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婚盛典的教堂婚禮部分,隆重盛大地圓滿結束了。
但對中國人來說,真正的大婚盛典才隻完成了一半。
婚宴,才是中國人整個婚禮活動中,最為重要和最為喜慶的時刻。
所以,江城人,也非常看重婚宴。
往往新人的整個婚禮活動,全都是在酒店的大餐廳裏舉行!
這種婚俗習慣,其實與中國傳統的婚禮比較相似。
在江城舊時,一個完整的婚禮,共有6個流程!
第一步:“保親”
所謂保親,就是介紹婚姻。父母給子女選擇配偶,一般都是由親友來保親,俗稱“說媒”。其程序通常是這樣的:通過媒人介紹,男女雙方父母同意後,首先要各寫一個“門戶帖”,將男女雙方的姓名、年齡、籍貫、祖孫三代名號、官職等寫在上邊,讓媒人互相傳遞給對方父母過目。然後,男方主婦擇吉日去女家探視,實際上就是去摸清女方家的各種情況,如其家庭成員的官職地位、財產狀況及姑娘的德才和容貌。
這一步,張樂金把它顛覆了過來。他首先帶著妹妹張樂童,親自到穆天宇的家裏,向穆媽媽求婚。並且詳細地介紹了自家的情況,一下子把這第一步的流程,即時完成。
說來也奇怪,穆媽媽還就吃這一套,她首肯了這門婚事。
第二步:“合婚”
經過互相查訪、探視,雙方父母均無異議後,下一步就是“合婚”。男女雙方各用一叫順紅紙的折子,上書“生辰八字”,將男女雙方出生的值年、值月、值日、值時的天幹地支列於紙上,然後請“星命家”測看男女雙方“八字”,俗稱“批八字”,這就是所謂“合婚”。
按照中國舊式婚製,一般必須經過星命家推算,認為男女屬相相合才能結婚,以免婚後夫妻相克或妨礙家運。在老江城有所謂“十二屬相相合”說法:“青兔黃狗古來有;紅馬黃羊壽命長;睡鼠黃牛兩興旺;青牛黑豬喜洋洋;龍雞更久長。”此外,還有所謂“十二屬相相犯”的說法:“白馬怕青牛,羊鼠一旦休,蛇虎如刀錯,龍兔淚交流,金雞怕玉犬,豬猴不到頭。”
經過命館先生的一番推算後,男女的婚事才會有結果。一般情況下,命館先生根據“乾造”(男方)和“坤造”(女方)的生辰八字及屬相,寫出鑒定(如“子與醜合”等),再根據“黃道吉日”和喜神方位,擇定迎娶日期,並將這些東西寫在一個紅紙折子上。這個紅紙折子,就是所謂“龍鳳帖”。在傳統婚製中,這個“龍鳳帖”特別重要,它相當於今天的結婚證書。隻有取得了它,才算完成了合婚手續。
穆天宇比張樂童年長近4歲,無論怎麽算,他們的生肖屬相,都堪稱絕配。
再說了,穆媽媽也不太講究這些,而張樂金就更不懂得這些講究了。
第三步:“放定”
放定,俗稱“訂婚”,就是確定婚姻關係的手續。老江城的放定,有放小定和放大定兩種形式。放小定也叫“過小帖”,是舉行一定的訂婚儀式,因為規模比較小,故稱小定。男女雙方經過命館先生推勘後,便選定一個“黃道吉日”舉行放定禮。一般情況下,男方給女方一個或一對金屬戒指,讓女方戴在手上。有些大戶人家,則特別講究,在放小定時,男方要送女方四樣金銀首飾,即一對戒指、一對鍋子、一對耳環、一個頸圈。其用意,無非是表示男方以“家法”約束姑娘,意在使其過門後穩重。放定禮後,姑娘便改變頭型發式,由過去留辮子不紮辮根,改為紮上紅辮根。女方家人便約束少女,不準外出,籌辦嫁妝;而男方則開始籌備婚娶。
放大定,也稱“過大禮”,指男方向女方送彩禮,以便確定婚期。放大定意味著男女雙方聯姻已成定局。女方向男方索要彩禮,多是在這時進行,這無疑是買賣婚姻的集中表現。父母將女兒嫁出去,如同賣出一件商品,公開要價,有時雙方討價還價。如單獨放大定,禮品要比放小定時更多一些,由男家送給女家一些首飾、衣服之類;而富者當然很講究,正如江城童謠所唱:“小姑娘,做一夢,夢見婆婆來下定,真金條,裹金錠,桃紅裙子紮金鳳,繡花鞋,蝴蝶兒夢。”
