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邊。
肅王昨夜清點了京郊大營裏的全部騎兵,也就兩千人馬,還有一萬五千的步兵,連夜急行軍,前往玉環山脈。
騎兵太難養了,肅王手中對外稱有十萬黑羽軍,實則真正能作戰的也就隻有五萬,其他是後勤等兵種。
其中也就隻有五千騎兵,三千騎兵還在戍邊,防備大燕。
不需要帶輜重,每個士兵的口糧也是連夜準備好了兩天的量,幾乎一路都是急行軍,恨不能日行八十裏地。
兩天後,騎兵由肅王領著先一步到達祥雲縣做休整,步兵還需兩三日才能到達。
祥雲縣的孔縣令看到肅王帶領的兩千騎兵,整個人直接跪了。
他心虛啊。
太子在玉環山養私兵一事,他當然知道,畢竟天天要運送補給,需要他這個縣令打掩護啊。
肅王看著一臉慘白,身子抖成篩子的孔縣令,知道對方是個軟骨頭,便冷聲嗬斥道,
“孔縣令,太子一事已經暴露,太子也已經放棄了抵抗,主動供出了私兵藏匿之地,還有他的兵符。
本王奉皇上的命令來收繳這些私兵,你識趣點,去做個引路和勸降的人,讓那些山上的人聽從命令,別做無謂的反抗,本王也承諾不會傷他們分毫。
都是大趙的好兒郎,誰在這樣的內鬥中死了,本王都心疼,你可明白了?”
“小的明白!小的明白!”孔縣令連連點頭,“小的這就去玉環山脈,向李大人稟告此事,讓他安排投降一事。”
“不急,明一早再出發。”肅王開口說道。
隨後,肅王命令騎兵好好休息一晚,馬兒也是,喂足草料,為明天可能發生的戰鬥做好準備。
很多時候,你說造反,一夥人興奮地要跟著你幹,並不是因為臣服你的個人魅力,而是他們也奔著高官厚祿而去。
你或許有身份地位有名望,大家就願意推舉你為領頭羊,帶著大家夥一起造反。
可是,當你撂擔子不幹了,說不想造反了,那並不代表著你手底下的人也不想幹了。
所以,雖然有太子給的兵符,也有太子書寫的信件,但是,肅王很清楚,這並不意味著會一切順利。
果然也確實如肅王猜想的那般。
幫助太子管理采石場,還有這些私兵的五個中層領導,還有三十個小領導,麵對太子的放棄,發生了內訌。
一半的人選擇直接投降,接下來是殺是剮,悉聽尊便。
這些人是太子真正的心腹,太子的話就是鐵令,太子的榮辱就是他們的榮辱,沒有自己的思想。
剩下的一半,一小部分人不顧其他人死活,隻想著自己逃出去,保住小命。
另外一大部分,就是比較激進的,想要殊死一搏,就算是幹不過,也要生生咬下來朝廷的一塊肉,還有人叫囂著要把肅王給砍了,這樣死後也能留名,哪怕是臭名。
主打一個你不想讓我好過,那你也別想好過!
孔縣令也被他們綁起來了,聽著他們吵來吵去的,心驚膽戰,抖的不行。
就怕那幾個最憤怒的刺頭,會先把自己給砍了泄憤。
就這麽吵了兩個時辰,依舊僵持不下,到了中午吃飯的時候。
大家決定先吃飯,再接著商議到底該怎麽辦。
而就是這一頓飯,太子的心腹們,就把那些激進的反對派還有逃跑派給藥倒了。
策劃這事的,就是孔縣令口中的李大人,他麵白無須,長相有些陰柔,不難猜出,對方是內侍出身。
“嗚嗚嗚……李大人,還得是您啊,一出手就把這些人給收拾了。”
孔縣令也被放了,哭的鼻子一把淚一把的,也不忘拍馬屁。
李大人,也就是李安平,幽幽地歎了口氣,嫌棄地看了他一眼,也不衝孔縣令說什麽,隻是扭頭吩咐其他人,
“派兩個人去將這裏的賬冊還有信件等都燒了,剩下的人隨我去見肅王。”
“李爺,咱們還能再見太子殿下嗎?”有人問李安平,“是會就地砍頭,還是會帶迴皇宮?”
