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皇子楚宣大婚當日被禦林軍押走,經皇上親自審問之後,又被關入刑部大牢之事很快就在整個金陵城傳得沸沸揚揚。前一日還美譽加身,風頭無兩的楚宣一轉眼就因為與武賢妃合謀害蕭貴妃小產而成了階下囚,實在是令人震驚。
令楚宣和武賢妃罪上加罪的是,蕭貴妃是在返迴關睢宮的半途出的事,當時蕭貴妃突然倒下,鮮血從她的裙擺下滲出,染紅了她腳下的土地,驚著了簇擁著她的宮女內侍,也驚著了病體稍愈,難得從壽康宮出來散步的葉太後。葉太後當場受驚昏厥,病情加重,臥床不起。
而葉閣老因替葉太後憂心過度,也病倒臥床。葉家本就因那些流言蜚語而飽受非議和壓力,如今葉太後和葉閣老同時倒下,更是雪上加霜。現在葉閣老的政敵都在虎視眈眈地盯著葉太後和葉閣老二人,若是這二人都沒撐住,葉家的下場可想而知。
因蕭貴妃小產和葉太後受驚之事,皇上震怒不已,當廷命人責打楚宣五十杖,才將他關入刑部大牢,著三法司會審。據說楚宣被打得皮開肉綻,皇上卻下令不許給他請大夫,就讓他這樣在刑部大牢裏熬著。刑部大牢裏陰冷潮濕,受傷不及時處理很容易導致傷口感染、傷勢加重。楚宣這次就算不死,隻怕也要熬去半條命。
墨紫幽聽說這些事之後,不得不感歎此事若真是楚烈所為,那他這一招實在夠狠,除掉了蕭貴妃腹中龍嗣,陷害楚宣下獄,也不知葉太後受驚之事在不在他算計之內。隻是原本風光無限的楚宣如今落到如此田地,想來楚烈自然是得意不已。
在蕭貴妃小產第七天時,她突然傳來口諭宣召墨紫幽入宮。
墨家便立刻安排馬車送墨紫幽入宮,墨紫幽乘坐著馬車到了皇宮的正南門,由蕭貴妃派來的女官領著一路前往蕭貴妃所居的關睢宮,結果在半路上卻遠遠看見了姬淵。
姬淵今日依舊穿了一身白袍,衣袂翩然地行走在紅牆碧瓦間,成為這紛華靡麗的皇宮裏最雅致的風景。似乎是感覺到墨紫幽的目光,他遠遠轉過頭來,一笑之間衝墨紫幽拋了個媚眼,然後又迴轉頭漸漸走遠。
對於他時不時的肆意輕佻,墨紫幽早是習以為常。為墨紫幽領路的宮女卻是羞紅了臉,她掩飾尷尬一般地對墨紫幽笑,“姬班主就是喜歡開玩笑。”
墨紫幽但笑不語,她看著姬淵的背影想,他去的方向似乎是壽康宮。
因葉太後重病,壽康宮裏幾無人聲,宮女內侍行走間都刻意放輕了腳步,生怕打擾了葉太後養病,隻有盛夏的蟬鳴聲在此起彼伏地喧囂著。又有掌事女官指使著小太監拿著粘竿去粘那擾人的蟬,好讓壽康宮裏更清靜些。
葉太後的寢殿裏空空蕩蕩,沒有一個宮女和內侍,隻有葉太後獨自一人躺在金絲楠木床上。她向來喜歡清靜,不喜在寢殿裏留人,隻有無人的時候,她才覺得自己能夠真正鬆懈下來,不必再維持著一國太後的威嚴和莊重。
盛夏的蟬鳴聲依舊喧囂著,她偏著頭,透過寢殿裏半開著的窗子看著庭院蓮池裏開滿的粉白的蓮花。因她身體不好,故而她寢殿裏的窗子大多都是關得死死的,隻有這一扇每到夏日時,她總會讓人半開著,好讓她看一看那一池的蓮花。那些蓮花總會讓她迴想起江南景色。
