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初升,金光籠罩太極殿,巍峨宮牆,莊嚴肅穆。舉子們分兩列,垂手低頭,屏息靜步,由偏門魚貫入正殿。
大殿上有序的擺了矮幾,再一個布墊,舉子們依次被指引著跪坐在矮幾前,大殿並沒有燒炭火,三月地麵的寒冷不是一張薄薄的布墊能抵擋住。
但無人在意,魚躍龍門就看今日了。
所有舉子就位後,主考官和四名監考官入殿來。今年的主考官是先皇時的龍圖閣大學士當初還是皇子的當今陛下的老師,皇子登基後他就告老還鄉四處遊學廣收弟子。與當今另一名宿並稱為南芮北皋。
皇帝去年年前才最終決定太子人選,為了太子,才又把自己的老師又請迴來,內閣大學士加封太子太師。上任來第一件事就是主持春闈。
所有舉子起身,拱手彎腰行弟子禮。芮禮抬手,“諸位,今日在此,已是天子門生,望諸位行必有方,言出本心,下筆如有神助,不枉此行。”
“尊大學士教誨。”眾舉子齊拱手道。
小黃門在殿外敲響金鑼,殿試正式開始,今日的考題是:君無為,法無不為,法行而君不必憂;臣不必勞,民但而守法,上下無為而天下治。
韓非子的法家。在曆史長河中,除了開國皇帝和中興之君,其餘皇帝都要仁治,要尊儒家,法製隻是一種手段,卻不能是主流。
當今陛下不是開國君,若勉強稱上中興君,陛下已經不年輕,冊立太子就是為了後事準備。
在這個節骨眼上,在這個太子太師任主考官的時候,出這個題目陛下到底是傾向法家,還是個陷阱。
眾人皺眉苦思時,一人的奮筆疾書就是分外的打眼,芮禮摸摸他花白的胡須,滿意的看著楊嶠。
柳珣不多時也提筆開始破題寫策論,他寫的入神就能忘記身體的不適。他比所有人都貪圖享受,但他決心忍耐時,他就能忍別人忍不了的苦。
殿試一日是不進水米的,傍晚,小黃門再次敲響金鑼,舉子離殿,試卷糊名,主考官和監考官今日會留宿宮中連夜閱卷。
依舊是排做兩列沉默無言出宮牆,才出了金水橋,柳珣兩腳一軟就要往地下倒。
這次接住他的是一位麵容寬厚的舉子,麵相比他大上幾歲,“柳公子,你怎麽了?”
柳珣看他有幾分麵熟,那人微笑道。“我是陪都李家人,祖父曾任吏部侍郎。”
“原來是舅表哥。”柳珣反手拉住他的手,今早上他的吃穿全是得得兒經手,他不懷疑得得兒,但他也必須再慎重一點,“我家書童也不知道去哪了,如今我腿腳無力,煩請舅表哥送我一程。”
二伯家兄弟的舅表哥也是他舅表哥。
李紀自無不可,出的門來他也有一老仆一書童駕車在等他,“先送珣表弟迴鎮國公府。”李紀麵相寬厚,心思靈動,柳珣既叫他表哥,他也順勢叫起表弟來。
老仆把車趕到理鎮街外就不再往前走,他對李紀說,“少爺,咱們現在兩手空空什麽準備都沒有怎好上鎮國公府去?”
“不說還是親家,就是少爺你還和表小姐訂著親呢,這走動可馬虎不得。”老仆苦口婆心的說。這姑奶奶去世後,李家就和鎮國公府少了往來,尤其姑爺又續娶又外派,表少爺都帶在身邊,隻把表小姐留在府上,若不是為了表小姐,李家也不會一年四時節禮的往鎮國公府來。
國公府生的一雙勢力眼,少爺正是殿試的緊要時,可別衝撞了。
“珣弟已經起立不成,難道我能把他扔在街上不成?”李紀說,“我叫了國公府下人來接,過門不入豈不更失禮。”
“是我疏忽了。”柳珣說,“老人家,你隻管往前頭趕,再有一黑油大門,那是我家的獨立門戶,進出自由。”
他又對李紀說,“舅表哥莫怪,事急從權,不是有心怠慢。李兄今日當是同科舉子順手幫忙。”
“等來日金榜題名,李兄上門提親時,弟弟定在正門迎候。”柳珣說。
“表弟說的客氣話。”李紀說,“就直接去珣弟的院子,改日再來拜訪侯爺和老太太。”
柳珣的症狀不像緊張過度,不像風寒入體,更不像餓過頭。但李紀知機也不曾過問。
喬氏聽婆子來秉一名李紀的舉子送少爺迴來了,喬氏一聽,李紀不就是和二姑娘定親的人,雖是疑惑不解,一邊讓人趕緊請進來,一邊讓丫頭去請二姑娘過來,二姑娘畫的一手好丹青,喬氏常央了她的話作來描花樣子。
柳珣迴來的異狀讓喬氏大驚失色,忙不迭的讓人去請大夫,嘴上埋怨著,“你爹也真是,說要等你迴來,現下又不知道去哪了。我的兒,你可還有哪裏不舒服?”
