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雖然國微人稀,地狹兵弱,卻處在天下之要衝,南北之通衢之地,這裏曾是當年赤壁之戰的主戰場。


    後梁時期,南漢、閩、楚皆向梁朝稱臣,每年運往開封的貢奉,都要經過南平地界。高季興覬覦這些貢品和生辰綱,於是就在官道上,明目張膽地開黑店,把上貢的使者麻翻了,劫其財物。使臣到高季興這裏報案,老高賊喊捉賊,總也抓不到賊,最後隻能不了了之。


    至南漢、閩、楚都稱帝後,高季興對南北稱帝諸國,全都上表稱臣,拜各個山頭為老大。這樣的好處,一是別人不好意思打你,二是可以獲取各位老大的賞賜。


    南平一直靠著征收商稅和掠奪過境的財物維持用度,時間久了,被劫的使臣,也就慢慢明白是怎麽迴事了。自此,高季興就得了諢號,江湖人稱“高賴子”。


    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高季興也認了,你叫不叫爺賴子,爺就是了!


    後唐莊宗李存勖長子魏王李繼岌滅蜀後,命人押送財物乘船順江而下,準備運往都城洛陽。


    同光四年(926),興教門之變爆發,唐莊宗被殺,李嗣源在洛陽稱帝,是為後唐明宗。押運戰利品迴京的魏王李繼岌,頓時成了一支孤軍。


    高季興得知消息,親自帶領一支人馬,在半道上劫了魏王李繼岌,殺死押送的使者,將伐蜀的戰利品,無數車寶貝和美女全部截留。等於後唐損兵折將,白忙乎了一陣子,是在給高季興打工。


    李繼岌敗軍退往鳳翔,行至渭南,手下的人都跑得差不多了,魏王人財兩空,成了孤家寡人。宦官李從襲對李繼岌說:“大事去矣,福不可再,魏王你好自為之吧。”李繼岌彷徨哭泣,不知所措,他麵朝下趴在床榻上,命令手下的仆夫李環將自己活活勒死。


    高賴子經常明目張膽地截獲各國入貢的貢品,還想隨時擴大自己的地盤,哪個皇帝都不會高興,也不能容忍。


    “你小子有完沒完,把給朕的貢品都給截胡了,獨吞了,你把朕當空氣嗎”


    後唐明宗李嗣源,每次上陣殺敵,總是一馬當先,橫衝直闖,江湖人稱“李橫衝”。丟失貢品的幾個國君,把狀子直接告到李嗣源那裏,李嗣源再也淡定不起來了,他那“橫衝”的脾氣,如何能吞下這口惡氣。


    既然忍無可忍,那就直接開打。


    天成二年(927),後唐明宗任命襄州劉訓為招討使,討伐高季興。在派兵討伐的同時又鼓動他國的軍隊聯合夾攻高季興。


    不久,劉訓攻下夔州、忠州、萬州。


    高季興本來隻有三州之地,哪能禁得起這麽霍霍,再打,再打就國破人亡了。


    他轉身投向了吳王楊溥的懷抱,天成三年(928)六月,高季興以荊州、歸州、峽州三州之地向南吳稱臣,被楊溥冊封為秦王。


    同年九月,高季興在白田打敗楚軍,俘獲進獻將吏三十四人給吳王楊溥。


    天成三年農曆十二月(929年1月),就在高季興被封為秦王的第一年,腳氣病發作。


    “哥哥癢死了!”


    高季興迴顧自己“賴子”的一生,也沒衝出南平,走向世界,鬱悶!死時七十一歲,長子高從誨繼立。


    高從誨上表向唐明宗請罪,發露懺悔,南平之前的種種不當行為。


    長興元年(930),唐明宗任命高從誨為荊南節度使,並追封高季興為楚王,賜諡號武信。


    長興四年(933年)十一月,後唐明宗李嗣源病逝,高從誨繼續幹起劫皇杠和生辰綱的“賴子”事業,而且比他爹高季興更甚之。


    應順元年(934)後唐閔帝李從厚封高從誨為南平王。


    高從誨按時劫掠各國向中原政權的進貢的財物,等到中原政權加以譴責或派兵討伐,實在不得已,才把財物拿出來。


    高從誨從來沒覺得這種行為很丟臉,南平的基本國策從這一時期逐漸趨於完善和定型。南平“高賴子”的五項基本國策是:


    一、奉中原王朝為老大,希望得到賞賜;


    二、勸各個節度使稱帝,希望得到賞賜;


    三、向各個割據政權稱臣,希望得到賞賜;


    四、勸各個割據政權向中原政權稱臣,希望得到賞賜;


