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和陸貴妃後來又說過什麽話,樓襄已不大記得,神情恍惚的走出凝和殿,朔風兜頭吹過來,割麵一樣凜冽。
天氣是真冷,烏雲壓頂,看樣子京城就要迎來今冬第一場雪了。
腳踩在地上都能感到陣陣涼意,那膝頭子挨著呢,豈不是要凍徹心扉,何況一跪就是一個時辰。
“皇上這會子在清音閣麽?”她問前頭領路的內侍,“我想去給萬歲爺請個安。”
內侍迴首,原想搪塞句不清楚,再一想,這位主子素日常常出入禁宮,既有這份體麵,等閑還是別輕易拒絕的好,於是笑著應道,“奴婢這就領您過去瞧瞧,興許萬歲爺正得閑兒也說不準。”
她矜持的點點頭,心跳卻已如擂鼓。眼看著快到地方,一顆心似乎要從嗓子裏蹦出來。腳下卻停不得,轉過一個彎,那道熟悉的身影已然躍入眼。
他果然在階下跪著,天地間一片陰霾,赤色蟠龍服在那團灰霧中錚錚奪目。和她一路上想象得一樣,他還是身板筆挺,頭頸昂揚,即便是求懇,也依然能有種不卑不亢的勁道。
樓襄立刻頓住了,下意識向後退了退,低聲叫住前頭內侍,“先別進去,那是……”
內侍以為她沒認出,忙笑著解釋,“這是遼恭王,來了有一陣子了。萬歲爺原說召見,沒說上兩句就打發了他,誰知他一出門就在院子裏長跪不起,倒弄得萬歲爺很是尷尬。奴婢本以為他應該走了的,沒成想這位王爺還真是個倔脾氣,竟跪到了這會子,算算也有小一個時辰了。”
一陣風卷著殘破零落的枯葉,打著旋在她麵前飛舞,這麽冷的天,嗬氣成霜。她怔怔地,盯著他略顯單薄的脊背,又是疑惑又是不忍,他人看樣子也不算多壯實,到底禁不禁得住這樣漫天唿嘯的寒風……
正想轍怎麽進去為他求情,卻見禦前總管得祿滿麵堆笑的從殿內出來,走到慕容瓚跟前一哈腰,“皇上應了王爺的請求,王爺快起來罷。皇上說了,瓔哥兒年幼身子又弱,乍離開家,水土多有不服,還該先調理好才是。皇上已著太醫院院判為世子爺請脈,世子爺的病症由薛院判負責醫治,王爺大可安心。這會子天色不大好,王爺還是早些迴去照料世子爺罷。”
慕容瓚平靜如常,至少看背影,連一絲激動的顫抖都沒有。隻是他心裏清楚,得祿出來傳旨,就是代表皇帝此刻不想見他。朝著正殿的方向鄭重叩首下去,頭觸在堅硬如冰、寒涼徹骨的地麵上,心頭終於還是浮起一絲輕顫。
無論膝上多麽酸脹,花費了多少力氣才裝出恭順模樣,能得到這個結果都是值當的——瓔哥兒終於可以迴到父王母妃身邊去。如同早前想好的那樣,隻要能得償所願,即便讓他再跪一個時辰,甚至更長時間,他也可以連眉頭都不皺一下。
這廂得祿見他謝完恩,忙伸臂欲扶他起來。他頷首以示感激,卻不動聲色避開了對方的攙扶,提起衣擺,從從容容地站起身來。
他繃緊了姿態,雙腿連半個彎都沒打,身姿昂然筆直,拱手道了句,“多謝總管。”隨後退行兩步,轉身便向外走。
樓襄終是避無可避,幾乎沒有防備的和他四目相對。一刹那,她瞧見他眼底有深深的鬱色,襯在如玉肌膚上,頗有幾分觸目驚心的感覺。大約是怕過病氣給旁人,他口鼻上兀自罩著網巾,便如同他們第一次見麵時一模一樣。
垂首穩了穩氣息,她迎上去,惴惴的問,“瓔哥兒,他好些了麽?”
