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倚在憑機上,臉上映著的是西山的陽光,它不熱不燥溫和如同母親的撫觸,她借著這樣的光線,目不轉睛的看著手中的書本,那書本已有些年代,翻頁時還能嗅到一絲草藥的味道。她想寫書的人必定也對此書十分愛惜,所以才細心到在書本的每一頁都浸上驅蟲的藥,幸而如此,這書才能得以保存兩百餘年。
此時一位婦人攜著四個侍女推門而如,她看見少女手中的書不由的皺了下眉,可是又恭敬的走到少女的身邊:“二小姐,該是用膳的時候了。”
少女沒有管婦人,還特意轉過臉去,換了一個姿勢繼續看手中的書本。
婦人緩緩走到少女身邊,小心翼翼的取下少女手中的古卷,麵對少女生氣的臉還保持溫柔的聲音說:“二小姐,今天老爺迴府了。”
少女又改盤腿而坐,這倒讓婦人的眉頭又是一皺,她又溫暖的拉起少女的手:“二小姐,女孩子還是要注意儀態,”她看指了指身邊的古本:“這看書不是壞事,可是女子還是要多看些女德,而非那些商人的傳記。”
少女最聽不得的便是女子應該做何,女子應該如此,這婦人一來便把她的愛書拿走,又提及父親,現在又在對她的德行孜孜不倦,心中倒是火打了幾分:“我古家先祖世代行商,這家誌有什麽看不得的。”
婦人輕輕歎了口氣:“那也是先祖,現在咱們鍾鼓之家,小姐未來可是要進宮的。”
帝都古氏的先祖古子笙,以一介商人之身為符國建立不世之功,後來又轉而出仕辛國,為辛國建不二功勳,位列三公,世代為侯。而今距那時已有兩百餘年,帝都古氏的侯爵已沿襲四代,在天平城可以說是再高貴不過的家庭。
“誰說要進宮的,不進宮!”少女負氣的甩開婦人的手,轉過頭去不再理她。
此時的古守義可以說怒不可遏,自己在外巡檢一月,此時迴家正是享其樂融融的時候,這大逆不道的女兒竟然連用膳都不出現,他越往前走一步,心中的怒火便又勝了一層,直到走到女兒房門跟前,聽到那淑女不應該有的高八度說著自己不進宮,那火總算把他的憤怒全部點燃:“不進宮就給我滾,我古家沒有這麽不識抬舉的女兒!”
少女被這聲音嚇來愣住,剛才好傲驕的臉色馬上垮了下來,她看著那破門而入的爹便卻馬上變了一副模樣:“爹,莫生氣了,女兒又沒搬過東西,自然不知道怎麽抬舉。”
確實也是一月未見寶貝女兒,看到女兒一臉耍賴古守義的氣消的也快,他坐到女兒身邊,撿起女兒身邊的書:“你也老大不小了,怎麽還是這孩子性子。”古守義將書放到席上,又往女兒身邊擠擠,盡可能放低了聲音:“女兒終究是要長大的,就算不進宮,我厚義侯的女兒也不能嫁給泛泛之輩,你還是要好好聽姑子們的管教,日後也不給我們侯府丟臉。”
少女歎了口氣,這些已磨耳朵的話已聽了十七年:“我隻想嫁給先祖一樣快意江湖的人。”
“先祖的江湖最後還是在朝堂啊。”
少女跟著父親往家宴走去,她迴頭看到餘下陽光中的那古書,心中盡滿是惆悵。
既是家宴,人自然也不多,除了厚義侯這一家四口,便還有厚義侯的嫡弟車將軍古守仁,古守仁不同他哥哥位高權重,但在未來必也將是一方勢力,可能因為家中行二,這位將軍從小並沒有被當做家主教養,待人處事自然散漫些,也正是如此家裏才讓他不在朝堂而去軍中發展,而在這天平的軍中,哪位軍官又不是簪纓之後呢,一堆二世主在一起每日聲色犬馬倒讓這車將軍的性子更是放任自流,又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相對古家嫡長孫,這位將軍倒更是喜歡自己的大侄女。
