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崇寧四年二月十五,辰時初初刻,現代時早上七點十分。


    其實,真正體現嶽飛水平的施政方針,在於他對總院學坊的獨出心裁的設置上。


    首先他的宗元學坊是一個綜合教育係統以及相應的教育設施,也就是從幼兒園到博士後都在裏麵。


    比如他打算對那些新近改良從善的五千土匪進行啟蒙教育,讓他們知道何為良,何為善。


    這是從幼兒開始的,可是他們這些土匪第一,許多人可能沒有受過針對幼兒的教育。


    第二,他們即使受過教育,也是殘缺不全的,更是錯誤的。


    故此,所有人都要受到啟蒙教育,建立統一的認識基礎。


    這個認識基礎,就是嶽飛規定的,和孔孟之道那一套東西,具有根本不同的內容,也就是行事為人的標準和孔孟之道不同。


    這個嶽飛也知道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工程,但是不徹底改變有不成。


    他覺得費了牛勁,教育出來的學生還是孔孟之徒,那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好在嶽飛進行過評估,說起來翻天覆地變化,實際上並沒有真的改地換天,隻是在關鍵要點上進行調整。


    比如孔孟之道的三綱五常,隻要加上所有人都以天道為大,天道是總綱,皇上也不例外,就不是什麽“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君為臣綱”了。


    還有什麽“為尊者隱”一類的,大家都遵循同一個天道做事,根本就沒有隱的必要,不是嗎?


    這個根基和最高原則定下來,其它的東西都以此為準則檢驗和調整,就很容易了,


    讓程頤和他的學生具體負責,兩三個月時間足夠了,然後嶽飛花上一個晚上最後審核批準,就可以在宗元學坊通行了,當然其他學生也要普及,不過他們大概一兩天就融會貫通了。


    這些東西他們隻要改變一下觀念就解決問題。


    如果改變不了,他們根本就進不來,因為入學考核的第一個內容就是同意學坊的校訓,不能違背天理。


    這個教材的改變嶽飛放在第一位,是嚴格要求程頤放在正式授課之前必須完成的。


    既然所有的學生都要進行這樣的啟蒙教育,你們就是所有的鎮民、村民也都要普及。


    也隻有這樣認識清楚的全麵皆兵才是方向明確頭腦清醒的人力根基,誰也不能動搖。


    當然,那些改良從善的五千土匪和他們的家屬,必須是第一批接受啟蒙教育。


    在嶽飛能掌控的地方,這種啟蒙教育,是強製性的,沒有人能避免。


    而且今後任何新開拓的地區,都是同樣的要求,即使有語言障礙,也不能例外。


    通過這樣的教育措施,所有人都在統一認識的基礎上說話還有幹事,嶽飛就覺得痛快多了。


    嶽飛的這種教育改革,和王安石肇始現在蔡京正在推進的取士之法的改變,有巨大不同。


    王安石在進行政治、經濟和軍事體製改革的同時,也非常關注人才的選拔、培養和使用,他的目的主要是為變法造輿論,還有選撥支持他變法的官吏。


    其實這是宋朝弊端之一,通過朝廷選撥人才任命官員這個環節,搜羅黨羽,結黨營私,一個人主政,將整個一年的出類拔萃的人才都收歸自己的陣營。


    就是所有通過科舉或者其它方式擢拔的官員,都自動成為經手主導官員的學生,他們這些官員則成為他們的恩師,甚至皇上都不能例外,跟著這種做法隨波逐流,禦筆欽點的狀元什麽的,就是天子門生。