問話的當口,星眸染上了一層水霧,也許連她自己都不清楚。他深深的看著她,因為隔著一層布,聲音變得有些許空幻,“已過了七天,太醫說暫無大礙,熬過今晚,應該就沒事了。”
她長舒一口氣,覺著這話堪比天籟之音。轉念想要多關懷他一句,可說出口,也不過如此而已,“那就好,王爺也辛苦了,早點迴去歇著罷。”
他頷首,視線從她臉上移開,沒有絲毫猶豫,隻一錯身,和她擦肩而過。
他走得急帶起一陣寒風,她轉頭,看見風吹起他蟠龍服的下擺,江崖海水紋搖漾著,隨風輕擺,一直漾進她心底幽深靜謐的湖心深處,蕩起一波又一波糾纏不息的漣漪。
樓襄迴首目送慕容瓚,卻不知身後正有探究的目光也在凝望她。
“郡主。”得祿走上前,欠身行禮道,“臣給郡主請安,郡主萬福。”
她忙扭過身子,含笑點頭,“總管好,我今兒進來給老祖宗和萬歲爺請安,不知道這會兒……”
得祿會意,笑著擺手,“恐怕今日要讓郡主白跑一趟了,萬歲爺眼下琢玉,那尊大禹治水正上花兒呢,這是到了上勁兒的關隘,您沒瞧見方才遼恭王候了那麽長時間,也沒得召見不是。”
她唔了聲,就勢問道,“聽說王爺在這兒,跪了有一個時辰?”
“可是呢,不過並非萬歲爺有意叫他跪的,純粹趕巧了。他前腳才走,萬歲爺後腳這靈感就來了。拿起弓弦就開磨,您是知道的,主子那時節最專注,說句不恰當的,就是天塌下來都不許旁人打攪。臣一時也不敢迴稟,這不是才歇一陣,聽見萬歲爺叫傳點心,臣才抽空把這事兒迴了。萬歲爺倒不住嘴的埋怨臣,說怎麽早不告訴他呢。”
“哎呦,臣忘了,萬歲爺讓臣傳完旨進去伺候,臣得趕緊複旨去了。”得祿賠笑著退了幾步,“郡主也趕早迴去罷,眼瞅著要變天,估摸晚晌就該落雪了。”
一頭說,一頭進了內殿。推開門,滿室翡煙繚繞,玉山隱隱,皇帝的麵容浮在一片雲霧間,愈發顯得縹緲出塵起來。
他眯著眼睛,後退幾步,瞄著禦案上的圖紙,又上下打量他的玉山,隨口問,“外頭清靜了?”
得祿說是,“這會兒人都走了。遼恭王臨去的時候,剛好碰上了來給您請安的南平郡主。”
“哦,”他握著砣輪又磨了兩下,停住動作,若有所思地笑了笑。看著得祿,幽幽點頭,“是畹卿呐……那給朕說說,郡主才剛的眼神什麽樣兒,是心疼?流連?還是欲言又止?”
他目光炯炯,又隱含譏誚,得祿被他盯得背上一陣發涼,怯怯道,“萬歲爺,臣沒瞧見啊,郡主那時節正背對著臣……”
“那她總得迴過頭來嘛,眼神也不能一下子就散了呀。”皇帝挽著袖子,一臉興致勃勃,朝得祿招手,“來來,給朕學學,學好了,朕重重有賞。”
得祿一臉困窘,憋了半天兒都快哭了,“萬歲爺,臣真沒瞧見。”身子一矮就要往下跪,“再說了,臣是一太監,對那些個青年男女的事兒,實在也沒生眼力價兒啊。求皇上開恩,別再難為臣了。”
皇帝嘖了一聲,恨鐵不成鋼的罵了句,“蠢材!”他皺著眉,然而眉間的不悅也隻一閃而逝,接著便問,“騰驤四衛迴了什麽話兒?慕容瓔可有好轉?”
這問題簡單多了,得祿答得上來,忙點頭道,“是有好轉,聽說今兒一早人醒了,就在王爺進宮請旨的路上,一院子的人都跟著忙乎,還送了吃的進去,眼見著是有大好的趨勢。”
“這就要痊愈了!”皇帝拍了下掌,卻是垂著眉,一副半笑不笑的模樣,“福大命大,果然是個福將!這麽著好,既然大安了,外頭的人就可以進去瞧瞧了,也不枉畹卿惦記他一場。”
他一邊說,一邊拿起小砣輪琢了琢玉山邊角,多情的鳳目眯出柔潤的弧度,如同打量美人一般,欣賞愛撫著他的玉山。半晌過去,忽然輕輕擺首,喃喃自語,“禹王治水,耗費一十三載,三過家門而不入,什麽親情、家人,可都給丟到一邊去了。”
這是一語雙關?得祿神色一凜,垂著個腦袋,沒敢往下接話。
“祿啊,”皇帝驀地又笑了,指著玉山一角,“你說這塊是不是缺點什麽?”瞥見得祿一臉茫然,他哼笑,“朕給你提個醒兒,禹王治水過後,留下過一根什麽來著?”
