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已經寫了這麽多,香樟樹下也馬上要到尾聲了,因為是第一次寫所以文字不是很好,這一點讓我也是很羞愧的地方。
我的職業並不高大上甚至是忙碌,總說小說來自於生活而高於生活,所以我把自己的經曆籌措成書裏的一段故事,名字我已經想好了,叫做2700公裏的浪漫。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談起愛情,讓我想到了我喜歡的一首歌《漂洋過海來看你》和關於她的演唱者娃娃的故事。
這首歌是李宗盛作詞作曲,但是,這確實是李宗盛專門為娃娃創作的一首歌。公開資料說的是:這首歌是描寫她當年愛上一名bj男子的苦戀故事,娃娃錄唱這首歌時,幾乎哭到錄不下去。
當年,她隻不過和李宗盛隨口聊了5分鍾自己的戀愛狀況,沒想到,隔兩天再遇到李宗盛時,經典的詞曲已經誕生,娃娃說,
“他就很興奮地拿出一張沾滿了油漬的,那種連鎖牛肉麵店的餐墊紙,那肯定是他在吃牛肉麵的時候,想起來了這件事情,他就把它記在紙上麵,就是《飄洋過海來看你》的歌詞。”
當看到“言語從來沒能將我的情意,表達千萬分之一,為了這個遺憾,我在夜裏想了又想,不肯睡去……”的歌詞,娃娃的第一個反應就是真的是寫進她心裏麵了,她說,
“天啊!他是不是有裝監視器在我旁邊,因為寫得非常的細微,什麽唿吸啊,什麽那種黃沙,bj的那種黃沙的情景啊,還有那種城市的感覺啊!那種兩個人都很孤獨,可是又不想放棄希望,我就覺得說,太可怕的絲絲入扣。”
這裏所說的苦戀,指的是娃娃當時與一位私自去台灣參加華人詩會的大陸青年詩人邂逅並墜入情網。
之所以說是苦戀,是因為一來當時台灣與大陸之間的交流與往來遠遠不像現在這般便利,雖然已經不是完全隔絕,但普通人終歸是難以自由往來的。
據說當年那位詩人就是借道香港到達台灣的,是“私自”去的——他們戀愛後又分離,再見麵恐怕很難;二來那位詩人是一位已婚者;
三來那個仍保有純真的年代雖然詩人仍在相當程度上受到尊重與仰慕,但寫詩顯然不會讓一個人有體麵生活的物質保證——
當然,對娃娃這樣一位以濃鬱的文藝氣質區別於眾多流行歌手的女子來說,這一點也許並不重要,但卻是隨後故事的重要起點。
現在必須要來說說這位詩人了,因為歌曲背後的殘酷故事正是來自於他。
這位詩人的名字叫阿櫓,這是筆名,是他為眾人所知並仰慕的名字。
確切地說,在當時的大陸,阿櫓這個詩人的名字要比歌手娃娃的名字赫赫有名得多,在那個年代走過的文學青年,大概很少有不知道這個名字的,我就是其中之一。
在知道歌手娃娃之前,我就已經知道詩人阿櫓且看過他不少作品了。而當年娃娃與阿櫓的戀情,也曾在我等“文學青年”中頗津津樂道了一陣兒。
找到一些公開資料是這樣介紹阿櫓的:
當代詩人,原名魯榮福,生於hlj哈爾濱b縣;
曾就職於中國人民銀行鬆花江分行,80年代因擅自去台灣參加世界華人詩會,被所在銀行開除(當時參會費用5000元,阿櫓無力支付,以行長名簽字冒領)。
參會期間,阿櫓被選為該詩會最年輕的理事,並與台灣音樂人娃娃相戀。
阿櫓迴大陸後,其妻下海至俄羅斯經商,並一去不迴,生死不明。
阿櫓於90年代初漂泊bj生活基本處於窮困潦倒,1997年因搶劫殺人罪被判死刑。
其作品散見《人民文學》、《詩刊》、《當代》、《詩歌報》等海內外一百餘種報刊,並被《中國文學》(英法文版)介紹到國外。出版有4部詩文集。
阿櫓的詩寫得如何這裏就不評價了,有興趣的可以搜來看看。
他在80年代曾榮獲“第十四屆青年文學新詩獎”和rbnhk和平年征文;
