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躍這番話更是讓鄭建國等2186廠知道內情的人聽得眉開眼笑。


    恨不得大聲誇讚劉躍的心狠手辣。


    要整成塑料件,除了火箭彈成本稍微高一些,其他的東西完全不值錢。


    塑料模具的使用壽命長,生產數萬枚都不會有什麽磨損,一次投入,終生受用。


    批量生產的成本更是能降低到800元一套!


    李龍雲也是一臉驚奇地看著2186廠的眾人。


    趙興邦看法不一樣。


    “利用塑料來做零配件,強度能達到嗎?火箭彈發射時,雖然不需要發動機點火,可也需要不低的強度來沉受壓力把火箭彈發射出去。”


    趙興邦的問題,是所有人都擔憂的。


    真使用塑料來生產,無論是重量還是成本,確實要比鋼鐵生產的降低很多,更符合小分隊作戰使用需求。


    可這是武器啊!


    塑料那種沒有什麽強度的東西,能用來生產武器?


    “首長,請放心,采用這些,都是對國內各種生產技術基礎進行了詳細了解,才做出的考慮。這款單兵反坦克火箭筒,無論發射筒還是火箭彈,都是一次性用品,發射完後,可以直接丟棄……這款火箭筒可以有效提升小分隊的火力,也為裝備更多兵種。比如步兵、炮兵、裝甲兵、空降兵、海軍陸戰隊等。以此來提升部隊各兵種的近程重火力支援能力……”


    劉躍把設計思路跟作用範圍向軍方首長做了介紹。


    “一次性使用?太浪費了……”趙興邦皺起了眉頭。


    劉躍這設計確實不錯,但是太浪費了一些。


    火箭筒發射器,應該反複使用。


    勤儉節約,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首長,這確實有些浪費,但是在很多時候,小分隊作戰,都是執行偵察等任務,考慮到體力等問題,哪怕節省一公斤的重量,都能讓他們攜帶更多子彈跟裝備……”


    劉躍也知道部隊首長們的心思。


    部隊沒錢,火箭筒發射器,應該重複使用才行……


    可對於深入敵後執行偵察任務之類的小分隊,發射完了繼續帶著發射筒,著實有些累贅。


    “另外,即使丟棄,敵人得到,沒有火箭彈,這發射筒也沒有什麽用處,塑料製成的東西,敵人也不會研究……”


    “更何況,批量生產情況下,一套發射筒,成本也就二三十,卻可以讓我們深入敵後的部隊減輕不少負重壓力……”


    隨著劉躍的進一步解釋,趙興邦等首長臉上的欣喜也開始展現出來。


    如此威力的單兵裝備,整體成本也不是很高。


    報廢一輛幾百萬的坦克,隻要兩千多塊錢,著實沒有必要去糾結二三十的成本。


    “也可以生產可以重複使用的金屬發射筒,配備給裝甲步兵等單位,以此提升反坦克能力……這些完全可以利用現有技術基礎直接生產,不用太高的成本……甚至在爆發戰爭時,可以直接裝備給民兵,人手一具。雖然是單兵武器,大規模使用下,火力也是非常密集的。在敵人後方裝甲集群集結區域,形成高密度反坦克火力,任何強大裝甲部隊在被埋伏的情況下,都難以招架……”