    五、隨時隨地準備劫皇杠,弄點外快。


    後唐、後晉、遼國、後漢先後在中原開封、洛陽,走馬燈一般興起、滅亡。


    不管中原如何改朝換代,高從誨一直奉中原王朝為正朔,一直沿著既定的五項基本國策走到黑。


    後晉天福元年(936),高從誨派遣使者給吳國權臣徐知誥(李昪)送信,勸他登基稱帝。


    公元947年,高從誨派遣使者向契丹進貢,契丹賜給他馬匹。


    高從誨同時派使者到河東,勸劉知遠登基稱帝。等到劉知遠建立後漢,進入東京後,高從誨又送上貢禮,請求劉知遠將郢州(今湖北武漢)劃為自己的屬郡,劉知遠沒答應。


    等到南漢、閩國、南吳、南唐、後蜀先後稱帝建國後,高從誨為求賞賜也全都向他們稱臣,所以高從誨做死了“高賴子”、“高無賴”的名聲。


    乾佑元年(948年),高從誨去世,享年五十八歲,諡號文獻王,其子高保融繼位。


    高保融性情迂腐,反應有些遲鈍,事無大小,皆委任其弟高保勖決斷。這種人也會被選成接班人,看來高從誨對南平實在是沒信心了,隻想選個傻子,做接盤俠。


    後周顯德四年(958)正月,柴榮攻南唐,高保融派遣指揮使魏璘率領一百艘戰船、三千士兵從夏口出發,順長江東下,協助後周攻打南唐。


    高保融派遣客將劉扶帶書信前往南唐,勸其向後周稱臣。南唐國主李璟於是向後周稱臣,柴榮非常高興,賜給高保融一萬匹絹帛,南平求打賞的目的達到了。


    後周顯德四年(958)六月,高保融派遣使者出使後蜀,勸說後蜀皇帝孟昶向後周稱臣,孟昶不同意。十月,再次給孟昶去信,規勸他向後周投降稱臣,後蜀君臣依舊不答應。


    不能就這麽便宜了後蜀,撈不到好處誓不罷休,高保融上奏後周,“聽聞王師將要征伐後蜀,請求率領水軍趕赴三峽”。


    柴榮是什麽人,那也是位敢幹能幹的一代帝王,心高氣盛,即使現在不打後蜀,將來也會對後蜀用兵,看到來信,立即詔令嘉獎“高賴子”。


    建隆元年(960)元月,大宋代周立國。高保融老早就知道趙匡胤是個很會打仗的馬上皇帝,生怕自己被滅了,隻得割肉流血,拿錢買平安,一年之內三次向趙匡胤進貢。


    驚嚇過度,也會導致身體某個地方快速發生基因突變,沒多久,高保融在膽戰心驚中,得病死了,時年四十一歲,死後追贈太尉,諡號貞懿王。


    被趙匡胤活活嚇死的君主,高保融是第一個。


    高保融的兒子高繼衝年幼(剛十七歲),遺命其弟高保勖繼位。


    高保勖本來就是南平的幕後決策人,這迴等於正式走到了前台。


    萬事休郎君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裏挑一。高保勖打小口吃,天生具有幽默感,生來就具有搞怪細胞,說話比較招笑,深得老爸高從誨的寵愛。


    哪怕是高從誨正在發脾氣,隻要見到高保勖,立馬喜笑顏開,怒氣全消,因此,高保勖打小就得了個江湖諢號“萬事休郎君”。


    高保勖繼位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大宋朝廷上奏報,告訴大宋皇帝趙匡胤,自己坐上這個位子是名正言順的,沒什麽貓膩。趙匡胤此時正忙著在國內平叛滅火,顧不上搭理高保勖,權且任命他為荊南節度使。


    為什麽說“富不過三代”這裏麵是大有文章的。多半是後世子孫享受慣了,慢慢變成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小綿羊,在社會競爭中缺乏狼性。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一代不如一代,最後被淘汰。


    作為第四任國主,王三代的高保勖,出身富貴,做事古怪,行為奇葩。


    好玩的人,總會想出千奇百怪的花樣來。溫飽尋樂子,萬惡淫為首。登上王位的高保勖,大白天的,弄一批娼妓到官府,再挑選一些身強體壯的兵士,讓他們在一起,赤裸裸地隨便淫謔,自己和妃子們躲在簾子後麵,一同觀賞娛樂。


    憑著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殘柳敗休。半生來折柳攀花,一世裏眠花臥柳。花中消遣,酒內忘憂。伴的是玉天仙攜玉手並玉肩同登玉樓,伴的是金釵客歌金縷捧金樽滿泛金甌。真真是錦陣花營裏的都帥頭,蓋世界的風月名首。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再不瘋狂朕就老了,再不喝酒朕就倒了。好不容易登上王位了,怎麽著也要造一座大房子,王的工作就是讓自己吃好,玩好,活得開心自在。高保勖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荊南本來國力就弱,無論如何也經不起高保勖如此一番大興土木的折騰。很快就因為濫用民力,濫征賦稅,搞得民怨沸騰,怨聲載道。


    從事孫光憲直言極諫,高保勖的心思全在吃喝玩樂上麵,他已經完全聽不進去了,無論孫光憲費多少吐沫星子,高保勖想的卻是鴛鴦被裏的玉嬌娘。他時不時地跟旁邊的太監嘀咕,讓那個美人誰誰誰,再多等孤一會兒,孤下了朝,馬上就過去會她。


    恰如有首曲子唱的:


    我玩的是梁園月,飲的是東京酒,賞的是洛陽花,攀的是章台柳。


    我也會圍棋、會蹴踘、會打圍、會插科、會歌舞、會吹彈、會咽作、會吟詩、會雙陸。


    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賜與我這幾般兒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


    則除是閻王親自喚,神鬼自來勾,三魂歸地府,七魄喪冥幽。


    天哪!那其間才不向煙花路兒上走!


    常言道: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所謂欲壑難填,必以欲死,猖狂到極點,就是終點。


    日日削骨噬髓,再加上打小就體弱多病,身板消瘦,兩年多時間,萬事休郎君高保勖就真把自己給玩停擺了。


    高保勖的王位是哥哥高保融給的,在他病重時,哥哥的大兒子,自己的大侄子高繼衝也已經長大,他遺命高繼衝繼位,把權力又還給了哥哥一脈。這一點,後來大宋王朝的某些人是做不來的。


    高保勖死後數月,南平便被大宋滅了,南平政權從此真的“萬事休”矣。


    建隆三年(962)十一月,高繼衝繼位,成為南平第五任君主,也是最後一任君主。


    定下“先南後北”統一大計的趙匡胤,已經有了要吞並南平,打通荊南要道的戰略規劃。


    趙匡胤在等,他在等一個名正言順出兵的理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的天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尚花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尚花開並收藏大宋的天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