她年少時曾在江南住過一段時間,江南風光秀麗,山水婉然,她常與友人一起乘舟泛湖,踏青鬥草,其樂無窮。那是她一生中最無憂無慮的時光。後來,哪怕她貴為先帝皇後,母儀天下,走到了一個凡人女子的巔峰,她也仍是無數次懷念著當年的江南無憂時。
人一生所貪戀的,往往就是得不到和已失去。她未得到皇後的尊榮時,也曾以為自己到了那巔峰的一天一定就得到了完滿。直到她居住在這冰冷浮華的皇宮中,穿戴華服美飾,嚐遍山珍海味,坐臥鳳輦龍榻,與眾多佳麗去爭一人心時,才知道她所失去的江南風光才是她想要的幸福。
如今,她垂垂老矣,細細迴想自十幾歲進宮至如今,幾十年的後宮時光裏,值得她懷念的卻隻有一個曾經給過她慰籍的孩子。
那孩子生得極好,許是上天憐他身世悲哀,便將天地靈氣都匯集於他一身,才讓他有那般俊美如天人的容貌。從第一天將那孩子從六濟山抱迴來時,她就無法不喜歡他。
她將他自嬰兒時養至垂髫,至今記得他在壽康宮庭院裏奔跑時的笑聲,記得他入睡時喜歡聽她唱那首《江南》采蓮曲。
隻可惜那孩子後來意外失蹤,她派了很多人去找那個孩子,卻一直沒找到。她也因此大病了一場,自那之後身體便不大好。
她原以為有生之年是不會再見到那孩子。可現在,那已長成挺拔少年的孩子卻推開她寢殿的門,緩緩走了進來。
她躺在床上細細打量著他的眉眼,他雖已是大人,可卻依稀可以看出他幼年時的影子,特別是那一雙鳳眼,仿佛總有萬千星光聚在裏麵,讓人移不開眼。她笑了,“阿檀,那天,我一眼就認出是你。”
檀,是她給那個孩子取的名字。他母親姓沈,他隨母親,便叫沈檀。
“祖母——”姬淵幾步上前,跪倒在葉太後床前,哽咽道。
葉太後雖與他沒有任何血緣關係,但他從前一直是這樣叫她的,他們一直都像一對平凡的祖孫一般,不理外界的紛擾,隻在壽康宮過他們的小日子。
“那天你為我彈《江南》采蓮曲,我就知道你一定會來。所以我吩咐了他們,隻要是你來,一定不許阻攔。”葉太後伸出手去摸姬淵的頭,她笑問道,“這些年,你好麽?”
“我很好,是我不孝,如今才來看祖母。”姬淵紅著眼道。
“不怪你,原本很多事,你我都是身不由己。”葉太後歎息一般地笑,“祖母這一生走到如今,也隻掛心兩件事,一件是葉家,一件就是你,如今見你安好,我也安心了。”
深宮內院,本就不是想進就進,姬淵身份特殊,也是輕易暴露不得,一旦暴露,也許就有殺身之禍。皇上膝下的幾個皇子都不是省油的燈,葉太後是明白的,所以縱然那天她已認出姬淵,也沒有主動召見他,隻是等著他自己來。
那天他為她彈采蓮曲,她就知道,他一定會來。
“祖母,我一定會保住葉家的。”姬淵握緊了葉太後的手,起誓一般地道,“這一次一定會。”
葉太後不明白姬淵為什麽說“這一次”,但她雖身居壽康宮中,不理外務,卻也知道葉家近來幾次處在風口浪尖,都險險欲跌下來。她當年入宮,自然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為了自己的家族,若是葉家出事,她這一生豈非白費?
