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王治下的山東為了建軍而全力壓榨,晉王的山西也沒閑著。


    山西商人行遊天下,到處建立商會,設立錢莊。


    晉王府憑借積年累月攢下來的信用,向全省錢莊分三批次借款,月利三分,年化率36%,按照現行標準是妥妥的高利貸了。


    全晉商人百年累積的財富全都變成了一箱箱的子彈,一門門的大炮,山西東部的太行山碉堡係統被修築的銅牆鐵壁。


    山西的兵工係統全力運轉,由最初的僅有槍炮彈藥四個工廠發展到包括鐵工、引信、電氣在內的17個工廠,兵工係統超過1.5萬人,可以做到月產輕重火炮35門,迫擊炮 100 門,步槍300支,機槍15挺,衝鋒槍900支,炮彈發,迫擊炮彈 9000發,子彈420萬發。


    太原廠的拳頭產品乃是晉造88毫米野戰炮與晉造105毫米山炮,他們的橫楔式炮閂,合式大架,套管自緊和複進機,以及高低機方向機乃至護盾大體相同,可以說這是一種十分歐式的設計,即中口徑野戰炮與步兵炮同種炮架設計,僅火炮不同。


    這些痕跡在日係設計中極為少見,他們的明治山野炮大多隻有炮車相同,在具體的火炮設計上仍是百花齊放。


    同時,該炮擯棄了之前日係風格的晉造火炮的鋼箍自緊,而采用克虜伯風格的套管自緊,以及不再使用日係的螺式炮閂而采用克虜伯風格的橫楔式炮閂,種種細節,不禁讓人感覺,這兩種火炮就是德國佬的手筆。


    雖然官方說法是引進了瑞士蘇羅通公司的產品仿製而成,但大家私下裏都認為這是德國克虜伯公司的某種90毫米級別火炮廢案的重新利用,畢竟德國被限製了軍備,可軍火公司對外交流可管不著,我們還是要吃飯的嘛。


    山西因為鋼材生產質量低下,無法製造出合格耐用的步槍槍管,於是,發射手槍彈,對槍管磨損較小的衝鋒槍在山西軍隊中鋪開來。


    但出於日本對衝鋒槍一向蜜汁腦洞,他們對於衝鋒槍的研發不能說是百花齊放吧,也隻能說是一無是處。


    日本第一支試製衝鋒槍要到1927年才完成,而且還是從1920年就開始研製的,結果陸軍的報告指出:這種衝鋒槍經常卡殼,1200發\/分的過快射速導致槍管容易過熱,結構不穩定,無法適應作戰環境。


    同時,在測試中,該槍的撞針和退殼鉤也相當難堪的因損壞而不得不更換。


    日係輕武器設計一向都是千奇百怪,也就栓動步槍和繳獲加蘭德後的半自動步槍研發較為靠譜。


    1930年,這位奇醜無比的作品與瑞士sig,芬蘭拉赫蒂,美製湯姆森同台競技,不出意料的落選了,海軍選擇了瑞士人的sig1920式,也就是伯格曼的mp18i魔改版,稱之為ベ式機關短銃。


    在一二八事件與淞滬抗戰中,中方的教導總隊、粵軍、上海警察總隊手持這些白格門、仿白格門與青島造的國產sig和對麵同樣裝備伯式衝鋒槍的日軍駐上海陸戰隊展開了慘烈的近距離巷戰。


    山西的鋼鐵廠從德國人那裏引進了1.5噸級電弧煉鋼爐和全套的德國冶煉技術,產量大概月產300噸,供給給所謂的西北實業公司與育才機器廠,全力製造武器。大量日本商品依據私下達成的協定,源源不斷的被晉王控製的商隊拉迴來。


    整個山西變成了一個大兵營,全省被劃分為12個民團區,在太原設立民團總指揮部,各個縣設立民團司令部,各鄉鎮,村街道征集壯丁,組織民兵大隊後備隊。


    幕僚黃旭初在草擬山西省建設計劃之意見中提出了確立民團組織體係的原則,也就是軍事組織應就組織民團製度加以改進,其係統為省政府,區指揮部,縣司令部,鄉鎮大隊,村街隊等。


    各個區成立了民團指揮部,設立指揮官一人,兼任行政監督,副指揮官1到2人,另外有參謀長,參謀副官,政訓指導員等若幹人,建立有特務隊。


    各個縣成立民團司令部,設立正副司令各一人,設立大隊長,副大隊長各一人,大隊長由鄉長,鎮長兼任,村街道設立民團後備隊隊長,由村長和街長兼任。


    有些縣在縣和鄉之間還設立了分區,由數個鄉鎮組成,區中的民團後備隊被整編為聯隊。


    這些民團隊伍的訓練內容起初僅限於軍事訓練,後來又增加了政治訓練,生產訓練,識字訓練。


    軍事訓練分為學科和術科兩類,學科有遊擊戰術,防空防毒,常識救護常識,間諜常識等數科,術科有製式教練,陣中勤務演習,遊擊戰演習等。


    城市民團每年訓練從3月到8月,鄉村民團每年從9月到3月的農閑時間進行訓練,每個民團兵都要訓練180小時以上。


    民團兵訓練期滿之後,還要在每年的元月四日至十日複習一周。識字訓練的教材由晉王府相關部門和日本教官編寫,主要內容包括社會常識,科學常識,王道思想,地區自保等。


    為了達到全民皆兵的目的,竟然還要求大學,中學的學生和各級政府公務員普遍接受軍訓。


    學生軍訓的目的,一方麵是為了讓學生掌握一些初步的軍事知識,另一方麵也是為民團培養軍事幹部,成為預備役軍官 。


    公務人員軍訓前後兩期,山西省上下共計有一萬餘人參與了軍訓內容和一般國民軍訓,相同時間也是180個小時。


    晉王府還下發了所謂的三自政策和三寓政策,也就是所謂的自衛,自治,自給。要在軍事上實現自衛,政治上實現自治,經濟上實現自給。


    三寓政策則是指寓兵於團,寓將於學,寓征於募。


    幕僚黃旭初在接受山西日報的采訪時就說道:“山西建設的社會動力是用集團的方式,將大多數的生產民眾加以組織訓練,成為鞏固的集體組織,發生強大的集體力量來推動全部的建設工作。”


    據後世統計,從1927年到1930年,山西一共訓練超過100萬以上的民團團兵,這些後備兵員將在1930年的華北大戰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給長期沉溺於中央武力之威的大員們一記狠狠的耳光。


    而此時的朝廷還在攻略陝西,畢竟自從安史之亂之後,陝西的建設就一直趕不上中原。


    渭河平原在深耕上千年後已經無力供給龐大的中央人口,關中的運河溝渠係統也被破壞殆盡。


    陝北更是成為了不毛之地,寥寥幾個定居點之間便是廣袤的荒山。


    這種跡象已經是宋明兩朝努力恢複該地後的結果了。洛水以北,大多人煙稀少,人口富集區已經從北宋時期的靈州、明代的延安府倒退到了如今的洛川一帶。


    至於兩湖、河南一帶,從明年開始的中原大旱將使得朝廷大筆的資金覆水難收,麵對齊晉兩個強藩,到底是像日本一樣倒幕成功,還是像劉秀一般據河北而統天下呢?不光是大夏各勢力想知道的,也是各列強想知道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一個師,陛下我反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抽雪茄的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抽雪茄的喵並收藏開局一個師,陛下我反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