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誰的命也是命
領主:我有技能天賦樹 作者:玄真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由於北地征兵令,現如今全世界都知道獸人舉國來戰了。
雖然舉世皆知,但無知之人不曉得700萬獸人的含義,依然自得其樂。
不過但凡有點見識的人,都曉得事情的嚴重,因此個個憂心忡忡,其中以貴族團體最為明顯。
當得知這個消息後,他們起初並不相信,覺得這可能隻是北地要挾的手段,因此大多都不予理會。
可是當他們確認情報屬實後,個個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紛紛開始想辦法解決問題。
當然,即便再急,以他們的性子,要讓他們自己出錢出力,那是不可能的。
可是如果不出人,又不出錢,獸人真打進來了怎麽辦?
在這種糾結的情緒中,他們想了個兩全齊美的辦法,那就是讓國家來負責。
事實上,這也是老套路了,他們早就駕輕就熟。
於是,無論是阿斯蘭帝國議院,還是赫林加德共和國議會都吵翻了天。
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讓國家出麵。
迫於內外聯合的壓力,兩國高層在接到征兵令後,都同意派兵增援,並且付諸行動。
當然高層也不是傻子,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肯定不能全讓自己吃虧。
於是他們開始層層下壓,國家出力了,你們同樣也要出力。
征兵令也發到了馬羅城,確切的說,整個南約組織都收到征兵令。
按照征兵配額,馬羅城分到了一萬兩千人的量,而整個南約組織的配額大約是十七萬人,並且裝備與各種後勤物資自理。
帝國隻負責統一指揮,以及傷亡補助。
這一切其實也是帝國的老傳統了,上一次大征兵在十幾年前。
伊森的父親就是死在那一次大征兵中。
此時伊森看著書桌上的征兵令,感慨萬千。
按理而言,這種事沒什麽可猶豫的,畢竟保住北地,就是保護自己。
若是以前的伊森,肯定第一時間安排相關事宜。
可是這次去了一趟北地,見識到真正的北地,伊森對於征兵這事,開始猶豫了。
當然,猶豫並非是因為在北地受到了冷待,而是伊森突然發現,人心中的成見就仿佛一座山,搬不動的。
北地人對於其他地方的人,有著根深蒂固的成見。
在這種情況下,你派兵去支援,會有什麽後果,就可想而知。
十幾年前那次征兵,馬羅城一共派去了7000人左右,結果死亡6000多人,傷殘400多人,傷亡率無限接近100%。
這種傷亡率真的是防守勝利方,所能出現的結果?
若說馬羅城情況可能是個例,但最近伊森查看了南約組織其他成員的數據。
發現所有成員無一例外都是這個結果,傷亡率無限接近100%。
人會說謊,但數據不會說謊。
北地這哪裏是打仗?又哪裏是需要增援?
他們純粹就是心裏不平衡,拿其他地區的人命當炮灰!
其他地區或許確實虧欠北地,但誰的命不是命,豈能這般踐踏?
以前不知道這些事情的時候,伊森打心底同情北地,但凡能讓利給北地的,就算吃虧,他依然願意去做。
自從接手勞森家族事務後,許多事他都不敢告訴索菲亞,就比如賣給北地的糧食,勞森家族基本沒賺一分錢,都是按成本價結算,不虧就行。
之所以如此,就為了一份心安。
可是知道這些事情後,伊森對北地的看法,徹底改變了。
這一刻,他徹底明白了,利益是利益,感情是感情,二者絕對不可以混為一談。
你對別人掏心掏肺,人家不會理解你,隻會當你是狗屎。
要是不想被別人要挾,就要讓對方知道,沒有你們,我們一樣也行。
如今南約組織已經成立,還在積極準備防禦工事,或許如今的實力還不能與北地相提並論,但伊森也不想讓北地如此踐踏生命。
因此伊森決定,在沒有得到北地認可前,不會再派一兵一卒去北地當炮灰,至多隻在物資上提供幫助。
“伊森閣下,南約的各個成員都已經擬定好了人員方案,這是馬羅城的配額。
您看一下,要是沒問題,就請盡快讓議會通過,然後征集足夠的兵源,由我們南約司令部統一調配。”
說話的是南約組織的秘書長柯特裏特。
由於南約成員協議裏有一條關於共同防務的條約,此條約旨在賦予南約司令部在共同防務上的指揮權。
因此這次北地征兵的事宜,將由南約司令部統一協調。
他來見伊森,就是希望伊森趕緊完成馬羅城的征兵任務。
伊森重重地唿了口氣道:“柯特裏特秘書長,麻煩您去通知一下其他成員,我們馬羅城這次不會出一兵一卒。
同時,我希望其他成員也不要出兵。”
聽到這話,柯特裏特愣了一下:“伊森閣下,您是在開玩笑嗎?