“我說璞兒,你膽子還不小,還讓你爹親自去請你吃飯。”古守仁堅著手指指著那位一臉賭氣的侄女哈哈笑道:“你爹生起氣來,我可是都懼怕三分的。”
看著動作頗有些粗魯的弟弟,古守義鼻子裏哼了一聲:“我古家四代為侯,怎麽生得你們兩個二世主,一個每日不學女德盡看些破書,一個整日遊手好閑,也不關心天下之事。”他又往左轉身對著古守仁身邊的少年說道:“我古家還是要看我兒從文了。”
少女倒是從來沒覺得的自己的哥哥能成一番大事,也不明白為什麽父親總是如此高抬這位文弱的兄長,倒是白眼一翻冷笑了一下,惹得對麵的古守仁硬是把剛喝的酒噴了出來,古守仁心裏明白,這下自己可是把席上的基本禮儀給亂了,馬上拋出話題扔給了少女:“璞兒近日看什麽書呀。”
“《行商誌》、《定稅論》、還有《皇土市集書》。”少女倒全然不知道自己中了古仁守移花接木的招,報起書名時臉上全是傲驕之色,沒有注意到主席上的父親臉已黑成一片。
“妹妹還是多看些《女德》《繡書》一類的吧。”古修文指責起了少女,本間倒是想在父親發做前進行下疏導。
“那有什麽看的,都是些屋內三丈的瑣事。”不過少女這次也沒看出來自己的哥哥是出言幫自己,還認真的爭辯起來:“《行商誌》、《定稅論》、《皇土市集書》都是我們先祖一步一個腳印記錄下這大好河山的人文風誌,就說那浮西草原沙漠,我們幾時可曾見過。”少女又轉身向古守仁:“二叔南征北戰,可有見過?可知沙漠何樣?可知加絨部漢子何其健壯?”
“古從璞!”席首一聲大吼,說話之人正是少女那一板一眼的父親:“你夠了!哪有未出閣的姑娘口中說出什麽漢子強壯的話!這天下再大也是男人的天下,女子相夫教子何其正常!”
少女沒想到父親盡在眾人前麵嗬斥自己,心中也是一百個委屈,如果當初沒有先祖走南闖北,又何來未來的廟堂之高:“先祖當年符國起事也不是跟著符國女主。”少女閱覽完先祖的全部文書,相比其它官宦女子也是有所見地:“書上說符國三世而立女主,草原各部均有首領為女子,為什麽浮山之西的女子可以馳騁天下,而中原女子就要常在深閨?”
古守義縱慣女兒,但是如今說出這樣大逆不道的話還是首次,氣得頓時無話可說,手裏握著酒杯直發抖。而少女見父親盡然沒有開口,更覺得自己言之有理所以才讓父親無言以對,便又繼續說道:“先祖從商,為我大辛改稅收,開路橋才有不世之功,也才有我們今日古家的華光,父親為何卻如此輕視先祖的從商的經曆?”
“閉嘴!”一聲眼裏的嗬斥外加摔杯之聲頓時讓屋內鴉雀無聲:‘這飯不用吃了,都散了!古從璞,你去給我跪祠堂!“
古從璞知道,每次隻要若父親生氣,結果一定便是跪祠堂,其實第一次想去了解先祖,也正是跪祠堂時發現先祖古子笙的靈位不同於其它逝者,其它逝者的靈位雕琢華麗,修飾繁瑣,而先祖的靈位卻僅是一塊純黑木板,靈位上的字也未加諡號,可是正是這樣簡單木板,卻顯示出有容乃大的氣魄,讓古從璞一下就對先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受罰結束後去書房翻閱先祖所著,才發現世界之大千奇百怪,世間盡有女人管理的天下,還有可以改變位置的河流,另一些書寫到交易中如果囤貨,賭博時如何出遷,總之書裏記錄的每一樣東西都是那麽神奇,像一把剪刀一樣,為古從璞剪開一切未知,讓她有了飛翔的希望。
這次,古從璞再次跪在祠堂裏,倒更為膽大的取下了先祖的靈位拿到手上反複把玩,把玩時卻發現靈位下的基座上有一個黑色暗盒,古從璞左右四顧,證明周邊沒人,便連忙將暗盒打開,裏麵竟然還有一本書!
