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兒,王紫軒就呻吟起來,他感覺自己渾身都在燃燒,熱的要命。他想要冰,冰。不一會兒就摸到了春兒,隨後就理所當然了,可是他感覺自己越來越失控。就像一頭困住的野獸一樣,無處發泄。
明明找到了冰源,可他還是感覺不夠。他的手開始掙紮,然後他打翻了床邊的蠟燭。隨後,火燒著了床幔,慢慢的蔓延到整個房間。等怡紅院的下人們發現了並且開始救火的時候,就已經晚了。
第二天,街上就流傳起來王家二公子王紫軒在怡紅院裏被燒死了,還是自己找樂子的時候自己失手打翻了蠟燭,真是老天開眼了,除了這一禍害。聽說呀,他在家裏打自己的妹妹,被左相罰跪祠堂,可他居然半夜出現在怡紅院了,這可是連他們家祖宗都生氣了呢?我看呀,這就是他不敬祖宗,祖宗懲罰與他呀。可奇怪的是那被燒毀的房間裏隻找到了一具屍體,還不知道是誰的呢?很快,京兆尹的人就來了。左相也來了,王夫人聽到噩耗已經昏迷不醒了。經過衙門上的仵作鑒定,那具屍體確定為女子身體。屍體雖燒毀嚴重辨識不出女子特征,但屍體的盆骨寬大且矮,骨質較輕。的確是女子骨架。
頂著左相的壓力,京兆尹追問道,“那為什麽隻有一具屍骨,另外一個呢?”
仵作觀察了現場,也很是疑惑,“房屋毀壞到這種程度,就說明火勢劇烈,這種大火的情況下人如果在屋子裏的話根本就沒有生還的可能性,可現場確實沒有發現第二句屍體。這隻有兩種可能,一是王公子根本就不在房間裏,而是王公子當時陷入了深度睡眠中,直接被燒得灰飛煙滅了。畢竟女子的屍體保持的姿勢說明她曾經試圖逃跑,但是沒成功。”
左相本來沒見著兒子的屍骨,還以為那孩子和自己生氣躲起來了,心裏放緩了一點,肯定不是王紫軒遇害了。畢竟是他養了二十年的孩子,氣歸氣、打歸打,可他從沒想過軒兒會先自己一步離開。顫抖著問道,“火真的會將人燒得灰飛煙滅嗎?”
仵作也知道被燒得灰飛煙滅的那個人很有可能是左相的兒子,現在事情未定,自己隻能將事情講的保守一點,“本朝沒有發生過把人燒得灰飛煙滅的事情,但是前朝史書有記載,十大酷刑之一為火刑。將窮兇極惡的犯人架上柴堆,澆上熱油,點火直到犯人連著柴火堆一同化為灰燼。是以大火可使人灰飛煙滅。”
左相聽完踉蹌了一下,一旁的京兆尹趕緊扶住他。安慰道,“相爺,最終結果還沒有出來,此案還需要進一步審問,你得往好處想呀。現在重要的事派人在城裏找找王公子,說不定王公子半夜就離開了呢。”
幾個時辰後,此案就開審了,左相坐在官衙旁聽的位置,宮裏的王貴妃也派來了自己的貼身女官可以適時代表自己下達旨意。
京兆尹開始審問本案的主要犯人,怡紅院的老鴇和當晚伺候的一應下人。當老鴇講到王公子三更前來,隻是點了一桌子飯菜而已。做菜的大廚和上菜的小廝都證實了這一點。
那小廝還提到了一點,王公子像是很餓的樣子,菜剛上來就拿了個雞腿啃,隨後收拾桌子的時候發現才幾乎都被吃完了,看來王公子吃了很多。當時王公子有點困,而死的那個春兒正在屋子裏彈琴。
左相的眼眶紅了,他這才想起來那孩子一天沒吃,到了半夜必然是餓狠了。自己隻顧著和卓爾說話就忘了那孩子是個受不得苦的,而自己的夫人臥病在床怕是也給他送不了吃的。他此刻隻感受到無盡的後悔,孩子不過就犯了點小錯,自己為什麽要這樣對他呢?
