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裏天氣轉寒,晨起白露泠泠,階台上散落一地霜霰,遠遠看去像是浮了一層細雪。輕輕拈一拈,指頭上泛起微薄的涼意,讓人想起夜半時分的玉枕紗櫥,涼浸肌裏,涼透心尖。
樓襄用過早飯,站在簷下閑看雁陣南飛。端生捧了手爐遞給她,知她興致不高,便勸她不如遞牌子進宮,瞧瞧慕容瑜去也好。
“升平郡主三日後就出閣了,眼下有的忙不說,怕是多少也有點兒緊張,您不去寬慰寬慰?估摸她必定有體己話要跟您說的。”
樓襄轉著鎏金小銅爐,搖了搖頭,“這會子去了,倒成了她寬慰我了。如今滿京城誰不知道梁家得勢,隻瞧西府上這陣子門庭若市,好不熱鬧。一牆之隔罷了,咱們這裏卻是門可羅雀。”
端生輕歎,“殿下何必計較這個,所謂此一時彼一時。何況梁家就是再有能耐,也越不過長公主的次序去。”
“不是計較,朝堂上的事,我無權置喙。萬歲爺自然也有他的考量安排。”樓襄卸了披風,轉身往屋子裏去,“我是怕母親鬱結,要強了一輩子,冷不丁碰上這麽個局麵,即便嘴上不說,心裏也一定不好過。我隻恨自己笨拙,竟不知道該怎麽勸慰她才好。”
慧生在屋裏,把她的絲料寢衣疊好鋪在薰籠上,見她怏怏的,笑著提醒,“中晌過上房蹭飯,大不了您陪長公主喝上兩杯。這會兒且想想後日要穿哪件,擇定了我們才好熨燙出來。慕容郡主的大日子,您可得好生打扮起來,保不齊,席上還能遇上順眼的人呢。”
現如今哪有心情想穿戴,她看著床上鋪了些衣裳,不過隨手一點,指了件軟黃對襟衫,一個遍地金比甲。
“這個好,最襯殿下膚色了。說起顏色,我這兒還有個笑話呢,”慧生勾了勾唇角,麵露不屑,“昨兒二姑娘特特的打發人來問我,想知道殿下後兒穿什麽,戴哪件,到時候別撞了色,難為她這迴倒知道忌諱起來。要說二姑娘臉是生得夠甜,就隻膚色中中的,不夠透亮,還真禁不得明豔的顏色,略微鮮亮點,就襯得肉皮兒發黃。”
正說著,院子裏小丫頭匆匆進來,立在廊下稟道,“西府上打發人來請示殿下,她們那頭正給二姑娘、三姑娘做衣裳,趕著後日用的,問問殿下有沒有要做的,趕早一塊量了尺寸,這會兒還來得及。”
慧生頭都不迴,幹脆的說了一句沒有,跟著哼笑道,“還真重視,打量那是她們的婚禮呢,我看是想出風頭,二姑娘說話兒也快成人了,這是要帶她出門相看罷。”
樓襄沒理會這茬,坐在羅漢床上揮手,“不必了,告訴來人,多謝姨娘想著,我沒有要做的衣裳。”
小丫頭道了聲是,卻躑躅在檻外不去,半天才嚅囁道,“那位姐姐還說,二姑娘想借殿下一支蝶戀花鑲寶銀簪子,不知道殿下後兒用不用,若不用的話……”
話沒說完,慧生騰地轉過身,柳眉倒豎,“合著做衣裳是假,要東西才是真。什麽借?哪次借了還有的還。你是缺心眼還是怎麽的,這樣的糊塗話也來迴殿下!”
小丫頭嚇得一聲不敢吭,恨不得把頭垂到腋下,帶著哭腔訥訥說著,“奴婢錯了,奴婢這就去打發了她。”
慧生和端生對望一眼,各自憤憤不平。樓襄忽然揚聲叫住那小丫頭,“迴來,帶上那簪子,告訴二姑娘的人,這東西我不要了,往後也不必還迴來。”
“殿下!”慧生頓足道,“那是皇後娘娘賞賜的,平白給了她,迴頭娘娘問起,您可怎麽答對啊。”
樓襄神情淡淡的,“娘娘和萬歲爺是一條心,得皇上器重的臣子,親眷必然也得娘娘器重。不過是個物件兒,藏著掖著的沒意思。”
端生無奈一歎,“您就是太大度了,素日縱著她們,等閑也不和她們理論。罷了,奴婢這就去拿,給她們,也就天下太平了。”
“我隻怕這不過是開了個頭,有一迴就有二迴。”慧生憂心忡忡,“到時候您就知道厲害了,什麽叫人心不足蛇吞象!往常二姑娘多能巴結的一個人,這才幾天,立刻就變換一張臉,敢公然這麽試探起您了。”
樓襄臉上寫滿厭倦,“我都知道,就是不愛爭這份閑氣。要說不給,我能想出一百個理由來。可認真撕破臉就有意思?還為一根簪子,說出去,難堪的還不是父親和母親!”