古從璞心中的激動似乎已不能言表,當然被關祠堂也不能歡唿,她抑製住自己內心的湧動,大口的唿吸著,那本來便有點濕潤的空氣被吸進她的肺裏,原來總是嫌棄的她竟然也不在意了,她打開裹書的卷軸,書上赫然寫著四個大字《皇土遊記》,古從璞不知道為什麽這本書會被藏在先祖的靈位下,好奇心迫使她打開書本翻閱起來,書裏記錄了太多難以用想像出來的東西,比如冬天是魚,夏天就成為荷花的草藥,還有能點亮一整個房間的珍珠以及水中人身魚尾的怪物,太多太多的內容讓從小在深閨中長大的古從璞目瞪口呆,她相信這是她父親都不曾見過的世界,可是翻到最後一頁卻寫道:“奉王命侍辛,故無暇遊曆天下,皇土昭昭,僅行至一半,此乃今生最遺憾之事,若我後人有緣見得此書,務幫我踏遍山河,行完此書。
末尾:古子笙
古從璞心想,既然先祖有寫完此書的遺願,卻又為何不交代給後人呢,又看著自己還跪在這詞堂,看著其它精雕細琢的靈牌,古從璞覺得若其它先人皆如父親一般,這先祖前半生的誌願怕是無法完成。
而既然得到此書的是自己,那便也是天意,也是先祖顯靈,於是古從璞將靈位放迴原處,又行了三拜,此時心中便也有所方向。
縱使廟堂雖高,也是百丈之內,縱使金銀再美,也是土中之物,縱使嫁得如意郎,也得非一人之愛,可是那天地廣闊,繁星似海卻是亙古不變的永恆。
此時一位婦人攜著四個侍女推門而如,她看見少女手中的書不由的皺了下眉,可是又恭敬的走到少女的身邊:“二小姐,該是用膳的時候了。”
少女沒有管婦人,還特意轉過臉去,換了一個姿勢繼續看手中的書本。
婦人緩緩走到少女身邊,小心翼翼的取下少女手中的古卷,麵對少女生氣的臉還保持溫柔的聲音說:“二小姐,今天老爺迴府了。”
少女又改盤腿而坐,這倒讓婦人的眉頭又是一皺,她又溫暖的拉起少女的手:“二小姐,女孩子還是要注意儀態,”她看指了指身邊的古本:“這看書不是壞事,可是女子還是要多看些女德,而非那些商人的傳記。”
少女最聽不得的便是女子應該做何,女子應該如此,這婦人一來便把她的愛書拿走,又提及父親,現在又在對她的德行孜孜不倦,心中倒是火打了幾分:“我古家先祖世代行商,這家誌有什麽看不得的。”
婦人輕輕歎了口氣:“那也是先祖,現在咱們鍾鼓之家,小姐未來可是要進宮的。”
帝都古氏的先祖古子笙,以一介商人之身為符國建立不世之功,後來又轉而出仕辛國,為辛國建不二功勳,位列三公,世代為侯。而今距那時已有兩百餘年,帝都古氏的侯爵已沿襲四代,在天平城可以說是再高貴不過的家庭。
“誰說要進宮的,不進宮!”少女負氣的甩開婦人的手,轉過頭去不再理她。
此時的古守義可以說怒不可遏,自己在外巡檢一月,此時迴家正是享其樂融融的時候,這大逆不道的女兒竟然連用膳都不出現,他越往前走一步,心中的怒火便又勝了一層,直到走到女兒房門跟前,聽到那淑女不應該有的高八度說著自己不進宮,那火總算把他的憤怒全部點燃:“不進宮就給我滾,我古家沒有這麽不識抬舉的女兒!”