得祿覷著這位九五至尊,琢磨著這是雕玉又雕出了癡氣,於是少不得小心翼翼,戰戰兢兢的迴道,“皇上說的,是那根定海神針不是?”
皇帝哈哈大笑,一拍大腿,“對嘍,定海神針……就是定海神針!朕等了這麽些年,可算把這顆神針給等大了,該派上用場了。朕的心思,又跟禹王當日的心思連在了一處。曖,你還記不記得,那會兒他把定海神針放在哪兒了呢?”
得祿瞧得出來,皇帝這會兒是興奮得有點發癲,這句估摸著該是自問自答,不必自己真的應他。果然的,不等他迴話,皇帝已揮臂一指,“東海!那麽朕的這一根也要放到大燕的東邊去!”
皇帝這頭神神道道,謀劃著日後如何運籌帷幄。那頭慕容瓚已出了西苑北門,迎麵看見蕭禦掖著手,站在車邊上等他。宮牆外頭人多眼雜,他使個眼色,示意先上車再說。
車馬前行,兩人抵膝而坐,蕭禦一麵輕撫他的膝頭,一麵溫言道,“迴去要用熱巾子敷一敷,臣備了膏藥,好生貼上兩副,不然將來作下病就麻煩了。”
慕容瓚不甚在意,低頭一哂,“一個時辰罷了,不值什麽,就是再長點我也扛得住。”
說著一把扯脫障麵網巾,笑顏跟著展露開來,“總算大功告成,瓔哥兒終於可以迴家去了。”
“王爺辛苦。”蕭禦抿唇,眼裏浮起柔和的淺笑,“可王爺還要留在京裏為質,接下來的日子,臣會一直陪著王爺,直到合適的時機到了,在和您一起返迴遼東。”
慕容瓚點頭道好,像從前一樣,握了握蕭禦的手,“前天夜裏種下痘,到今天瓔哥兒應該無礙了。他這些日子才是受苦了,這一步走得還是險了些,好在洋人的辦法有效。”長歎一聲,他輕輕笑道,“希望啟程前,還有機會讓我好好彌補他一下。”
蕭禦看他一眼,笑了笑,沒有吭聲。他心裏再清楚不過,讓瓔哥兒染上天花借以逼迫皇帝放人,這件事從頭到尾都是老王爺一個人的主張,並不與慕容瓚相幹。反倒是當初,慕容瓚曾極力反對,要不是為醫治的方子靈驗,就算老王爺下令,他也一定會堅持到底。不過眼下再看,事情發展的可謂順遂,一切都按著之前計劃在穩步推進。接下來瓔哥兒平安返程,慕容瓚留下來代替他。為保全老王爺唯一血胤,做出親身為質子的犧牲,慕容瓚確是心甘情願,絕不會有半點怨尤。
隻是聽他話裏話外的意思,還是對幼弟平白受了這茬罪,心疼自責不已。
蕭禦是了解慕容瓚的,知道他這個人一向如此,太喜歡兜攬責任,更何況是涉及家人。也不知是怎生養成,又何時形成的,愛護照拂親人便似融進他血液,深深直根於骨髓。所謂銘心刻骨,想來也不過如是罷。
一段思緒將將梳理完,車子業已抵達遼王府,兩人一前一後進門,等候在門上的內侍忙迎上來,哈腰道,“王爺可迴來了,世子爺睜眼了。頭一句喊餓,下一句就叫哥哥,這迴可是真想王爺了。”
這是天大的喜訊,此刻二門外站班的小廝也好,當值內臣也罷,任誰聽了這話都是笑逐顏開。
慕容瓚也嘴角掛笑,少見的流露出實打實的歡喜。一壁越步往裏走,一壁掃過迎上來的人,因沒見到內侍總管林升,便隨口問道,“林總管人呢,他傷風好些了沒?”
