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奪了後周的天下,成為一國之君,肯定有很多人不滿,特別是忠於後周的那些將領。有的就直接反了,比如韓通、李筠。淮南節度使李重進也想反,因為他的身份促使他必須和趙匡胤對著幹,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李重進,河北滄州人,是後周太祖郭威的外甥,世宗柴榮的姑表兄,親娘是郭威的四姐福慶長公主。在周朝,李重進是真正的皇親國戚,作為大內都點檢兼馬步都軍頭,殿前都指揮使,掌管皇帝的殿前親軍。青年才俊,身份顯赫,大權在握,走到哪裏都是男一號,國民老公,備受追捧。


    作為後周王朝的開國功臣,郭威當年選接班人的時候,李重進還是最重要的人選之一。論血緣關係,李重進比柴榮更有資格繼承後周皇位,或許是因為李重進比較貪玩,喜歡出去浪,人稱“大周第一帥哥”,郭威沒有選自己的親外甥,選的卻是自己老婆的侄子柴榮。


    郭威在臨終前特命李重進向柴榮行君臣之禮,以示貴賤,以免其覬覦皇位,起兵造反。


    李重進是瞧不起趙匡胤的。當他為後周王朝指揮千軍萬馬浴血疆場的時候,老趙還是一名任人隨意撥弄的小卒子。在周世宗柴榮時期,李重進擔任的是後周禁軍中的侍衛司最高長官都指揮使,掌管禁軍。中央禁軍以他和張永德為首,趙匡胤是後來才幹上都點檢的。


    李重進臉黑,能打仗,戰高平,征淮南,屢立戰功。高平之戰,因功得到“使相”地位,拜歸德節度使、同平章事、充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其母福慶長公主追封燕國大長公主。


    在攻打南唐時期,由於太能打,南唐的人給他取了個綽號:黑大王。以至於南唐江北十四州的大人哄孩子,一說“黑大王來了,”小孩就被嚇得不敢哭了。


    “點檢做天子”的木牌事件之後,張永德被廢,柴榮自然不放心把李重進留在中央。於是,李重進雖仍是侍衛司統帥,但被外放為淮南節度使,駐守揚州。在揚州辦公,防禦江南的南唐,而侍衛親軍的實際指揮權在副都指揮使韓通手裏。


    不準覲見


    趙匡胤陳橋兵變,身份顯赫、資格老、粉絲多的李重進遠在揚州鎮守,雖然掌握重兵,但鞭長莫及。


    趙匡胤當上皇帝,第一道命令就是免去李重進的侍衛親軍都指揮使,給了他一個中書令的虛銜。


    趙匡胤做了天子,李重進是一百二十個不滿意,他立即上表,要求進京拜見新皇帝,按照規矩,地方節度使進京,表明承認新君,認可大宋新朝。估計趙匡胤還沒考慮清楚,如何對付李重進,所以不想見他,就故意的拖延時間。


    趙匡胤讓翰林學士李防起草一份詔書,“善為我辭以拒之。”要把話說得巧妙,既顯示二人關係鐵,又不讓李重進來京。


    李防在詔書中寫道:“君為元首,臣為股肱,雖在遠方,還同一體,保君臣之分。方契永圖,修朝覲之儀,何須此日”意思是說:天子是頭腦元首,臣是胳膊大腿,雖然離得一段距離,卻都是一個整體,君臣間的這種關係,希望能長期保持,不必急著進京。


    收到詔書的李重進,慌了,“不得了,老趙這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他還沒搞懂,趙匡胤讓他調防的旨意就來了,命令韓令坤代替李重進,將李重進移鎮至青州節度使。


    這是典型的“調虎離山”之計,接受調動就是個死。


    這種職務上的調動,往往是一種屠殺陷阱,被調動的將領一旦離開根據地,失去自衛力量,在中途就有可能被截殺。


    李重進當然拒絕調動,他還不至於傻到伸脖子挨宰的地步。


    去就是一個死,不去也是個死,趙匡胤對自己如此的不信任,接下來肯定不會有什麽好果子吃,李重進心一橫,決定舉兵造反。


    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李重進造反完全是趙匡胤給逼出來的。


    所謂“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和一母。”趙匡胤是不能容忍李重進在這個世上再繼續帥下去的,你這麽帥,那我呢現在是大宋進行時。


