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對於我們這個大家族來說,那是相當熱鬧的,從節前到節後大人們基本到上班,孩子們基本到正月十五都沒個消停。


    雖然我不是很喜歡特別的熱鬧,但是春節除外,春節家裏有好多好吃的,還有煙花爆竹可以放(平時放煙花無聊,所以平時不愛放),又有那麽多的好電視節目,還有那麽多的文藝晚會,各種民俗廟會,朋友之間團聚,總之這樣的生活很好,能夠使我享受。


    每年的春節前夕,都會先把家裏給收拾利落了,從小年也就是臘月甘三開始就陸陸續續的收拾,因為有保姆的原因,我們也不用太操心,保姆就住我家,春節也就和我們一起過,就跟一家人似的,來我家3年多了,每年都沒迴家,我們也問過,她就說家裏沒別人了,不想迴了,我們也沒多問,就讓她跟著一起過。


    保姆年輕,23歲左右,長得還算可以,但是很能幹,頗招我的父母喜歡。


    我也和保姆的年齡差不多,這要是別人,估計也就兔子吃窩邊草了,不知道為什麽,我沒有那個想法,從來沒有,她來我家這麽長時間,也許太熟了,下不去手吧。


    我們家每年的春節都會買很多的煙花用來慶祝,從我爺爺到我父親在到我都喜歡這一口,據說煙花的美麗能夠除去這一年的所有厄運,給來年帶來希望,帶來好運,所以家家都會放,我們家隻是放的多一點。


    這一年,我們大約買了上萬元的煙花,那個時候不是很嚴,估計要是現在,遇到有人舉報,那我們家的煙花絕對會被沒收,不過朝裏有人,過幾天就會給拉迴來。


    隻要我們家放煙花,街坊鄰居都會過來看,因為那在我們這裏算是數一數二的,也好看,也漂亮。


    水果,蔬菜,各種雞鴨魚肉海鮮,幹果等吃的東西,每年都得準備好多好多,自己家吃,請客送禮,朋友聚會,都需要提前預備。


    那個時候超市沒有現在這麽多,如果不提前預備,那春節很有可能遇到買不到菜的情況,到那個時候就尷尬了,為此我們家還專門弄了個冷庫,冰箱已經解決不了問題了,東西太多放不下。


    在大年三十這一天,我們都會打電話給長輩拜年,祝福新的一年萬事如意,在這辭舊迎新的日子裏,顯得很有年味。


    我們家每年春節的電話費都會暴漲,打的也多,接的也多,趕上情投意合的聊個半小時那都不是事,更有甚者一個小時都有可能,如果有國外的朋友,還會發個電子郵件,家裏沒電腦的還會找電腦去發,因為長途電話卻是貴的要命。


    以前手機還沒有普及,所以電話以及電子郵件就成了拜年的工具,但是那時的問候顯得很是真誠。


    而現在手機普及了,都很少有人用座機以及用電子郵件拜年了,隨著科技的發展,手機逐漸取代了電腦,各種功能在手機上都能實現。


    拜年方式也成了從座機、電子郵件到手機,從打電話、發郵件到發短信,到msn,到qq,到微信。


    溝通方式也從語音到文字,從單一的發送短信到群發,再後來幹脆不重要的人就不發了,人與人之間越來越陌生了,拜年的習俗越來越變味了,科技發展了,該留的也就留不下了,科技改變命運,也改變了不該改變的。


    我和妹妹的拜年方式也是這麽一步步走過來的,我們是在後來熟悉了之後才相互拜年的,我們從網絡郵件到手機,從語音到文字,但是不管怎樣我還是會給妹妹打電話,因為那是我重要的人。


    春節家家戶戶紅燈高掛,到了晚上點上燈,好看極了,大門貼上對聯,那個時候各家各戶的對聯基本是手寫的,第一是因為沒錢,第二也許是因為習慣吧,不會寫的還會找別人給寫,能寫毛筆字很吃香,各種活動都會找你去寫,各種吃喝,還有小費。


    現在的對聯很少有寫的,和以前形成了鮮明地對比,現在是人們不會寫了,是人們懶了,雖然與時俱進了,但有的文化也消失了,如果現在看誰家手寫對聯,都會讓人覺得有意思。


    穿衣方麵,不管是有錢沒錢的,人們都會去買新衣服,或者做新衣服,就是為了在春節穿上新衣服,紅紅火火的過一個大年。


    大人重傳統的基本都會穿大褂,小孩子就無所謂了,隻要是一身新就行。


    在三十那天的晚上,人們給去世的長輩燒紙,給他們錢花,整點開始接神,接神以後就是踩祟,現在踩祟不管是農村或者城鎮,基本看不見了,又一個習俗丟失了。


    踩祟就是接神後,將芝麻秸從街門內鋪到屋門,人在上麵行走,劈叭作聲,稱為\"踩歲\",亦叫\"踩祟\"。由於“碎”與“祟”同音,取新春開始驅除邪祟的意思。


    春節團員吃餃子,也有吃米飯麵條的,根據各地的不同習俗而定,我們6個人一起勞動,正好分成兩組,我們還進行比賽,3個人一組,摘菜,拌餡,和麵,擀皮,包餃子,各有分工,對於我來說隻有吃最在行,當然也不能不幹,也就跟著包餃子,雖然包的不好吧,但是不至於露餡,再看弟弟,還沒我包的好呢,不過妹妹包的那可沒得說,很是不錯。


