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木楊你調試好了沒有?”寧倩站在學校荒蕪的操場上衝著正在擺弄攝影機的木楊喊道。
“好了,好了。”木楊看著鏡頭裏清晰的景象對著木楊比了一個ok的姿勢。
攝像機的另一端是操場上正在陪孩子們踢球的鄭琦,這一節是這個學校的一周體育課,鄭琦和孩子們都很珍惜這短短的四十分鍾。花椒坪小學的設施很簡陋,一排老舊的房子是這個學校唯一的教室,窗戶上的玻璃有的已經碎了,教室旁有三個矮小的石頭房,其中一間是廚房,一間是辦公室,另外一間是鄭琦的臥室。
教室前是一片巨大的空地,沒有草坪也沒有橡膠跑道,隻有被風一吹就會漫天飛揚的塵土。這片巨大的空地就是學校唯一的操場,操場的中心是一個旗杆,旗杆上飄揚著一麵雖然有些舊卻很幹淨的國旗。國旗南邊是規劃的一個足球場,說是足球場隻是因為兩端放了兩個什麽都沒有鏽跡斑斑的球門。
國旗的北邊散落著幾個同樣鏽跡斑斑的單杠和雙杠。足球場是學校的男孩子們最喜歡的地方,在那個地方他們可以盡情的奔跑。
寧倩正在和學校的女孩子們玩老鷹捉小雞的遊戲,木楊看著歡笑的寧倩會心的笑了笑,轉過頭繼續錄著鄭琦跟孩子們踢球的場景。
在陽光下,奔跑著追逐著的鄭琦和孩子們就像烈日下一個個跳動著舞動著的精靈,木楊看著鄭琦他們感受到了他們單純的快樂。這是一個不屬於城市中的樂園,木楊覺得自己浮躁的心靈都受到了淨化,連那些往日有煩惱都暫時的忘記了。
木楊擺好攝影機的位置確定可以全部錄下之後,拿出一根煙點燃之後靜靜的看著鄭琦他們。
突然一個孩子跑到鄭琦身邊對他說了一句什麽,鄭琦笑著看了看木楊寵溺的摸了摸他的頭,說了一句什麽。孩子開心的向木楊跑了過來。
“叔叔,叔叔。”孩子跑到木楊身前開心的喊著。
“怎麽了?”木楊疑惑的挑了一下眉,然後蹲下身摸了摸他的頭問道。
“我們一起來玩吧,你一直在擺弄那個大家夥,很無聊吧,跟我們一起玩吧。”孩子擦了一下流出來的鼻涕燦爛的笑著對木楊說道。
木楊笑著摸了摸他的頭,抬頭向足球場內看去,卻看到鄭琦和孩子們整齊的站了一排,木楊有些疑惑。
鄭琦對木楊燦爛的笑了,孩子們整齊的說道:“木叔叔,一起來玩吧。”
木楊笑著看了看,然後跟著來叫他的孩子一起進了足球場。
一場足球踢下來,很久沒有這樣運動過的木楊出了一身的汗,但是卻是他從讀書以來最開心的一節體育課。
木楊看了看攝影機的錄影情況,確定沒有什麽差錯之後收了攝影機。
鄭琦脖子上跨了一條毛巾擦著臉上的汗走過來對木楊說:“沒想到你還會玩這個?”
木楊笑了笑說:“如果我跟你說我是接了你的單子之後才去跟人學的嗎?”
