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崇寧四年二月初四,申時三刻,現代時下午四點五十分。


    嶽飛建立了自己軍隊的班底,就是這個丘山特種兵,至少可以在放守方麵有了牢固的根基。


    從嶽飛目前的思路總體來看,他還是先立足於保命,就是想在宋代立足,首先就必須活著。


    即使那裏都不去,你沒有自保能力,別人也有可能找上門來,將你弄死。


    還有嶽飛想有所發展,總要打出去,攻城略地。


    可是如果是笨人下棋死不顧家,人家派一支偏軍過來,就把你老窩給掏了。


    所以,嶽飛打定主意,一旦又朝一日他出動在外,家裏的安全一定要有足夠的保障。


    他可不會幹那種毀家報皇恩的事情,關鍵是那個皇帝在他眼裏不值一毫銀子,完全是國家的負值。


    嶽飛沒有那麽狹隘,哪怕他趙構能幹一些基本的人事兒,他也義無反顧上去為他消災解難了。


    既然那個皇上實在不行,他就隻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其它都可以追求完美但是保命第一,他這個丘山特種兵就是他的第一塊底牌。


    其它的文政武政建設以及多支戰隊也是為了這個目的,但是那些東西都是屬於基礎建設。


    除了這個丘山特種兵以外,他心目中還有另一支特種兵的輪廓。


    飛升特種兵。


    顧名思義,那是一支輕裝特種兵,目的就是千裏之外,飆揚而至,取敵首級。


    是他攻擊敵人的鋒銳矛頭。


    這樣的一守一攻,他才算功能齊全。


    否則隻有丘山,就隻能被動挨打。


    即使防守得再牢靠,也難免被攻破。


    可是有了飛升特種隊以後,就不一樣了。


    你敢對我伸爪子,我先摘下你的狗頭!


    嶽飛這兩隻特種兵的名字,是有寓意的,他不說的話別人還真難以知道。


    其實丘山乃嶽,飛升既大寫的飛去除飛以外剩下的部分。


    意思就是嶽飛特種兵,顧名思義,可以隨時提醒嶽飛別忘記他的根本。


    而他的飛升特種兵,他也打算一會兒以後找雋義建立起來。


    讓雋義挑頭,飛鷹隊的人當骨幹,在土匪裏麵挑選隊員,


    編製也是一百人,寧缺勿濫。


    這個丘山特種兵的激動部分,也是一百人,剩下的五十人固定不變地守衛這裏。


    那一百人有事出征,沒事兒依然充當守衛。


    當然要花很多時間訓練,以便適應不同場合的需要。


    嶽飛在離開之前把對甲士隊的要求和影九說了,他會根據每個人的情況將他們分開。


    就在這時,老族長拿出一個東西,給了嶽飛。


    原來剛才老族長高興之下,腦袋了靈光一閃:忽然想起有一本祖傳的雜記,不是可以嶽飛看看?


    嶽飛一看,這不是一本陳年就賬老黃曆嗎?看起來有些太陳舊,可別不小心碎掉。


    翻開一看,原來不是,明顯的可以看出,裏麵的字都是手寫的,字跡還挺漂亮,但是非印刷體很明顯。


    仔細辨別一下,原來它的字體是一種古老的文字,秦隸,就是秦朝的簡體字,


    嶽飛以前上過一些概略的文字演變曆史,所以認識這種字體。


    秦隸是從小篆變化而來,從外形來說,小篆是轉來轉去的筆畫比較圓滑,而秦隸把那些圓的拉成了方的。


    如此一來,就大大地減低了數寫的難度。就更別提大篆了,那是轉圈轉得更厲害的一種字體。


    嶽飛知道秦隸近似於現代隸書,因為曆代都有自己的隸書,減少書寫難度,所以嶽飛一見大喜!


    這就可以和老族長進行筆談了!


    雖然他還是不認識嶽飛的簡體字,但是嶽飛能把簡體字大概其轉變成秦隸讓他看懂啊。


    當然,即使認識了秦隸,還是不能語言交流,書寫語言和口頭語言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好在需要的時候還有影九,他這是一個現成的口語翻譯。


    看書、筆談、口說三管齊下,嶽飛終於將他們這些甲士的來龍去脈大體搞清楚了。


    原來這個老族長竟然是秦末西楚霸王的親生兒子的後代!