    王安石的變法雖然急功近利顯得他刻不容緩的急切,可是這種傳統方式給自己添人進口加大力量,還是不得不按部就班進行,以便把得力人選拉攏到自己一邊。


    王安石使用的方法,主要有改革科舉製度、整頓太學、惟才用人這三個具體措施。


    也就是說,他覺得自己盡了最大的努力,反對他的人說那些已經壞到了極點。


    不過,在嶽飛看來,那些沒有什麽本質不同,不過是換湯不換藥。


    這方麵的變法,應該有一部分內容是範仲淹變法的繼續,目的都是整頓吏治,解決冗官冗費。


    不過,王安石並沒有減少冗官冗費,隻是在現有製度上敲敲打打,將新選撥的官員素質提高。


    所以,他有的實際是加法,冗官冗費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


    而他增加的這些官員,是好是壞,並不能確定,頂多隻能說有好的可能。


    但是壞的可能顯然更大,進入一個爭權奪利的環境,不變壞也難,哪怕他們原來卿本善良。


    王安石變法取士其中的改革科舉製度,主要內容是頒布貢舉法,廢除明經科。


    其中進士科的考試則以經義和策論為主,並增加了法科。


    這種改變有一定的作用,包括把科舉的立足點放在選拔具有經綸濟世之誌和真才實學的天平上,擴大考選名額,比如考經義一項,就是看考生的理解能力,而不是死記硬背,而理解有和應用密不可分。


    理解和應用又是密不可分的,理解不對,談何應用?理解錯了,豈不是應用得越強有力,錯誤越大?


    加強了策論,就是把自己的理解具體用來解決問題,擺明自己如此應用的理由。


    增加了法科,就是在理解各種法律條文和案例的基礎上,去解決性的法規相關問題,比如審案、判刑、依法征收賦稅等等,這也是擔任一方執政必不可少必須履行的責任。


    這個當然必不可少,讓嶽飛驚異的是,王安石之前竟然沒有賦稅相關的專門科目。


    還有整頓太學,施行三舍法,實行分上、中、下三班不同程度進行教學的太學三舍法製度,以學校的平日考核來取代科舉考試,太學生成績優異者不經過科舉考試可直接為官。


    其實王安石變法最有意義的是廢除明經科,就是給出四書五經經典的一句話,然後掩蓋一部分,留出一部分,考生要就將掩蓋的那部分默寫出來。


    王安石將整個明經科全都取消,顯然他的重點在理解經義和應用上麵。


    不過,這種改變,實際上增加了學生的負擔,就是必須真有才幹才能脫穎而出。


    這個變法雖然考驗了考生的應用方麵的水平,卻依然是四書五經的舊框框裏,和嶽飛的教育方法沒有可比性,因為這樣選撥出來的人才,越能裏大,可能越劇烈地違背天理。


    王安石變法涉及到的所有官員選撥和任命,都具有這個致命問題,實際上他的變法越成功,離天理越遠。


    當然,即使不變法,也和天理背道而馳。


    嶽飛也注意到,王安石並非不想改變原來的那些三綱五常儒家經典,隻是他沒有更好的東西去取代。


    從他采取措施,提舉經義局,修撰儒家經典,編纂《三經新義》,可以看出。


    其中提舉經義局是他的骨幹力量,為他具體落實他想改成什麽樣子的,可惜沒有程頤那樣的大家給他主持,必定一事無成‘當然關鍵的是王安石不是嶽飛,先天不足,沒有辦法。


    修撰儒家經典,是王安石變法的目的,目的是不是達到不說,勇氣可嘉。


    因為他必然受到那些保護儒家經典成千上萬的孔孟之徒不要命的攻擊,那真的是掘了他們祖墳一樣的深仇大恨,估計沒有皇上保護,王安石要被他們食肉寢皮了。


    而編篡出《三經新義》則是王安石變法的成果,不管這個成果是什麽東西,都代表王安石的標新立異,表示和那些守舊派勢不兩立,以此為基礎,就可以排斥那些守舊派官員。


    同時,哪怕是這個東西再正確,那些得勢的守舊派官員也不能支持,更不能應用,因為這樣作等於背叛了守舊派,打上了變法派的標簽,成了王安石一黨成員。


    具體到《三經新義》,它是王安石變法的理論支持,從經學中編篡和解釋合集成的教材。其中王安石撰寫了《周官新義》,王雱、呂惠卿撰《毛詩義》和《尚書義》,三者合稱就是三經新義。