    李重進決心和趙匡胤對抗,命人加固城池,修造兵甲,“乃招集亡命,陰為背叛之計。”


    接著又派遣自己的親信小吏翟守珣帶著密信,到潞州去聯絡李筠,想共同聯手南北夾擊東京城。


    可笑的是,翟守珣這個人太不靠譜,他直接到開封去見了趙匡胤,把密信交給了趙匡胤,李重進就這樣被自己的親信給賣了。


    趙匡胤問翟守珣:“我欲賜重進鐵券,彼信我乎”丹書鐵券就是免死牌,保證他不被殺,李重進能相信我嗎


    翟守珣道:“李重進反心已明,永遠不會迴歸大宋了。”一聽這話,趙匡胤的殺心就起來了,他重重賞賜翟守珣,讓翟迴去,要想辦法穩住李重進,防止李重進與李筠南北唿應。


    翟守殉迴到揚州,交口詆毀李筠不足與謀事,他給了李重進八個字的建議:“養威持重,未可輕發。”李重進果然上當,李筠於四月起兵反宋,六月兵敗,自焚而死,李重進錯過了夾擊的絕佳戰機。而李筠到死也不知道,李重進竟然要和自己聯手對付趙匡胤。


    李重進敗就敗在被翟守珣這個小人物給忽悠了。


    李重進為什麽沒交到掏心掏肺的朋友呢估計跟他的自我優越感,盛氣淩人有很大關係。就是說他太高冷,一般人跟他尿不到一個壺裏,所以他也沒什麽可靠的朋友。在這一點上,他跟趙匡胤實在無法相比。


    在李重進眼裏,沒有什麽是錢跟權利擺不平的;在趙匡胤眼裏,沒什麽事情能阻止他為朋友兩肋插刀的,所謂“朋友多了路好走”,李重進沒啥朋友,隻能無路可走。


    南唐靠不住


    當其他地方的節度使都陸陸續續進京麵聖的時候,李重進心裏更慌了,他覺得這迴老趙真的要收拾自己了,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先發製人。


    他給南唐國主李璟寫信,要求南唐和他一起發兵,聯合對抗趙匡胤。


    這一步棋他又走錯了。


    你想啊,周世宗柴榮三征南唐,拿下江北十四州,最能打的就是趙匡胤。為此,李璟曾經重金賄賂趙匡胤,可人家老趙不吃這一套,全都交公了。


    這迴老趙自己幹上皇帝了,李璟當然知道自己得罪不起,正好要表現表現,他立即派人快馬加鞭,把李重進的反信送給了趙匡胤。


    李重進最悲催的兩件事就是寫了兩封信,結果這兩封信都到了最不該到的人手裏。


    趙匡胤一見李重進的反書,正好讓他師出有名。


    他知道,滅了李重進,天下就沒有人再敢造他的反了,殺雞駭猴,李重進就是這第二隻“雞”。


    一日破城


    建隆元年(960)九月,李重進扣留大宋使者,在揚州宣布造反,重新啟用後周顯德紀年。


    趙匡胤想征求一下趙普的意見,“則平,你怎麽看”


    趙普道:“急攻亦取,緩攻亦取,兵法尚速,不如速取之”。


    趙匡胤覺得很有道理,決定速取,於是下令削奪李重進所有官職爵位。


    十月,趙匡胤宣布禦駕親征。


    以皇弟趙光義為大內都部署,吳廷祚為開封留守,吳慶餘為副留守。


    命石守信為揚州行營都部署,王審琦為副手,李處耘為都監,宋延渥為都排陣使,率禁兵先行出發。


    趙匡胤乘戰船出東京,沿汴河東進,“百司六軍並乘舟東下。”水路大軍,浩浩蕩蕩,千帆競進,百舸爭流。


    石守信統率先鋒大軍,一路兵不血刃,沒遇到什麽抵抗就殺到揚州城下。


    他不著急攻城,他要把這最出彩的一筆,留給皇上去點。


    十一月八日,趙匡胤的禦舟到達汴河入淮處泗州(州府駐地在今安徽泗縣)。然後,趙匡胤舍舟登陸,“命諸將鼓行而前”。


    從泗州到揚州,宋軍一路敲鑼打鼓,大造聲勢,趙匡胤屬於那種典型的不按套路出牌的人。很多進山的人,為了驅趕蛇蟲野獸,喜歡敲擊木棒或銅盆;有些人夜裏睡不著覺,喜歡放鞭炮驅邪。趙匡胤敲鼓而行,大有“敲山震虎”之嫌,無非是要告訴那些心向李重進的將官,別造反,造反必被誅,李重進就是你們的下場。