    項羽垓下兵敗逃命烏江的那段古,劉邦手下大將韓信先是十麵埋伏,一舉消滅了項羽精銳主力核心戰力。


    然後迫使項羽亡命而逃,他又在後麵緊追不舍,痛打窮寇,楚霸王的十萬精兵如同冰雪遇到烈日融化。


    如此層層剿殺,導致不可一世的項羽再也沒有迴天之力,隻好無奈上演生死離別,無暇顧及其它。


    就在那段時間,項羽告別虞姬,導致這位千古美人失去活下去的希望,因此虞姬悲憤訣別,自殺而死。


    虞姬死前,將她和項羽二人的兒子項鴻托付給最忠心的護衛,讓他們保護小主逃生,寄托希望。


    那個護衛首領名字是範昉,乃項羽麾下頭號謀士範增的兒子,繼承了他父親的智慧,還英勇善戰。


    不過,他同時也繼承了他父親倒黴的命運,可能稍好一點。


    範增出謀劃策不見采用鬱悶而死,一死了之,萬事皆空。


    範昉則見證了剛愎自用項羽的敗亡,他也不得不四處逃亡,隻有在敵人不太重視的情況下才得以苟活。


    當時這支衛隊還有大約百人左右,他們費盡周折,百死一生,最後隻剩下十個人活了下來,包括項鴻。


    這些人的僥幸生存,也是仰賴範昉的運籌帷幄,就是他在五裏崗挖了那個藏兵洞,才能一直隱藏下來。


    他是借用了人們燈下黑的思維誤區,等於在敵人的眼底下藏身,讓他們意想不到,實際上就在他們身邊。


    老族長就是項鴻的後代,那些甲士就是那些衛士的後裔,影九原來也是其中的一員。


    而影九則是範昉的後代,他還有一個同輩的親哥哥,名叫範統,是這群人中第二高手,第一高手當然是範鴻,不管是在大家的意識中,還是在實際的戰場上。


    不過,在實戰中,範統應該穩居第一了,因為老族長年事已高,他的後代還沒有長大。


    劉邦消滅項羽以後,雖然對項姓家族沒有斬盡殺絕,可是對項羽的直係後代,他們是不會留下後患的。


    所以,項鴻等人隻好隱姓埋名,世代生活在幽暗之中,不敢暴露自己的身份,以免被趕盡殺絕。


    這種狀態,開始的時候就造成他們和社會進展脫節,使得他們不知道外界的變化,所以不敢出來。


    後來就變成了他們與世隔絕,和所有人為敵。


    人都差不多,哪裏知道誰是要追殺自己的人,所有就不敢見任何人。


    這位老族長的名字叫項複,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多大了,過的就是山中無日月的日子。


    自始至終,他們這些人都隻有一個心思,就是為先祖複仇,恢複西楚霸王的輝煌。


    二三千年之間,他們作得最多的事情就是搜集情報,包括那些官府保存的資料,還有自己偵察到的機密。


    比如,影九就是他們打入皇宮去的探子。


    官府資料,包括太史公的項羽本紀,都是他們收集和研究的對象。


    老族長項鴻對這些情報的整理所花精力最多,而他的那個記事本大多都是他整理的資料和想法的總結。


    尤其是要不要采取行動的一些權衡,類似後世人們決策的時候所作的可行性研究。


    嶽飛先瀏覽了一下這個記事本的大體內容,他發現如同別人的家世記錄一樣,裏麵不少歌功頌德。


    對項羽,那些主要大事都有,也都算在項羽的功勞上,比如破釜沉舟,消滅了秦軍的主力。


    雖然不是第一個攻入關中,但是最後滅亡了秦國也算在項羽頭上。


    標誌就是殺掉了秦國投降的國君秦王子嬰,並且一把火燒了秦國的宮室。


    大火整整燒了三個月,整個鹹陽城成了一片廢墟。


    說項羽滅秦,勉強過得去,但是項羽也從此失去天下的民心,造成了他敗亡不可逆轉的局麵。


    尤其是和劉邦比較,可以清楚看出一個是仁人君子,一個是殘暴小人。


    和項羽殺人放火相比,劉邦是和秦人約法三章,明顯就是從此天下太平的打算。


    這裏有一個重大事實,顯明項羽背信棄義。


    當時眾家起義軍的共主楚懷王熊心和大家約定,反秦成功以後,隻有一個王,就是第一個進入關中者。


    而這個人,就是劉邦。


    劉邦攻入關中,和秦人約法三章以後,項羽才姍姍來遲。


    當然,一路上項羽過關斬將曆盡艱難,立下無數戰功。


    但是,那是另一迴事,時間不能倒轉,劉邦第一入關不可更改。


    如果按規定辦事,反秦大業就可以完美收工了,可是項羽不答應,這個時候他不承認事先說好的約定了。


    問題呈進到懷王那裏,懷王能怎麽辦?他是君子,當然不能無信,於是迴答:“如約。”


    就是這兩個字,給他帶去殺身之禍。


    如果懷王不被項羽殺死,他將會成為秦以後的一代賢王,比項羽、劉邦更好。多了不說,隻說兩件事。


    第一,他任命宋義為上將軍,號稱卿子冠軍,作為主將救趙,副將是項羽,下將是範增。


    在這個任命之前,宋義勸項梁不要輕視秦軍,結果項梁依舊驕狂,導致兵敗身死。


    項羽比項梁更加驕狂,而且兇悍,怎麽會不懷恨在心?