交代明白了,她索性站起身來,“我去瞧瞧母親才是正經,旁人如何,到底不與我相幹。”
出了院子往上房去,跨過月洞門,飄來一陣清雅的芬芳。房簷下頭擺著十幾盆蘭花,都是內務府新供上來的。賀蘭韻人在花叢中,手持一把小金剪,正修著一株大鳳尾的紅蓮瓣。
她換了道袍,頭上隻戴了一支烏木簪子。近前跟著那個叫元成的內臣,不時輕聲細語,和她說著什麽,倆人臉上都漾著一汪柔麗的淺笑。
瞧這架勢,母親的心情應該尚算不錯。
樓襄是有話要說的,於是先瞥了瞥元成。賀蘭韻看在眼裏,微微一笑,卻並沒有打發人下去的意思。
“母親,”樓襄蹙眉,眼望那個穿青衫,眉眼柔和的內臣,“有些事兒,女兒想單獨和您說。”
也不知道為什麽,她就是不大喜歡元成,總覺得他和母親關係過於近了。但要認真論,人家本來就是近身服侍的內臣,況且並不討人嫌——明明極得主子寵,卻一點沒有驕矜傲慢的態度,為人處事一派低調謙和,和他的長相很相稱,溫潤斯文,言談舉止間透著極有分寸感的自尊。
賀蘭韻沒發話,元成卻瞧見了樓襄的眼神,舉手朝她恭敬一揖,“臣在月洞門上候著,殿下若有事再傳喚臣。”
後退了幾步,再轉身,不似尋常內侍那樣佝僂著身子,光瞧背影自有一股不卑不亢的澹然。
“想和我說什麽?”賀蘭韻笑問她,“是怕我心情不好,專程過來要來給我解悶?”
樓襄迴神,低眉笑笑,決定直抒胸臆,“我這點道行在您跟前不夠使,隻是我不明白,舅舅這麽做,是當真覺得梁昌甫其人不可多得,還是借此做什麽文章?”說罷又補充道,“我隻怕母親和舅舅因此生嫌隙,畢竟外間人都看著,難保有人亂嚼舌根,編排舅舅這麽做是掃您的臉。”
賀蘭韻眯著眼睛一笑,望著那蘭草,幽幽道,“畹卿是真的長大了。”頓了頓,方才轉頭看著她,“我不瞞你,這事我一早就知道了。梁昌甫是皇上一心栽培的人,讓他去兩江自然是有深意。大燕最富庶的地方數江南兩淮,除卻東海沿子,常年都無戰事。饒是這麽著,淮王還屯兵有八萬,每年的軍餉占去兩江賦稅的四成,皇上早就想削減淮王兵力。讓梁昌甫去,就是要著手一點點蠶食淮王在江浙的勢力。”
“皇上要削藩?”樓襄訝然,“我還以為舅舅對這事根本不上心,想不到暗地裏已有了動作。要這麽說,是單製衡兩江,還是連其餘諸藩都一並要慢慢削弱?”
賀蘭韻頷首道,“那是早晚的事,不過不能急於一時。國朝八處藩地,倘若一齊動作,朝廷也難以招架。所以隻能牽製一方,再安撫其餘各方,皇上的意思,終究是要各個擊破。也許他這一輩尚且來不及完成,但總好過把危機四伏留待給子孫後世。”
“原來如此,那我就全明白了。”樓襄莞爾,心裏石頭落地,語氣也輕快起來,“別說舅舅看上去萬事不留心,其實自有成算。既這樣,為了國朝集權大業早日達成,我也就配合著,給梁家該有的體麵尊崇罷了。”
賀蘭韻點點頭,但笑不語,迴眸間深深的看了她一眼,“難為你了,小人一朝得誌,嘴臉是不大好瞧。不過要你見識一下也好,知道世情人心,懂得世間行路難,不在山,不在水,隻在人情反複間。”
樓襄怔了一下,覷著母親,隻覺得她說這話時,臉上的神情飄渺空茫,像是有所得,又像是有所失,一時之間讓人難以琢磨。
“母親,”她輕聲喚她,“您雖然知道舅舅如此布局,可心裏還是不舒服的,是不是?”