李安平搖搖頭,又歎了口氣,他也拿不準啊。
前些日子,他收到了太子的傳信。
雖然太子告訴他,他腿廢了,要準備逼宮造反的事情了。
可是,太子在信中一句具體的計劃都不提,反而告誡他,一旦被招降,就立刻處理掉那些不願投降的刺頭,帶著其他人乖乖聽令,歸降。
李安平看完信後,就立刻把信件給銷毀了,誰也沒讓看。
他以為這種事情要很晚才會發生,可沒想到居然這麽快就來了。
李安平很擔心太子的處境,可也知道自己並不能做什麽。
可有一點他很確定,太子死,他也不會偷生。
-
肅王聽完李安平的匯報,緊繃的心弦終於鬆了鬆,一直鼓脹刺痛的太陽穴和讓他煩躁的頭疼,也有所緩解。
“很好!”肅王沉著臉點點頭,“你們這些人隨本王迴京,這裏的普通士兵就由本王的手下收編了。”
“謝王爺!”李安平帶著其他人恭恭敬敬地叩頭。
肅王揉揉刺痛的太陽穴,不想多說一句話,轉身就上馬。
他要立刻迴京,迴去抱一抱穆念秋,看一看兩個孩子。
他還是有點高估自己了,還以為這個頭疼的毛病,因為念秋這一年的陪伴,已經治愈了。
可實際上,隻是緩解,不是治愈。
-
京城。
肅王迴京後,騎馬疾馳,直接迴了王府,風塵仆仆地就進了聽雨閣。
“王爺這是怎麽了?臉色這麽難看。”張公公望著進去的主子,一邊吩咐下人趕緊準備沐浴的水,一邊在心裏嘀咕。
不過,他也不擔心。
有王妃在呢。
王爺就是有天大的怒火,到了王妃身邊,也會被輕易地安撫下來,變的特別平和,像是被馴服的野獸。
穆念秋在陪著兩個小孩玩耍,拿著撥浪鼓,左右搖晃,逗兩個孩子左右扭頭,尋找聲音的來源。
她看見肅王迴來了,便將撥浪鼓放下,囑咐祝嬤嬤還有奶娘看著兩孩子,自己起身相迎,快步走向肅王,關切地問道,
“王爺可有受傷?”
“頭疼。”肅王直接將她攬在懷裏,將腦袋靠在她的身上。
“怎麽會頭疼的?讓太醫來瞧瞧?”穆念秋清冷的聲音中帶著柔意,
“王爺可是這幾日都沒怎麽休息了?你躺下,我給你揉揉,你先睡會兒?”