這第三個步驟,即使新社會不興這些,但穆天宇從一開始有了談戀愛的概念時起,心裏其實糾結的事情,根本上來說,還是與這一方麵有關。
他總是擔心自己沒有穩定的生活,不能給女孩子什麽財產。諸如此類,說到底就是他覺得自己過不了這一關。
雖然愛他的女孩兒們,並不需要他考慮這些,他自己也知道新社會,不需要考慮這些。但他自己是軍人,隨時會犧牲或受傷,他既不能給予他愛的女孩兒任何安全感,又不能給予她任何財富安頓生活。
他不能不考慮,始終糾結著。
幾個愛他的女孩兒,他也愛她們,但他都沒有走出張樂金帶她妹妹張樂童走出的哪一步,因而,他一直徘徊在相愛但走不到婚姻殿堂的結局中。
第四步:“迎娶”
迎娶也叫“迎親”,或“親迎”,是舊式婚禮最熱鬧的一步。當年有一首童謠唱道:“大姑娘大,二姑娘二,小姑娘出門子給我個信兒。搭大棚,貼喜字兒。牛角燈,二十對兒,娶親太太兩把頭,送親太太大拉翅兒。八團褂子大開楔兒,四輪馬車雙馬對兒”,反映了迎親時的熱鬧情景。迎娶儀式一般在上午舉行。首先由娶親太太到喜房給天地爺上香,新郎按娶親太太的意思,上前磕三個頭。新娘上轎後,娶親隊伍便抬著花轎往男方家中趕。當娶親隊伍臨近家門時,一般都要令吹鼓手們鳴鑼奏樂。當新娘到喜房後,由娶親太太給新娘擦胭脂抹粉,加以修飾。這道禮儀俗稱為“開臉”,表示新娘從此由少女變成少婦了。隨後,在娶親太太主持下,新郎新娘,給天地爺上香,叩三個頭,叫做“拜天地”。拜罷,夫妻對拜,行新婚之禮。
(這章寫出來,覺得很對不起大家!因為,江城的舊式婚俗,並不是作者自己寫出來的。還是感謝大家光臨吧,還求多多推薦,多多收藏,多多投票哈!)
但對中國人來說,真正的大婚盛典才隻完成了一半。
婚宴,才是中國人整個婚禮活動中,最為重要和最為喜慶的時刻。
所以,江城人,也非常看重婚宴。
往往新人的整個婚禮活動,全都是在酒店的大餐廳裏舉行!
這種婚俗習慣,其實與中國傳統的婚禮比較相似。
在江城舊時,一個完整的婚禮,共有6個流程!
第一步:“保親”
所謂保親,就是介紹婚姻。父母給子女選擇配偶,一般都是由親友來保親,俗稱“說媒”。其程序通常是這樣的:通過媒人介紹,男女雙方父母同意後,首先要各寫一個“門戶帖”,將男女雙方的姓名、年齡、籍貫、祖孫三代名號、官職等寫在上邊,讓媒人互相傳遞給對方父母過目。然後,男方主婦擇吉日去女家探視,實際上就是去摸清女方家的各種情況,如其家庭成員的官職地位、財產狀況及姑娘的德才和容貌。
這一步,張樂金把它顛覆了過來。他首先帶著妹妹張樂童,親自到穆天宇的家裏,向穆媽媽求婚。並且詳細地介紹了自家的情況,一下子把這第一步的流程,即時完成。
說來也奇怪,穆媽媽還就吃這一套,她首肯了這門婚事。
第二步:“合婚”
經過互相查訪、探視,雙方父母均無異議後,下一步就是“合婚”。男女雙方各用一叫順紅紙的折子,上書“生辰八字”,將男女雙方出生的值年、值月、值日、值時的天幹地支列於紙上,然後請“星命家”測看男女雙方“八字”,俗稱“批八字”,這就是所謂“合婚”。
按照中國舊式婚製,一般必須經過星命家推算,認為男女屬相相合才能結婚,以免婚後夫妻相克或妨礙家運。在老江城有所謂“十二屬相相合”說法:“青兔黃狗古來有;紅馬黃羊壽命長;睡鼠黃牛兩興旺;青牛黑豬喜洋洋;龍雞更久長。”此外,還有所謂“十二屬相相犯”的說法:“白馬怕青牛,羊鼠一旦休,蛇虎如刀錯,龍兔淚交流,金雞怕玉犬,豬猴不到頭。”