    餃子是晚上12點,用來接神的,然後大年初一吃餃子。


    晚上5點左右我們開始吃晚飯,也就是團圓飯,飯菜很是豐富,各種菜,有10好幾個,還有酒,我們大家說著祝詞,邊吃邊喝邊聊。


    這要是有表妹在身邊多好啊,和她在一起我很開心,很高興,吃著飯,喝著酒,那是屬於我們的二人世界,可惜她沒在啊,我在心裏默默地想著。


    吃晚飯收拾完了,就到了我年幼時最喜歡的一個環節,看春節聯歡晚會,我印象中,從我記事開始就有了春晚,那應該是1983年開始的第一屆春晚,曾經的春節,因為沒有別的娛樂方式,所以春晚就成了然你給大家歡樂的最好的節目。


    有的家庭連電視都沒有,還去別人家看,我記得每年的春節聯歡晚會,我們家的客廳都做了好多人,我們家還負責給人家倒水,沏茶,給人家拿花生瓜子等吃的,顯然都成了茶館。


    雖然人多,但是熱鬧開心,兒時的春晚,節目質量高,效果好,隨著時間一年一年過去,傳統也不那麽重要了,各種娛樂方式也層出不窮,春晚就顯得沒那麽火了。


    以前看春晚,也就是看相聲小品還有些意思,陳佩斯朱時茂,牛群馮鞏,薑昆李文*華,石富寬侯耀文,那是一個時代的符號,後來的趙本山則是霸占了春晚好幾十年,我的童年也是在趙本山的時代中度過的。


    現在的春晚,也就算是曾經的劉謙,後來的郭德綱,何雲偉李菁,再到後來,越來越沒勁了,質量越來越次,節目效果越來越不好,如果沒有相當完美的舞台效果,那還真不如看廣告好。


    我們6個人坐在那,看著那個大電視,一邊吃,一邊玩。


    要說玩,我印象最深的那就牛牌,也就是牌九,估計現在的人都沒聽說過,去掉幾張多餘的牌,剩下24張,以前我們五個人,妹妹還不會玩,就在旁邊看電視,後來慢慢學會了,我們跟保姆就一起玩,稍微帶點血,不多,也就是娛樂娛樂。


    還有麻將、紙牌,也是在以前學會的,後來春節,我們幾個也時不時的拿出來玩,三十要過的開心啊,大家也不計較輸贏,圖個快樂。


    時間過得可真快,在壓軸小品結束以後,時間也就指到了12點,那是我最開心的了,可以放煙花,我喜歡這個工作,哈哈。


    大家基本都是提前五分鍾左右開始動,墨跡墨跡,抽顆煙,然後一掛鞭炮的時間就差不多了,買的少的也就完事了,我們提前10分鍾就把煙花擺在門口,好幾堆,這要是炸了,估計房子就沒了,這也是我現在不怎麽愛放的原因,看看就好了。


    不過在那個時候,我還是喜歡的,我們全家都在門口看著,哥哥和父親喜歡二踢腳,唯一不同的是父親拿著放,哥哥不敢,妹妹喜歡煙花,我負責鞭炮,母親和保姆看著。


    我們幾個在不同的地方輪流換著來,首先是父親的二踢腳打頭陣,伴隨著震耳欲聾的聲音,我們三個都開始點燃了導*火索,我和哥哥抽煙的技術就是在以前放煙花的時候學會的,妹妹則用香來點。


    鞭炮聲聲除舊歲,歡歡喜喜迎新年。


    鞭炮聲,煙花的多姿多彩,禮花*彈的絢爛,簡直是火樹銀花不夜天,美麗極了,保姆給我們照相,基本聽不見別人家放煙花了,我們家還在放,大家也就到我們家附近參觀,指手畫腳的,交頭接耳的,不知道在說著什麽。持續了半個多小時,就像是一場煙火表演,讓人振奮。


    完畢後,迴屋煮餃子,開始吃接神餃子,按理說應該是在12點接神,可是表演耽誤了,現在也不是十分在意了。


    吃完接神餃子,就開始準備踩祟,每個人在上麵都走一遍,也圖個吉利。


    一切完成後,將近1點左右。俗話說的好,三十晚上坐一宿,我們就繼續打牌,直到淩晨4、5點鍾才睡,所以第二天很是疲倦,這比上學還累。


    辭舊歲,賀新春,爆竹聲聲震乾坤。


    思過去,盼未來,與你相伴永不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相思不了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地靈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地靈人並收藏相思不了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