那怡紅院的所有下人都紛紛證實了沒有看見王紫軒離開怡紅院,那麽這就是說王紫軒根本就沒有離開怡紅院,那他在房間怎麽就不逃呢?
給春兒藥的那個丫鬟招供道,她期間找過春兒一次,據春兒透露。王公子已經熟睡了,她在門口還聽到輕微的鼾聲。先前收拾剩菜的小廝也迴應到,當時他看王公子就已經很困的樣子了。
左相一陣心痛,這就是說他養了二十年的兒子已經葬身火海了,而且這貨還是一場意外。是的,仵作推斷說是打翻了床旁的蠟燭才引起的,現場沒有人為縱火的痕跡。總而言之,這就是一場正常的不能再正常的意外了。
那麽怡紅院的眾人也就沒什麽大罪了,左相雖是恨這群人,可是為了自己的官途,還是不能表現出來。還好王貴妃派來的女官直接發話道。
貴妃娘娘的旨意是,怡紅院的眾人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所有人流放到嶺南。眾人都知道貴妃這是為自己的侄兒出氣呢,到時候在去嶺南的路上碰到幾個土匪就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左相也接受了這個結果,隻是還是派了人挨家挨戶的尋找兒子,萬一有希望呢?隻是他也徹底怪上了剛迴來就不安分的王悅爾,是的他認為是王悅爾向他告狀,他才會懲罰了軒兒,才造成了軒兒的慘案。
隻有這樣想,他才覺得好受一點了。他太需要一個人去轉移自己的愧疚感了,隻要一想到是自己的懲罰間接導致了軒兒的死亡,他就感覺自己要憋的喘不上氣了。 左相府開始準備王紫軒的葬禮了,王夫人還是一病不起,大夫說徹底傷了根本。左相親自去平王府退了兒子的親事,既然兒子都死了,也不能拖著人家的姑娘,否則就和平王府成為仇敵了。
接到消息的安瑾很是開心,終於能解除婚約了。心裏暗喜道,這意外也來的太巧合了吧。自己還在愁用個什麽法子才能解決掉這麽婚事呢?誰知道好事他就自己送上門來了,省的自己動手了。
隻是她麵上表現的很是悲傷,還求了平王爺要親自去承天寺給王紫軒念半年佛。滿城的老百姓還讚歎道三姑娘就是宅心仁厚,王紫軒死的那樣不體麵,她居然還去佛前給他誦經,真是有情有義啊。
畢竟他倆還沒有成親,隻是定親了而已。三姑娘做到這個份上已經很不容易了。聽說不僅左相府很是感謝她的行為,就是宮裏得寵的貴妃娘娘也傳下話來很是欣賞她的所作所為。
左相府的葬禮很快就辦完了,期間王夫人求著大夫開了虎狼之藥,勉強下了床。親自給兒子操辦了一切。王紫竹也很是傷心,更帶著內疚,自己要是當晚給哥哥送點飯就好了,哥哥就不會去外麵吃飯了。
以前自己被娘親懲罰不能吃飯,每次哥哥都悄悄給自己送了飯。那天晚上她本想去的可還是害怕,怕爹發現了懲罰她。她又愧疚又傷心,幾天下來就瘦的脫了相。
王夫人看到她這樣子,倒時欣慰起來。還好自己還有個女兒,女兒這麽傷心還好她哥哥沒白疼她。自己這破身子一定要撐著給女兒找個好歸宿,然後在下去陪她可憐的軒兒。
柳夫人和她的一雙兒女到時表現的挺悲傷的,看著跟最愛的親人去了一樣,明明他們都沒見過幾麵。不過事後,左相就二話不說的把王悅爾送到了偏遠的寺廟裏。意思是帶發修行為她哥哥祈福。
王悅爾心裏反抗道,那是王紫竹的親哥哥,為什麽不讓她去。可她不敢說出來,隻能求救於她的母親柳氏。柳氏百般求情,左相還是不為所動。最後當晚,王悅爾就被送到了一個不知名的小廟裏。
