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以物易物
重生九零:想當個富二代不過分吧 作者:靜水11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羅葉排了半個多小時終於輪到自己了。
老大爺用秤稱了下羅葉提來的大米和玉米重量,就開始製作了。
剛出鍋,羅葉就迫不及待的開吃了,嚐嚐味。
順便還給後麵排隊的大娘們分了些,也不多,也就每人嚐個味。
“換梨咯,換梨哦,新鮮個大的梨咯。”
村裏有個小夥子去其他村子收了一批梨,裝在籮筐裏,籮筐掛在自行車後座上,推著自行車在村裏售賣。
與其說是賣梨,不如說是換梨。
想讓大家花錢買水果,有些人家還是會很舍不得的,畢竟賺錢不容易。
但現在大家剛收了穀子,拿穀子換梨,大家還是願意的。
“小五,你這梨怎麽換。”張大娘喊住楊小五,問了句。如果合適的話,給家裏小孫子換一點。
“張大娘,一斤半幹穀子換一斤梨,你給你家小孫子換點梨不?
這梨放得久,可以吃很多天。”
“今年怎麽這麽貴呀,要一斤半穀子。”張大娘剛打了爆米花,看著小五自行車後座掛著的兩個籮筐裏麵的梨個頭大,就想換一些。
“張大娘,你也不看看這街上物價漲成啥樣了。
先不迴我這進貨成本,
就說我這穀子收迴去還要脫粒,才能把大米換成錢,那米糠又不值錢。
這一斤穀子能出多少大米?
仔細算下來我也賺不了幾個錢。”
小五沒說的是,實際上每次換的穀子也不是很幹,這曬曬也會縮水的。
“小五,你這梨,便宜點不,便宜點的話,我家也換一些梨。”
“就是,都一個村的,便宜點嘛,我也換幾斤。”
“你看我們這麽多人,要不便宜點。”村裏幾個大娘你一句我一句的跟小五砍價。
看著這梨的個頭大,大家都打算換一些,給家裏的孩子添個零嘴。
最後小五給每人算的是一斤4兩穀子換一斤梨。
這既然有人換成一斤4兩。那其他人也都是按這個價換的梨。
都一個村子的人,如果你還給這家的按一斤4兩算的,給另外一家又按一斤5兩算。
大家平時沒事聊天的時候,一問起,發現有的人換的貴,有的人換的便宜,那不是得罪人嗎?
隨後羅葉家也換了五斤梨。
本來吳書容說換10斤留著慢慢吃。
但羅葉說吃不完,家裏的其他水果也熟了,又沒拿去賣,根本吃不完。換點梨嚐嚐鮮就行了。
————————————
開學前三天,羅葉一個人騎著自行車去學校了。
今天是學校通知的入學分班考試時間。
初一有三個班,學校會根據同學們入學考試的成績進行分班。
羅葉今天穿著一條淺藍色的連衣裙,騎著心愛的自行車去學校考試去了。
從此以後就可以光明正大的騎著自行車去學校了。
之前盡管羅葉已經有了屬於自己的自行車,但上小學是不允許學生騎自行車去學校的,所以羅葉也就隻能平時不上學的時候騎一下。
羅葉今天一大早就起床了。
學校通知的是今天8點開始考試,隻考上午。
因此羅葉一大早就去學校了。
“羅葉,這邊,這邊。”韓梅和周奔見羅葉來了,跟她招手。
“韓梅,周奔,你們兩人怎麽來的這麽早。”羅葉看了下手上的電子手表,現在才7點半。
羅葉把自行車停好後,見韓梅和周奔在旁邊的大樹下站著,就走了過去。
電子手表就是爛大街的地攤貨,塑料的,8塊錢一個,上電池的。質量也不好,反正戴個半年到一年左右就壞了。
運氣好買到個質量好點的,能用個兩年左右。
當然時間也不是太精準,戴了一段時間慢個幾分鍾也是常態,所以要經常手動核對時間並調整。
很多學生都喜歡這種電子手表,因為價格確實便宜。當然也有10多塊錢,20塊錢的。
再貴些的電子手表也有,但作為學生就有點舍不得花錢買那麽貴的了,
