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倒是出乎陽頂天意料,他還以為,才解放的一個小鎮子,一定很落後呢,結果一看,相當不錯。
“這邊很熱鬧啊,真的隻是一個鎮?”
“這邊闖海的人多。”車把式解釋:“中國人又講究葉落歸根,在南洋甚至舊金山那邊發了財,老了卻往往會迴來,起屋起宅,死在老屋裏,葬在祖墳裏。”
說著有些自豪:“你別小看,海東縣城裏,還真找不出這樣一條街來。”
“鎮上的明顯是要富裕一些。”陽頂天點頭。
他看著臨街一些鋪麵裏的老板夥計,穿得明顯要好些,臉上也多少有點兒血色,甚至偶爾還有一兩個胖子。
“那個公私合營是哪一年來著?”陽頂天悄聲問餘冬語。
“還要兩年。”對於曆史,餘冬語也不是太熟,但比陽頂天了解得要多些,她讀書多啊。
“剛解放是搞土改,52年左右基本搞完了,但商業沒動,要到56年左右,才會大規模的搞公私合營,現在,基本上還是私人經濟為主體。”
“我記得好象有信用合作社啊?”陽頂天問。
“那是更以後的事情了。”餘冬語了解也不多,她偷看一眼車把式:“別說這些了,現在這兩年還好,可以說是最寬鬆的,因為打朝戰,上麵沒騰出手來,不敢太鬧騰,過兩年,安穩了,運動起來,非常瘋狂的。”
陽頂天並不害怕,不過他也不想餘冬語擔心,他發現,餘冬語穿越一趟,變得膽小了很多。
可以理解啊,一個女孩子,居然碰上穿越這種事,然後還不敢說,然後又知道曆史,知道僅僅幾年之後,就會有一場又一場的運功,別說普通人,多少元帥大將都死於非命啊,她怎麽能不怕。
鎮上有個賣肉的地方,豬牛羊雞都賣,大野豬拖過去,聽說就是傳說中的野豬精,日本人都打不死的,頓時又轟動了,幾個屠戶爭搶,最終有一個屠戶出到一千大洋,把大野豬買了去。
20年代,五個大洋可以買一頭牛,現在一頭野豬,最多也就是兩頭牛的肉吧,卻要一千大洋,這物價漲得,陽頂天都嘖嘖連聲。
其實這物價正常的,肉與糧比,一般就是一比五的價格。
不過他高興啊,價格越高越好。
那屠戶還饒了他一腿豬肉,差不多也有十七八斤。
有錢了,大肆采購,先來三擔米。
然後油鹽醬醋什麽的,一樣不能少,再有油燈煤油火柴,總之餘冬語那裏是什麽都缺。
陽頂天最記掛的是紙,三不管,來了兩大疊,讓餘冬語紅著臉啐了一口,但別人不知道啊,還以為他是準備買迴去練毛筆字呢——用紙擦屁股,除非大戶人家,一般小老百姓是想不到的。
餘冬語又還買了衣服鞋襪,給陽頂天也裏外買了幾身,這個還真需要,他的衣服都是凝氣而成,別人看不出來,但餘冬語是枕邊人,要給他洗衣服啊,他衣服可以變,可換下來的衣服哪去啊,這個沒法交代,必須要有換洗的。
鎮上物資並不貧乏,有些東西,甚至出乎陽頂天意料之外,例如收音機,例如摩托車,尤其是這個摩托車,讓陽頂完全意想不到。
一問原因,很簡單,還是因為蝦頭鎮靠海,所有這些奢侈品,都來自香江,也就是一條船的事情。
“走私啊。”陽頂天一下子明白了,他悄聲對餘冬語道:“我好象記得,香江的霍家,就是幹這個起家的吧。”
“嗯。”餘冬語點頭,悄聲道:“迴去說,現在別說這些。”
“不會有地下黨盯著我們吧?”陽頂天給她的樣子嚇到了。
“難說。”餘冬語道:“我是從香江那邊迴來的,現在你又突然出現,難說會不會有人盯著,萬一有人舉報,會很麻煩,到時說不清楚的。”
“也是哦。”陽頂天忍不住四下看了看,一時之間,覺得到處都是朝陽大媽。