已經三月末了,安瑾在家裏把自己從承天寺裏給吳恙求來的平安符認真誦經了九天之後,把平安符塞進自己做好的香囊裏。打算給吳恙寄過去。
吳恙現在在危險的戰場上,又要求是貼身的小東西,那就隻有平安符最好了,既能保平安又符合吳恙提出的要求。那平安符可是自己求主持開過光的,又聽主持的建議,親自誦經了九天,肯定可以報師兄平安的。
安然又想起自己九天前去東山上的承天寺的時候,居然又遇到了謝文書,這可是自己第二次在承天寺遇見他了,他可真喜歡在承天寺待著,每次都能看見他。
最好笑的是他看見自己那糾結的表情,他掙紮了半天,還是難為情的開口道,“小姑姑。”
安然當即就笑的樂不可支,大侄子好聽話。她可不知道南山先生對謝文書的影響力。要她和南山先生接觸久了她也會頭疼那個精怪的老頭的。可惜她現在和師傅相處的時間太短,南山先生還沒暴露出來而已。
兩人聊了一會兒就分別了。安然帶著自己的平安符下了山,謝文書則繼續待在自己的山上。
把信和平安符都給吳恙寄出去後,安然就開始睡覺了。
四月開始了,殿試越來越近了。京城的氣氛最近被這些文人帶的熱火朝天的。人人都討論著五天後的殿試。朝堂之上也開始商議今年的殿試是否要創新,最後也吵不出個所以然來。
很快就到了四月初五這天,黎明時分,三百名會試考過的人就已經聚集到了宮門口,隨後隨太監到保和殿,開始有大太監點名,隨後眾人落座後開始發卷子。殿試隻考策論,題為三道,眾人一看卷子,頭都大了。這考的是什麽呀,真難。為什麽要考南方農業改革的問題,大部分北方的考生不太清楚這個事情。南方是知道,但隻是從書上看到過,沒有實踐過。
明明找到了冰源,可他還是感覺不夠。他的手開始掙紮,然後他打翻了床邊的蠟燭。隨後,火燒著了床幔,慢慢的蔓延到整個房間。等怡紅院的下人們發現了並且開始救火的時候,就已經晚了。
第二天,街上就流傳起來王家二公子王紫軒在怡紅院裏被燒死了,還是自己找樂子的時候自己失手打翻了蠟燭,真是老天開眼了,除了這一禍害。聽說呀,他在家裏打自己的妹妹,被左相罰跪祠堂,可他居然半夜出現在怡紅院了,這可是連他們家祖宗都生氣了呢?我看呀,這就是他不敬祖宗,祖宗懲罰與他呀。可奇怪的是那被燒毀的房間裏隻找到了一具屍體,還不知道是誰的呢?很快,京兆尹的人就來了。左相也來了,王夫人聽到噩耗已經昏迷不醒了。經過衙門上的仵作鑒定,那具屍體確定為女子身體。屍體雖燒毀嚴重辨識不出女子特征,但屍體的盆骨寬大且矮,骨質較輕。的確是女子骨架。
頂著左相的壓力,京兆尹追問道,“那為什麽隻有一具屍骨,另外一個呢?”
仵作觀察了現場,也很是疑惑,“房屋毀壞到這種程度,就說明火勢劇烈,這種大火的情況下人如果在屋子裏的話根本就沒有生還的可能性,可現場確實沒有發現第二句屍體。這隻有兩種可能,一是王公子根本就不在房間裏,而是王公子當時陷入了深度睡眠中,直接被燒得灰飛煙滅了。畢竟女子的屍體保持的姿勢說明她曾經試圖逃跑,但是沒成功。”
左相本來沒見著兒子的屍骨,還以為那孩子和自己生氣躲起來了,心裏放緩了一點,肯定不是王紫軒遇害了。畢竟是他養了二十年的孩子,氣歸氣、打歸打,可他從沒想過軒兒會先自己一步離開。顫抖著問道,“火真的會將人燒得灰飛煙滅嗎?”
