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
如此一來,秦王就將實權在手!
蓋聶望了望此刻毫無形象的趙政,內心深處一種無名的恐怖,瞬間蔓延開來。
這位秦王,現在很沒有形象的側躺在大殿之上,一股慵懶之氣盡顯無疑。
但就是因為這樣,才越發的深感恐怖!
你能夠明麵上看出來就很厲害的人,未必真的厲害,但往日一個嘻嘻哈哈、沒個正形的王,卻可能不是真的玩物喪誌!
對於蓋聶來說,現在的趙政無疑就是這樣的。
他親手去執行的刺殺相國的任務,但他至始至終都沒有想到還有這種可能。
大秦第一劍客:“李斯大人的意思是,那名相國府的管事,就是羅網中的掩日?”
秦國丞相:“關於這一點我就知道得不是那麽詳細了,但是如果我沒有看錯的話,最後那名管事逃走的時候,手中拿著的應該就是掩日劍!”
帝國始皇帝:“你沒看錯,這一點不用再問了,那名管事的確是羅網殺手掩日。”
秦國相國府上的管事,竟然就是羅網中的天字一等殺手——掩日!
這誰能夠想得到?
如果不是秦王讓所有大臣去抓這名管事的話,那麽真相就將擁有掩藏在黑暗中。
但是秦王又是怎麽知道這名管事就是掩日的呢?
這是一個讓人費解的問題。
帝國始皇帝:“李斯,那件事情辦得怎麽樣了?”
帝國丞相:“迴陛下,之前正要向您匯報,但是您走得太快了,一時間沒來得及說。”
帝國丞相:“一切都按照您的吩咐辦妥了,在大秦精銳的配合下,刺客在逃走的時候,挾走的正是右丞相大人!”
一國的右丞相被人抓走了!
這又是一件足以震驚整個秦國的大事。
所有大臣,再加上數千人的大秦精銳,一同去抓刺殺相國的殺手!
結果殺手不但沒有抓到,反而還讓殺手綁走了一國的右丞相!
這要是讓其餘六國知道了,恐怕他們大牙都會笑掉,簡直是將大秦的臉麵丟得一幹二淨。
以後的是史書上應該都會記錄上這一筆,然後為後世的人,提供一個曆史上的笑點。
“右丞相!昌平君!”
嘶!~
司馬安倒吸了一口氣。
還未完全平複的內心,在這一瞬間又提到了嗓子眼上。
右丞相!
又是一個頂了天的大人物!
左右丞相為相國的副手,在國相不在的時候,他們就等於是一個相國!
陛下這是準備將能夠阻止他發號政令的人,都給弄走啊!
帝國最強上將:“可是昌平君大人?”
帝國丞相:“正是右丞相昌平君大人!”
李斯也不明白趙政為什麽要弄昌平君,昌平君和呂不韋之間雖然有關係,但是關係其實並沒太密切。
不過不明白歸不明白,他也不會向司馬安這樣傻不拉幾的直接問。
人老了精明一點不好嗎?
知道得太多了,小心死得太快,他們隻要辦好秦王吩咐下來的事情就對了。
帝國始皇帝:“行了,司馬安,就你問題最多!”
昌平君啊!
這可是一個鐵憨憨,表麵上一套,背地裏又是另外一套。
一直與楚國和農家有聯係,目的就是想要搞垮他們大秦。
身為秦國的右丞相,卻是挖空了心思的想要搞垮秦國,你說這種人氣不氣人?
不過誰叫人家是楚國的王室呢?
之後還會直接當上了楚國的王,他不向著楚國,難道還能向著秦國不成?
帝國始皇帝:“蓋聶,等會兒朕教你如何使用通訊器上的定位功能,你到時候跟著定位的指引,自然就能夠找到昌平君和掩日的下落了。”
在今天上早朝的時候,趙政早已經在昌平君身上動了手腳了。
要不然他也不會特意安排昌平君被劫走。
昌平君被劫走的好處,就多多了。
一,朝中少了一個權臣。
二,昌平君身上已經他偷偷做了手腳,順著定位輕鬆便能夠找到掩日的蹤跡。
大秦第一劍客:“多謝陛下!如此,蓋聶必能在三日之內完成迴收羅網的作用!”