“無事。”柳珣說,“李兄與我同日殿試,見我身體微恙就送我迴來。多虧有他了。”
“我瞧著這位進士老爺眼熟,怕是和我家有大緣份的人。”喬氏笑說,“多謝了。”
李紀拱手行晚輩禮,“公子既然已經送到,我便先告辭了。”
“急什麽,好歹坐下來飲一盞茶。”喬氏和睦道,“我家老爺迴來也要謝一謝你的。”
“不敢當,舉手之勞而已。”李紀說。
“太太,二姑娘送畫過來了。”一婆子進門來小聲稟告。說是小聲,李紀也是能聽見的,耳尖騰的變紅。
喬氏讓迴二姑娘她這有客,請她稍候。
“晚輩這便走了,太太有來訪先處理吧。春寒料峭,莫讓姑娘凍著。”李紀再拱手道,就退後出去了,邁出大門眼尖瞄到轉過身去的鬥篷尖,於是目不斜視一臉正氣的走出去了。
隻上馬車時才緊張的順拐一下,差點沒摔著,老仆看李紀忍不住咧開的嘴,便笑道,“這是見到表小姐了?”
“神女衣香裙帶風,不敢唐突細細瞧。”李紀咧嘴道。
說是未婚夫妻,李紀也是第一次見,隻覺朦朦朧朧,更是好感。
二姑娘柳敬婌,先頭二房太太的女兒,二老爺續娶的繼室是當時吏部郎中的女兒,原配的父親從侍郎位上告老後,這個吏部郎中也頂了侍郎位,吏部人笑傳,這兩個李,小李替了大李的職位,連大李的女婿都一並接受了。
二老爺續娶後在丈人的幫助下就外派做了知州,兩個兒子還是要帶在身邊親自教育,女兒就放在家裏讓老太太看著,原配女兒和繼室,分開點可能各自都安好。柳敬婌獨一個在侯府做二房的代表,獨自的長大。
她遊離在侯府各種權利相爭的外麵,喬氏對她多有善意,她心裏領情,明麵上也不會太熱切,雖然這侯府裏隻有她爹和五房是庶子。
柳敬婌原以為喬氏喚她是為了畫作,她無聊之作能有人欣賞,她也開心,到了木蘭院才知還有外客,她忙轉過身去,心道五嬸兒並不是這麽大意的人,這是為何?
柳敬婌的奶娘是見過李紀的,她個婆子也不用避諱,見外客是李紀,連忙在袖子下推推柳敬婌,柳敬婌下意識的抬頭的看了一眼,沒見著人臉,隻看見背影,柳敬婌卜一見到外男,滿臉羞澀,埋怨喚奶娘。
“我的好小姐,你再看一眼,那是李紀,是小姐舅家表哥。”奶娘小聲提醒說。
柳敬婌失神望去,那背影隻留下一道出門拐角的殘影,柳敬婌低頭收拾一下心情,才重新進去。喬氏讓柳珣就在偏間躺下,叫人去找老爺,把去接人的得得兒叫迴來。
出的外間,見柳敬婌一臉神色若思,便道,“都是嬸兒的錯,臨時來的客人不記得通知你,可衝撞了你?”
柳敬婌搖頭,奶娘見她什麽都不問,隻能自己笑著問,“剛才那位相公儀表堂堂,不知是誰家客?”
“我也不知道,隻知道是李相公,是珣兒同榜舉子,今日殿試完後珣兒有些虛弱,李相公就送珣兒迴來。”喬氏說,她笑盈盈的看著柳敬婌,“家學淵源,此番又金榜題中,進士出身,未來大有可期。李相公人善良又熱心,也不知道他定親沒有了,誰家的女兒有福了!”
