科裏姆蘭並不愛米國的人民,那麽他又是怎麽愛上米國這個國家的?換個方向的話,就是他是如何在愛國的情況下,不愛這個國家的人民的?他們完全無法想象,得是怎樣的經曆與心路曆程,才能夠做到這一點。
對於雷霆與唐秀秀二人心中的疑惑,艾麗莎看出了,但她卻也不知道答案,麵對二人問詢的眼神,也隻能默默搖頭,表示自己也不知道科裏姆蘭這個家夥究竟是如何擁有這麽離譜的愛國觀的。
聊完關於科裏姆蘭的話題後,緊接著,雷霆又問起了米國政府對於這場即將到來的海嘯做出了何種應對。
對此,艾麗莎則無奈地搖頭表示,米國政府除了拉響了警報,並通過各種網絡渠道,讓生活在東海岸,尤其是海邊城市的民眾盡可能地離開海岸,深入內陸外,便再沒有其它動作了,就連軍隊都沒怎麽調動,完全一副讓底下人自生自滅的姿態。
至於那些米國東海岸的居民們,由於此時米國尚處清晨,警報聲一響,大多數人被直接從睡夢中被驚醒。在通過各種渠道得知了即將到來的海嘯後,自是無比惶恐,紛紛爭先恐後的收拾家當,有能力的出城,沒能力或家居海邊的則都往最近的高樓跑去。
一時間,米國東海岸數城都陷入了騷亂之中,出城的車子更是將這些城市的所有出城道路給堵了個嚴嚴實實。期間,不少犯罪分子也趁此時機,紛紛展現出了他們製造“美麗風景線”的手段,對無數商場、店鋪進行大規模的無秩序零元購。
而這些,也不過是艾麗莎通過科貝爾家族手底下的那些人,所暫時收集的消息的轉述而已,真實情況想必要比這混亂百倍不止。
在了解完這些後,雷霆也問出了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個問題,那便是海嘯什麽時候會正式攻上米國東海岸。
對此,艾麗莎隻給出了一個大致的時間範圍,即三十分鍾到五十分鍾。
…………
米國,首都華盛頓。
麵對即將到來的海嘯,那些最早得到通知的議會老爺們,無論有沒有得到總統府留下來開會商議的命令,基本上都開始各顯神通,各自籌備起了離城之法。隻不過其中收到命令的那幾名在國會中話語權最大老爺,在籌備完後都並未第一時間離開,而是糾結著,不知道是否要立刻離開。
畢竟要是他們就這麽走了,就這麽違抗總統命令,獨自逃難去了,那他們雖然得以確保生命安全,但自己的政治生涯大概率也將就此止步,無論是總統府還是民眾,在事後都不會放過他們的。
可要是不走,他們做的離城準備全部白費了不說,生命安全也無法得到保障。畢竟開會的地點可是在國會山,而國會山的會議大廳處在一層,且距離海岸也並不算多遠,要是海嘯襲來,他們可就危險了。
當然,總統肯定不會白白看著他們送死,必然不可能讓這場會議一直持續到海嘯襲來的時候,畢竟那樣的話總統本人也將承受難以想象的輿論壓力,總統之位也別想再安穩地坐下去了。
可這樣,他們就約等於將生命安全全部托付到了總統手中,畢竟這場會議究竟會開多久,誰也不清楚;總統心裏究竟抱著怎樣的想法,誰也不清楚。萬一對方真就願意抱著同歸於盡的想法,打算犧牲自己害死他們呢?這概率很小,但並不是沒有可能。
因此,這些國會老爺們在各自糾結了一陣後,便分別做出了不同的決定。
其中有打算賭一把,冒險前去國會山開會的;亦有覺得生命安全至上,於是無視總統府命令,直接跑路的;更有想法清奇,讓其他人偽裝成自己,而後替自己前去參加會議,自己則扭頭離開的。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而在這些人中,也不乏打算憑此機會,進行一把豪賭,以此為自己樹立起一個為國為民,甚至甘願舍生忘死的大義形象的人。