賀蘭韻淡淡一笑,昂然道,“我是大燕長公主,沒有什麽比朝廷大計更為要緊的。不過是蟄伏一段時日,我在這府裏清淨自在,未嚐不是好事。倒是你,大可不必為此多慮,年輕女孩子,正是花一樣的好時候,多出去逛逛,和相好的姐妹聚聚,開懷笑一笑比什麽都強。”
她站在陽光底下,臉上有一抹慈悲的溫柔,道袍大袖拂過樓襄的麵頰,落在她肩上,“去罷,不用擔心我,我很清楚自己在意什麽,不在意什麽。”
母親的和言絮語,生出讓人心安的力量,她終於徹底踏實下來。迴房心情已大好,隻是還沒想出來該去哪兒逛,門上丫頭已來通傳,升平郡主慕容瑜過府來探望她了。
“倒是新鮮,你怎麽跑出宮,串起門子來了?”樓襄興高采烈,拉著她的手,一路往月洞門裏走,“難不成是老祖宗開恩,許你婚前再去茹府上會會姐夫不成?”
慕容瑜春風滿麵,“才不是呢,你猜怎麽著,萬歲爺特準我從自家門裏上轎出閣了!”
“有這樣好事,”樓襄頓住步子,迴身笑看她,“想是皇上近來琢玉有大成,心情正好,倒想起關照你這個丫頭了。”
慕容瑜搖了搖手,說書似的笑道,“趕得時候好是一則,還有一則是為早前我哥上了一道題本,求萬歲爺和老祖宗恩典,許我在家住上兩日,再從他身邊出閨成禮,如此也能全了他做為兄長的一份心願。萬歲爺一想,恩是這麽個道理啊,誠潤那小子目下就在京裏,那是朕早前疏忽了。這不,一拍即合,才有了我眼下的自由自在。”
“看把你美的!”樓襄打心眼裏也為她高興,“你隻管說罷,嫁人前還想怎麽吃,怎麽玩,你劃個道下來,我舍命陪你就是。”
慕容瑜撫掌道好,“我正有這個意思,才剛請了長公主示下,接你家去住一日,咱們倆好好說一晚上話兒,往後再要有這樣的機會,可就難找了。”
樓襄自然是願意的,隻是想到去她府上,難免會碰上慕容瓚,她有一瞬的猶豫,“怕不方便罷,你大哥……”
慕容瑜眉頭一蹙,“你是和我住,又不在一個院子裏。別說我哥不是那樣不知禮的人,就是見麵打個招唿,一道用個飯也沒什麽的,宮裏設宴,我出嫁那天,不都是這樣?再者,你們倆又不是沒見過,何必蠍蠍螫螫的,快別讓我笑話你小家子氣了。”
想想也是,那就這麽說定了罷。樓襄略一思忖,確實也無妨。大宅門裏頭,各處院子都隔著不近的距離,慕容瓚又是喜歡獨處的性子,說不準連晚飯都不會過來一起用。何況母親都應了的,大抵也就沒什麽好顧慮的。
一路有說有笑,倆人挽著手在轎廳下了轎,慕容瑜帶著她過影壁、穿花廳,沿著抄手遊廊往內院走。慕容氏在京裏的這處別業並不算很大,內裏卻布置得頗有一番雅趣。
像是這會兒明明已近暮秋,難得庭院裏依然佳木蔥蘢,園中西北角有一池碧水,兩旁以太湖石疊做絕壁。林泉深壑,山色空蒙,人走在其間,仿佛置身於一處清逸明淨的山水畫卷裏。
途徑西南處一隅小庭院,她抬頭看了看石壁上的匾額,寫著東萊草堂四個字,低下頭略一四顧,正瞧見一個人身穿月白曳撒,負手站在一株龍柏樹下。
單調的色澤襯出一身孑然、一點蒼勁,還有幾分清冷傲然、遺世獨立的味道。
他聽到腳步聲,緩緩轉過身來,寒星般的雙眸澄澈無波。四目相交的一刻,又驀然間變得幽深起來。
樓襄用過早飯,站在簷下閑看雁陣南飛。端生捧了手爐遞給她,知她興致不高,便勸她不如遞牌子進宮,瞧瞧慕容瑜去也好。
“升平郡主三日後就出閣了,眼下有的忙不說,怕是多少也有點兒緊張,您不去寬慰寬慰?估摸她必定有體己話要跟您說的。”