隻是,她也了解皇上的性情,剛愎自用,還有些極端,他一旦恨起來就相當絕情,就像他當年對待蘇家,就像他當年對待姬淵。
剛出生的嬰兒,就這麽扔在六濟山上不管不顧,更何況那還是他真心愛過的女子為他誕下的血脈,這是何等極端的性情才能做到。
而葉太後也十分了解自己兄長的性情,葉閣老這些年來屢屢冒犯皇上,長此下去,皇上難免記恨。她也曾勸過葉閣老退,否則若有一日她走了,葉閣老也垮了,葉家的下場也許不會比蘇家好到哪裏去。
可惜,葉閣老不願退。他說如今朝中奸佞當道,他若在此時明哲保身,便無顏麵對天下百姓。
“你要如何保?”葉太後苦笑了一下,她自問自己都沒辦法保住葉家,姬淵如今隻是一介優伶,既無顯赫身份,也無權勢,他又能做到什麽?她歎息,“若真有那麽一日,也是命數使然。你無須為葉家煩惱。”
“祖母信我,我說能就一定能。”姬淵對葉太後道,“但葉閣老未必信我,所以我來求祖母一件信物。”
葉太後看著他沉默片刻,才緩緩道,“床頭有一個暗格,裏麵有一塊玉佩,你拿去吧。”
姬淵依言伸手打開床頭的那處暗格,裏麵放著一個紅色錦囊,他打開錦囊,倒出那塊玉佩。那塊玉佩是上好的羊脂白玉雕成,四周雕以蓮葉鯉魚環繞,中間是一個“檀”字。
“這是你失蹤那年我托兄長請人雕的,本就是要送給你的生辰賀禮。”葉太後看著姬淵手裏的那塊玉佩,淡笑道,“如今,總算是給你了。”
姬淵拿著那塊玉佩微微哽咽,他前世並沒有從葉太後這裏得到這個玉佩,因為他前世並未前來與葉太後相認。那時,他不願暴露身份,所以隻是遠遠地看著葉太後,從不輕易接近,更未為她彈過那首《江南》采蓮曲。
有時,在他與葉太後不經意眼神對上間,他便知道她認出了自己,但他依舊沒有與葉太後相認。他所做的,隻是尋來各種珍貴的延年益壽的藥材和一些解悶的稀奇玩意兒,悄悄命人送進壽康宮。
那時,他的全副心思都放在了向皇上報仇之上而忽略了太多。他以為自己和葉太後之間會有很多的時間,他以為隻要他完全所願之後,便可全心向葉太後盡孝。直到葉太後病逝時,他才追悔莫及。
若問他前世辜負了誰,自是葉太後無疑。他未在她有生之年與她相認,也未保住葉家。
“好了,你走吧。”葉太後收迴了自己的手,看著姬淵道,“這裏你不宜久待,以後也莫要再來,讓人知道了,隻會於你不利。”
姬淵迴視著葉太後,葉太後那溫和的目光,與前世遠遠看著他時的目光一模一樣。那時,他便知道葉太後是懂得他的謹慎,她從未責怪過他的迴避。
當年壽康宮養過一個孩子,那個孩子是皇上血脈,是皇上傾心愛過的女人所生之子,此事知道的人雖極少,卻也還是有人知曉。誰知道當年姬淵在皇上秋獮之時走失,是否是有人在暗地裏作祟?
姬淵把玉佩放入懷中,鄭重地向著葉太後磕了三個響頭,然後起身走了出去。
令楚宣和武賢妃罪上加罪的是,蕭貴妃是在返迴關睢宮的半途出的事,當時蕭貴妃突然倒下,鮮血從她的裙擺下滲出,染紅了她腳下的土地,驚著了簇擁著她的宮女內侍,也驚著了病體稍愈,難得從壽康宮出來散步的葉太後。葉太後當場受驚昏厥,病情加重,臥床不起。
而葉閣老因替葉太後憂心過度,也病倒臥床。葉家本就因那些流言蜚語而飽受非議和壓力,如今葉太後和葉閣老同時倒下,更是雪上加霜。現在葉閣老的政敵都在虎視眈眈地盯著葉太後和葉閣老二人,若是這二人都沒撐住,葉家的下場可想而知。
因蕭貴妃小產和葉太後受驚之事,皇上震怒不已,當廷命人責打楚宣五十杖,才將他關入刑部大牢,著三法司會審。據說楚宣被打得皮開肉綻,皇上卻下令不許給他請大夫,就讓他這樣在刑部大牢裏熬著。刑部大牢裏陰冷潮濕,受傷不及時處理很容易導致傷口感染、傷勢加重。楚宣這次就算不死,隻怕也要熬去半條命。
