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零一章 成了吃白飯的
王爺,王妃又去打劫啦 作者:有隻笨兔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朕當然知道先祖帝有這樣的旨意,但朕又不是讓你去戰場,不過是叫你去滄州拿幾個賊人而已”商東暘氣噎,這個老頑固。
元洲漢負手將頭垂得更深,斬釘截鐵道:“皇上,曆代先祖帝放兵權與元家,皆有囑咐,元家的兵隻可用來抵禦外敵,不可用於內訌!”
“這是內訌嗎?九王不尊新帝,他就是逆賊,朕是讓你去抓逆賊,你跟朕掰扯什麽內訌”商東暘氣得幾乎要從龍椅上跳起來。
元洲漢卻仍是負首垂手,十分淡定和堅持:“九王一日姓商,一日未有公然叛國,他便一日是先祖帝親封的肅親王。皇上讓臣去捉拿九王,九王必不會束手就擒,兩軍必會大動幹戈,這便是內訌,是內訌便有違曆代先祖帝的旨意,臣不能行不忠不義之舉,恕臣不能從命!”
“你……你……!”商東暘指著元洲漢氣得腦仁兒一抽一抽的疼,拍桌大吼:“你不尊朕的旨意,難道就不是不忠不義?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朕養你何用,吃白飯嗎?!”
這話說的可是忒沒良心了。
他們這些武將,平日裏看起來雖然好像什麽都沒做,但一旦國家有難,衝上前線打頭陣的可全都是他們,那可是分分鍾要丟性命的!
尤其是元家,人家往上三代之前,那也是京中子嗣昌盛的世家!
都是在先祖帝在位時,為徹底平息周邊國家戰亂,全部戰死的!
先祖皇帝看了都心疼,所以才給元家下了這麽一道聖旨,就是為了給忠義之家保存一點血脈,也給大昭保留一門忠臣。
可到了商東暘嘴裏,不起兵引起內訌的元家,成了吃白飯的!
讓人何其寒心!
元洲漢眼眶濕紅,頭又下垂了三分,平時還算硬朗魁梧的身體,躬成了蝦:“既如此,末將無能,年紀也大了,便引咎告老還鄉吧!”
看到元洲漢這般,別說朝中其他的武將,就是那些不相幹的文官心裏也受不了,一陣陣心寒。
先帝晚年糊塗。
他們原以為先帝禪位,新帝登基會給大昭帶來一番新氣象。
沒想到,
新帝竟還不如先帝!
商東暘也是氣得直哆嗦,對這種不能為他所用的臣子,他也是半刻都不想多留:“告老還鄉就告老還鄉,朕還就不信大昭離了你元洲漢就不行了,你即刻就走,連夜給朕滾出京都,永遠都不許迴來!”
“臣,謝主隆恩!”元洲漢強忍迴眼中洶湧的淚意,摘了頭上的官帽,恭恭敬敬的跪下給商東暘行了最後一個君臣之禮,轉身離開。
眾文武百官看著元洲漢離去的背,皆是忍不住心酸。
尤其是王柄耀。
但王柄耀什麽也沒說,想到自家兒子與九王和九王妃的交情,眉頭深深皺起,莫名湧起危機感。
果不其然。
傍晚王家就收到了宮裏傳來的消息,說是禮部尚書馮征昌為了討好皇帝,向皇帝建議,扣押京中與九王交好的官員,以此要挾九王和崇和郡主進京。
元洲漢負手將頭垂得更深,斬釘截鐵道:“皇上,曆代先祖帝放兵權與元家,皆有囑咐,元家的兵隻可用來抵禦外敵,不可用於內訌!”
“這是內訌嗎?九王不尊新帝,他就是逆賊,朕是讓你去抓逆賊,你跟朕掰扯什麽內訌”商東暘氣得幾乎要從龍椅上跳起來。
元洲漢卻仍是負首垂手,十分淡定和堅持:“九王一日姓商,一日未有公然叛國,他便一日是先祖帝親封的肅親王。皇上讓臣去捉拿九王,九王必不會束手就擒,兩軍必會大動幹戈,這便是內訌,是內訌便有違曆代先祖帝的旨意,臣不能行不忠不義之舉,恕臣不能從命!”
“你……你……!”商東暘指著元洲漢氣得腦仁兒一抽一抽的疼,拍桌大吼:“你不尊朕的旨意,難道就不是不忠不義?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朕養你何用,吃白飯嗎?!”
這話說的可是忒沒良心了。
他們這些武將,平日裏看起來雖然好像什麽都沒做,但一旦國家有難,衝上前線打頭陣的可全都是他們,那可是分分鍾要丟性命的!
尤其是元家,人家往上三代之前,那也是京中子嗣昌盛的世家!
都是在先祖帝在位時,為徹底平息周邊國家戰亂,全部戰死的!
先祖皇帝看了都心疼,所以才給元家下了這麽一道聖旨,就是為了給忠義之家保存一點血脈,也給大昭保留一門忠臣。
可到了商東暘嘴裏,不起兵引起內訌的元家,成了吃白飯的!
讓人何其寒心!
元洲漢眼眶濕紅,頭又下垂了三分,平時還算硬朗魁梧的身體,躬成了蝦:“既如此,末將無能,年紀也大了,便引咎告老還鄉吧!”
看到元洲漢這般,別說朝中其他的武將,就是那些不相幹的文官心裏也受不了,一陣陣心寒。
先帝晚年糊塗。
他們原以為先帝禪位,新帝登基會給大昭帶來一番新氣象。
沒想到,
新帝竟還不如先帝!
商東暘也是氣得直哆嗦,對這種不能為他所用的臣子,他也是半刻都不想多留:“告老還鄉就告老還鄉,朕還就不信大昭離了你元洲漢就不行了,你即刻就走,連夜給朕滾出京都,永遠都不許迴來!”
“臣,謝主隆恩!”元洲漢強忍迴眼中洶湧的淚意,摘了頭上的官帽,恭恭敬敬的跪下給商東暘行了最後一個君臣之禮,轉身離開。
眾文武百官看著元洲漢離去的背,皆是忍不住心酸。
尤其是王柄耀。
但王柄耀什麽也沒說,想到自家兒子與九王和九王妃的交情,眉頭深深皺起,莫名湧起危機感。
果不其然。
傍晚王家就收到了宮裏傳來的消息,說是禮部尚書馮征昌為了討好皇帝,向皇帝建議,扣押京中與九王交好的官員,以此要挾九王和崇和郡主進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