90年代獲得某權威刊物評選的“中國十大先鋒詩人”稱號,是“先鋒詩”的代表人物之一。
另根據一些詩人所寫的迴憶文章,阿櫓不但是個身高一米八五的帥哥,而且還是天生情種,號稱少女殺手,平生對女人攻無不克。
當年其在哈爾濱追求一位太陽島賓館的女服務員,打電話問女孩想不想見他,然後在夜裏無船的情況下,竟頭頂衣服遊過了鬆花江去找那女子。
如此浪漫奔放之人,也難怪文藝氣質濃鬱的娃娃會一見鍾情苦苦相戀。
在這裏要說的是這位海內外詩壇頗具知名度的青年詩人,竟連殺四條人命。
1995年10月7日,bj市公安局西城分局破獲了一起殺人棄屍案。
租住在兵部窪16號院的阿櫓和徐偉光於1995年10月1日上午將東北同鄉李威國騙至住處後用電線勒死,然後二人從死者身上搜去5600元。
遂將屍體置於鋪下,鎖門外出,去廣州遊玩,7日淩晨4時,迴到bj的阿櫓和徐偉光發現屍體已高度腐爛,便慌忙棄屍滅跡,粉刷房屋,以掩蓋罪行。
經民警進一步審查,同年發生在長安街電報大樓前地下通道內的“6?14”拋屍案,也係阿櫓、徐偉光二人所為。後二人又分別交代出在哈爾濱所犯的兩起殺人案。
隻講述,不評價。
就像對顧城一樣,無論你怎麽驚歎於他在詩上的才情與成就,都不能成為他殺人的哪怕一絲一毫的正當理由。
隻是不知娃娃,這個曾陷於苦戀的,
且因這苦戀而有了一首傳唱至今的、仍然會讓很多人有共鳴而傷感的代表作的女歌手,盡管早已嫁人生子,
當她聽人提起這首歌、聽到年輕的歌手再次唱起這首歌,她的內心裏,是否還會想起那段殘酷的戀情?
在她心中,那個男人是天使還是惡魔?抑或,不過就是一個青春燃燒過的匆匆過客而已。
每每想到這裏,我的內心也是感慨萬千,愛情讓人癡狂,盲目,可是愛情卻又讓我們充滿希望和動力對嗎?願以此事與大家共勉。
另外已經有編輯找我簽約了,謝謝大家對我的鼓勵和支持!
我的職業並不高大上甚至是忙碌,總說小說來自於生活而高於生活,所以我把自己的經曆籌措成書裏的一段故事,名字我已經想好了,叫做2700公裏的浪漫。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談起愛情,讓我想到了我喜歡的一首歌《漂洋過海來看你》和關於她的演唱者娃娃的故事。
這首歌是李宗盛作詞作曲,但是,這確實是李宗盛專門為娃娃創作的一首歌。公開資料說的是:這首歌是描寫她當年愛上一名bj男子的苦戀故事,娃娃錄唱這首歌時,幾乎哭到錄不下去。
當年,她隻不過和李宗盛隨口聊了5分鍾自己的戀愛狀況,沒想到,隔兩天再遇到李宗盛時,經典的詞曲已經誕生,娃娃說,
“他就很興奮地拿出一張沾滿了油漬的,那種連鎖牛肉麵店的餐墊紙,那肯定是他在吃牛肉麵的時候,想起來了這件事情,他就把它記在紙上麵,就是《飄洋過海來看你》的歌詞。”
當看到“言語從來沒能將我的情意,表達千萬分之一,為了這個遺憾,我在夜裏想了又想,不肯睡去……”的歌詞,娃娃的第一個反應就是真的是寫進她心裏麵了,她說,
“天啊!他是不是有裝監視器在我旁邊,因為寫得非常的細微,什麽唿吸啊,什麽那種黃沙,bj的那種黃沙的情景啊,還有那種城市的感覺啊!那種兩個人都很孤獨,可是又不想放棄希望,我就覺得說,太可怕的絲絲入扣。”
這裏所說的苦戀,指的是娃娃當時與一位私自去台灣參加華人詩會的大陸青年詩人邂逅並墜入情網。
之所以說是苦戀,是因為一來當時台灣與大陸之間的交流與往來遠遠不像現在這般便利,雖然已經不是完全隔絕,但普通人終歸是難以自由往來的。
據說當年那位詩人就是借道香港到達台灣的,是“私自”去的——他們戀愛後又分離,再見麵恐怕很難;二來那位詩人是一位已婚者;
