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厲公六年,即公元前五七五年,春,楚國國君楚共王從武城派公子成用汝陰的田地來向鄭國求和。
鄭國於是背叛晉國,鄭國子駟跟隨楚國國君楚共公在武城結盟。
四月,滕國國君滕文公去世。
鄭國子罕率兵攻打宋國,宋國人先是打敗了他們,卻不加以防備,被鄭國人擊敗。
衛國國君衛獻公率軍攻打鄭國,到達鳴雁,這是為了晉國的緣故。
晉厲公將要討伐鄭國,士燮進言,如果按照我的願望,諸侯都背叛我們,晉國的危機可以得到緩解。如果隻有鄭國背叛,晉國的憂患,可能馬上就要來了。
欒書表示,不能夠在我們這一輩執政的時候失去諸侯,一定要進攻鄭國。
於是,晉國派兵攻打鄭國。
欒書統帥中軍,士燮輔佐,郤錡統帥上軍,荀偃輔佐,韓厥統帥下軍,郤至輔佐新軍。下軍佐荀罃留守。
郤犫到衛國請求出兵,接著又到齊國,請求出兵。欒黶到魯國請求出兵。
四月戊寅,晉軍出兵。
鄭國人聽聞晉國出兵,就派使者通知楚國,大夫姚句耳同行。
楚共王得知消息,率軍救援鄭國,司馬子反率領中軍,令尹子重率領左軍,右尹子辛率領右軍。
楚軍路過申地,子反就戰事詢問申叔,申叔為此感到擔憂。
鄭國大夫姚句耳先行返迴,子駟詢問他楚軍的情況,姚句耳認為楚軍不能依靠。
五月,晉軍渡過黃河。聽聞楚軍將要到達,中軍佐士燮便想要迴去,表示,我們假裝逃避楚國,可以緩和憂患。會合諸侯,不能我們能做到的,還是留給有能力的人去做吧。我們如果群臣和睦來事奉國君,這就足夠了。
欒書卻說,不可以。
六月,晉軍與楚軍在鄢陵相遇。中軍佐士燮不想作戰。
新軍佐郤至表示,韓地一戰,惠公失敗歸來。箕地一役,先軫不能迴國複命。邲地這一仗,荀伯(荀首)沒有返迴跟從了。這些都是晉國的恥辱。您也了解先君的事情。如今我們逃避楚國,這便是有增添恥辱。
士燮又說,我們的先君屢次作戰,是有原因的。秦國、狄人、齊國、楚國都很強大,如果我們不盡自己的力量,子孫就會被削弱。如今三強已經順服,敵人隻剩下楚國而已。隻有聖人此案呢個外部內部都沒有禍患,如果不是聖人,外部安定,內部必然會有憂患。為什麽不放掉楚國,把它作為外部的戒懼呢?
此時的情形與邲之役竟如此相似,晉軍的內部對於是否出戰同樣有所分歧。
無論是六卿、八卿,還是十卿、十二卿,在國事上總是難免會有分歧的,這些學識、才能都俱在常人之上的卿大夫們,也總是有理由為他們的想法做支撐。
關鍵在於,他們的所思、所言、所行、所舉,是否對國家有所益處?最少能否不損害國家的實力?
如邲之役,明知道救援鄭國會勞民損力,為了所謂的不失去諸侯和大丈夫的勇敢,一定要與楚軍作戰。又為了分擔罪責,拉上了全軍一起冒險。
而如果從各位卿大夫自身來考慮的話,在禮崩樂壞的時代將要全麵到來之即,這些高高在上的卿們,是否能夠在如此紛亂的時代和權力的鬥爭中,保存自己,笑到最後?
他們最顯得愚蠢而不自知,誰又聰慧而敏達?