樓襄轉著鎏金小銅爐,搖了搖頭,“這會子去了,倒成了她寬慰我了。如今滿京城誰不知道梁家得勢,隻瞧西府上這陣子門庭若市,好不熱鬧。一牆之隔罷了,咱們這裏卻是門可羅雀。”
端生輕歎,“殿下何必計較這個,所謂此一時彼一時。何況梁家就是再有能耐,也越不過長公主的次序去。”
“不是計較,朝堂上的事,我無權置喙。萬歲爺自然也有他的考量安排。”樓襄卸了披風,轉身往屋子裏去,“我是怕母親鬱結,要強了一輩子,冷不丁碰上這麽個局麵,即便嘴上不說,心裏也一定不好過。我隻恨自己笨拙,竟不知道該怎麽勸慰她才好。”
慧生在屋裏,把她的絲料寢衣疊好鋪在薰籠上,見她怏怏的,笑著提醒,“中晌過上房蹭飯,大不了您陪長公主喝上兩杯。這會兒且想想後日要穿哪件,擇定了我們才好熨燙出來。慕容郡主的大日子,您可得好生打扮起來,保不齊,席上還能遇上順眼的人呢。”
現如今哪有心情想穿戴,她看著床上鋪了些衣裳,不過隨手一點,指了件軟黃對襟衫,一個遍地金比甲。
“這個好,最襯殿下膚色了。說起顏色,我這兒還有個笑話呢,”慧生勾了勾唇角,麵露不屑,“昨兒二姑娘特特的打發人來問我,想知道殿下後兒穿什麽,戴哪件,到時候別撞了色,難為她這迴倒知道忌諱起來。要說二姑娘臉是生得夠甜,就隻膚色中中的,不夠透亮,還真禁不得明豔的顏色,略微鮮亮點,就襯得肉皮兒發黃。”
正說著,院子裏小丫頭匆匆進來,立在廊下稟道,“西府上打發人來請示殿下,她們那頭正給二姑娘、三姑娘做衣裳,趕著後日用的,問問殿下有沒有要做的,趕早一塊量了尺寸,這會兒還來得及。”
慧生頭都不迴,幹脆的說了一句沒有,跟著哼笑道,“還真重視,打量那是她們的婚禮呢,我看是想出風頭,二姑娘說話兒也快成人了,這是要帶她出門相看罷。”
樓襄沒理會這茬,坐在羅漢床上揮手,“不必了,告訴來人,多謝姨娘想著,我沒有要做的衣裳。”
小丫頭道了聲是,卻躑躅在檻外不去,半天才嚅囁道,“那位姐姐還說,二姑娘想借殿下一支蝶戀花鑲寶銀簪子,不知道殿下後兒用不用,若不用的話……”
話沒說完,慧生騰地轉過身,柳眉倒豎,“合著做衣裳是假,要東西才是真。什麽借?哪次借了還有的還。你是缺心眼還是怎麽的,這樣的糊塗話也來迴殿下!”
小丫頭嚇得一聲不敢吭,恨不得把頭垂到腋下,帶著哭腔訥訥說著,“奴婢錯了,奴婢這就去打發了她。”
慧生和端生對望一眼,各自憤憤不平。樓襄忽然揚聲叫住那小丫頭,“迴來,帶上那簪子,告訴二姑娘的人,這東西我不要了,往後也不必還迴來。”
“殿下!”慧生頓足道,“那是皇後娘娘賞賜的,平白給了她,迴頭娘娘問起,您可怎麽答對啊。”
樓襄神情淡淡的,“娘娘和萬歲爺是一條心,得皇上器重的臣子,親眷必然也得娘娘器重。不過是個物件兒,藏著掖著的沒意思。”
端生無奈一歎,“您就是太大度了,素日縱著她們,等閑也不和她們理論。罷了,奴婢這就去拿,給她們,也就天下太平了。”
“我隻怕這不過是開了個頭,有一迴就有二迴。”慧生憂心忡忡,“到時候您就知道厲害了,什麽叫人心不足蛇吞象!往常二姑娘多能巴結的一個人,這才幾天,立刻就變換一張臉,敢公然這麽試探起您了。”
樓襄臉上寫滿厭倦,“我都知道,就是不愛爭這份閑氣。要說不給,我能想出一百個理由來。可認真撕破臉就有意思?還為一根簪子,說出去,難堪的還不是父親和母親!”