    實際上懷王這個任命非常合適,項羽的特點在於勇猛,宋義的大局觀則非常強,是一位智將,高於範增。


    結果因為項羽的驕狂不服,就找了一個借口殺了宋義,自己取而代之,懷王也不得不承認即成事實。


    比較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項羽在指責宋義的時候借口就是“國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內而專屬於將軍,國家安危,在此一舉。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似乎是為懷王著想。


    可是不久之後,項羽就因為義帝堅持約定好的事項,殺死了剛稱之為義帝的懷王。


    項羽稱懷王為義帝,隻是為了他自己可以稱王,實質上破壞懷王說的誰先入關,就封他為王約定。


    即使這樣的表麵文章,他都出爾反爾,在義帝去他的住蹕之地路上,將他殺死。


    將投降的、被俘的、沒有反抗能力的人殺死,是項羽極端殘暴的一個典型特征,殺人無算,為殺而殺。


    第二,懷王獨派劉邦而不是派項羽進入關中,具有深意,是他賢王的一個關鍵性表現。


    他明白項羽性格殘暴,不能安撫暴秦對民眾的傷殘,所以派仁厚的劉邦去收拾亂局,說明了他的宅心仁厚,以及高瞻遠矚。


    雖然被項羽的殘暴行為所打斷,但是民心所向,曆史拐了一個彎,依然走進了正軌。


    可見,懷王一開始就正確地預見和努力將這個事情納入正常秩序。


    以至於北宋蘇軾在《論範增》中提到:“吾嚐論義帝,天下之賢主也,獨遣沛公入關,而不遣項羽,識卿子冠軍於於稠人之中,而擢以為上將軍。”


    曆史若能重演,以義帝為帝,佐以劉邦、宋義,其他文臣武將等而下之,秦以後的朝代將大有不同。


    項羽一勇之夫,可作為嚴格監管使用的大將,不能獨當一麵,更不能稱王稱帝獨攬大權。


    讓他無拘無束任意行事,不過是世上多出一個占山為王的強盜頭領而已。


    後麵這個結論是嶽飛得出的,不過前麵那些對項羽的認識,是項鴻寫下來的,


    尤其有意思的是,他還點評了太史公對項羽的評論。


    首先,項鴻調侃太史公說項羽是舜的後代,因為他們都有兩個瞳仁,他說這個對項羽的發跡沒有幫助。


    因為他自己也是是兩個瞳仁,卻一直憋在山洞裏出不去。這就說明,項羽的八年發跡史,不過時也勢也。


    太史公不讚同項羽舍棄關中、建都彭城、放逐義帝、自立為王、怨諸侯背叛,種種倒行逆施,都導致他難成大事,這些東西項鴻都非常同意,說幸虧項羽厲害,如果是別人有一兩件早就完了。


    而對項羽自誇戰功,靠武力征伐諸侯治理天下,結果五年之間就兵敗身死,烏江自刎,也都是自作自受,這個他認同太史公的觀點。


    而項羽直到身死還不覺悟,也不自責,太史公認為是大錯特錯,項鴻則認為這位老祖宗簡直就是愚蠢,一手好牌打得奇爛無比,不怪自己卻逮誰怪誰。


    甚至說“上天要滅亡我,不是用兵的過錯”,這個說法就是一個顛倒黑白!


    直接的說,都是你用兵的錯!


    間接地說,是他不會當首領,別管是西楚霸王還是一個小小的亭長!


    其實這就是他和劉邦的根本區別,劉邦可是從亭長幹起來的,項羽就是一個空中浮萍。


    所以,從根本上說,項羽就是作人的失敗!


    這最後一句,又是嶽飛的總結。


    他得出這個結論,可不是要否定項羽,他才沒有那個閑心去跟一個古人較勁兒。


    他關注的是,古人掉進去的坑,他不要也掉進去。


    否則,他就會超過張商英叔叔,成為一個更大的坑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嶽飛再世,武穆稱雄躍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一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一介並收藏嶽飛再世,武穆稱雄躍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