羅網內部既然隻有掩日一人知道呂不韋就是幕後掌控者的話,那麽事情就要簡單得多了。
帝國始皇帝:“李斯,蔡澤那老頭今天還老實吧?”
蔡澤,就是今日朝上的禦史大夫,也是當朝的左丞相。
不過他可不是呂不韋的人,他比呂不韋的資曆都還要老,曾奉事昭王、孝文王、莊襄王三代,如今到了趙政這裏已經是第四代了。
這老頭所幸是屬於那種怕死類型的。
有能力是有能力,但是每次發現有人要搞他的時候,他就能直接罷官迴鄉下躲著,從此遠離朝堂紛爭。
趙政估摸著,明日這老頭應該也會稱病重,想要送迴自己的相印,從此有多遠走多遠了。
帝國丞相:“迴陛下,蔡大人今日下朝之後,便老老實實的呆在自己府中,哪裏也沒去。”
帝國始皇帝:“還真挺老實的,那就讓他呆著吧!”
帝國始皇帝:“你明日早朝之前去一趟他府中,問他要不要上朝,如果他說他病重了,要你把相印交還給朕,那你就收著不用理他!”
帝國丞相:“這……”
李斯真的很想問一句:這真的好嗎?
畢竟人家蔡老頭也沒有犯什麽事情啊?
帝國始皇帝:“怎麽?你不願意去?”
帝國丞相:“沒有,臣明日一定前去!”
這兩天之內,一個相國死了,一個右丞相被綁了,還有一個左丞相明天就要罷官了!
李斯突然間感覺,怎麽有點像是夢一般,一點都不真實呢?
而明天左丞相的位子空出來了,那麽又會有誰來接手呢?
想一想,李斯開始有點期待明天的早朝了!
(未完待續...)
ps:昌平君是在平定了嫪毐叛亂之後才當上的丞相,作者這裏提前了。
之後還有一個甘羅,甘羅本來應該就比嬴政小3歲,作者也改了。
提前說一聲,不然又會有人在那說這說那的。
如此一來,秦王就將實權在手!
蓋聶望了望此刻毫無形象的趙政,內心深處一種無名的恐怖,瞬間蔓延開來。
這位秦王,現在很沒有形象的側躺在大殿之上,一股慵懶之氣盡顯無疑。
但就是因為這樣,才越發的深感恐怖!
你能夠明麵上看出來就很厲害的人,未必真的厲害,但往日一個嘻嘻哈哈、沒個正形的王,卻可能不是真的玩物喪誌!
對於蓋聶來說,現在的趙政無疑就是這樣的。
他親手去執行的刺殺相國的任務,但他至始至終都沒有想到還有這種可能。
大秦第一劍客:“李斯大人的意思是,那名相國府的管事,就是羅網中的掩日?”
秦國丞相:“關於這一點我就知道得不是那麽詳細了,但是如果我沒有看錯的話,最後那名管事逃走的時候,手中拿著的應該就是掩日劍!”
帝國始皇帝:“你沒看錯,這一點不用再問了,那名管事的確是羅網殺手掩日。”
秦國相國府上的管事,竟然就是羅網中的天字一等殺手——掩日!
這誰能夠想得到?
如果不是秦王讓所有大臣去抓這名管事的話,那麽真相就將擁有掩藏在黑暗中。
但是秦王又是怎麽知道這名管事就是掩日的呢?
這是一個讓人費解的問題。
帝國始皇帝:“李斯,那件事情辦得怎麽樣了?”
帝國丞相:“迴陛下,之前正要向您匯報,但是您走得太快了,一時間沒來得及說。”
帝國丞相:“一切都按照您的吩咐辦妥了,在大秦精銳的配合下,刺客在逃走的時候,挾走的正是右丞相大人!”
一國的右丞相被人抓走了!
這又是一件足以震驚整個秦國的大事。
所有大臣,再加上數千人的大秦精銳,一同去抓刺殺相國的殺手!
結果殺手不但沒有抓到,反而還讓殺手綁走了一國的右丞相!