鄭琦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說:“我剛開始還覺得你們的工作挺好的,可是現在我也覺得你們也挺不容易的。”
木楊掏出根煙遞給鄭琦,自己也點了一根說:“我們的價位這麽高,怎麽要也得讓你們感覺到物有所值啊。”
鄭琦深以為然的點點頭。
“你們在說什麽?”寧倩跟孩子們道別後看到說笑的兩人走過來問道。
“我在說你們的專業度,當時我能找到你們真是我的幸運。”鄭琦笑著為寧倩解釋道。
“鐺鐺鐺....”掛在教室角上的那個最原始的上課鍾被學校裏另外一個女老師給敲響了,原來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到了下一課的上課時間。
“你不去嗎?”木楊看著沒有動作的鄭琦說道。
“你跟我一起去看看,你就懂了。”說著鄭琦有些失落的向教室走去。
“你看。”鄭琦和木楊兩人站在教室的後門看向了教室內部,鄭琦讓開木楊的視線讓他可以更好的看到教室裏的狀況。
木楊有些驚訝看著教室內的景象,因為教室裏的景象跟木楊想過的最差的情景還要更差一些,他拿出手機開啟了攝像模式拍了起來。
教室裏坐著的孩子們各個年齡段都有,昨天寧倩問的那位已經十歲的小女孩也在,而教室的前排卻是坐著一些明顯更小的孩子。他們的課桌是石頭砌成的柱子上邊搭了一塊長長的木板就構成了他們課桌,凳子是簡簡單單的木頭打造的。雖然條件簡陋,但是每一個孩子都認真的看著黑板,認真的學習著。
“這是什麽情況?”木楊有些不能理解的看著教室裏坐滿了的孩子們。不算寬敞的教室裏坐著五十多位孩子,有的還是三個孩子一起看一本課本。
“如你所見,這些是我們學校所有的學生了,這裏有一年級二十人,二年級十五人,三年級十人,四年級,五年級還有六年級孩子們加起來才隻有八個。”鄭琦談起這個神色有些落寞的看著教室說道。
“為什麽會這樣?”木楊有些驚訝鄭琦的迴答。
“因為貧窮,因為落後。因為他們小小的肩膀就要撐起一個個家,每次想到這裏我都不想棄他們而去,我想用我這小小的力量看看能不能幫助他們走出大山。
在這裏,每一年會有二十位孩子就讀一年級,到了二年級就會少五人,三年級又會少五人,到了四年級以後就更無奈了,我記得我剛來的時候這個學校就沒有一位是五年級和六年級的學生。
這些都是在那個時候我們像都想象不到的情況。其實我中間迴去過一段時間,大概是兩個月吧,可是我又迴來了,一方麵是我總是會在睡夢裏夢到這些孩子們的笑顏和純真清澈的眼神。另外一方麵.....”
鄭琦說著說著不知想起了什麽停止了話題,轉身向外麵走去神色有些落寞。
“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呢?現在不是說九年義務教育嗎?縣裏不管嗎?”木楊追上鄭琦神色凝重的問道。
“剛剛我不是提過了嗎,是因為這裏貧窮,很多孩子一滿十歲就開始承擔起家裏繁重的家務和農活了。你來的時候應該已經注意到了,這個山村並沒有像你我這樣的年齡的青壯年,留下的都是一些老人和孩子,全部都是一些沒有能力外出務工的人。”
木楊聽著鄭琦的話,麵色有些沉重,但是他並沒有打斷鄭琦的話。
“而這隻是一個山村而已,據我所知這一片連綿的青山中,還有那些山的那邊,祖國的貧困的地方這些都是常態。我記得我上次迴去的時候學到了一個關於他們的詞語,‘留守’,你知道當我聽到這個詞的時候有多心酸嗎?我的心都要碎了。”
鄭琦的語音說道最後的時候已經有些顫抖,可以想象他在說這些的時候心情是多麽的不平靜。木楊不知這個時候該說些什麽,隻能安慰的拍了拍鄭琦的肩膀聊作安慰。
“你不知道,那一年有一個很聰明很優秀的孩子告訴我,‘我想讀書’。可是我卻無能為力的時候,我到現在都不能忘記他哭著離開的時候是什麽樣子的。我在想為什麽同樣都是祖國的一員,可是這些孩子們隻能在這個大山中,在這個學校裏,為了走出大山,為了見到他們夢寐以求的大城市而苦苦掙紮。每每想起,我都心如刀絞,我能做的隻是盡我自己的一個綿薄之力。”
說道最後的時候鄭琦摘下了眼睛,蹲在地上已經泣不成聲了。木楊掃視著這個位於山腰上一個平台上的學校,他有些明白鄭琦的選擇。因為這所學校寄托的不僅僅是他的理想,還有這個大山中許許多多因為家境而無法讀書的孩子們的理想。
一直生活於南海的木楊第一次深深切切的感受到生活的無力和命運的殘酷。走出大山,改變命運最直接的出路,對於這些山裏的孩子來說讀書無疑是最快的一步,也是坎坷最少的一步。
鄭琦的情緒漸漸平靜下來,接過木楊遞過來的手帕擦了擦臉上的淚,然後遞給了木楊。
鄭琦戴上眼鏡,微笑著對木楊說:“讓你見笑了。”
木楊整理好手帕放在了褲子的兜裏,笑了笑說:“你是真性情,我現在覺得我以往的經曆在你麵前完完全全的都是渺小的。”
鄭琦聽了木楊的話笑著說:“你太過獎了。對了,你....”