    雙十一日,宋軍到達揚州城下,趙匡胤督軍攻城。


    結果,揚州城那麽堅固的一座城池,一天就被宋軍攻下。


    李重進的造反比李筠還不如,都沒有正兒八經地跟趙匡胤幹一仗,就這樣折戟沉沙了!他無奈地仰天長歎道:“我有愧於周太祖之恩也!”


    言畢,舉家自焚。


    不赴死,他還有第二種選擇嗎


    在李重進死之前,有人提議殺掉趙匡胤派來的特使陳思誨,發泄一下心頭之恨。李重進道:“我現在全家都要投火自殺,殺了他又有何用。”


    雖然李重進沒有下令殺陳思誨,但陳思誨最終還是死於亂軍之中。


    可能是趙匡胤恨透了李重進,也可能是為陳思誨報仇,或許是為了斬草除根,進城之後,趙匡胤大開殺戒,將與李重進稍有關係的數百人悉數斬殺!


    這事在趙匡胤的生涯裏是沒有過的。你品,你細品,空氣中是否有一種羨慕嫉妒恨的糟酸味道。從此世間再無李重進,現在是大宋進行時。


    泗州刺史的張崇詁曾向李重進諫言,讓他養兵蓄銳,加固城牆。


    趙匡胤下詔立即逮捕張崇詁,將其斬殺於市,沒其家財。


    那個間諜崔守珣,自然得到老趙的特別關照,被提升為殿直官,不久後再升任大內供奉官。


    辦完這些事後,趙匡胤命樞密承旨、右衛將軍李處耘接管揚州。


    李處耘字正元,潞州上黨(今山西長治)人。陳橋兵變時,看到軍中圖謀推戴趙匡胤,於是告訴趙光義,與王彥升謀劃,又召來馬仁瑀、李漢超等人商議,一致同意擁戴趙匡胤為天子。於是發動陳橋兵變,率軍入京。在陳橋兵變這件事中,李處耘臨機決事,謀劃無不合宜,得到趙匡胤的嘉獎。


    戰亂之後,揚州境內凋弊不堪,揚州知州李處耘多方安撫並訪問民間疾苦,上奏朝廷,實行了一定的寬鬆政策。


    減免城中居民的房屋稅;救濟揚州城中百姓每人一斛米(十歲以下的減半);李重進的兵,朝廷賞賜衣服,遣發迴鄉;朝廷給因攻城服役而死的役夫每人三匹絹,死者家屬免除三年徭役。


    一方麵解決民生問題,一方麵修補城牆、房屋,修整街道,整飭農具,發展生產,複蘇經濟。揚州百姓都很感激而服從政令,盛讚李處耘是真父母官,大菩薩。


    建隆三年(962)十月,李處耘奉詔迴京,揚州老百姓涕泣挽留,以至數日難以離去。迴京後,李處耘升為宣徽南院使兼樞密副使,朝廷外帶賞賜他住宅一套。


    迎鑾演兵


    揚州,來都來了,大宋天子趙匡胤決定四下看看,迎鑾鎮(今江蘇儀征市)是自己當年的征戰地,肯定不能錯過。


    為震懾南唐,趙匡胤命令各軍在迎鑾操練戰艦,訓練水師。


    迎鑾距離南唐的都城金陵很近(不到五十公裏),南唐國主李璟誠惶誠恐,急忙派遣使臣到揚州來慰勞宋軍,覺得這還不能表達自己的敬意,李璟又派兒子李從鎰,代表自己到迎鑾去朝拜宋太祖趙匡胤。


    南唐的杜著、薛良兩位大臣也偷偷地跑到迎鑾想來投奔,趙匡胤憎恨他們沒有忠義之心,在下蜀(今句容)鬧市把杜著斬首,將薛良流放為廬州牙校。


    李重進一死,天下想造趙匡胤反的人,基本上都斷了這個念想。


    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十二月初四,宋太祖趙匡胤宣布,起駕迴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的天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尚花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尚花開並收藏大宋的天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