其中的代表人物,莫過於民主黨代表人物,同時也是下屆總統的有力競爭者——恩裏克·加西亞了。
就在絕大多數議員還在家中糾結究竟是為要前途還是生命安全之時,通過自己的人脈,已經提前從華盛頓以及新約兩城共四名的駐守“超越四階”那裏得知了本次的“天災”究竟有多恐怖的恩裏克·加西亞,便已經獨自駕車來到了國會山。
而此時時間為淩晨五點,距離總統府下達命令僅過去了不到半個小時,東海岸各州的警報聲也還未拉響,他就已經來了,就連國會山的大門也依舊緊閉著,可見速度之快。
“別說身受重傷了,就算他身體沒傷,除非米國政府能夠給他足夠的好處,否則他也是不會庇護除新約以及他的家鄉外的其它任何城市的。因此對米國官方來說,即便遇上難以解決的困難,他們也是盡可能地能不請動科裏姆蘭就不會去請他,畢竟請動他所需耗費的價錢,實在不是一筆小數目。那筆錢放到米國軍方身上,甚至夠他們的一支陸軍師換一身的新裝備了。”
“這科裏姆蘭真就對自己的國家沒有半點感情啊?國家遭難,想讓他出手卻還得花大錢請他?這是人啊?”雷霆語氣中滿是鄙夷地說道。
作為土生土長的華夏人,他實在無法理解會有人不愛自己的國家,甚至還心安理得地發著國難財的。
可艾麗莎卻搖了搖頭,道:
“不,科裏姆蘭並非不愛國,恰好相反,他是個十足的愛國者,他對米國的愛無可反駁,絕對不遜色於你們華夏的那些為了國家出生入死的先烈。”
“啊?”艾麗莎的這一段話直接打了雷霆一個措手不及,令他原本已經醞釀好的指責話語卡在口中。
他就搞不明白了,就科裏姆蘭這種自己國家遭遇天災都無動於衷,甚至需要花錢才能請動其出手的性格,是怎麽和“愛國”兩個字搭上邊的?更遑論還是不遜色於他們華夏那些為了國家,甘願犧牲自己的先輩的愛國者呢?如此高尚的詞匯真的能用來形容那個滿腦子都是自己的,鼻子恨不得翹到天上去的埃爾維斯·科裏姆蘭嗎?
艾麗莎也知道自己的話要是不加以解釋會產生很大的誤會,於是在說完上一句話後便趕忙補充道:
“不要誤會,科裏姆蘭確實是個十足的愛國者,這一點沒有說錯,隻不過他愛的僅僅隻是米國這個國家而已,對於這個國家的政府、政府官員、精英、學者、人民,他完全不在乎。簡單來說就是,他隻是國家,不愛這個國家的人民,無論是何種階級,何種身份的人民,他都不愛。這也就是為何他會對米國的災難無動於衷,可我卻依舊說他是一名十足的愛國者的原因。”
艾麗莎語速不慢,但咬字清晰,用詞流暢,再加上所用的語言還是話語,因而雷霆與唐秀秀聽起來並未感到困難。
而他們在聽後,也是默契地同時倒吸了一口涼氣,顯然是被科裏姆蘭給驚到了。
他們實在無法想象,這個世界上居然真的存在著隻愛國家本身,而不愛國家的人民的人,更無法想象科裏姆蘭居然就是這樣的人。
同時,一個疑問也出現在了他們腦中。
既然科裏姆蘭並不愛米國的人民,那麽他又是怎麽愛上米國這個國家的?換個方向的話,就是他是如何在愛國的情況下,不愛這個國家的人民的?他們完全無法想象,得是怎樣的經曆與心路曆程,才能夠做到這一點。
對於雷霆與唐秀秀二人心中的疑惑,艾麗莎看出了,但她卻也不知道答案,麵對二人問詢的眼神,也隻能默默搖頭,表示自己也不知道科裏姆蘭這個家夥究竟是如何擁有這麽離譜的愛國觀的。
聊完關於科裏姆蘭的話題後,緊接著,雷霆又問起了米國政府對於這場即將到來的海嘯做出了何種應對。
對此,艾麗莎則無奈地搖頭表示,米國政府除了拉響了警報,並通過各種網絡渠道,讓生活在東海岸,尤其是海邊城市的民眾盡可能地離開海岸,深入內陸外,便再沒有其它動作了,就連軍隊都沒怎麽調動,完全一副讓底下人自生自滅的姿態。