木楊看著鄭琦盯著自己的口袋,明白了鄭琦所向問的問題,他拍了拍口袋說:“習慣了,以備不時之需。”
“你們在說什麽呢?”寧倩從廚房出來之後看到蹲在操場上的兩人,好奇的走上前想聽聽他們談了些什麽。
木楊看了一下手裏的手機,發現並沒有結束拍攝,舒了一口氣。他笑著說:“聊一些比較沉悶的話題,我覺得你肯定聽不下去的。”
寧倩想了想說道:“還是你了解我,的確太沉悶的話題我是聽不進去。好了,你們別在這蹲著了,去廚房給我幫忙去。”
“好了,好了。”木楊看著鏡頭裏清晰的景象對著木楊比了一個ok的姿勢。
攝像機的另一端是操場上正在陪孩子們踢球的鄭琦,這一節是這個學校的一周體育課,鄭琦和孩子們都很珍惜這短短的四十分鍾。花椒坪小學的設施很簡陋,一排老舊的房子是這個學校唯一的教室,窗戶上的玻璃有的已經碎了,教室旁有三個矮小的石頭房,其中一間是廚房,一間是辦公室,另外一間是鄭琦的臥室。
教室前是一片巨大的空地,沒有草坪也沒有橡膠跑道,隻有被風一吹就會漫天飛揚的塵土。這片巨大的空地就是學校唯一的操場,操場的中心是一個旗杆,旗杆上飄揚著一麵雖然有些舊卻很幹淨的國旗。國旗南邊是規劃的一個足球場,說是足球場隻是因為兩端放了兩個什麽都沒有鏽跡斑斑的球門。
國旗的北邊散落著幾個同樣鏽跡斑斑的單杠和雙杠。足球場是學校的男孩子們最喜歡的地方,在那個地方他們可以盡情的奔跑。
寧倩正在和學校的女孩子們玩老鷹捉小雞的遊戲,木楊看著歡笑的寧倩會心的笑了笑,轉過頭繼續錄著鄭琦跟孩子們踢球的場景。
在陽光下,奔跑著追逐著的鄭琦和孩子們就像烈日下一個個跳動著舞動著的精靈,木楊看著鄭琦他們感受到了他們單純的快樂。這是一個不屬於城市中的樂園,木楊覺得自己浮躁的心靈都受到了淨化,連那些往日有煩惱都暫時的忘記了。
木楊擺好攝影機的位置確定可以全部錄下之後,拿出一根煙點燃之後靜靜的看著鄭琦他們。
突然一個孩子跑到鄭琦身邊對他說了一句什麽,鄭琦笑著看了看木楊寵溺的摸了摸他的頭,說了一句什麽。孩子開心的向木楊跑了過來。
“叔叔,叔叔。”孩子跑到木楊身前開心的喊著。
“怎麽了?”木楊疑惑的挑了一下眉,然後蹲下身摸了摸他的頭問道。
“我們一起來玩吧,你一直在擺弄那個大家夥,很無聊吧,跟我們一起玩吧。”孩子擦了一下流出來的鼻涕燦爛的笑著對木楊說道。
木楊笑著摸了摸他的頭,抬頭向足球場內看去,卻看到鄭琦和孩子們整齊的站了一排,木楊有些疑惑。
鄭琦對木楊燦爛的笑了,孩子們整齊的說道:“木叔叔,一起來玩吧。”
木楊笑著看了看,然後跟著來叫他的孩子一起進了足球場。
一場足球踢下來,很久沒有這樣運動過的木楊出了一身的汗,但是卻是他從讀書以來最開心的一節體育課。
木楊看了看攝影機的錄影情況,確定沒有什麽差錯之後收了攝影機。
鄭琦脖子上跨了一條毛巾擦著臉上的汗走過來對木楊說:“沒想到你還會玩這個?”
木楊笑了笑說:“如果我跟你說我是接了你的單子之後才去跟人學的嗎?”
鄭琦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說:“我剛開始還覺得你們的工作挺好的,可是現在我也覺得你們也挺不容易的。”
木楊掏出根煙遞給鄭琦,自己也點了一根說:“我們的價位這麽高,怎麽要也得讓你們感覺到物有所值啊。”
鄭琦深以為然的點點頭。
“你們在說什麽?”寧倩跟孩子們道別後看到說笑的兩人走過來問道。
“我在說你們的專業度,當時我能找到你們真是我的幸運。”鄭琦笑著為寧倩解釋道。
“鐺鐺鐺....”掛在教室角上的那個最原始的上課鍾被學校裏另外一個女老師給敲響了,原來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到了下一課的上課時間。
“你不去嗎?”木楊看著沒有動作的鄭琦說道。
“你跟我一起去看看,你就懂了。”說著鄭琦有些失落的向教室走去。
“你看。”鄭琦和木楊兩人站在教室的後門看向了教室內部,鄭琦讓開木楊的視線讓他可以更好的看到教室裏的狀況。
木楊有些驚訝看著教室內的景象,因為教室裏的景象跟木楊想過的最差的情景還要更差一些,他拿出手機開啟了攝像模式拍了起來。
教室裏坐著的孩子們各個年齡段都有,昨天寧倩問的那位已經十歲的小女孩也在,而教室的前排卻是坐著一些明顯更小的孩子。他們的課桌是石頭砌成的柱子上邊搭了一塊長長的木板就構成了他們課桌,凳子是簡簡單單的木頭打造的。雖然條件簡陋,但是每一個孩子都認真的看著黑板,認真的學習著。
“這是什麽情況?”木楊有些不能理解的看著教室裏坐滿了的孩子們。不算寬敞的教室裏坐著五十多位孩子,有的還是三個孩子一起看一本課本。
“如你所見,這些是我們學校所有的學生了,這裏有一年級二十人,二年級十五人,三年級十人,四年級,五年級還有六年級孩子們加起來才隻有八個。”鄭琦談起這個神色有些落寞的看著教室說道。
“為什麽會這樣?”木楊有些驚訝鄭琦的迴答。
“因為貧窮,因為落後。因為他們小小的肩膀就要撐起一個個家,每次想到這裏我都不想棄他們而去,我想用我這小小的力量看看能不能幫助他們走出大山。
在這裏,每一年會有二十位孩子就讀一年級,到了二年級就會少五人,三年級又會少五人,到了四年級以後就更無奈了,我記得我剛來的時候這個學校就沒有一位是五年級和六年級的學生。
這些都是在那個時候我們像都想象不到的情況。其實我中間迴去過一段時間,大概是兩個月吧,可是我又迴來了,一方麵是我總是會在睡夢裏夢到這些孩子們的笑顏和純真清澈的眼神。另外一方麵.....”