仵作也知道被燒得灰飛煙滅的那個人很有可能是左相的兒子,現在事情未定,自己隻能將事情講的保守一點,“本朝沒有發生過把人燒得灰飛煙滅的事情,但是前朝史書有記載,十大酷刑之一為火刑。將窮兇極惡的犯人架上柴堆,澆上熱油,點火直到犯人連著柴火堆一同化為灰燼。是以大火可使人灰飛煙滅。”
左相聽完踉蹌了一下,一旁的京兆尹趕緊扶住他。安慰道,“相爺,最終結果還沒有出來,此案還需要進一步審問,你得往好處想呀。現在重要的事派人在城裏找找王公子,說不定王公子半夜就離開了呢。”
幾個時辰後,此案就開審了,左相坐在官衙旁聽的位置,宮裏的王貴妃也派來了自己的貼身女官可以適時代表自己下達旨意。
京兆尹開始審問本案的主要犯人,怡紅院的老鴇和當晚伺候的一應下人。當老鴇講到王公子三更前來,隻是點了一桌子飯菜而已。做菜的大廚和上菜的小廝都證實了這一點。
那小廝還提到了一點,王公子像是很餓的樣子,菜剛上來就拿了個雞腿啃,隨後收拾桌子的時候發現才幾乎都被吃完了,看來王公子吃了很多。當時王公子有點困,而死的那個春兒正在屋子裏彈琴。
左相的眼眶紅了,他這才想起來那孩子一天沒吃,到了半夜必然是餓狠了。自己隻顧著和卓爾說話就忘了那孩子是個受不得苦的,而自己的夫人臥病在床怕是也給他送不了吃的。他此刻隻感受到無盡的後悔,孩子不過就犯了點小錯,自己為什麽要這樣對他呢?
那怡紅院的所有下人都紛紛證實了沒有看見王紫軒離開怡紅院,那麽這就是說王紫軒根本就沒有離開怡紅院,那他在房間怎麽就不逃呢?
給春兒藥的那個丫鬟招供道,她期間找過春兒一次,據春兒透露。王公子已經熟睡了,她在門口還聽到輕微的鼾聲。先前收拾剩菜的小廝也迴應到,當時他看王公子就已經很困的樣子了。
左相一陣心痛,這就是說他養了二十年的兒子已經葬身火海了,而且這貨還是一場意外。是的,仵作推斷說是打翻了床旁的蠟燭才引起的,現場沒有人為縱火的痕跡。總而言之,這就是一場正常的不能再正常的意外了。
那麽怡紅院的眾人也就沒什麽大罪了,左相雖是恨這群人,可是為了自己的官途,還是不能表現出來。還好王貴妃派來的女官直接發話道。
貴妃娘娘的旨意是,怡紅院的眾人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所有人流放到嶺南。眾人都知道貴妃這是為自己的侄兒出氣呢,到時候在去嶺南的路上碰到幾個土匪就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左相也接受了這個結果,隻是還是派了人挨家挨戶的尋找兒子,萬一有希望呢?隻是他也徹底怪上了剛迴來就不安分的王悅爾,是的他認為是王悅爾向他告狀,他才會懲罰了軒兒,才造成了軒兒的慘案。
隻有這樣想,他才覺得好受一點了。他太需要一個人去轉移自己的愧疚感了,隻要一想到是自己的懲罰間接導致了軒兒的死亡,他就感覺自己要憋的喘不上氣了。 左相府開始準備王紫軒的葬禮了,王夫人還是一病不起,大夫說徹底傷了根本。左相親自去平王府退了兒子的親事,既然兒子都死了,也不能拖著人家的姑娘,否則就和平王府成為仇敵了。
接到消息的安瑾很是開心,終於能解除婚約了。心裏暗喜道,這意外也來的太巧合了吧。自己還在愁用個什麽法子才能解決掉這麽婚事呢?誰知道好事他就自己送上門來了,省的自己動手了。