之前是您一直在為獸人的事情奔走,這才有了南約組織。
可是如今真要麵對獸人了,第一個退縮的卻是您?
您知道這樣的行為,很可能導致南約組織瞬間土崩瓦解嗎?”
見對方一連三問,伊森瞬間就冷下臉。
“你在質疑我?”
見伊森麵色不善,柯特裏特瞬間清醒。
南約司令部聽著好像是一個獨立組織,按理而言,有權要求各個成員配合他們的工作。
可實際上,南約司令部僅僅隻是各個成員軍事行動的執行機構。
各種行動也要聽從各地領導人的指示,這其中尤其是這位伊森閣下的指示。
由於他在紙幣區擁有著絕對的話語權,以及絕對的威望,隻要不涉及危害其他成員利益的事,基本沒有哪個成員會反對他。
因此,他其實已經成為南約組織的實際控製人。
換句話說,眼前這個威武的男人,其實就是自己的頂頭上司。
而在頂頭上司已經做出決定的情況下,第一步是應該先應下,而後才是提出疑問,而不是一上來,就提出質疑,這才是一個打工人該有的覺悟。
意識到自己犯了錯,柯特裏特立刻起身道歉。
“很抱歉伊森閣下,我立刻按您的吩咐去辦!”
伊森見對方懂事,也認了錯,就不想再追究對方的無禮。
點了點後道:“去吧!還有,我希望你也能說服其他成員,大家共同不出兵!
至於原因……”
說著,伊森將十幾年前大征兵的戰損數據丟到了柯特裏特麵前。
“你看看這些就明白了。”
……
雖然舉世皆知,但無知之人不曉得700萬獸人的含義,依然自得其樂。
不過但凡有點見識的人,都曉得事情的嚴重,因此個個憂心忡忡,其中以貴族團體最為明顯。
當得知這個消息後,他們起初並不相信,覺得這可能隻是北地要挾的手段,因此大多都不予理會。
可是當他們確認情報屬實後,個個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紛紛開始想辦法解決問題。
當然,即便再急,以他們的性子,要讓他們自己出錢出力,那是不可能的。
可是如果不出人,又不出錢,獸人真打進來了怎麽辦?
在這種糾結的情緒中,他們想了個兩全齊美的辦法,那就是讓國家來負責。
事實上,這也是老套路了,他們早就駕輕就熟。
於是,無論是阿斯蘭帝國議院,還是赫林加德共和國議會都吵翻了天。
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讓國家出麵。
迫於內外聯合的壓力,兩國高層在接到征兵令後,都同意派兵增援,並且付諸行動。
當然高層也不是傻子,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肯定不能全讓自己吃虧。
於是他們開始層層下壓,國家出力了,你們同樣也要出力。
征兵令也發到了馬羅城,確切的說,整個南約組織都收到征兵令。
按照征兵配額,馬羅城分到了一萬兩千人的量,而整個南約組織的配額大約是十七萬人,並且裝備與各種後勤物資自理。
帝國隻負責統一指揮,以及傷亡補助。
這一切其實也是帝國的老傳統了,上一次大征兵在十幾年前。
伊森的父親就是死在那一次大征兵中。
此時伊森看著書桌上的征兵令,感慨萬千。
按理而言,這種事沒什麽可猶豫的,畢竟保住北地,就是保護自己。
若是以前的伊森,肯定第一時間安排相關事宜。
可是這次去了一趟北地,見識到真正的北地,伊森對於征兵這事,開始猶豫了。
當然,猶豫並非是因為在北地受到了冷待,而是伊森突然發現,人心中的成見就仿佛一座山,搬不動的。
北地人對於其他地方的人,有著根深蒂固的成見。
在這種情況下,你派兵去支援,會有什麽後果,就可想而知。
十幾年前那次征兵,馬羅城一共派去了7000人左右,結果死亡6000多人,傷殘400多人,傷亡率無限接近100%。
這種傷亡率真的是防守勝利方,所能出現的結果?