這要是讓其餘六國知道了,恐怕他們大牙都會笑掉,簡直是將大秦的臉麵丟得一幹二淨。
以後的是史書上應該都會記錄上這一筆,然後為後世的人,提供一個曆史上的笑點。
“右丞相!昌平君!”
嘶!~
司馬安倒吸了一口氣。
還未完全平複的內心,在這一瞬間又提到了嗓子眼上。
右丞相!
又是一個頂了天的大人物!
左右丞相為相國的副手,在國相不在的時候,他們就等於是一個相國!
陛下這是準備將能夠阻止他發號政令的人,都給弄走啊!
帝國最強上將:“可是昌平君大人?”
帝國丞相:“正是右丞相昌平君大人!”
李斯也不明白趙政為什麽要弄昌平君,昌平君和呂不韋之間雖然有關係,但是關係其實並沒太密切。
不過不明白歸不明白,他也不會向司馬安這樣傻不拉幾的直接問。
人老了精明一點不好嗎?
知道得太多了,小心死得太快,他們隻要辦好秦王吩咐下來的事情就對了。
帝國始皇帝:“行了,司馬安,就你問題最多!”
昌平君啊!
這可是一個鐵憨憨,表麵上一套,背地裏又是另外一套。
一直與楚國和農家有聯係,目的就是想要搞垮他們大秦。
身為秦國的右丞相,卻是挖空了心思的想要搞垮秦國,你說這種人氣不氣人?
不過誰叫人家是楚國的王室呢?
之後還會直接當上了楚國的王,他不向著楚國,難道還能向著秦國不成?
帝國始皇帝:“蓋聶,等會兒朕教你如何使用通訊器上的定位功能,你到時候跟著定位的指引,自然就能夠找到昌平君和掩日的下落了。”
在今天上早朝的時候,趙政早已經在昌平君身上動了手腳了。
要不然他也不會特意安排昌平君被劫走。
昌平君被劫走的好處,就多多了。
一,朝中少了一個權臣。
二,昌平君身上已經他偷偷做了手腳,順著定位輕鬆便能夠找到掩日的蹤跡。
大秦第一劍客:“多謝陛下!如此,蓋聶必能在三日之內完成迴收羅網的作用!”
羅網內部既然隻有掩日一人知道呂不韋就是幕後掌控者的話,那麽事情就要簡單得多了。
帝國始皇帝:“李斯,蔡澤那老頭今天還老實吧?”
蔡澤,就是今日朝上的禦史大夫,也是當朝的左丞相。
不過他可不是呂不韋的人,他比呂不韋的資曆都還要老,曾奉事昭王、孝文王、莊襄王三代,如今到了趙政這裏已經是第四代了。
這老頭所幸是屬於那種怕死類型的。
有能力是有能力,但是每次發現有人要搞他的時候,他就能直接罷官迴鄉下躲著,從此遠離朝堂紛爭。
趙政估摸著,明日這老頭應該也會稱病重,想要送迴自己的相印,從此有多遠走多遠了。
帝國丞相:“迴陛下,蔡大人今日下朝之後,便老老實實的呆在自己府中,哪裏也沒去。”
帝國始皇帝:“還真挺老實的,那就讓他呆著吧!”
帝國始皇帝:“你明日早朝之前去一趟他府中,問他要不要上朝,如果他說他病重了,要你把相印交還給朕,那你就收著不用理他!”
帝國丞相:“這……”
李斯真的很想問一句:這真的好嗎?
畢竟人家蔡老頭也沒有犯什麽事情啊?
帝國始皇帝:“怎麽?你不願意去?”
帝國丞相:“沒有,臣明日一定前去!”
這兩天之內,一個相國死了,一個右丞相被綁了,還有一個左丞相明天就要罷官了!
李斯突然間感覺,怎麽有點像是夢一般,一點都不真實呢?
而明天左丞相的位子空出來了,那麽又會有誰來接手呢?
想一想,李斯開始有點期待明天的早朝了!
(未完待續...)
ps:昌平君是在平定了嫪毐叛亂之後才當上的丞相,作者這裏提前了。
之後還有一個甘羅,甘羅本來應該就比嬴政小3歲,作者也改了。
提前說一聲,不然又會有人在那說這說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