肅王嗯了一聲,可還是抱著她不撒手,也不帶動的。
祝嬤嬤還有兩個奶娘見王爺一迴來就這麽纏著王妃膩歪,都低著頭,努力隱身,想要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咿咿呀呀……”
兩孩子發現娘親不在了,開始咿呀叫著扭頭找人了。
左找找,右找找,還是找不到娘親,性急的大兒子就開始咧著嘴巴哭了起來。
妹妹一看哥哥哭了,便也咧著嘴巴跟著哭了起來。
兩個奶娘趕緊上前要抱著哄。
“王爺,孩子們哭了,我們一起去看看,把他們哄好了,讓奶娘抱下去,王爺也好休息,好不好。”
穆念秋衝肅王輕聲說,還是那不急不躁的樣子。
肅王鬆開她,扭頭看了一眼鬧騰的兒子閨女,又看向穆念秋,舒心地笑了笑,
“念秋,幸虧有你,本王的頭痛好多了。”
肅王昨夜清點了京郊大營裏的全部騎兵,也就兩千人馬,還有一萬五千的步兵,連夜急行軍,前往玉環山脈。
騎兵太難養了,肅王手中對外稱有十萬黑羽軍,實則真正能作戰的也就隻有五萬,其他是後勤等兵種。
其中也就隻有五千騎兵,三千騎兵還在戍邊,防備大燕。
不需要帶輜重,每個士兵的口糧也是連夜準備好了兩天的量,幾乎一路都是急行軍,恨不能日行八十裏地。
兩天後,騎兵由肅王領著先一步到達祥雲縣做休整,步兵還需兩三日才能到達。
祥雲縣的孔縣令看到肅王帶領的兩千騎兵,整個人直接跪了。
他心虛啊。
太子在玉環山養私兵一事,他當然知道,畢竟天天要運送補給,需要他這個縣令打掩護啊。
肅王看著一臉慘白,身子抖成篩子的孔縣令,知道對方是個軟骨頭,便冷聲嗬斥道,
“孔縣令,太子一事已經暴露,太子也已經放棄了抵抗,主動供出了私兵藏匿之地,還有他的兵符。
本王奉皇上的命令來收繳這些私兵,你識趣點,去做個引路和勸降的人,讓那些山上的人聽從命令,別做無謂的反抗,本王也承諾不會傷他們分毫。
都是大趙的好兒郎,誰在這樣的內鬥中死了,本王都心疼,你可明白了?”
“小的明白!小的明白!”孔縣令連連點頭,“小的這就去玉環山脈,向李大人稟告此事,讓他安排投降一事。”
“不急,明一早再出發。”肅王開口說道。
隨後,肅王命令騎兵好好休息一晚,馬兒也是,喂足草料,為明天可能發生的戰鬥做好準備。
很多時候,你說造反,一夥人興奮地要跟著你幹,並不是因為臣服你的個人魅力,而是他們也奔著高官厚祿而去。
你或許有身份地位有名望,大家就願意推舉你為領頭羊,帶著大家夥一起造反。
可是,當你撂擔子不幹了,說不想造反了,那並不代表著你手底下的人也不想幹了。
所以,雖然有太子給的兵符,也有太子書寫的信件,但是,肅王很清楚,這並不意味著會一切順利。
果然也確實如肅王猜想的那般。
幫助太子管理采石場,還有這些私兵的五個中層領導,還有三十個小領導,麵對太子的放棄,發生了內訌。
一半的人選擇直接投降,接下來是殺是剮,悉聽尊便。
這些人是太子真正的心腹,太子的話就是鐵令,太子的榮辱就是他們的榮辱,沒有自己的思想。
剩下的一半,一小部分人不顧其他人死活,隻想著自己逃出去,保住小命。
另外一大部分,就是比較激進的,想要殊死一搏,就算是幹不過,也要生生咬下來朝廷的一塊肉,還有人叫囂著要把肅王給砍了,這樣死後也能留名,哪怕是臭名。
主打一個你不想讓我好過,那你也別想好過!
孔縣令也被他們綁起來了,聽著他們吵來吵去的,心驚膽戰,抖的不行。
就怕那幾個最憤怒的刺頭,會先把自己給砍了泄憤。
就這麽吵了兩個時辰,依舊僵持不下,到了中午吃飯的時候。
大家決定先吃飯,再接著商議到底該怎麽辦。
而就是這一頓飯,太子的心腹們,就把那些激進的反對派還有逃跑派給藥倒了。
策劃這事的,就是孔縣令口中的李大人,他麵白無須,長相有些陰柔,不難猜出,對方是內侍出身。
“嗚嗚嗚……李大人,還得是您啊,一出手就把這些人給收拾了。”
孔縣令也被放了,哭的鼻子一把淚一把的,也不忘拍馬屁。
李大人,也就是李安平,幽幽地歎了口氣,嫌棄地看了他一眼,也不衝孔縣令說什麽,隻是扭頭吩咐其他人,
“派兩個人去將這裏的賬冊還有信件等都燒了,剩下的人隨我去見肅王。”
“李爺,咱們還能再見太子殿下嗎?”有人問李安平,“是會就地砍頭,還是會帶迴皇宮?”