若說馬羅城情況可能是個例,但最近伊森查看了南約組織其他成員的數據。
發現所有成員無一例外都是這個結果,傷亡率無限接近100%。
人會說謊,但數據不會說謊。
北地這哪裏是打仗?又哪裏是需要增援?
他們純粹就是心裏不平衡,拿其他地區的人命當炮灰!
其他地區或許確實虧欠北地,但誰的命不是命,豈能這般踐踏?
以前不知道這些事情的時候,伊森打心底同情北地,但凡能讓利給北地的,就算吃虧,他依然願意去做。
自從接手勞森家族事務後,許多事他都不敢告訴索菲亞,就比如賣給北地的糧食,勞森家族基本沒賺一分錢,都是按成本價結算,不虧就行。
之所以如此,就為了一份心安。
可是知道這些事情後,伊森對北地的看法,徹底改變了。
這一刻,他徹底明白了,利益是利益,感情是感情,二者絕對不可以混為一談。
你對別人掏心掏肺,人家不會理解你,隻會當你是狗屎。
要是不想被別人要挾,就要讓對方知道,沒有你們,我們一樣也行。
如今南約組織已經成立,還在積極準備防禦工事,或許如今的實力還不能與北地相提並論,但伊森也不想讓北地如此踐踏生命。
因此伊森決定,在沒有得到北地認可前,不會再派一兵一卒去北地當炮灰,至多隻在物資上提供幫助。
“伊森閣下,南約的各個成員都已經擬定好了人員方案,這是馬羅城的配額。
您看一下,要是沒問題,就請盡快讓議會通過,然後征集足夠的兵源,由我們南約司令部統一調配。”
說話的是南約組織的秘書長柯特裏特。
由於南約成員協議裏有一條關於共同防務的條約,此條約旨在賦予南約司令部在共同防務上的指揮權。
因此這次北地征兵的事宜,將由南約司令部統一協調。
他來見伊森,就是希望伊森趕緊完成馬羅城的征兵任務。
伊森重重地唿了口氣道:“柯特裏特秘書長,麻煩您去通知一下其他成員,我們馬羅城這次不會出一兵一卒。
同時,我希望其他成員也不要出兵。”
聽到這話,柯特裏特愣了一下:“伊森閣下,您是在開玩笑嗎?
之前是您一直在為獸人的事情奔走,這才有了南約組織。
可是如今真要麵對獸人了,第一個退縮的卻是您?
您知道這樣的行為,很可能導致南約組織瞬間土崩瓦解嗎?”
見對方一連三問,伊森瞬間就冷下臉。
“你在質疑我?”
見伊森麵色不善,柯特裏特瞬間清醒。
南約司令部聽著好像是一個獨立組織,按理而言,有權要求各個成員配合他們的工作。
可實際上,南約司令部僅僅隻是各個成員軍事行動的執行機構。
各種行動也要聽從各地領導人的指示,這其中尤其是這位伊森閣下的指示。
由於他在紙幣區擁有著絕對的話語權,以及絕對的威望,隻要不涉及危害其他成員利益的事,基本沒有哪個成員會反對他。
因此,他其實已經成為南約組織的實際控製人。
換句話說,眼前這個威武的男人,其實就是自己的頂頭上司。
而在頂頭上司已經做出決定的情況下,第一步是應該先應下,而後才是提出疑問,而不是一上來,就提出質疑,這才是一個打工人該有的覺悟。
意識到自己犯了錯,柯特裏特立刻起身道歉。
“很抱歉伊森閣下,我立刻按您的吩咐去辦!”
伊森見對方懂事,也認了錯,就不想再追究對方的無禮。
點了點後道:“去吧!還有,我希望你也能說服其他成員,大家共同不出兵!
至於原因……”
說著,伊森將十幾年前大征兵的戰損數據丟到了柯特裏特麵前。
“你看看這些就明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