柳敬婌不由用帕子遮臉,“五嬸莫要笑話我。”
“哎呀,原來五太太知道是我家客呢。”奶娘笑說,“我還打花腔,該打。”奶娘做勢打嘴。
“我是不知。”喬氏說,“李相公是事急從權,若是女婿光手上門來,這輩子都離不開這說頭了。”
喬氏拍著柳敬婌說,“李相公金榜題名後自然會上門提親,雖然該準備的都差不多了,也得再檢查一遍,去信給你哥哥,就算暫時不能迴來,也讓你嫂子迴來幫襯一下。”
柳敬婌起身對喬氏道個萬福,“謝謝五嬸。”
“好孩子,因著大少爺的事,你也沒地去打聽李家的情況,現在知道已經榜上有名,就安心待嫁去吧。”喬氏一番話說的柳敬婌眼圈兒都紅了。她和表哥的婚事是早就定了,隻眼看著已經十八了,表哥還不曾上門提親,大哥來信說表哥想高中後再提親。讓她出嫁能好看些,她多怕表哥也像大哥一樣,久試不中,她又哪裏有時間蹉跎。
春闈放榜,她原本準備下午再讓人去偷偷看榜,哪想到大哥落榜吐血,連高中的七弟都要夾起尾巴,她嚇的自然不敢讓人去看榜。
又擔心又焦慮,短短幾日就瘦了一圈,沒想到峰迴路轉的就聽到好消息。
柳梁是和得得兒一起迴來的,原來柳梁在家等不住,就去宮門外等著接兒子,沒想到人都走關了也沒見著兒子,找了關係問了守門將,沒有舉子出事,沒有舉子還在宮中。著急忙火的時候,家人找來,少爺早就迴去了。
柳梁迴來看見柳珣就知道不對勁,“怎麽迴事?”
柳珣看著得得兒,那神情焦急不似作偽,“得得兒,你去庭下領三十板子。”
得得兒騰就跪下了,“少爺,我哪做錯了。”
“領了板子再來說話。”柳珣說。
得得兒百思不得其解不過還是去領了板子,布條塞嘴,不敢出聲,柳珣對得寶說,“讓得得兒叫出來。”
得得兒領會少爺心思,一時叫的非常血活,慘叫聲能飄出十裏地。
柳梁得知柳珣今日吃的糖裏被下了藥,氣的直道,“打了板子直接發賣出去。”
“得得兒並不知情,到時候再問他就是。”柳珣低眉說,“不管是誰設計我,現在都是三房設計的我,這個由頭,足夠分家了。”
“讓風聲出去,等他們自亂陣腳。”柳珣說。
大殿上有序的擺了矮幾,再一個布墊,舉子們依次被指引著跪坐在矮幾前,大殿並沒有燒炭火,三月地麵的寒冷不是一張薄薄的布墊能抵擋住。
但無人在意,魚躍龍門就看今日了。
所有舉子就位後,主考官和四名監考官入殿來。今年的主考官是先皇時的龍圖閣大學士當初還是皇子的當今陛下的老師,皇子登基後他就告老還鄉四處遊學廣收弟子。與當今另一名宿並稱為南芮北皋。
皇帝去年年前才最終決定太子人選,為了太子,才又把自己的老師又請迴來,內閣大學士加封太子太師。上任來第一件事就是主持春闈。
所有舉子起身,拱手彎腰行弟子禮。芮禮抬手,“諸位,今日在此,已是天子門生,望諸位行必有方,言出本心,下筆如有神助,不枉此行。”
“尊大學士教誨。”眾舉子齊拱手道。
小黃門在殿外敲響金鑼,殿試正式開始,今日的考題是:君無為,法無不為,法行而君不必憂;臣不必勞,民但而守法,上下無為而天下治。
韓非子的法家。在曆史長河中,除了開國皇帝和中興之君,其餘皇帝都要仁治,要尊儒家,法製隻是一種手段,卻不能是主流。
當今陛下不是開國君,若勉強稱上中興君,陛下已經不年輕,冊立太子就是為了後事準備。
在這個節骨眼上,在這個太子太師任主考官的時候,出這個題目陛下到底是傾向法家,還是個陷阱。
眾人皺眉苦思時,一人的奮筆疾書就是分外的打眼,芮禮摸摸他花白的胡須,滿意的看著楊嶠。
柳珣不多時也提筆開始破題寫策論,他寫的入神就能忘記身體的不適。他比所有人都貪圖享受,但他決心忍耐時,他就能忍別人忍不了的苦。
殿試一日是不進水米的,傍晚,小黃門再次敲響金鑼,舉子離殿,試卷糊名,主考官和監考官今日會留宿宮中連夜閱卷。
依舊是排做兩列沉默無言出宮牆,才出了金水橋,柳珣兩腳一軟就要往地下倒。
這次接住他的是一位麵容寬厚的舉子,麵相比他大上幾歲,“柳公子,你怎麽了?”
