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日磾說完,見劉協喜出望外,就閉口不言,也給這可憐的小皇帝一點反應時間。
隻是看到童舟不住向他使眼色,迫於無奈再次開口。
“此外,被文姬擒獲之尚書賈詡賈文和甘願悔悟,若陛下許他免死,願為陛下收降郭汜麾下兵馬。”
他本不願意開這個口,賈文和所犯的罪,夷三族都不為過。奈何挨不過他家與蔡文姬家族的私情。況且果真能收降數萬軍隊,對如今的大漢又確實相當重要,這才忍著別扭開口。
“嗯,賈文和,素來對寡人恭敬,不似郭李兩個逆臣一般無禮。若他果真可以收降郭賊軍隊,那便饒他不死便是。”劉協果然是有點子英明在的。
“喏。”
首惡既除,放過一個對自己還算不錯的從犯,表達自己的寬廣胸懷,自然能收更多西涼軍的軍心。又能收獲許多軍隊,在他看來是兩全其美的事情。心情大好的劉協,完全能做出最正確的決定。
實際上對於賈詡這個人而言,他想不想殺是一迴事,能不能殺是一迴事,什麽時候殺是另外一迴事。小小年紀的劉協,早早就明白這個道理。
童舟鬆口氣,完成任務的難度又降低許多。選擇呂布軍的好處是大佬夠硬,不必擔心被人偷家。壞處也很明顯。
作為一方諸侯,呂布比起魏蜀吳三家,甚至袁紹合司馬家來說,在文臣武將上的劣勢,差距都是斷崖式的。
雖然他跟自己一樣能打,但是這畢竟是個爭霸占地盤的遊戲,隻是一個人能打不太夠。好歹有點人幫他出謀劃策,管理地方政務。更多的人可以幫他鎮守打下來的地盤。
力所能及的,童舟得多幫他收斂些可用人才。
萬幸劉協從來不知道不管是李郭之亂,還是這一次差點又身陷囹圄,主謀其實全是他眼中恭敬有加的賈文和這個老陰逼。
否則,別說留他一命,搞不好真就夷三族。
後世網友對於整個三國時期,總結出兩個無論如何一定不要與他為敵的存在。
戒色呂布,大怒趙雲。
前者從未出現,威力隻能靠yy,童舟哪怕加入到他的麾下,也沒指望自己能改變對方。就像他喜歡大姐姐一樣,這玩意深入骨髓,沒得改嘍。
後者則是張合一輩子的陰影,韓德一家五口的苦主,效果拔群。
除了這兩個t0級別的bug,保命賈詡怎麽也得算t0.5級別。
現在保命賈詡雖然被童舟擊敗,主要還是因為童舟一家子太過bug,比兩個t0掛逼還過分,絕對不是人家實力不行。
如果沒有童舟一家,潼關、陳倉、皇宮三處,隨便哪個地方沒看住,這次起事也逃不過失敗的命運。人家走一步看三步一點毛病都沒有,奈何遇到不講道理的盧老爺。
此計不成,乃天命也。
既然賈詡有意投靠,童舟保他一命又如何?
眾人向劉協匯報過後,便離開皇宮,去處理後續事宜。
劉協也沒阻攔,現在環繞在他身邊的雖然都是大漢忠臣,但一時半會也很難還政給他。
就算是馬日磾這樣的大漢忠臣,暫時也沒想過讓他親政。聰明機敏是一迴事,能處理好如今這亂世的政務,又是另一迴事。
暫時而言,這長安可以沒有馬日磾,沒有楊彪,甚至必要情況都可以暫時讓皇帝陛下隱身。
但無論如何,不能沒有溫侯呂布。
馬日磾看得清楚,而今天下,一個個頂著漢室官職的地方重臣,狼子野心,早已是天日可昭。
想要重新恢複大漢天下的太平,靠一紙詔書是行不通的。
所以急需一個強而有力的重臣,甚至是權臣。哪怕是最忠誠大漢的一撥老臣,內心也是這麽想的。
不然,哪有以後曹操的上位機會?
離開劉協,馬日磾隻去做維係漢朝老臣的工作,將收攏兵權的事情,全權交予呂布的代表童舟。
軍權當然重要,但是令出多端的弊端,剛剛這一場風波就是最好的反麵典型。所以馬日磾一點也不想插手軍權,到時候無故去給呂布掣肘,很難保證不把他逼成下一個李傕郭汜。
至於說是不是擔心呂布的野心膨脹?