隻是她麵上表現的很是悲傷,還求了平王爺要親自去承天寺給王紫軒念半年佛。滿城的老百姓還讚歎道三姑娘就是宅心仁厚,王紫軒死的那樣不體麵,她居然還去佛前給他誦經,真是有情有義啊。
畢竟他倆還沒有成親,隻是定親了而已。三姑娘做到這個份上已經很不容易了。聽說不僅左相府很是感謝她的行為,就是宮裏得寵的貴妃娘娘也傳下話來很是欣賞她的所作所為。
左相府的葬禮很快就辦完了,期間王夫人求著大夫開了虎狼之藥,勉強下了床。親自給兒子操辦了一切。王紫竹也很是傷心,更帶著內疚,自己要是當晚給哥哥送點飯就好了,哥哥就不會去外麵吃飯了。
以前自己被娘親懲罰不能吃飯,每次哥哥都悄悄給自己送了飯。那天晚上她本想去的可還是害怕,怕爹發現了懲罰她。她又愧疚又傷心,幾天下來就瘦的脫了相。
王夫人看到她這樣子,倒時欣慰起來。還好自己還有個女兒,女兒這麽傷心還好她哥哥沒白疼她。自己這破身子一定要撐著給女兒找個好歸宿,然後在下去陪她可憐的軒兒。
柳夫人和她的一雙兒女到時表現的挺悲傷的,看著跟最愛的親人去了一樣,明明他們都沒見過幾麵。不過事後,左相就二話不說的把王悅爾送到了偏遠的寺廟裏。意思是帶發修行為她哥哥祈福。
王悅爾心裏反抗道,那是王紫竹的親哥哥,為什麽不讓她去。可她不敢說出來,隻能求救於她的母親柳氏。柳氏百般求情,左相還是不為所動。最後當晚,王悅爾就被送到了一個不知名的小廟裏。
已經三月末了,安瑾在家裏把自己從承天寺裏給吳恙求來的平安符認真誦經了九天之後,把平安符塞進自己做好的香囊裏。打算給吳恙寄過去。
吳恙現在在危險的戰場上,又要求是貼身的小東西,那就隻有平安符最好了,既能保平安又符合吳恙提出的要求。那平安符可是自己求主持開過光的,又聽主持的建議,親自誦經了九天,肯定可以報師兄平安的。
安然又想起自己九天前去東山上的承天寺的時候,居然又遇到了謝文書,這可是自己第二次在承天寺遇見他了,他可真喜歡在承天寺待著,每次都能看見他。
最好笑的是他看見自己那糾結的表情,他掙紮了半天,還是難為情的開口道,“小姑姑。”
安然當即就笑的樂不可支,大侄子好聽話。她可不知道南山先生對謝文書的影響力。要她和南山先生接觸久了她也會頭疼那個精怪的老頭的。可惜她現在和師傅相處的時間太短,南山先生還沒暴露出來而已。
兩人聊了一會兒就分別了。安然帶著自己的平安符下了山,謝文書則繼續待在自己的山上。
把信和平安符都給吳恙寄出去後,安然就開始睡覺了。
四月開始了,殿試越來越近了。京城的氣氛最近被這些文人帶的熱火朝天的。人人都討論著五天後的殿試。朝堂之上也開始商議今年的殿試是否要創新,最後也吵不出個所以然來。
很快就到了四月初五這天,黎明時分,三百名會試考過的人就已經聚集到了宮門口,隨後隨太監到保和殿,開始有大太監點名,隨後眾人落座後開始發卷子。殿試隻考策論,題為三道,眾人一看卷子,頭都大了。這考的是什麽呀,真難。為什麽要考南方農業改革的問題,大部分北方的考生不太清楚這個事情。南方是知道,但隻是從書上看到過,沒有實踐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