交代明白了,她索性站起身來,“我去瞧瞧母親才是正經,旁人如何,到底不與我相幹。”
出了院子往上房去,跨過月洞門,飄來一陣清雅的芬芳。房簷下頭擺著十幾盆蘭花,都是內務府新供上來的。賀蘭韻人在花叢中,手持一把小金剪,正修著一株大鳳尾的紅蓮瓣。
她換了道袍,頭上隻戴了一支烏木簪子。近前跟著那個叫元成的內臣,不時輕聲細語,和她說著什麽,倆人臉上都漾著一汪柔麗的淺笑。
瞧這架勢,母親的心情應該尚算不錯。
樓襄是有話要說的,於是先瞥了瞥元成。賀蘭韻看在眼裏,微微一笑,卻並沒有打發人下去的意思。
“母親,”樓襄蹙眉,眼望那個穿青衫,眉眼柔和的內臣,“有些事兒,女兒想單獨和您說。”
也不知道為什麽,她就是不大喜歡元成,總覺得他和母親關係過於近了。但要認真論,人家本來就是近身服侍的內臣,況且並不討人嫌——明明極得主子寵,卻一點沒有驕矜傲慢的態度,為人處事一派低調謙和,和他的長相很相稱,溫潤斯文,言談舉止間透著極有分寸感的自尊。
賀蘭韻沒發話,元成卻瞧見了樓襄的眼神,舉手朝她恭敬一揖,“臣在月洞門上候著,殿下若有事再傳喚臣。”
後退了幾步,再轉身,不似尋常內侍那樣佝僂著身子,光瞧背影自有一股不卑不亢的澹然。
“想和我說什麽?”賀蘭韻笑問她,“是怕我心情不好,專程過來要來給我解悶?”
樓襄迴神,低眉笑笑,決定直抒胸臆,“我這點道行在您跟前不夠使,隻是我不明白,舅舅這麽做,是當真覺得梁昌甫其人不可多得,還是借此做什麽文章?”說罷又補充道,“我隻怕母親和舅舅因此生嫌隙,畢竟外間人都看著,難保有人亂嚼舌根,編排舅舅這麽做是掃您的臉。”
賀蘭韻眯著眼睛一笑,望著那蘭草,幽幽道,“畹卿是真的長大了。”頓了頓,方才轉頭看著她,“我不瞞你,這事我一早就知道了。梁昌甫是皇上一心栽培的人,讓他去兩江自然是有深意。大燕最富庶的地方數江南兩淮,除卻東海沿子,常年都無戰事。饒是這麽著,淮王還屯兵有八萬,每年的軍餉占去兩江賦稅的四成,皇上早就想削減淮王兵力。讓梁昌甫去,就是要著手一點點蠶食淮王在江浙的勢力。”
“皇上要削藩?”樓襄訝然,“我還以為舅舅對這事根本不上心,想不到暗地裏已有了動作。要這麽說,是單製衡兩江,還是連其餘諸藩都一並要慢慢削弱?”
賀蘭韻頷首道,“那是早晚的事,不過不能急於一時。國朝八處藩地,倘若一齊動作,朝廷也難以招架。所以隻能牽製一方,再安撫其餘各方,皇上的意思,終究是要各個擊破。也許他這一輩尚且來不及完成,但總好過把危機四伏留待給子孫後世。”
“原來如此,那我就全明白了。”樓襄莞爾,心裏石頭落地,語氣也輕快起來,“別說舅舅看上去萬事不留心,其實自有成算。既這樣,為了國朝集權大業早日達成,我也就配合著,給梁家該有的體麵尊崇罷了。”
賀蘭韻點點頭,但笑不語,迴眸間深深的看了她一眼,“難為你了,小人一朝得誌,嘴臉是不大好瞧。不過要你見識一下也好,知道世情人心,懂得世間行路難,不在山,不在水,隻在人情反複間。”
樓襄怔了一下,覷著母親,隻覺得她說這話時,臉上的神情飄渺空茫,像是有所得,又像是有所失,一時之間讓人難以琢磨。
“母親,”她輕聲喚她,“您雖然知道舅舅如此布局,可心裏還是不舒服的,是不是?”