少女被這聲音嚇來愣住,剛才好傲驕的臉色馬上垮了下來,她看著那破門而入的爹便卻馬上變了一副模樣:“爹,莫生氣了,女兒又沒搬過東西,自然不知道怎麽抬舉。”
確實也是一月未見寶貝女兒,看到女兒一臉耍賴古守義的氣消的也快,他坐到女兒身邊,撿起女兒身邊的書:“你也老大不小了,怎麽還是這孩子性子。”古守義將書放到席上,又往女兒身邊擠擠,盡可能放低了聲音:“女兒終究是要長大的,就算不進宮,我厚義侯的女兒也不能嫁給泛泛之輩,你還是要好好聽姑子們的管教,日後也不給我們侯府丟臉。”
少女歎了口氣,這些已磨耳朵的話已聽了十七年:“我隻想嫁給先祖一樣快意江湖的人。”
“先祖的江湖最後還是在朝堂啊。”
少女跟著父親往家宴走去,她迴頭看到餘下陽光中的那古書,心中盡滿是惆悵。
既是家宴,人自然也不多,除了厚義侯這一家四口,便還有厚義侯的嫡弟車將軍古守仁,古守仁不同他哥哥位高權重,但在未來必也將是一方勢力,可能因為家中行二,這位將軍從小並沒有被當做家主教養,待人處事自然散漫些,也正是如此家裏才讓他不在朝堂而去軍中發展,而在這天平的軍中,哪位軍官又不是簪纓之後呢,一堆二世主在一起每日聲色犬馬倒讓這車將軍的性子更是放任自流,又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相對古家嫡長孫,這位將軍倒更是喜歡自己的大侄女。
“我說璞兒,你膽子還不小,還讓你爹親自去請你吃飯。”古守仁堅著手指指著那位一臉賭氣的侄女哈哈笑道:“你爹生起氣來,我可是都懼怕三分的。”
看著動作頗有些粗魯的弟弟,古守義鼻子裏哼了一聲:“我古家四代為侯,怎麽生得你們兩個二世主,一個每日不學女德盡看些破書,一個整日遊手好閑,也不關心天下之事。”他又往左轉身對著古守仁身邊的少年說道:“我古家還是要看我兒從文了。”
少女倒是從來沒覺得的自己的哥哥能成一番大事,也不明白為什麽父親總是如此高抬這位文弱的兄長,倒是白眼一翻冷笑了一下,惹得對麵的古守仁硬是把剛喝的酒噴了出來,古守仁心裏明白,這下自己可是把席上的基本禮儀給亂了,馬上拋出話題扔給了少女:“璞兒近日看什麽書呀。”
“《行商誌》、《定稅論》、還有《皇土市集書》。”少女倒全然不知道自己中了古仁守移花接木的招,報起書名時臉上全是傲驕之色,沒有注意到主席上的父親臉已黑成一片。
“妹妹還是多看些《女德》《繡書》一類的吧。”古修文指責起了少女,本間倒是想在父親發做前進行下疏導。
“那有什麽看的,都是些屋內三丈的瑣事。”不過少女這次也沒看出來自己的哥哥是出言幫自己,還認真的爭辯起來:“《行商誌》、《定稅論》、《皇土市集書》都是我們先祖一步一個腳印記錄下這大好河山的人文風誌,就說那浮西草原沙漠,我們幾時可曾見過。”少女又轉身向古守仁:“二叔南征北戰,可有見過?可知沙漠何樣?可知加絨部漢子何其健壯?”
“古從璞!”席首一聲大吼,說話之人正是少女那一板一眼的父親:“你夠了!哪有未出閣的姑娘口中說出什麽漢子強壯的話!這天下再大也是男人的天下,女子相夫教子何其正常!”
