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二十八跑道:我和菲菲吃火鍋

    好不容易到了周末,我寫完作業,纏著爸爸媽媽領我去吃火鍋,爸爸媽媽同意了,我就悄悄帶著小美麗和菲菲去了。

    我們到了一家自助火鍋店,火鍋店裏牛排,各樣海鮮,各式飲料,各類水果……應有盡有。

    我故意吃得很慢,等爸爸媽媽吃完了,我讓他們在店門口沙發上坐著休息等我,然後悄悄地讓小美麗把菲菲變大隱身出來,我和菲菲一起去挑選愛吃的食品和飲料,菲菲用暗語悄悄給我說,在她們的王國裏,她們也經常開展聚會活動,她和來往的客人吃著各式美食,但是吃火鍋是第一次,感覺氣氛特別的好。

    菲菲說,那天我給她說吃火鍋後,她專門用我們家電腦搜索了一下火鍋的資料,並且用筆記在了本子上,然後她給我娓娓道來什麽是火鍋?火鍋的由來?

    菲菲說,最早的火鍋的鍋是鼎。

    大約一萬年前,我國最早的容器,即陶製的鼎就是作鍋使用。把以肉類為主的食物都丟入鼎內,然後在底部生火將食物煮熟。成為一鍋燴,當時叫做羹,這是最早的火鍋;西周時代,發明了銅與鐵,且各種陶器品也改良製作成較為小型的器皿,適合一般人使用。銅製的鍋子與陶製的砂鍋,到現在還是最實用、最普遍的火鍋器皿;在三國時代,魏文帝所提到的五熟釜,就是分有幾格的鍋,可以同時煮各種不同的食物,和現今的鴛鴦鍋類似;到了南北朝,銅鼎成了最普遍的器皿,也就是現今的火鍋。演變至唐朝,火鍋又稱為暖鍋;從元、明、清到現今,火鍋器皿上的變化並不大。新容器鍋采用耐高溫透明玻璃,煮的時候可見食物的翻騰,吃的時候不會有漏網之魚;現在最普遍的也最廣泛的鍋為不鏽鋼鍋,也就是俗稱的白鐵鍋。

    說到這裏,菲菲還問我,你知道嗎火鍋有個洋氣的名字叫什麽嗎?

    我說不知道啊!

    菲菲說,這個你都不知道,還吃火鍋呢。

    每次吃火鍋的時候,有的人喜愛吃鴛鴦鍋底的火鍋,有的人則喜愛三鮮鍋底的火鍋,還有的人喜愛麻辣鍋底的火鍋,個人喜好有很大的差別,火鍋還有個洋氣的名字叫古董羹。

    《魏書》記載,三國時代,曹丕代漢稱帝時期,已有用銅所製的火鍋出現,但當時並不流行。到了南北朝時期,人們使用火鍋煮食就逐漸多起來了。最初流行於我國寒冷的北方地區,人們用來涮豬、牛、羊、雞、魚等各種肉食,後來隨著我國經濟文化日益發達,烹調技術進一步的發展,各式的火鍋也相繼閃亮登場。到北宋時代,汴京開封的酒館,冬天已有火鍋應市。

    到了清朝統治的年代,火鍋涮肉已經成為宮廷的冬令佳肴。到了清朝末期民國初期,在全國已形成了幾十種不同的火鍋而且各具特色。火鍋還從天朝傳入到日本,日本稱火鍋為“司蓋阿蓋”又稱“鋤燒”。如今火鍋還傳到美國、法國、英國等國家。

    火鍋,古稱“古董羹”,因投料入沸水時發出的“咕咚”聲而得名。它是天朝獨創的美食,曆史悠久。

    據考證,解放後出土的東漢文物“鑊鬥”,即為火鍋。唐朝白居易的《問列十九》詩:“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就惟妙惟肖地描述了當時食火鍋的情景。

    到宋朝,火鍋的食法在民間已常見,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食譜中,便有其同友人吃火鍋的介紹。元朝,火鍋流傳到蒙古一帶,用來煮牛羊肉。

    至清朝,火鍋不僅在民間盛行,而且成了一道著名的“宮廷菜”,清宮禦膳食譜上有“野味火鍋”,用料是山雉等野味。乾隆皇帝吃火鍋成癖,他曾多次遊江南,每到一地,都備有火鍋。相傳,他於嘉慶元年正月在宮中大擺“千叟宴”,全席共上火鍋1550多個,應邀品嚐者達5000餘人,成了曆史上較大的一次火鍋盛宴。

    我國的火鍋花色紛呈,百鍋千味。著名的如廣東的海鮮火鍋,食而不膩,味美無窮;蘇杭一帶的菊花火鍋,清香爽神,風味獨特;雲南的滇味火鍋,鮮嫩香辣,饒有風味;湘西的狗肉火鍋,享有“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之美譽;重慶的毛肚火鍋,麻辣醇香,名揚天下;北京的羊肉涮鍋風味別致,吊人胃口。此外,杭州的“三鮮火鍋”、湖北的“野味火鍋”、東北的“白肉火鍋”、香港的“牛肉火鍋”、上海的“什錦火鍋”等,也風味別具,誘人饞涎,堪稱為寒冬裏的“席上春風”,為食客們所津津樂道。

    火鍋不僅是美食,而且蘊含著不少飲食文化的內涵,為人們品嚐時倍添雅趣。如東北人招待貴客時,火鍋裏的菜擺法頗有規矩:前飛後走,左魚右蝦,四周輕撒菜花。即飛禽類肉放在火鍋對爐口的前方,走獸類肉放於火鍋後邊,左邊是魚類,右邊是蝦類,各種菜絲稍許放一些。若對待不速之客,則把兩個特大肉丸子放在火鍋前邊,後邊是走獸類肉,示意你離去。台灣客家人多在大年初七這天吃火鍋,火鍋用料有七樣菜是少不了的,即芹菜、蒜、蔥、芫荽、韭菜、魚、肉,這分別寓意:“勤快、會算、聰明、人緣好、長久幸福、有餘、富足。”

    菲菲一邊吃火鍋,一邊跟我講述吃火鍋的學問,她說得非常流暢,好像火鍋是他們童話世界裏的一樣,看來學問學問到哪裏都是學問,隻要留心去學,沒有什麽學不會的,的確是這個道理,我們現實世界裏可能很多人都喜歡吃火鍋,但是在吃火鍋的過程中,卻從來不去查閱或了解一下火鍋的相關資料,我不由得佩服起菲菲來,心想我以後也要向菲菲學習,不僅勤於學習書本上的文化知識,還要從日常生活中積累知識,隻有這樣才能夠見多識廣,博學多才。

    我和菲菲差不多大,兩個小孩子在一起推心置腹的聊天,真的感覺很開心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慢小丫的蝸牛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玉宛冰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玉宛冰燈並收藏慢小丫的蝸牛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