李安平搖搖頭,又歎了口氣,他也拿不準啊。
前些日子,他收到了太子的傳信。
雖然太子告訴他,他腿廢了,要準備逼宮造反的事情了。
可是,太子在信中一句具體的計劃都不提,反而告誡他,一旦被招降,就立刻處理掉那些不願投降的刺頭,帶著其他人乖乖聽令,歸降。
李安平看完信後,就立刻把信件給銷毀了,誰也沒讓看。
他以為這種事情要很晚才會發生,可沒想到居然這麽快就來了。
李安平很擔心太子的處境,可也知道自己並不能做什麽。
可有一點他很確定,太子死,他也不會偷生。
-
肅王聽完李安平的匯報,緊繃的心弦終於鬆了鬆,一直鼓脹刺痛的太陽穴和讓他煩躁的頭疼,也有所緩解。
“很好!”肅王沉著臉點點頭,“你們這些人隨本王迴京,這裏的普通士兵就由本王的手下收編了。”
“謝王爺!”李安平帶著其他人恭恭敬敬地叩頭。
肅王揉揉刺痛的太陽穴,不想多說一句話,轉身就上馬。
他要立刻迴京,迴去抱一抱穆念秋,看一看兩個孩子。
他還是有點高估自己了,還以為這個頭疼的毛病,因為念秋這一年的陪伴,已經治愈了。
可實際上,隻是緩解,不是治愈。
-
京城。
肅王迴京後,騎馬疾馳,直接迴了王府,風塵仆仆地就進了聽雨閣。
“王爺這是怎麽了?臉色這麽難看。”張公公望著進去的主子,一邊吩咐下人趕緊準備沐浴的水,一邊在心裏嘀咕。
不過,他也不擔心。
有王妃在呢。
王爺就是有天大的怒火,到了王妃身邊,也會被輕易地安撫下來,變的特別平和,像是被馴服的野獸。
穆念秋在陪著兩個小孩玩耍,拿著撥浪鼓,左右搖晃,逗兩個孩子左右扭頭,尋找聲音的來源。
她看見肅王迴來了,便將撥浪鼓放下,囑咐祝嬤嬤還有奶娘看著兩孩子,自己起身相迎,快步走向肅王,關切地問道,
“王爺可有受傷?”
“頭疼。”肅王直接將她攬在懷裏,將腦袋靠在她的身上。
“怎麽會頭疼的?讓太醫來瞧瞧?”穆念秋清冷的聲音中帶著柔意,
“王爺可是這幾日都沒怎麽休息了?你躺下,我給你揉揉,你先睡會兒?”
肅王嗯了一聲,可還是抱著她不撒手,也不帶動的。
祝嬤嬤還有兩個奶娘見王爺一迴來就這麽纏著王妃膩歪,都低著頭,努力隱身,想要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咿咿呀呀……”
兩孩子發現娘親不在了,開始咿呀叫著扭頭找人了。
左找找,右找找,還是找不到娘親,性急的大兒子就開始咧著嘴巴哭了起來。
妹妹一看哥哥哭了,便也咧著嘴巴跟著哭了起來。
兩個奶娘趕緊上前要抱著哄。
“王爺,孩子們哭了,我們一起去看看,把他們哄好了,讓奶娘抱下去,王爺也好休息,好不好。”
穆念秋衝肅王輕聲說,還是那不急不躁的樣子。
肅王鬆開她,扭頭看了一眼鬧騰的兒子閨女,又看向穆念秋,舒心地笑了笑,
“念秋,幸虧有你,本王的頭痛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