關鍵是如果太貴了,家長也舍不得買呀。
所以這種10塊錢左右的最受學生歡迎。
這手表隻能看時間,其次也就是個裝飾而已。
羅葉對這要求也不高,每次上學也不會非得踩著點去,都會估摸著時間,提前出發,時間充裕,所以羅葉買了個最便宜的電子手表。
反正聊勝於無吧。
還能看個大概時間,就挺好。
“我們也才剛到,這不是想著第一天來,不熟悉,提前來找找考試的教室和位置嘛。”
韓梅說著上前挽著羅葉的手:“你來的正好,我們一起去教學樓。”
“羅葉,你來的正好,我還想著我都沒看到我們班上多少同學,還想著讀個初中都不認識多少人。”周奔說著也跟著兩人一起往教學樓走去。
班上的同學畢業後並不是所有人都到鎮上讀初中的。
也有可能去其他鎮上讀初中,當然這主要看家長的選擇。
鎮上的初中並不大,從正大門進入是一個大操場,操場正前方是一棟三層樓的教學樓。
操場的兩側花台前就供大家停放自行車。
初中有三個年級,每個年級都有三個班。
一年級在一樓,二年級在二樓,三年級在三樓。
教學樓背後是一個後花園。
圍著花園正對著的是食堂,右側是教師宿舍,左側是一個公共廁所。
簡簡單單的布置。
畢竟羅葉他們家所在的鎮上就這麽一個初中,所以相對於村上小學的規模來說,這所初中算是很好了。
至少學校後花園裏麵,假山,水池,涼亭,綠植都是經過設計的。
看這些綠植造型,就知道是定期進行修剪過的。
不像小學的綠化景觀完全靠大家自由發揮,除了一些生命力比較頑強的植物,其他的都是一年一個樣。
“不說多的,10多20個小學同學還是有的。”羅葉說著自己的猜想。
“再說,都到新學校了,自然會認識更多的新同學呀。”
“多上幾天課下來,班上的同學,就都認識了。”
羅葉沒說的是其實小學畢業後,很多同學就會再也沒有任何交集了。
老大爺用秤稱了下羅葉提來的大米和玉米重量,就開始製作了。
剛出鍋,羅葉就迫不及待的開吃了,嚐嚐味。
順便還給後麵排隊的大娘們分了些,也不多,也就每人嚐個味。
“換梨咯,換梨哦,新鮮個大的梨咯。”
村裏有個小夥子去其他村子收了一批梨,裝在籮筐裏,籮筐掛在自行車後座上,推著自行車在村裏售賣。
與其說是賣梨,不如說是換梨。
想讓大家花錢買水果,有些人家還是會很舍不得的,畢竟賺錢不容易。
但現在大家剛收了穀子,拿穀子換梨,大家還是願意的。
“小五,你這梨怎麽換。”張大娘喊住楊小五,問了句。如果合適的話,給家裏小孫子換一點。
“張大娘,一斤半幹穀子換一斤梨,你給你家小孫子換點梨不?
這梨放得久,可以吃很多天。”
“今年怎麽這麽貴呀,要一斤半穀子。”張大娘剛打了爆米花,看著小五自行車後座掛著的兩個籮筐裏麵的梨個頭大,就想換一些。
“張大娘,你也不看看這街上物價漲成啥樣了。
先不迴我這進貨成本,
就說我這穀子收迴去還要脫粒,才能把大米換成錢,那米糠又不值錢。
這一斤穀子能出多少大米?
仔細算下來我也賺不了幾個錢。”
小五沒說的是,實際上每次換的穀子也不是很幹,這曬曬也會縮水的。
“小五,你這梨,便宜點不,便宜點的話,我家也換一些梨。”
“就是,都一個村的,便宜點嘛,我也換幾斤。”
“你看我們這麽多人,要不便宜點。”村裏幾個大娘你一句我一句的跟小五砍價。
看著這梨的個頭大,大家都打算換一些,給家裏的孩子添個零嘴。
最後小五給每人算的是一斤4兩穀子換一斤梨。
這既然有人換成一斤4兩。那其他人也都是按這個價換的梨。
都一個村子的人,如果你還給這家的按一斤4兩算的,給另外一家又按一斤5兩算。
大家平時沒事聊天的時候,一問起,發現有的人換的貴,有的人換的便宜,那不是得罪人嗎?