還是先擔心能不能撐過諸侯的下一波圍攻再說其他吧。對於袁氏的野心,馬日磾當然不是毫無察覺。
相比袁氏,呂布再怎麽折騰,也休想禦極大漢。
“濟遠,務必不要重走司徒王公的老路,對待西涼降軍,還是要寬厚一些。”馬日磾對童舟交代一番,免得這小年輕飄飄然拎不清。
“伯父放心,軍中首惡李郭二人之死忠、親族,皆已伏法。其餘諸將不過畏懼王司徒亂命,不得已自救。濟遠自不會逼迫太甚。”
“嗯,濟遠明白此道理,老夫便放心。若無事,濟遠當速去,早日還長安以太平。”
“喏。”
兩人說罷,童舟便帶著蔡文姬,來到羈押賈詡的地方。剛才降服他之後,也沒有著急轉移,直接就關在某處偏僻的宮殿之中。
“文和,想死還是想活啊?”
嗯?我還有活路呢?!
被童舟這一問,賈詡都不敢置信。他搞出的事,自己哪能不知道多惡劣。但是眼前這人的語氣,他再熟悉不過,這就是他嚇唬李傕郭汜的套路啊。
“想活,自然是不想死的!”
隨即立刻意識到,他絕對是有活下去的價值的,小皇帝這人他知道,還是有點明君潛質的。
“童先生請聽我說,郭汜在去府上赴宴之前,已告知其麾下,由某全權指揮,文和願為溫侯,收降彼部。”
醒目啊!
童舟和蔡文姬對視一眼,都能感受到彼此眼中的欣賞之意。
這句醒目絕不是誇他知道自己還有收降郭汜軍隊的價值,而是因為他表達著自己的政治立場。這賈文和,一看就是好同誌啊。
“如此便好!待溫侯到來,童某定會如實上表文和之功。”
“文和,拜謝濟遠先生!”帶著鐐銬的賈詡,絲毫不顧及顏麵,深深的跪在地上頓首。
童舟穩穩受他一拜,這才吩咐唐斌幾人,給他去掉枷鎖。咱這不止是救他自己,甚至還保全他親族上百口的小命,受得起這一拜。
隻是看到童舟不住向他使眼色,迫於無奈再次開口。
“此外,被文姬擒獲之尚書賈詡賈文和甘願悔悟,若陛下許他免死,願為陛下收降郭汜麾下兵馬。”
他本不願意開這個口,賈文和所犯的罪,夷三族都不為過。奈何挨不過他家與蔡文姬家族的私情。況且果真能收降數萬軍隊,對如今的大漢又確實相當重要,這才忍著別扭開口。
“嗯,賈文和,素來對寡人恭敬,不似郭李兩個逆臣一般無禮。若他果真可以收降郭賊軍隊,那便饒他不死便是。”劉協果然是有點子英明在的。
“喏。”
首惡既除,放過一個對自己還算不錯的從犯,表達自己的寬廣胸懷,自然能收更多西涼軍的軍心。又能收獲許多軍隊,在他看來是兩全其美的事情。心情大好的劉協,完全能做出最正確的決定。
實際上對於賈詡這個人而言,他想不想殺是一迴事,能不能殺是一迴事,什麽時候殺是另外一迴事。小小年紀的劉協,早早就明白這個道理。
童舟鬆口氣,完成任務的難度又降低許多。選擇呂布軍的好處是大佬夠硬,不必擔心被人偷家。壞處也很明顯。
作為一方諸侯,呂布比起魏蜀吳三家,甚至袁紹合司馬家來說,在文臣武將上的劣勢,差距都是斷崖式的。
雖然他跟自己一樣能打,但是這畢竟是個爭霸占地盤的遊戲,隻是一個人能打不太夠。好歹有點人幫他出謀劃策,管理地方政務。更多的人可以幫他鎮守打下來的地盤。
力所能及的,童舟得多幫他收斂些可用人才。
萬幸劉協從來不知道不管是李郭之亂,還是這一次差點又身陷囹圄,主謀其實全是他眼中恭敬有加的賈文和這個老陰逼。
否則,別說留他一命,搞不好真就夷三族。
後世網友對於整個三國時期,總結出兩個無論如何一定不要與他為敵的存在。
戒色呂布,大怒趙雲。
前者從未出現,威力隻能靠yy,童舟哪怕加入到他的麾下,也沒指望自己能改變對方。就像他喜歡大姐姐一樣,這玩意深入骨髓,沒得改嘍。
後者則是張合一輩子的陰影,韓德一家五口的苦主,效果拔群。
除了這兩個t0級別的bug,保命賈詡怎麽也得算t0.5級別。
現在保命賈詡雖然被童舟擊敗,主要還是因為童舟一家子太過bug,比兩個t0掛逼還過分,絕對不是人家實力不行。
如果沒有童舟一家,潼關、陳倉、皇宮三處,隨便哪個地方沒看住,這次起事也逃不過失敗的命運。人家走一步看三步一點毛病都沒有,奈何遇到不講道理的盧老爺。
此計不成,乃天命也。
既然賈詡有意投靠,童舟保他一命又如何?