經過命館先生的一番推算後,男女的婚事才會有結果。一般情況下,命館先生根據“乾造”(男方)和“坤造”(女方)的生辰八字及屬相,寫出鑒定(如“子與醜合”等),再根據“黃道吉日”和喜神方位,擇定迎娶日期,並將這些東西寫在一個紅紙折子上。這個紅紙折子,就是所謂“龍鳳帖”。在傳統婚製中,這個“龍鳳帖”特別重要,它相當於今天的結婚證書。隻有取得了它,才算完成了合婚手續。
穆天宇比張樂童年長近4歲,無論怎麽算,他們的生肖屬相,都堪稱絕配。
再說了,穆媽媽也不太講究這些,而張樂金就更不懂得這些講究了。
第三步:“放定”
放定,俗稱“訂婚”,就是確定婚姻關係的手續。老江城的放定,有放小定和放大定兩種形式。放小定也叫“過小帖”,是舉行一定的訂婚儀式,因為規模比較小,故稱小定。男女雙方經過命館先生推勘後,便選定一個“黃道吉日”舉行放定禮。一般情況下,男方給女方一個或一對金屬戒指,讓女方戴在手上。有些大戶人家,則特別講究,在放小定時,男方要送女方四樣金銀首飾,即一對戒指、一對鍋子、一對耳環、一個頸圈。其用意,無非是表示男方以“家法”約束姑娘,意在使其過門後穩重。放定禮後,姑娘便改變頭型發式,由過去留辮子不紮辮根,改為紮上紅辮根。女方家人便約束少女,不準外出,籌辦嫁妝;而男方則開始籌備婚娶。
放大定,也稱“過大禮”,指男方向女方送彩禮,以便確定婚期。放大定意味著男女雙方聯姻已成定局。女方向男方索要彩禮,多是在這時進行,這無疑是買賣婚姻的集中表現。父母將女兒嫁出去,如同賣出一件商品,公開要價,有時雙方討價還價。如單獨放大定,禮品要比放小定時更多一些,由男家送給女家一些首飾、衣服之類;而富者當然很講究,正如江城童謠所唱:“小姑娘,做一夢,夢見婆婆來下定,真金條,裹金錠,桃紅裙子紮金鳳,繡花鞋,蝴蝶兒夢。”
這第三個步驟,即使新社會不興這些,但穆天宇從一開始有了談戀愛的概念時起,心裏其實糾結的事情,根本上來說,還是與這一方麵有關。
他總是擔心自己沒有穩定的生活,不能給女孩子什麽財產。諸如此類,說到底就是他覺得自己過不了這一關。
雖然愛他的女孩兒們,並不需要他考慮這些,他自己也知道新社會,不需要考慮這些。但他自己是軍人,隨時會犧牲或受傷,他既不能給予他愛的女孩兒任何安全感,又不能給予她任何財富安頓生活。
他不能不考慮,始終糾結著。
幾個愛他的女孩兒,他也愛她們,但他都沒有走出張樂金帶她妹妹張樂童走出的哪一步,因而,他一直徘徊在相愛但走不到婚姻殿堂的結局中。
第四步:“迎娶”
迎娶也叫“迎親”,或“親迎”,是舊式婚禮最熱鬧的一步。當年有一首童謠唱道:“大姑娘大,二姑娘二,小姑娘出門子給我個信兒。搭大棚,貼喜字兒。牛角燈,二十對兒,娶親太太兩把頭,送親太太大拉翅兒。八團褂子大開楔兒,四輪馬車雙馬對兒”,反映了迎親時的熱鬧情景。迎娶儀式一般在上午舉行。首先由娶親太太到喜房給天地爺上香,新郎按娶親太太的意思,上前磕三個頭。新娘上轎後,娶親隊伍便抬著花轎往男方家中趕。當娶親隊伍臨近家門時,一般都要令吹鼓手們鳴鑼奏樂。當新娘到喜房後,由娶親太太給新娘擦胭脂抹粉,加以修飾。這道禮儀俗稱為“開臉”,表示新娘從此由少女變成少婦了。隨後,在娶親太太主持下,新郎新娘,給天地爺上香,叩三個頭,叫做“拜天地”。拜罷,夫妻對拜,行新婚之禮。
(這章寫出來,覺得很對不起大家!因為,江城的舊式婚俗,並不是作者自己寫出來的。還是感謝大家光臨吧,還求多多推薦,多多收藏,多多投票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