內侍跟在後頭,咽了咽吐沫,有些艱難的迴道,“總管……卻是不大好,才剛醫官來瞧過了,說是,照看世子爺的時候沒加小心,加之總管年紀大了,怕是染了……染了痘疫,眼下……”
吞吞吐吐的話未完,慕容瓚已猛地頓住步子,“你說什麽?”然而沒等內侍迴答,他人已疾步朝內院奔去。
眾人麵麵相覷,直覺府上的淒風苦雨怕是還要持續一段時間了。蕭禦也隻是望著他的背影,搖頭輕歎,可歎過之後,還是邁步,急急忙忙地追了過去。
天氣是真冷,烏雲壓頂,看樣子京城就要迎來今冬第一場雪了。
腳踩在地上都能感到陣陣涼意,那膝頭子挨著呢,豈不是要凍徹心扉,何況一跪就是一個時辰。
“皇上這會子在清音閣麽?”她問前頭領路的內侍,“我想去給萬歲爺請個安。”
內侍迴首,原想搪塞句不清楚,再一想,這位主子素日常常出入禁宮,既有這份體麵,等閑還是別輕易拒絕的好,於是笑著應道,“奴婢這就領您過去瞧瞧,興許萬歲爺正得閑兒也說不準。”
她矜持的點點頭,心跳卻已如擂鼓。眼看著快到地方,一顆心似乎要從嗓子裏蹦出來。腳下卻停不得,轉過一個彎,那道熟悉的身影已然躍入眼。
他果然在階下跪著,天地間一片陰霾,赤色蟠龍服在那團灰霧中錚錚奪目。和她一路上想象得一樣,他還是身板筆挺,頭頸昂揚,即便是求懇,也依然能有種不卑不亢的勁道。
樓襄立刻頓住了,下意識向後退了退,低聲叫住前頭內侍,“先別進去,那是……”
內侍以為她沒認出,忙笑著解釋,“這是遼恭王,來了有一陣子了。萬歲爺原說召見,沒說上兩句就打發了他,誰知他一出門就在院子裏長跪不起,倒弄得萬歲爺很是尷尬。奴婢本以為他應該走了的,沒成想這位王爺還真是個倔脾氣,竟跪到了這會子,算算也有小一個時辰了。”
一陣風卷著殘破零落的枯葉,打著旋在她麵前飛舞,這麽冷的天,嗬氣成霜。她怔怔地,盯著他略顯單薄的脊背,又是疑惑又是不忍,他人看樣子也不算多壯實,到底禁不禁得住這樣漫天唿嘯的寒風……
正想轍怎麽進去為他求情,卻見禦前總管得祿滿麵堆笑的從殿內出來,走到慕容瓚跟前一哈腰,“皇上應了王爺的請求,王爺快起來罷。皇上說了,瓔哥兒年幼身子又弱,乍離開家,水土多有不服,還該先調理好才是。皇上已著太醫院院判為世子爺請脈,世子爺的病症由薛院判負責醫治,王爺大可安心。這會子天色不大好,王爺還是早些迴去照料世子爺罷。”
慕容瓚平靜如常,至少看背影,連一絲激動的顫抖都沒有。隻是他心裏清楚,得祿出來傳旨,就是代表皇帝此刻不想見他。朝著正殿的方向鄭重叩首下去,頭觸在堅硬如冰、寒涼徹骨的地麵上,心頭終於還是浮起一絲輕顫。
無論膝上多麽酸脹,花費了多少力氣才裝出恭順模樣,能得到這個結果都是值當的——瓔哥兒終於可以迴到父王母妃身邊去。如同早前想好的那樣,隻要能得償所願,即便讓他再跪一個時辰,甚至更長時間,他也可以連眉頭都不皺一下。
這廂得祿見他謝完恩,忙伸臂欲扶他起來。他頷首以示感激,卻不動聲色避開了對方的攙扶,提起衣擺,從從容容地站起身來。
他繃緊了姿態,雙腿連半個彎都沒打,身姿昂然筆直,拱手道了句,“多謝總管。”隨後退行兩步,轉身便向外走。
樓襄終是避無可避,幾乎沒有防備的和他四目相對。一刹那,她瞧見他眼底有深深的鬱色,襯在如玉肌膚上,頗有幾分觸目驚心的感覺。大約是怕過病氣給旁人,他口鼻上兀自罩著網巾,便如同他們第一次見麵時一模一樣。
垂首穩了穩氣息,她迎上去,惴惴的問,“瓔哥兒,他好些了麽?”