賀蘭韻淡淡一笑,昂然道,“我是大燕長公主,沒有什麽比朝廷大計更為要緊的。不過是蟄伏一段時日,我在這府裏清淨自在,未嚐不是好事。倒是你,大可不必為此多慮,年輕女孩子,正是花一樣的好時候,多出去逛逛,和相好的姐妹聚聚,開懷笑一笑比什麽都強。”
她站在陽光底下,臉上有一抹慈悲的溫柔,道袍大袖拂過樓襄的麵頰,落在她肩上,“去罷,不用擔心我,我很清楚自己在意什麽,不在意什麽。”
母親的和言絮語,生出讓人心安的力量,她終於徹底踏實下來。迴房心情已大好,隻是還沒想出來該去哪兒逛,門上丫頭已來通傳,升平郡主慕容瑜過府來探望她了。
“倒是新鮮,你怎麽跑出宮,串起門子來了?”樓襄興高采烈,拉著她的手,一路往月洞門裏走,“難不成是老祖宗開恩,許你婚前再去茹府上會會姐夫不成?”
慕容瑜春風滿麵,“才不是呢,你猜怎麽著,萬歲爺特準我從自家門裏上轎出閣了!”
“有這樣好事,”樓襄頓住步子,迴身笑看她,“想是皇上近來琢玉有大成,心情正好,倒想起關照你這個丫頭了。”
慕容瑜搖了搖手,說書似的笑道,“趕得時候好是一則,還有一則是為早前我哥上了一道題本,求萬歲爺和老祖宗恩典,許我在家住上兩日,再從他身邊出閨成禮,如此也能全了他做為兄長的一份心願。萬歲爺一想,恩是這麽個道理啊,誠潤那小子目下就在京裏,那是朕早前疏忽了。這不,一拍即合,才有了我眼下的自由自在。”
“看把你美的!”樓襄打心眼裏也為她高興,“你隻管說罷,嫁人前還想怎麽吃,怎麽玩,你劃個道下來,我舍命陪你就是。”
慕容瑜撫掌道好,“我正有這個意思,才剛請了長公主示下,接你家去住一日,咱們倆好好說一晚上話兒,往後再要有這樣的機會,可就難找了。”
樓襄自然是願意的,隻是想到去她府上,難免會碰上慕容瓚,她有一瞬的猶豫,“怕不方便罷,你大哥……”
慕容瑜眉頭一蹙,“你是和我住,又不在一個院子裏。別說我哥不是那樣不知禮的人,就是見麵打個招唿,一道用個飯也沒什麽的,宮裏設宴,我出嫁那天,不都是這樣?再者,你們倆又不是沒見過,何必蠍蠍螫螫的,快別讓我笑話你小家子氣了。”
想想也是,那就這麽說定了罷。樓襄略一思忖,確實也無妨。大宅門裏頭,各處院子都隔著不近的距離,慕容瓚又是喜歡獨處的性子,說不準連晚飯都不會過來一起用。何況母親都應了的,大抵也就沒什麽好顧慮的。
一路有說有笑,倆人挽著手在轎廳下了轎,慕容瑜帶著她過影壁、穿花廳,沿著抄手遊廊往內院走。慕容氏在京裏的這處別業並不算很大,內裏卻布置得頗有一番雅趣。
像是這會兒明明已近暮秋,難得庭院裏依然佳木蔥蘢,園中西北角有一池碧水,兩旁以太湖石疊做絕壁。林泉深壑,山色空蒙,人走在其間,仿佛置身於一處清逸明淨的山水畫卷裏。
途徑西南處一隅小庭院,她抬頭看了看石壁上的匾額,寫著東萊草堂四個字,低下頭略一四顧,正瞧見一個人身穿月白曳撒,負手站在一株龍柏樹下。
單調的色澤襯出一身孑然、一點蒼勁,還有幾分清冷傲然、遺世獨立的味道。
他聽到腳步聲,緩緩轉過身來,寒星般的雙眸澄澈無波。四目相交的一刻,又驀然間變得幽深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