柳珣看他有幾分麵熟,那人微笑道。“我是陪都李家人,祖父曾任吏部侍郎。”
“原來是舅表哥。”柳珣反手拉住他的手,今早上他的吃穿全是得得兒經手,他不懷疑得得兒,但他也必須再慎重一點,“我家書童也不知道去哪了,如今我腿腳無力,煩請舅表哥送我一程。”
二伯家兄弟的舅表哥也是他舅表哥。
李紀自無不可,出的門來他也有一老仆一書童駕車在等他,“先送珣表弟迴鎮國公府。”李紀麵相寬厚,心思靈動,柳珣既叫他表哥,他也順勢叫起表弟來。
老仆把車趕到理鎮街外就不再往前走,他對李紀說,“少爺,咱們現在兩手空空什麽準備都沒有怎好上鎮國公府去?”
“不說還是親家,就是少爺你還和表小姐訂著親呢,這走動可馬虎不得。”老仆苦口婆心的說。這姑奶奶去世後,李家就和鎮國公府少了往來,尤其姑爺又續娶又外派,表少爺都帶在身邊,隻把表小姐留在府上,若不是為了表小姐,李家也不會一年四時節禮的往鎮國公府來。
國公府生的一雙勢力眼,少爺正是殿試的緊要時,可別衝撞了。
“珣弟已經起立不成,難道我能把他扔在街上不成?”李紀說,“我叫了國公府下人來接,過門不入豈不更失禮。”
“是我疏忽了。”柳珣說,“老人家,你隻管往前頭趕,再有一黑油大門,那是我家的獨立門戶,進出自由。”
他又對李紀說,“舅表哥莫怪,事急從權,不是有心怠慢。李兄今日當是同科舉子順手幫忙。”
“等來日金榜題名,李兄上門提親時,弟弟定在正門迎候。”柳珣說。
“表弟說的客氣話。”李紀說,“就直接去珣弟的院子,改日再來拜訪侯爺和老太太。”
柳珣的症狀不像緊張過度,不像風寒入體,更不像餓過頭。但李紀知機也不曾過問。
喬氏聽婆子來秉一名李紀的舉子送少爺迴來了,喬氏一聽,李紀不就是和二姑娘定親的人,雖是疑惑不解,一邊讓人趕緊請進來,一邊讓丫頭去請二姑娘過來,二姑娘畫的一手好丹青,喬氏常央了她的話作來描花樣子。
柳珣迴來的異狀讓喬氏大驚失色,忙不迭的讓人去請大夫,嘴上埋怨著,“你爹也真是,說要等你迴來,現下又不知道去哪了。我的兒,你可還有哪裏不舒服?”
“無事。”柳珣說,“李兄與我同日殿試,見我身體微恙就送我迴來。多虧有他了。”
“我瞧著這位進士老爺眼熟,怕是和我家有大緣份的人。”喬氏笑說,“多謝了。”
李紀拱手行晚輩禮,“公子既然已經送到,我便先告辭了。”
“急什麽,好歹坐下來飲一盞茶。”喬氏和睦道,“我家老爺迴來也要謝一謝你的。”
“不敢當,舉手之勞而已。”李紀說。
“太太,二姑娘送畫過來了。”一婆子進門來小聲稟告。說是小聲,李紀也是能聽見的,耳尖騰的變紅。
喬氏讓迴二姑娘她這有客,請她稍候。
“晚輩這便走了,太太有來訪先處理吧。春寒料峭,莫讓姑娘凍著。”李紀再拱手道,就退後出去了,邁出大門眼尖瞄到轉過身去的鬥篷尖,於是目不斜視一臉正氣的走出去了。
隻上馬車時才緊張的順拐一下,差點沒摔著,老仆看李紀忍不住咧開的嘴,便笑道,“這是見到表小姐了?”
“神女衣香裙帶風,不敢唐突細細瞧。”李紀咧嘴道。
說是未婚夫妻,李紀也是第一次見,隻覺朦朦朧朧,更是好感。
二姑娘柳敬婌,先頭二房太太的女兒,二老爺續娶的繼室是當時吏部郎中的女兒,原配的父親從侍郎位上告老後,這個吏部郎中也頂了侍郎位,吏部人笑傳,這兩個李,小李替了大李的職位,連大李的女婿都一並接受了。
二老爺續娶後在丈人的幫助下就外派做了知州,兩個兒子還是要帶在身邊親自教育,女兒就放在家裏讓老太太看著,原配女兒和繼室,分開點可能各自都安好。柳敬婌獨一個在侯府做二房的代表,獨自的長大。
她遊離在侯府各種權利相爭的外麵,喬氏對她多有善意,她心裏領情,明麵上也不會太熱切,雖然這侯府裏隻有她爹和五房是庶子。
柳敬婌原以為喬氏喚她是為了畫作,她無聊之作能有人欣賞,她也開心,到了木蘭院才知還有外客,她忙轉過身去,心道五嬸兒並不是這麽大意的人,這是為何?