墨紫幽聽說這些事之後,不得不感歎此事若真是楚烈所為,那他這一招實在夠狠,除掉了蕭貴妃腹中龍嗣,陷害楚宣下獄,也不知葉太後受驚之事在不在他算計之內。隻是原本風光無限的楚宣如今落到如此田地,想來楚烈自然是得意不已。
在蕭貴妃小產第七天時,她突然傳來口諭宣召墨紫幽入宮。
墨家便立刻安排馬車送墨紫幽入宮,墨紫幽乘坐著馬車到了皇宮的正南門,由蕭貴妃派來的女官領著一路前往蕭貴妃所居的關睢宮,結果在半路上卻遠遠看見了姬淵。
姬淵今日依舊穿了一身白袍,衣袂翩然地行走在紅牆碧瓦間,成為這紛華靡麗的皇宮裏最雅致的風景。似乎是感覺到墨紫幽的目光,他遠遠轉過頭來,一笑之間衝墨紫幽拋了個媚眼,然後又迴轉頭漸漸走遠。
對於他時不時的肆意輕佻,墨紫幽早是習以為常。為墨紫幽領路的宮女卻是羞紅了臉,她掩飾尷尬一般地對墨紫幽笑,“姬班主就是喜歡開玩笑。”
墨紫幽但笑不語,她看著姬淵的背影想,他去的方向似乎是壽康宮。
因葉太後重病,壽康宮裏幾無人聲,宮女內侍行走間都刻意放輕了腳步,生怕打擾了葉太後養病,隻有盛夏的蟬鳴聲在此起彼伏地喧囂著。又有掌事女官指使著小太監拿著粘竿去粘那擾人的蟬,好讓壽康宮裏更清靜些。
葉太後的寢殿裏空空蕩蕩,沒有一個宮女和內侍,隻有葉太後獨自一人躺在金絲楠木床上。她向來喜歡清靜,不喜在寢殿裏留人,隻有無人的時候,她才覺得自己能夠真正鬆懈下來,不必再維持著一國太後的威嚴和莊重。
盛夏的蟬鳴聲依舊喧囂著,她偏著頭,透過寢殿裏半開著的窗子看著庭院蓮池裏開滿的粉白的蓮花。因她身體不好,故而她寢殿裏的窗子大多都是關得死死的,隻有這一扇每到夏日時,她總會讓人半開著,好讓她看一看那一池的蓮花。那些蓮花總會讓她迴想起江南景色。
她年少時曾在江南住過一段時間,江南風光秀麗,山水婉然,她常與友人一起乘舟泛湖,踏青鬥草,其樂無窮。那是她一生中最無憂無慮的時光。後來,哪怕她貴為先帝皇後,母儀天下,走到了一個凡人女子的巔峰,她也仍是無數次懷念著當年的江南無憂時。
人一生所貪戀的,往往就是得不到和已失去。她未得到皇後的尊榮時,也曾以為自己到了那巔峰的一天一定就得到了完滿。直到她居住在這冰冷浮華的皇宮中,穿戴華服美飾,嚐遍山珍海味,坐臥鳳輦龍榻,與眾多佳麗去爭一人心時,才知道她所失去的江南風光才是她想要的幸福。
如今,她垂垂老矣,細細迴想自十幾歲進宮至如今,幾十年的後宮時光裏,值得她懷念的卻隻有一個曾經給過她慰籍的孩子。
那孩子生得極好,許是上天憐他身世悲哀,便將天地靈氣都匯集於他一身,才讓他有那般俊美如天人的容貌。從第一天將那孩子從六濟山抱迴來時,她就無法不喜歡他。
她將他自嬰兒時養至垂髫,至今記得他在壽康宮庭院裏奔跑時的笑聲,記得他入睡時喜歡聽她唱那首《江南》采蓮曲。
隻可惜那孩子後來意外失蹤,她派了很多人去找那個孩子,卻一直沒找到。她也因此大病了一場,自那之後身體便不大好。
她原以為有生之年是不會再見到那孩子。可現在,那已長成挺拔少年的孩子卻推開她寢殿的門,緩緩走了進來。
她躺在床上細細打量著他的眉眼,他雖已是大人,可卻依稀可以看出他幼年時的影子,特別是那一雙鳳眼,仿佛總有萬千星光聚在裏麵,讓人移不開眼。她笑了,“阿檀,那天,我一眼就認出是你。”
檀,是她給那個孩子取的名字。他母親姓沈,他隨母親,便叫沈檀。
“祖母——”姬淵幾步上前,跪倒在葉太後床前,哽咽道。
葉太後雖與他沒有任何血緣關係,但他從前一直是這樣叫她的,他們一直都像一對平凡的祖孫一般,不理外界的紛擾,隻在壽康宮過他們的小日子。
“那天你為我彈《江南》采蓮曲,我就知道你一定會來。所以我吩咐了他們,隻要是你來,一定不許阻攔。”葉太後伸出手去摸姬淵的頭,她笑問道,“這些年,你好麽?”