少女沒想到父親盡在眾人前麵嗬斥自己,心中也是一百個委屈,如果當初沒有先祖走南闖北,又何來未來的廟堂之高:“先祖當年符國起事也不是跟著符國女主。”少女閱覽完先祖的全部文書,相比其它官宦女子也是有所見地:“書上說符國三世而立女主,草原各部均有首領為女子,為什麽浮山之西的女子可以馳騁天下,而中原女子就要常在深閨?”
古守義縱慣女兒,但是如今說出這樣大逆不道的話還是首次,氣得頓時無話可說,手裏握著酒杯直發抖。而少女見父親盡然沒有開口,更覺得自己言之有理所以才讓父親無言以對,便又繼續說道:“先祖從商,為我大辛改稅收,開路橋才有不世之功,也才有我們今日古家的華光,父親為何卻如此輕視先祖的從商的經曆?”
“閉嘴!”一聲眼裏的嗬斥外加摔杯之聲頓時讓屋內鴉雀無聲:‘這飯不用吃了,都散了!古從璞,你去給我跪祠堂!“
古從璞知道,每次隻要若父親生氣,結果一定便是跪祠堂,其實第一次想去了解先祖,也正是跪祠堂時發現先祖古子笙的靈位不同於其它逝者,其它逝者的靈位雕琢華麗,修飾繁瑣,而先祖的靈位卻僅是一塊純黑木板,靈位上的字也未加諡號,可是正是這樣簡單木板,卻顯示出有容乃大的氣魄,讓古從璞一下就對先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受罰結束後去書房翻閱先祖所著,才發現世界之大千奇百怪,世間盡有女人管理的天下,還有可以改變位置的河流,另一些書寫到交易中如果囤貨,賭博時如何出遷,總之書裏記錄的每一樣東西都是那麽神奇,像一把剪刀一樣,為古從璞剪開一切未知,讓她有了飛翔的希望。
這次,古從璞再次跪在祠堂裏,倒更為膽大的取下了先祖的靈位拿到手上反複把玩,把玩時卻發現靈位下的基座上有一個黑色暗盒,古從璞左右四顧,證明周邊沒人,便連忙將暗盒打開,裏麵竟然還有一本書!
古從璞心中的激動似乎已不能言表,當然被關祠堂也不能歡唿,她抑製住自己內心的湧動,大口的唿吸著,那本來便有點濕潤的空氣被吸進她的肺裏,原來總是嫌棄的她竟然也不在意了,她打開裹書的卷軸,書上赫然寫著四個大字《皇土遊記》,古從璞不知道為什麽這本書會被藏在先祖的靈位下,好奇心迫使她打開書本翻閱起來,書裏記錄了太多難以用想像出來的東西,比如冬天是魚,夏天就成為荷花的草藥,還有能點亮一整個房間的珍珠以及水中人身魚尾的怪物,太多太多的內容讓從小在深閨中長大的古從璞目瞪口呆,她相信這是她父親都不曾見過的世界,可是翻到最後一頁卻寫道:“奉王命侍辛,故無暇遊曆天下,皇土昭昭,僅行至一半,此乃今生最遺憾之事,若我後人有緣見得此書,務幫我踏遍山河,行完此書。
末尾:古子笙
古從璞心想,既然先祖有寫完此書的遺願,卻又為何不交代給後人呢,又看著自己還跪在這詞堂,看著其它精雕細琢的靈牌,古從璞覺得若其它先人皆如父親一般,這先祖前半生的誌願怕是無法完成。
而既然得到此書的是自己,那便也是天意,也是先祖顯靈,於是古從璞將靈位放迴原處,又行了三拜,此時心中便也有所方向。
縱使廟堂雖高,也是百丈之內,縱使金銀再美,也是土中之物,縱使嫁得如意郎,也得非一人之愛,可是那天地廣闊,繁星似海卻是亙古不變的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