柳敬婌的奶娘是見過李紀的,她個婆子也不用避諱,見外客是李紀,連忙在袖子下推推柳敬婌,柳敬婌下意識的抬頭的看了一眼,沒見著人臉,隻看見背影,柳敬婌卜一見到外男,滿臉羞澀,埋怨喚奶娘。
“我的好小姐,你再看一眼,那是李紀,是小姐舅家表哥。”奶娘小聲提醒說。
柳敬婌失神望去,那背影隻留下一道出門拐角的殘影,柳敬婌低頭收拾一下心情,才重新進去。喬氏讓柳珣就在偏間躺下,叫人去找老爺,把去接人的得得兒叫迴來。
出的外間,見柳敬婌一臉神色若思,便道,“都是嬸兒的錯,臨時來的客人不記得通知你,可衝撞了你?”
柳敬婌搖頭,奶娘見她什麽都不問,隻能自己笑著問,“剛才那位相公儀表堂堂,不知是誰家客?”
“我也不知道,隻知道是李相公,是珣兒同榜舉子,今日殿試完後珣兒有些虛弱,李相公就送珣兒迴來。”喬氏說,她笑盈盈的看著柳敬婌,“家學淵源,此番又金榜題中,進士出身,未來大有可期。李相公人善良又熱心,也不知道他定親沒有了,誰家的女兒有福了!”
柳敬婌不由用帕子遮臉,“五嬸莫要笑話我。”
“哎呀,原來五太太知道是我家客呢。”奶娘笑說,“我還打花腔,該打。”奶娘做勢打嘴。
“我是不知。”喬氏說,“李相公是事急從權,若是女婿光手上門來,這輩子都離不開這說頭了。”
喬氏拍著柳敬婌說,“李相公金榜題名後自然會上門提親,雖然該準備的都差不多了,也得再檢查一遍,去信給你哥哥,就算暫時不能迴來,也讓你嫂子迴來幫襯一下。”
柳敬婌起身對喬氏道個萬福,“謝謝五嬸。”
“好孩子,因著大少爺的事,你也沒地去打聽李家的情況,現在知道已經榜上有名,就安心待嫁去吧。”喬氏一番話說的柳敬婌眼圈兒都紅了。她和表哥的婚事是早就定了,隻眼看著已經十八了,表哥還不曾上門提親,大哥來信說表哥想高中後再提親。讓她出嫁能好看些,她多怕表哥也像大哥一樣,久試不中,她又哪裏有時間蹉跎。
春闈放榜,她原本準備下午再讓人去偷偷看榜,哪想到大哥落榜吐血,連高中的七弟都要夾起尾巴,她嚇的自然不敢讓人去看榜。
又擔心又焦慮,短短幾日就瘦了一圈,沒想到峰迴路轉的就聽到好消息。
柳梁是和得得兒一起迴來的,原來柳梁在家等不住,就去宮門外等著接兒子,沒想到人都走關了也沒見著兒子,找了關係問了守門將,沒有舉子出事,沒有舉子還在宮中。著急忙火的時候,家人找來,少爺早就迴去了。
柳梁迴來看見柳珣就知道不對勁,“怎麽迴事?”
柳珣看著得得兒,那神情焦急不似作偽,“得得兒,你去庭下領三十板子。”
得得兒騰就跪下了,“少爺,我哪做錯了。”
“領了板子再來說話。”柳珣說。
得得兒百思不得其解不過還是去領了板子,布條塞嘴,不敢出聲,柳珣對得寶說,“讓得得兒叫出來。”
得得兒領會少爺心思,一時叫的非常血活,慘叫聲能飄出十裏地。
柳梁得知柳珣今日吃的糖裏被下了藥,氣的直道,“打了板子直接發賣出去。”
“得得兒並不知情,到時候再問他就是。”柳珣低眉說,“不管是誰設計我,現在都是三房設計的我,這個由頭,足夠分家了。”
“讓風聲出去,等他們自亂陣腳。”柳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