至於那些米國東海岸的居民們,由於此時米國尚處清晨,警報聲一響,大多數人被直接從睡夢中被驚醒。在通過各種渠道得知了即將到來的海嘯後,自是無比惶恐,紛紛爭先恐後的收拾家當,有能力的出城,沒能力或家居海邊的則都往最近的高樓跑去。
一時間,米國東海岸數城都陷入了騷亂之中,出城的車子更是將這些城市的所有出城道路給堵了個嚴嚴實實。期間,不少犯罪分子也趁此時機,紛紛展現出了他們製造“美麗風景線”的手段,對無數商場、店鋪進行大規模的無秩序零元購。
而這些,也不過是艾麗莎通過科貝爾家族手底下的那些人,所暫時收集的消息的轉述而已,真實情況想必要比這混亂百倍不止。
在了解完這些後,雷霆也問出了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個問題,那便是海嘯什麽時候會正式攻上米國東海岸。
對此,艾麗莎隻給出了一個大致的時間範圍,即三十分鍾到五十分鍾。
…………
米國,首都華盛頓。
麵對即將到來的海嘯,那些最早得到通知的議會老爺們,無論有沒有得到總統府留下來開會商議的命令,基本上都開始各顯神通,各自籌備起了離城之法。隻不過其中收到命令的那幾名在國會中話語權最大老爺,在籌備完後都並未第一時間離開,而是糾結著,不知道是否要立刻離開。
畢竟要是他們就這麽走了,就這麽違抗總統命令,獨自逃難去了,那他們雖然得以確保生命安全,但自己的政治生涯大概率也將就此止步,無論是總統府還是民眾,在事後都不會放過他們的。
可要是不走,他們做的離城準備全部白費了不說,生命安全也無法得到保障。畢竟開會的地點可是在國會山,而國會山的會議大廳處在一層,且距離海岸也並不算多遠,要是海嘯襲來,他們可就危險了。
當然,總統肯定不會白白看著他們送死,必然不可能讓這場會議一直持續到海嘯襲來的時候,畢竟那樣的話總統本人也將承受難以想象的輿論壓力,總統之位也別想再安穩地坐下去了。
可這樣,他們就約等於將生命安全全部托付到了總統手中,畢竟這場會議究竟會開多久,誰也不清楚;總統心裏究竟抱著怎樣的想法,誰也不清楚。萬一對方真就願意抱著同歸於盡的想法,打算犧牲自己害死他們呢?這概率很小,但並不是沒有可能。
因此,這些國會老爺們在各自糾結了一陣後,便分別做出了不同的決定。
其中有打算賭一把,冒險前去國會山開會的;亦有覺得生命安全至上,於是無視總統府命令,直接跑路的;更有想法清奇,讓其他人偽裝成自己,而後替自己前去參加會議,自己則扭頭離開的。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而在這些人中,也不乏打算憑此機會,進行一把豪賭,以此為自己樹立起一個為國為民,甚至甘願舍生忘死的大義形象的人。
其中的代表人物,莫過於民主黨代表人物,同時也是下屆總統的有力競爭者——恩裏克·加西亞了。
就在絕大多數議員還在家中糾結究竟是為要前途還是生命安全之時,通過自己的人脈,已經提前從華盛頓以及新約兩城共四名的駐守“超越四階”那裏得知了本次的“天災”究竟有多恐怖的恩裏克·加西亞,便已經獨自駕車來到了國會山。
而此時時間為淩晨五點,距離總統府下達命令僅過去了不到半個小時,東海岸各州的警報聲也還未拉響,他就已經來了,就連國會山的大門也依舊緊閉著,可見速度之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