問話的當口,星眸染上了一層水霧,也許連她自己都不清楚。他深深的看著她,因為隔著一層布,聲音變得有些許空幻,“已過了七天,太醫說暫無大礙,熬過今晚,應該就沒事了。”
她長舒一口氣,覺著這話堪比天籟之音。轉念想要多關懷他一句,可說出口,也不過如此而已,“那就好,王爺也辛苦了,早點迴去歇著罷。”
他頷首,視線從她臉上移開,沒有絲毫猶豫,隻一錯身,和她擦肩而過。
他走得急帶起一陣寒風,她轉頭,看見風吹起他蟠龍服的下擺,江崖海水紋搖漾著,隨風輕擺,一直漾進她心底幽深靜謐的湖心深處,蕩起一波又一波糾纏不息的漣漪。
樓襄迴首目送慕容瓚,卻不知身後正有探究的目光也在凝望她。
“郡主。”得祿走上前,欠身行禮道,“臣給郡主請安,郡主萬福。”
她忙扭過身子,含笑點頭,“總管好,我今兒進來給老祖宗和萬歲爺請安,不知道這會兒……”
得祿會意,笑著擺手,“恐怕今日要讓郡主白跑一趟了,萬歲爺眼下琢玉,那尊大禹治水正上花兒呢,這是到了上勁兒的關隘,您沒瞧見方才遼恭王候了那麽長時間,也沒得召見不是。”
她唔了聲,就勢問道,“聽說王爺在這兒,跪了有一個時辰?”
“可是呢,不過並非萬歲爺有意叫他跪的,純粹趕巧了。他前腳才走,萬歲爺後腳這靈感就來了。拿起弓弦就開磨,您是知道的,主子那時節最專注,說句不恰當的,就是天塌下來都不許旁人打攪。臣一時也不敢迴稟,這不是才歇一陣,聽見萬歲爺叫傳點心,臣才抽空把這事兒迴了。萬歲爺倒不住嘴的埋怨臣,說怎麽早不告訴他呢。”
“哎呦,臣忘了,萬歲爺讓臣傳完旨進去伺候,臣得趕緊複旨去了。”得祿賠笑著退了幾步,“郡主也趕早迴去罷,眼瞅著要變天,估摸晚晌就該落雪了。”
一頭說,一頭進了內殿。推開門,滿室翡煙繚繞,玉山隱隱,皇帝的麵容浮在一片雲霧間,愈發顯得縹緲出塵起來。
他眯著眼睛,後退幾步,瞄著禦案上的圖紙,又上下打量他的玉山,隨口問,“外頭清靜了?”
得祿說是,“這會兒人都走了。遼恭王臨去的時候,剛好碰上了來給您請安的南平郡主。”
“哦,”他握著砣輪又磨了兩下,停住動作,若有所思地笑了笑。看著得祿,幽幽點頭,“是畹卿呐……那給朕說說,郡主才剛的眼神什麽樣兒,是心疼?流連?還是欲言又止?”
他目光炯炯,又隱含譏誚,得祿被他盯得背上一陣發涼,怯怯道,“萬歲爺,臣沒瞧見啊,郡主那時節正背對著臣……”
“那她總得迴過頭來嘛,眼神也不能一下子就散了呀。”皇帝挽著袖子,一臉興致勃勃,朝得祿招手,“來來,給朕學學,學好了,朕重重有賞。”
得祿一臉困窘,憋了半天兒都快哭了,“萬歲爺,臣真沒瞧見。”身子一矮就要往下跪,“再說了,臣是一太監,對那些個青年男女的事兒,實在也沒生眼力價兒啊。求皇上開恩,別再難為臣了。”
皇帝嘖了一聲,恨鐵不成鋼的罵了句,“蠢材!”他皺著眉,然而眉間的不悅也隻一閃而逝,接著便問,“騰驤四衛迴了什麽話兒?慕容瓔可有好轉?”
這問題簡單多了,得祿答得上來,忙點頭道,“是有好轉,聽說今兒一早人醒了,就在王爺進宮請旨的路上,一院子的人都跟著忙乎,還送了吃的進去,眼見著是有大好的趨勢。”
“這就要痊愈了!”皇帝拍了下掌,卻是垂著眉,一副半笑不笑的模樣,“福大命大,果然是個福將!這麽著好,既然大安了,外頭的人就可以進去瞧瞧了,也不枉畹卿惦記他一場。”
他一邊說,一邊拿起小砣輪琢了琢玉山邊角,多情的鳳目眯出柔潤的弧度,如同打量美人一般,欣賞愛撫著他的玉山。半晌過去,忽然輕輕擺首,喃喃自語,“禹王治水,耗費一十三載,三過家門而不入,什麽親情、家人,可都給丟到一邊去了。”
這是一語雙關?得祿神色一凜,垂著個腦袋,沒敢往下接話。
“祿啊,”皇帝驀地又笑了,指著玉山一角,“你說這塊是不是缺點什麽?”瞥見得祿一臉茫然,他哼笑,“朕給你提個醒兒,禹王治水過後,留下過一根什麽來著?”