“別東張西望。”餘冬語扯他一把:“來,試一下這雙鞋。”
一雙千層底的布鞋,看著挺厚實。
鎮上有皮鞋賣,不過陽頂天對皮鞋不感興趣,反而是對那摩托車和收音機有興趣。
可惜他買不起,收音機要兩千多大洋,摩托車更貴,帶一桶油,要八千大洋。
不過即便在後世,八九十年代,摩托車也是一個超級大件,真要便宜,要到二十一世紀。
“這麽貴的東西,這邊會有人買嗎?”陽頂天因此疑惑。
“有人買的。”餘冬語來半年了,知道得多一點:“現在的形勢,隻搞了土改,對其它的資本,例如工廠主,大小商人,暫時還沒有後麵激烈的思想,還是以保護為主,所以一些資主家商人逃走了,但更多的還是留了下來,加上這邊靠香江南洋,底子厚,所以奢侈品在這邊並不缺客戶。”
“就是說,老爺太太,少爺小姐什麽的,還是存在。”
“對。”餘冬語點頭:“暫時就是地主不存在了,不過這一邊,本就靠海又多山,沒有多少地主的,主要都是一些商人,有錢人還是很多的。”
她看了看街麵,微微歎了口氣:“這跟曆朝曆代差不多,上麵的掃空了,中層和底層,卻沒有太多的變化,以前的朝代,就隻能依靠這些有錢人,也就是所謂的鄉賢,所以這些鄉賢們現在也在觀望,以為還是跟以前一樣,最終還是要依靠他們,可他們無論如何想不到,後麵會有一波接一波的運動,其實啊。”
她說著搖頭:“不僅他們想不到,上麵也有好多人想不到,那運動會如此的瘋狂,多少幹了一輩子的人,反而倒在了自己人的槍下。”
“我聽我爺爺說過,那會兒好熱鬧的。”陽頂天沒有餘冬語那樣的感慨,反倒有些興致勃勃。
餘冬語小心翼翼,但逛街購物的興致卻與任何時代的女人一樣,逛了小半天,差不多裝了一車子,算了一下,一共花了近五百大洋,這才迴村,經過青姑家屋子,餘冬語叫住車,提了一袋糧,送到青姑屋裏。
“這邊很熱鬧啊,真的隻是一個鎮?”
“這邊闖海的人多。”車把式解釋:“中國人又講究葉落歸根,在南洋甚至舊金山那邊發了財,老了卻往往會迴來,起屋起宅,死在老屋裏,葬在祖墳裏。”
說著有些自豪:“你別小看,海東縣城裏,還真找不出這樣一條街來。”
“鎮上的明顯是要富裕一些。”陽頂天點頭。
他看著臨街一些鋪麵裏的老板夥計,穿得明顯要好些,臉上也多少有點兒血色,甚至偶爾還有一兩個胖子。
“那個公私合營是哪一年來著?”陽頂天悄聲問餘冬語。
“還要兩年。”對於曆史,餘冬語也不是太熟,但比陽頂天了解得要多些,她讀書多啊。
“剛解放是搞土改,52年左右基本搞完了,但商業沒動,要到56年左右,才會大規模的搞公私合營,現在,基本上還是私人經濟為主體。”
“我記得好象有信用合作社啊?”陽頂天問。
“那是更以後的事情了。”餘冬語了解也不多,她偷看一眼車把式:“別說這些了,現在這兩年還好,可以說是最寬鬆的,因為打朝戰,上麵沒騰出手來,不敢太鬧騰,過兩年,安穩了,運動起來,非常瘋狂的。”
陽頂天並不害怕,不過他也不想餘冬語擔心,他發現,餘冬語穿越一趟,變得膽小了很多。
可以理解啊,一個女孩子,居然碰上穿越這種事,然後還不敢說,然後又知道曆史,知道僅僅幾年之後,就會有一場又一場的運功,別說普通人,多少元帥大將都死於非命啊,她怎麽能不怕。
鎮上有個賣肉的地方,豬牛羊雞都賣,大野豬拖過去,聽說就是傳說中的野豬精,日本人都打不死的,頓時又轟動了,幾個屠戶爭搶,最終有一個屠戶出到一千大洋,把大野豬買了去。
20年代,五個大洋可以買一頭牛,現在一頭野豬,最多也就是兩頭牛的肉吧,卻要一千大洋,這物價漲得,陽頂天都嘖嘖連聲。