餘觀史事,每每告誡自身,不可以後人之先知,而笑前人之蠢笨。非是蠢笨,當時如是也。眾生皆在其中,居於安而不思其危,行其道而不察時勢。惟聰慧者,自可見其聰慧,以後事觀前言,知:所謂一得一失,自有因果也。
window.fkp = \"d2luzg93lm9ua2v5zm9jdxmoikrrqwnwr3vjstdmb1lyslnnr3nqzvmxn2r0vuh0mvjooth5r1b3zthawxbkmdj1k3zpbznpd1fysjzpdfvfuupwn01edks4vwfrrhavs29hwnf1uupndkhewvlpnmflqwvhnhrkuurivfy4cmnqwjz4sy9vytl4a1hirjz6czn3iiwgmtyzmji3oteymyk=\";
鄭國於是背叛晉國,鄭國子駟跟隨楚國國君楚共公在武城結盟。
四月,滕國國君滕文公去世。
鄭國子罕率兵攻打宋國,宋國人先是打敗了他們,卻不加以防備,被鄭國人擊敗。
衛國國君衛獻公率軍攻打鄭國,到達鳴雁,這是為了晉國的緣故。
晉厲公將要討伐鄭國,士燮進言,如果按照我的願望,諸侯都背叛我們,晉國的危機可以得到緩解。如果隻有鄭國背叛,晉國的憂患,可能馬上就要來了。
欒書表示,不能夠在我們這一輩執政的時候失去諸侯,一定要進攻鄭國。
於是,晉國派兵攻打鄭國。
欒書統帥中軍,士燮輔佐,郤錡統帥上軍,荀偃輔佐,韓厥統帥下軍,郤至輔佐新軍。下軍佐荀罃留守。
郤犫到衛國請求出兵,接著又到齊國,請求出兵。欒黶到魯國請求出兵。
四月戊寅,晉軍出兵。
鄭國人聽聞晉國出兵,就派使者通知楚國,大夫姚句耳同行。
楚共王得知消息,率軍救援鄭國,司馬子反率領中軍,令尹子重率領左軍,右尹子辛率領右軍。
楚軍路過申地,子反就戰事詢問申叔,申叔為此感到擔憂。
鄭國大夫姚句耳先行返迴,子駟詢問他楚軍的情況,姚句耳認為楚軍不能依靠。
五月,晉軍渡過黃河。聽聞楚軍將要到達,中軍佐士燮便想要迴去,表示,我們假裝逃避楚國,可以緩和憂患。會合諸侯,不能我們能做到的,還是留給有能力的人去做吧。我們如果群臣和睦來事奉國君,這就足夠了。
欒書卻說,不可以。
六月,晉軍與楚軍在鄢陵相遇。中軍佐士燮不想作戰。
新軍佐郤至表示,韓地一戰,惠公失敗歸來。箕地一役,先軫不能迴國複命。邲地這一仗,荀伯(荀首)沒有返迴跟從了。這些都是晉國的恥辱。您也了解先君的事情。如今我們逃避楚國,這便是有增添恥辱。
士燮又說,我們的先君屢次作戰,是有原因的。秦國、狄人、齊國、楚國都很強大,如果我們不盡自己的力量,子孫就會被削弱。如今三強已經順服,敵人隻剩下楚國而已。隻有聖人此案呢個外部內部都沒有禍患,如果不是聖人,外部安定,內部必然會有憂患。為什麽不放掉楚國,把它作為外部的戒懼呢?
此時的情形與邲之役竟如此相似,晉軍的內部對於是否出戰同樣有所分歧。
無論是六卿、八卿,還是十卿、十二卿,在國事上總是難免會有分歧的,這些學識、才能都俱在常人之上的卿大夫們,也總是有理由為他們的想法做支撐。
關鍵在於,他們的所思、所言、所行、所舉,是否對國家有所益處?最少能否不損害國家的實力?
如邲之役,明知道救援鄭國會勞民損力,為了所謂的不失去諸侯和大丈夫的勇敢,一定要與楚軍作戰。又為了分擔罪責,拉上了全軍一起冒險。
而如果從各位卿大夫自身來考慮的話,在禮崩樂壞的時代將要全麵到來之即,這些高高在上的卿們,是否能夠在如此紛亂的時代和權力的鬥爭中,保存自己,笑到最後?
他們最顯得愚蠢而不自知,誰又聰慧而敏達?
餘觀史事,每每告誡自身,不可以後人之先知,而笑前人之蠢笨。非是蠢笨,當時如是也。眾生皆在其中,居於安而不思其危,行其道而不察時勢。惟聰慧者,自可見其聰慧,以後事觀前言,知:所謂一得一失,自有因果也。
window.fkp = \"d2luzg93lm9ua2v5zm9jdxmoikrrqwnwr3vjstdmb1lyslnnr3nqzvmxn2r0vuh0mvjooth5r1b3zthawxbkmdj1k3zpbznpd1fysjzpdfvfuupwn01edks4vwfrrhavs29hwnf1uupndkhewvlpnmflqwvhnhrkuurivfy4cmnqwjz4sy9vytl4a1hirjz6czn3iiwgmtyzmji3oteymy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