三來那個仍保有純真的年代雖然詩人仍在相當程度上受到尊重與仰慕,但寫詩顯然不會讓一個人有體麵生活的物質保證——
當然,對娃娃這樣一位以濃鬱的文藝氣質區別於眾多流行歌手的女子來說,這一點也許並不重要,但卻是隨後故事的重要起點。
現在必須要來說說這位詩人了,因為歌曲背後的殘酷故事正是來自於他。
這位詩人的名字叫阿櫓,這是筆名,是他為眾人所知並仰慕的名字。
確切地說,在當時的大陸,阿櫓這個詩人的名字要比歌手娃娃的名字赫赫有名得多,在那個年代走過的文學青年,大概很少有不知道這個名字的,我就是其中之一。
在知道歌手娃娃之前,我就已經知道詩人阿櫓且看過他不少作品了。而當年娃娃與阿櫓的戀情,也曾在我等“文學青年”中頗津津樂道了一陣兒。
找到一些公開資料是這樣介紹阿櫓的:
當代詩人,原名魯榮福,生於hlj哈爾濱b縣;
曾就職於中國人民銀行鬆花江分行,80年代因擅自去台灣參加世界華人詩會,被所在銀行開除(當時參會費用5000元,阿櫓無力支付,以行長名簽字冒領)。
參會期間,阿櫓被選為該詩會最年輕的理事,並與台灣音樂人娃娃相戀。
阿櫓迴大陸後,其妻下海至俄羅斯經商,並一去不迴,生死不明。
阿櫓於90年代初漂泊bj生活基本處於窮困潦倒,1997年因搶劫殺人罪被判死刑。
其作品散見《人民文學》、《詩刊》、《當代》、《詩歌報》等海內外一百餘種報刊,並被《中國文學》(英法文版)介紹到國外。出版有4部詩文集。
阿櫓的詩寫得如何這裏就不評價了,有興趣的可以搜來看看。
他在80年代曾榮獲“第十四屆青年文學新詩獎”和rbnhk和平年征文;
90年代獲得某權威刊物評選的“中國十大先鋒詩人”稱號,是“先鋒詩”的代表人物之一。
另根據一些詩人所寫的迴憶文章,阿櫓不但是個身高一米八五的帥哥,而且還是天生情種,號稱少女殺手,平生對女人攻無不克。
當年其在哈爾濱追求一位太陽島賓館的女服務員,打電話問女孩想不想見他,然後在夜裏無船的情況下,竟頭頂衣服遊過了鬆花江去找那女子。
如此浪漫奔放之人,也難怪文藝氣質濃鬱的娃娃會一見鍾情苦苦相戀。
在這裏要說的是這位海內外詩壇頗具知名度的青年詩人,竟連殺四條人命。
1995年10月7日,bj市公安局西城分局破獲了一起殺人棄屍案。
租住在兵部窪16號院的阿櫓和徐偉光於1995年10月1日上午將東北同鄉李威國騙至住處後用電線勒死,然後二人從死者身上搜去5600元。
遂將屍體置於鋪下,鎖門外出,去廣州遊玩,7日淩晨4時,迴到bj的阿櫓和徐偉光發現屍體已高度腐爛,便慌忙棄屍滅跡,粉刷房屋,以掩蓋罪行。
經民警進一步審查,同年發生在長安街電報大樓前地下通道內的“6?14”拋屍案,也係阿櫓、徐偉光二人所為。後二人又分別交代出在哈爾濱所犯的兩起殺人案。
隻講述,不評價。
就像對顧城一樣,無論你怎麽驚歎於他在詩上的才情與成就,都不能成為他殺人的哪怕一絲一毫的正當理由。
隻是不知娃娃,這個曾陷於苦戀的,
且因這苦戀而有了一首傳唱至今的、仍然會讓很多人有共鳴而傷感的代表作的女歌手,盡管早已嫁人生子,
當她聽人提起這首歌、聽到年輕的歌手再次唱起這首歌,她的內心裏,是否還會想起那段殘酷的戀情?
在她心中,那個男人是天使還是惡魔?抑或,不過就是一個青春燃燒過的匆匆過客而已。
每每想到這裏,我的內心也是感慨萬千,愛情讓人癡狂,盲目,可是愛情卻又讓我們充滿希望和動力對嗎?願以此事與大家共勉。
另外已經有編輯找我簽約了,謝謝大家對我的鼓勵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