    其中王雱是王安石的長子,王安石對他極為看重,不料在變法關鍵時刻卻不幸因病去世,給了王安石沉重打擊,以至於一蹶不振。


    三經新義僅有周禮部分為王安石所著,原文已經逸失,僅在《永樂大典》存留部分書卷。


    由此可知,這本書即使在當時也沒有普及開來,從一個側麵說明,此書不過是王安石用來鉗製反對者之口,並非真的要推行周禮,因為當時的共識是周禮隻存在於認知層麵。


    這個現象在周代,等於後世的法律條文準備好了,卻沒有頒布遵行。


    既然在周代都沒有施行,那麽顯而易見,在宋代也沒有施行的可能,故此王安石才對皇上說“祖宗不足法”,他這個祖宗是特指,就是指的西周這個周禮的製定者,而不是指的是宋代的締造者趙匡胤。


    他敢說趙匡胤不足法,腦袋不想要了?


    別說趙匡胤,趙匡義也不行。


    隻能說那些遙遠的所有人都語之不祥的存在,因為誰也說不清,故此誰也不能肯定一件事情或者一個製度是對還是錯。


    當然,王安石是學問大家,作為解釋古典一家之言,當然有其價值,但是作為唯一的標準,就是無稽之談了,即使作為變法的根據,有所建樹,也還是萬變不離其宗,依然是背離天理,不合天道。


    這也是為什麽在王安石當紅的時候,這本三經新義成為太學的教材,隨後卻不見流傳,而王安石的變法卻在南宋大行其道。


    而嶽飛從啟蒙課本開始的所有教材書,都是貫徹天理原則,必須符合天理的一致性,遠遠高於王安石的三經新義,成為嶽飛屬下思想和生活的根基。


    在教育機構方麵,王安石變法也設置武學、醫學、律學專科學校,培養專門人才,這方麵因為王安石的變法是一個短命的努力,極為不穩定,看不出什麽有效成就。


    可是嶽飛設想的總院學坊就將這些方麵的專業需要都融合到設計藍圖裏麵,盡管還有沒有完善,至少在它現有的學科中都已經包括了進去,武學、醫學、法規都有證明的研究部門,而且會常規化堅持下去。


    那些專門學生保證學以致用,包分配,而且還有持續的研究,不斷進入更高水平。


    最後是唯才用人,這個方麵王安石就非常狹隘了,說是唯才用人,不過是讚同變法的人才會用,保守派的人一概排斥。


    王安石重視對中下級官員的提拔和任用,使許多低級官員和下層士大夫得到發揮才幹的機會。主要是為了變法的需要,王安石任用不少有才無德的人,這也導致變法失敗從用人失敗開始。


    這也是王安石的無可奈何,因為那些反對變法的人根本不配合他,寧肯棄官而去,也不妥協。


    而嶽飛設計的這個教育體製,是徹底的有教無類,什麽人、所有人都要接受教育,而且都是義務教育,學成以後根據學習成績按照自己的專業方向唯才適用。


    這種因材施教唯才適用的戰略是經過層層選撥多人把關保證實現的,也是嶽飛的一項長期戰略,保證天生有材必有用,同時在個人角度還有在集體眾人的角度都發揮所有人的最大作用。


    嶽飛很明確,天底下沒有一個沒用的人,隻有沒有被正確認識和使用他的才能的人。


    在使用人才這方麵,嶽飛就是遵循“因材施教唯才適用”,隻有這樣才符合天理。


    第十五項,嶽飛撿到一個寶,國寶級易學大師扁鵲的後代傳人扁毛找上們來,還帶了一大幫徒子徒孫,都是杏林高手。扁毛的加入,直接導致了嶽飛答允的斷肢接活手術極大提前,今天已經完成了兩例。,就是影二和影三。


    而且這二人都是燭影斧聲隊的領導,因之對他們的一百五十名隊員簡直都是打了一劑超大號強心針。


    這還不算,扁毛已經告訴他,經過摸骨,他適用扁家祖傳秘方,不但可以健身強骨,而且可以加速長高,據說那就是揠苗助長妙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嶽飛再世,武穆稱雄躍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一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一介並收藏嶽飛再世,武穆稱雄躍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