隨後羅葉家也換了五斤梨。
本來吳書容說換10斤留著慢慢吃。
但羅葉說吃不完,家裏的其他水果也熟了,又沒拿去賣,根本吃不完。換點梨嚐嚐鮮就行了。
————————————
開學前三天,羅葉一個人騎著自行車去學校了。
今天是學校通知的入學分班考試時間。
初一有三個班,學校會根據同學們入學考試的成績進行分班。
羅葉今天穿著一條淺藍色的連衣裙,騎著心愛的自行車去學校考試去了。
從此以後就可以光明正大的騎著自行車去學校了。
之前盡管羅葉已經有了屬於自己的自行車,但上小學是不允許學生騎自行車去學校的,所以羅葉也就隻能平時不上學的時候騎一下。
羅葉今天一大早就起床了。
學校通知的是今天8點開始考試,隻考上午。
因此羅葉一大早就去學校了。
“羅葉,這邊,這邊。”韓梅和周奔見羅葉來了,跟她招手。
“韓梅,周奔,你們兩人怎麽來的這麽早。”羅葉看了下手上的電子手表,現在才7點半。
羅葉把自行車停好後,見韓梅和周奔在旁邊的大樹下站著,就走了過去。
電子手表就是爛大街的地攤貨,塑料的,8塊錢一個,上電池的。質量也不好,反正戴個半年到一年左右就壞了。
運氣好買到個質量好點的,能用個兩年左右。
當然時間也不是太精準,戴了一段時間慢個幾分鍾也是常態,所以要經常手動核對時間並調整。
很多學生都喜歡這種電子手表,因為價格確實便宜。當然也有10多塊錢,20塊錢的。
再貴些的電子手表也有,但作為學生就有點舍不得花錢買那麽貴的了,
關鍵是如果太貴了,家長也舍不得買呀。
所以這種10塊錢左右的最受學生歡迎。
這手表隻能看時間,其次也就是個裝飾而已。
羅葉對這要求也不高,每次上學也不會非得踩著點去,都會估摸著時間,提前出發,時間充裕,所以羅葉買了個最便宜的電子手表。
反正聊勝於無吧。
還能看個大概時間,就挺好。
“我們也才剛到,這不是想著第一天來,不熟悉,提前來找找考試的教室和位置嘛。”
韓梅說著上前挽著羅葉的手:“你來的正好,我們一起去教學樓。”
“羅葉,你來的正好,我還想著我都沒看到我們班上多少同學,還想著讀個初中都不認識多少人。”周奔說著也跟著兩人一起往教學樓走去。
班上的同學畢業後並不是所有人都到鎮上讀初中的。
也有可能去其他鎮上讀初中,當然這主要看家長的選擇。
鎮上的初中並不大,從正大門進入是一個大操場,操場正前方是一棟三層樓的教學樓。
操場的兩側花台前就供大家停放自行車。
初中有三個年級,每個年級都有三個班。
一年級在一樓,二年級在二樓,三年級在三樓。
教學樓背後是一個後花園。
圍著花園正對著的是食堂,右側是教師宿舍,左側是一個公共廁所。
簡簡單單的布置。
畢竟羅葉他們家所在的鎮上就這麽一個初中,所以相對於村上小學的規模來說,這所初中算是很好了。
至少學校後花園裏麵,假山,水池,涼亭,綠植都是經過設計的。
看這些綠植造型,就知道是定期進行修剪過的。
不像小學的綠化景觀完全靠大家自由發揮,除了一些生命力比較頑強的植物,其他的都是一年一個樣。
“不說多的,10多20個小學同學還是有的。”羅葉說著自己的猜想。
“再說,都到新學校了,自然會認識更多的新同學呀。”
“多上幾天課下來,班上的同學,就都認識了。”
羅葉沒說的是其實小學畢業後,很多同學就會再也沒有任何交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