眾人向劉協匯報過後,便離開皇宮,去處理後續事宜。
劉協也沒阻攔,現在環繞在他身邊的雖然都是大漢忠臣,但一時半會也很難還政給他。
就算是馬日磾這樣的大漢忠臣,暫時也沒想過讓他親政。聰明機敏是一迴事,能處理好如今這亂世的政務,又是另一迴事。
暫時而言,這長安可以沒有馬日磾,沒有楊彪,甚至必要情況都可以暫時讓皇帝陛下隱身。
但無論如何,不能沒有溫侯呂布。
馬日磾看得清楚,而今天下,一個個頂著漢室官職的地方重臣,狼子野心,早已是天日可昭。
想要重新恢複大漢天下的太平,靠一紙詔書是行不通的。
所以急需一個強而有力的重臣,甚至是權臣。哪怕是最忠誠大漢的一撥老臣,內心也是這麽想的。
不然,哪有以後曹操的上位機會?
離開劉協,馬日磾隻去做維係漢朝老臣的工作,將收攏兵權的事情,全權交予呂布的代表童舟。
軍權當然重要,但是令出多端的弊端,剛剛這一場風波就是最好的反麵典型。所以馬日磾一點也不想插手軍權,到時候無故去給呂布掣肘,很難保證不把他逼成下一個李傕郭汜。
至於說是不是擔心呂布的野心膨脹?
還是先擔心能不能撐過諸侯的下一波圍攻再說其他吧。對於袁氏的野心,馬日磾當然不是毫無察覺。
相比袁氏,呂布再怎麽折騰,也休想禦極大漢。
“濟遠,務必不要重走司徒王公的老路,對待西涼降軍,還是要寬厚一些。”馬日磾對童舟交代一番,免得這小年輕飄飄然拎不清。
“伯父放心,軍中首惡李郭二人之死忠、親族,皆已伏法。其餘諸將不過畏懼王司徒亂命,不得已自救。濟遠自不會逼迫太甚。”
“嗯,濟遠明白此道理,老夫便放心。若無事,濟遠當速去,早日還長安以太平。”
“喏。”
兩人說罷,童舟便帶著蔡文姬,來到羈押賈詡的地方。剛才降服他之後,也沒有著急轉移,直接就關在某處偏僻的宮殿之中。
“文和,想死還是想活啊?”
嗯?我還有活路呢?!
被童舟這一問,賈詡都不敢置信。他搞出的事,自己哪能不知道多惡劣。但是眼前這人的語氣,他再熟悉不過,這就是他嚇唬李傕郭汜的套路啊。
“想活,自然是不想死的!”
隨即立刻意識到,他絕對是有活下去的價值的,小皇帝這人他知道,還是有點明君潛質的。
“童先生請聽我說,郭汜在去府上赴宴之前,已告知其麾下,由某全權指揮,文和願為溫侯,收降彼部。”
醒目啊!
童舟和蔡文姬對視一眼,都能感受到彼此眼中的欣賞之意。
這句醒目絕不是誇他知道自己還有收降郭汜軍隊的價值,而是因為他表達著自己的政治立場。這賈文和,一看就是好同誌啊。
“如此便好!待溫侯到來,童某定會如實上表文和之功。”
“文和,拜謝濟遠先生!”帶著鐐銬的賈詡,絲毫不顧及顏麵,深深的跪在地上頓首。
童舟穩穩受他一拜,這才吩咐唐斌幾人,給他去掉枷鎖。咱這不止是救他自己,甚至還保全他親族上百口的小命,受得起這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