    劉躍繼續說服部隊首長們。


    配合坦克作戰的裝甲步兵攜帶反坦克火箭筒,完全可以大幅度提升裝甲車輛反坦克能力。


    國內坦克數量不足,看著美國跟蘇聯動不動都是數萬輛先進而強大的坦克,說不羨慕,那是不可能的。


    ,是沒錢裝備那麽多數量的。


    裝備不起,卻也可以裝備更多的反坦克火箭筒嘛。


    沒有強大的進攻力量,可以有強大的防禦力量。


    在沒有先進武器裝備的情況下,遊擊戰、戰術穿插什麽的,那是的作戰指揮思想。


    以後有錢了,直接飽和打擊……


    “首長,單兵反坦克火箭筒,實際上是為彌補107單管火箭炮在攜帶不方便的情況下使用。設計的還有多用途火箭彈,目前由於時間跟經費等問題,還沒進入樣品生產,僅僅有了初步設計方案……設計時候考慮的是多用途火箭彈可以有效對裝甲運輸車、步兵戰車增加的柵格防護形成威脅,減小柵格提前引爆火箭彈而對破甲能力產生影響……同時采用錐形裝藥設計,在火箭彈前罩置有鋼珠和金屬鋯組成的隨進環,讓自鍛彈頭可以穿透20毫米裝甲或300毫米鋼筋混凝土工事,並且讓隨進鋼珠和金屬鋯對裝甲跟工事內部產生殺傷跟點火……”


    劉躍為了增加說服力,把尚未生產樣彈的設計方案也給拿了出來。


    反正這些都是未來80毫米單兵火箭筒彈藥的改型,連原型設計都提前用了,也不用江北機械廠再去耗費精力……


    “我們的技術能實現嗎?”


    聽著劉躍介紹的情況,無論是後勤還是作戰部隊的首長,都動了心。


    龍振華嚴肅地看著劉躍,“可不能隻是放空炮!到時候部隊需要,結果搞不出來……”


    劉躍自然知道事情的嚴肅性,“首長,這種火箭彈設計起來並不難,主要對生產技術要求比較高,以目前的技術基礎,生產出來樣品沒有問題,就是成本比較高……”


    鄭建國也急忙補充,“首長,穿甲彈生產起來反而比較容易,戰鬥部沒這麽複雜……”


    他算是看明白了,劉躍這是逮著機會就死要錢。


    對於劉躍被他要到2186廠,鄭建國覺得,這是他一輩子最正確的決定。


    “李參謀,你怎麽看?”趙興邦聽完後,沒有說生產訂單的問題,而是轉而問李龍雲。


    李龍雲皺起眉頭,“威力確實不錯,也符合部隊需求……可試驗並沒完成,如果性能不穩定,反而會嚴重影響部隊作戰能力……”


    李龍雲對於這兩款裝備也非常眼熱,可試驗沒完成,誰能保證任何環境下可靠?


    要不然,出了問題,誰都承擔不起那後果。


    “要不先生產一批樣品,同時他們繼續進行試驗,試驗完成後再考慮大規模生產,現在采購一批同時讓部隊幫著進行作戰試驗……這樣也可以讓他們有經費繼續展開深入研究……”龍振華提議著。


    先生產一批應急。


    其他試驗,可以繼續搞。


    “對,李參謀,我覺得也可以先生產一批,西南地區屬於丘陵地帶和。重火力難以運輸,大規模裝甲集群無法展開,炮兵陣地也容易暴露……能有效對付防禦工事或敵人的隱蔽堡壘,107跟這款單兵火箭筒效果都不錯。”


    趙興邦也覺得,應該讓部隊先裝備一批。


    尤其是107單管火箭炮。


    在山區裏麵,使用起來,效果就比較理想。


    李龍雲翻了個白眼:“這是你們考慮的問題……用107火箭炮對付敵人工事和碉堡,以及隱蔽的炮兵陣地、指揮中心等,應該是不錯的。試生產一批單兵反坦克火箭筒,一旦遇到裝甲目標,也能讓單兵小分隊有能力摧毀……”


    不是李龍雲不動心,而是現在這情況,即使提供給部隊用於作戰試驗,也不可能太多。


    “生產240門107單管火箭炮,每門樣炮配備10枚火箭彈,再生產500具80毫米單兵反坦克火箭筒,如何?”趙興邦詢問李龍雲。


    李龍雲聽到這數量,瞪大了眼睛。


    別說他,就連其他人,都是不可思議。


    根本就沒完成試驗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強國快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葫蘆村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葫蘆村人並收藏強國快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