其實這物價正常的,肉與糧比,一般就是一比五的價格。
不過他高興啊,價格越高越好。
那屠戶還饒了他一腿豬肉,差不多也有十七八斤。
有錢了,大肆采購,先來三擔米。
然後油鹽醬醋什麽的,一樣不能少,再有油燈煤油火柴,總之餘冬語那裏是什麽都缺。
陽頂天最記掛的是紙,三不管,來了兩大疊,讓餘冬語紅著臉啐了一口,但別人不知道啊,還以為他是準備買迴去練毛筆字呢——用紙擦屁股,除非大戶人家,一般小老百姓是想不到的。
餘冬語又還買了衣服鞋襪,給陽頂天也裏外買了幾身,這個還真需要,他的衣服都是凝氣而成,別人看不出來,但餘冬語是枕邊人,要給他洗衣服啊,他衣服可以變,可換下來的衣服哪去啊,這個沒法交代,必須要有換洗的。
鎮上物資並不貧乏,有些東西,甚至出乎陽頂天意料之外,例如收音機,例如摩托車,尤其是這個摩托車,讓陽頂完全意想不到。
一問原因,很簡單,還是因為蝦頭鎮靠海,所有這些奢侈品,都來自香江,也就是一條船的事情。
“走私啊。”陽頂天一下子明白了,他悄聲對餘冬語道:“我好象記得,香江的霍家,就是幹這個起家的吧。”
“嗯。”餘冬語點頭,悄聲道:“迴去說,現在別說這些。”
“不會有地下黨盯著我們吧?”陽頂天給她的樣子嚇到了。
“難說。”餘冬語道:“我是從香江那邊迴來的,現在你又突然出現,難說會不會有人盯著,萬一有人舉報,會很麻煩,到時說不清楚的。”
“也是哦。”陽頂天忍不住四下看了看,一時之間,覺得到處都是朝陽大媽。
“別東張西望。”餘冬語扯他一把:“來,試一下這雙鞋。”
一雙千層底的布鞋,看著挺厚實。
鎮上有皮鞋賣,不過陽頂天對皮鞋不感興趣,反而是對那摩托車和收音機有興趣。
可惜他買不起,收音機要兩千多大洋,摩托車更貴,帶一桶油,要八千大洋。
不過即便在後世,八九十年代,摩托車也是一個超級大件,真要便宜,要到二十一世紀。
“這麽貴的東西,這邊會有人買嗎?”陽頂天因此疑惑。
“有人買的。”餘冬語來半年了,知道得多一點:“現在的形勢,隻搞了土改,對其它的資本,例如工廠主,大小商人,暫時還沒有後麵激烈的思想,還是以保護為主,所以一些資主家商人逃走了,但更多的還是留了下來,加上這邊靠香江南洋,底子厚,所以奢侈品在這邊並不缺客戶。”
“就是說,老爺太太,少爺小姐什麽的,還是存在。”
“對。”餘冬語點頭:“暫時就是地主不存在了,不過這一邊,本就靠海又多山,沒有多少地主的,主要都是一些商人,有錢人還是很多的。”
她看了看街麵,微微歎了口氣:“這跟曆朝曆代差不多,上麵的掃空了,中層和底層,卻沒有太多的變化,以前的朝代,就隻能依靠這些有錢人,也就是所謂的鄉賢,所以這些鄉賢們現在也在觀望,以為還是跟以前一樣,最終還是要依靠他們,可他們無論如何想不到,後麵會有一波接一波的運動,其實啊。”
她說著搖頭:“不僅他們想不到,上麵也有好多人想不到,那運動會如此的瘋狂,多少幹了一輩子的人,反而倒在了自己人的槍下。”
“我聽我爺爺說過,那會兒好熱鬧的。”陽頂天沒有餘冬語那樣的感慨,反倒有些興致勃勃。
餘冬語小心翼翼,但逛街購物的興致卻與任何時代的女人一樣,逛了小半天,差不多裝了一車子,算了一下,一共花了近五百大洋,這才迴村,經過青姑家屋子,餘冬語叫住車,提了一袋糧,送到青姑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