鄭琦說著說著不知想起了什麽停止了話題,轉身向外麵走去神色有些落寞。
“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呢?現在不是說九年義務教育嗎?縣裏不管嗎?”木楊追上鄭琦神色凝重的問道。
“剛剛我不是提過了嗎,是因為這裏貧窮,很多孩子一滿十歲就開始承擔起家裏繁重的家務和農活了。你來的時候應該已經注意到了,這個山村並沒有像你我這樣的年齡的青壯年,留下的都是一些老人和孩子,全部都是一些沒有能力外出務工的人。”
木楊聽著鄭琦的話,麵色有些沉重,但是他並沒有打斷鄭琦的話。
“而這隻是一個山村而已,據我所知這一片連綿的青山中,還有那些山的那邊,祖國的貧困的地方這些都是常態。我記得我上次迴去的時候學到了一個關於他們的詞語,‘留守’,你知道當我聽到這個詞的時候有多心酸嗎?我的心都要碎了。”
鄭琦的語音說道最後的時候已經有些顫抖,可以想象他在說這些的時候心情是多麽的不平靜。木楊不知這個時候該說些什麽,隻能安慰的拍了拍鄭琦的肩膀聊作安慰。
“你不知道,那一年有一個很聰明很優秀的孩子告訴我,‘我想讀書’。可是我卻無能為力的時候,我到現在都不能忘記他哭著離開的時候是什麽樣子的。我在想為什麽同樣都是祖國的一員,可是這些孩子們隻能在這個大山中,在這個學校裏,為了走出大山,為了見到他們夢寐以求的大城市而苦苦掙紮。每每想起,我都心如刀絞,我能做的隻是盡我自己的一個綿薄之力。”
說道最後的時候鄭琦摘下了眼睛,蹲在地上已經泣不成聲了。木楊掃視著這個位於山腰上一個平台上的學校,他有些明白鄭琦的選擇。因為這所學校寄托的不僅僅是他的理想,還有這個大山中許許多多因為家境而無法讀書的孩子們的理想。
一直生活於南海的木楊第一次深深切切的感受到生活的無力和命運的殘酷。走出大山,改變命運最直接的出路,對於這些山裏的孩子來說讀書無疑是最快的一步,也是坎坷最少的一步。
鄭琦的情緒漸漸平靜下來,接過木楊遞過來的手帕擦了擦臉上的淚,然後遞給了木楊。
鄭琦戴上眼鏡,微笑著對木楊說:“讓你見笑了。”
木楊整理好手帕放在了褲子的兜裏,笑了笑說:“你是真性情,我現在覺得我以往的經曆在你麵前完完全全的都是渺小的。”
鄭琦聽了木楊的話笑著說:“你太過獎了。對了,你....”
木楊看著鄭琦盯著自己的口袋,明白了鄭琦所向問的問題,他拍了拍口袋說:“習慣了,以備不時之需。”
“你們在說什麽呢?”寧倩從廚房出來之後看到蹲在操場上的兩人,好奇的走上前想聽聽他們談了些什麽。
木楊看了一下手裏的手機,發現並沒有結束拍攝,舒了一口氣。他笑著說:“聊一些比較沉悶的話題,我覺得你肯定聽不下去的。”
寧倩想了想說道:“還是你了解我,的確太沉悶的話題我是聽不進去。好了,你們別在這蹲著了,去廚房給我幫忙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