“我很好,是我不孝,如今才來看祖母。”姬淵紅著眼道。
“不怪你,原本很多事,你我都是身不由己。”葉太後歎息一般地笑,“祖母這一生走到如今,也隻掛心兩件事,一件是葉家,一件就是你,如今見你安好,我也安心了。”
深宮內院,本就不是想進就進,姬淵身份特殊,也是輕易暴露不得,一旦暴露,也許就有殺身之禍。皇上膝下的幾個皇子都不是省油的燈,葉太後是明白的,所以縱然那天她已認出姬淵,也沒有主動召見他,隻是等著他自己來。
那天他為她彈采蓮曲,她就知道,他一定會來。
“祖母,我一定會保住葉家的。”姬淵握緊了葉太後的手,起誓一般地道,“這一次一定會。”
葉太後不明白姬淵為什麽說“這一次”,但她雖身居壽康宮中,不理外務,卻也知道葉家近來幾次處在風口浪尖,都險險欲跌下來。她當年入宮,自然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為了自己的家族,若是葉家出事,她這一生豈非白費?
隻是,她也了解皇上的性情,剛愎自用,還有些極端,他一旦恨起來就相當絕情,就像他當年對待蘇家,就像他當年對待姬淵。
剛出生的嬰兒,就這麽扔在六濟山上不管不顧,更何況那還是他真心愛過的女子為他誕下的血脈,這是何等極端的性情才能做到。
而葉太後也十分了解自己兄長的性情,葉閣老這些年來屢屢冒犯皇上,長此下去,皇上難免記恨。她也曾勸過葉閣老退,否則若有一日她走了,葉閣老也垮了,葉家的下場也許不會比蘇家好到哪裏去。
可惜,葉閣老不願退。他說如今朝中奸佞當道,他若在此時明哲保身,便無顏麵對天下百姓。
“你要如何保?”葉太後苦笑了一下,她自問自己都沒辦法保住葉家,姬淵如今隻是一介優伶,既無顯赫身份,也無權勢,他又能做到什麽?她歎息,“若真有那麽一日,也是命數使然。你無須為葉家煩惱。”
“祖母信我,我說能就一定能。”姬淵對葉太後道,“但葉閣老未必信我,所以我來求祖母一件信物。”
葉太後看著他沉默片刻,才緩緩道,“床頭有一個暗格,裏麵有一塊玉佩,你拿去吧。”
姬淵依言伸手打開床頭的那處暗格,裏麵放著一個紅色錦囊,他打開錦囊,倒出那塊玉佩。那塊玉佩是上好的羊脂白玉雕成,四周雕以蓮葉鯉魚環繞,中間是一個“檀”字。
“這是你失蹤那年我托兄長請人雕的,本就是要送給你的生辰賀禮。”葉太後看著姬淵手裏的那塊玉佩,淡笑道,“如今,總算是給你了。”
姬淵拿著那塊玉佩微微哽咽,他前世並沒有從葉太後這裏得到這個玉佩,因為他前世並未前來與葉太後相認。那時,他不願暴露身份,所以隻是遠遠地看著葉太後,從不輕易接近,更未為她彈過那首《江南》采蓮曲。
有時,在他與葉太後不經意眼神對上間,他便知道她認出了自己,但他依舊沒有與葉太後相認。他所做的,隻是尋來各種珍貴的延年益壽的藥材和一些解悶的稀奇玩意兒,悄悄命人送進壽康宮。
那時,他的全副心思都放在了向皇上報仇之上而忽略了太多。他以為自己和葉太後之間會有很多的時間,他以為隻要他完全所願之後,便可全心向葉太後盡孝。直到葉太後病逝時,他才追悔莫及。
若問他前世辜負了誰,自是葉太後無疑。他未在她有生之年與她相認,也未保住葉家。
“好了,你走吧。”葉太後收迴了自己的手,看著姬淵道,“這裏你不宜久待,以後也莫要再來,讓人知道了,隻會於你不利。”
姬淵迴視著葉太後,葉太後那溫和的目光,與前世遠遠看著他時的目光一模一樣。那時,他便知道葉太後是懂得他的謹慎,她從未責怪過他的迴避。
當年壽康宮養過一個孩子,那個孩子是皇上血脈,是皇上傾心愛過的女人所生之子,此事知道的人雖極少,卻也還是有人知曉。誰知道當年姬淵在皇上秋獮之時走失,是否是有人在暗地裏作祟?
姬淵把玉佩放入懷中,鄭重地向著葉太後磕了三個響頭,然後起身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