得祿覷著這位九五至尊,琢磨著這是雕玉又雕出了癡氣,於是少不得小心翼翼,戰戰兢兢的迴道,“皇上說的,是那根定海神針不是?”
皇帝哈哈大笑,一拍大腿,“對嘍,定海神針……就是定海神針!朕等了這麽些年,可算把這顆神針給等大了,該派上用場了。朕的心思,又跟禹王當日的心思連在了一處。曖,你還記不記得,那會兒他把定海神針放在哪兒了呢?”
得祿瞧得出來,皇帝這會兒是興奮得有點發癲,這句估摸著該是自問自答,不必自己真的應他。果然的,不等他迴話,皇帝已揮臂一指,“東海!那麽朕的這一根也要放到大燕的東邊去!”
皇帝這頭神神道道,謀劃著日後如何運籌帷幄。那頭慕容瓚已出了西苑北門,迎麵看見蕭禦掖著手,站在車邊上等他。宮牆外頭人多眼雜,他使個眼色,示意先上車再說。
車馬前行,兩人抵膝而坐,蕭禦一麵輕撫他的膝頭,一麵溫言道,“迴去要用熱巾子敷一敷,臣備了膏藥,好生貼上兩副,不然將來作下病就麻煩了。”
慕容瓚不甚在意,低頭一哂,“一個時辰罷了,不值什麽,就是再長點我也扛得住。”
說著一把扯脫障麵網巾,笑顏跟著展露開來,“總算大功告成,瓔哥兒終於可以迴家去了。”
“王爺辛苦。”蕭禦抿唇,眼裏浮起柔和的淺笑,“可王爺還要留在京裏為質,接下來的日子,臣會一直陪著王爺,直到合適的時機到了,在和您一起返迴遼東。”
慕容瓚點頭道好,像從前一樣,握了握蕭禦的手,“前天夜裏種下痘,到今天瓔哥兒應該無礙了。他這些日子才是受苦了,這一步走得還是險了些,好在洋人的辦法有效。”長歎一聲,他輕輕笑道,“希望啟程前,還有機會讓我好好彌補他一下。”
蕭禦看他一眼,笑了笑,沒有吭聲。他心裏再清楚不過,讓瓔哥兒染上天花借以逼迫皇帝放人,這件事從頭到尾都是老王爺一個人的主張,並不與慕容瓚相幹。反倒是當初,慕容瓚曾極力反對,要不是為醫治的方子靈驗,就算老王爺下令,他也一定會堅持到底。不過眼下再看,事情發展的可謂順遂,一切都按著之前計劃在穩步推進。接下來瓔哥兒平安返程,慕容瓚留下來代替他。為保全老王爺唯一血胤,做出親身為質子的犧牲,慕容瓚確是心甘情願,絕不會有半點怨尤。
隻是聽他話裏話外的意思,還是對幼弟平白受了這茬罪,心疼自責不已。
蕭禦是了解慕容瓚的,知道他這個人一向如此,太喜歡兜攬責任,更何況是涉及家人。也不知是怎生養成,又何時形成的,愛護照拂親人便似融進他血液,深深直根於骨髓。所謂銘心刻骨,想來也不過如是罷。
一段思緒將將梳理完,車子業已抵達遼王府,兩人一前一後進門,等候在門上的內侍忙迎上來,哈腰道,“王爺可迴來了,世子爺睜眼了。頭一句喊餓,下一句就叫哥哥,這迴可是真想王爺了。”
這是天大的喜訊,此刻二門外站班的小廝也好,當值內臣也罷,任誰聽了這話都是笑逐顏開。
慕容瓚也嘴角掛笑,少見的流露出實打實的歡喜。一壁越步往裏走,一壁掃過迎上來的人,因沒見到內侍總管林升,便隨口問道,“林總管人呢,他傷風好些了沒?”
內侍跟在後頭,咽了咽吐沫,有些艱難的迴道,“總管……卻是不大好,才剛醫官來瞧過了,說是,照看世子爺的時候沒加小心,加之總管年紀大了,怕是染了……染了痘疫,眼下……”
吞吞吐吐的話未完,慕容瓚已猛地頓住步子,“你說什麽?”然而沒等內侍迴答,他人已疾步朝內院奔去。
眾人麵麵相覷,直覺府上的淒風苦雨怕是還要持續一段時間了。蕭禦也隻是望著他的背影,搖頭輕歎,可歎過之後,還是邁步,急急忙忙地追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