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一半的薑瑜覺得有些膩,退出去,點進了知乎搜索曆史。


    【題主:你們都見過哪些離譜曆史文盲。


    附言:我還挺好奇的。】


    【1l


    1,皇軍不怕遠征難。


    2,諸葛亮鞠躬盡瘁,一統三國。


    3,諸葛亮是諸葛孔明的哥哥。】


    [整個好笑程度:0.0001%


    第一個好笑程度:%]


    [不是,第一個怕不是劍蝶?怎麽這麽6。]


    [乍一看第一個沒什麽,再一看……皇軍?你要不要看看你在說什麽!!!]


    [諸葛孔明笑了。]


    [三曹三蘇瑟瑟發抖。]


    [我倒是希望第二個是真的,唉。]


    [真的會有人不知道諸葛孔明,諸葛亮,臥龍,是同一個人嗎?]


    [有些曆史文盲,隻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說不到。]


    東漢末年


    諸葛亮:……


    【2l


    a:司馬光寫的史記是真的嗎?


    b:史記是司馬遷寫的,司馬光寫的是資治通鑒。


    a:唔,這樣啊,這對父子好厲害!


    b:他們也不是父子,一個在漢朝,一個在宋朝。


    a:這個我知道,劉邦打敗項羽建立漢朝對不對?


    b:總算說對了。


    a:劉邦死後,呂後掌權,還把戚夫人做成人彘!對不對!


    b:對!


    a:然後天下大亂!趙匡胤就趁機建立了宋朝!命令司馬遷司馬光兩父子寫曆史比比看誰寫的好,於是一個寫了史記,一個寫了資治通鑒對不對?


    b:敲裏馬!】


    [雖然我知道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不知道的,還有知識盲區,但是,有些曆史知識要不要這麽的離譜……]


    [趙匡胤:……這件事我非背不可了嗎?]


    [還知道人彘,這笑話編的不夠嚴謹。]


    [其實挺正常,很多人眼裏就隻有點兒曆史八卦,正兒八經的常識反而不懂。


    我初中快中考的時候還有同學問我孔子是不是漢朝人這種問題……


    然後他中考曆史滿分……]


    [於謙聽過沒?知道於謙和他守衛明朝的功業,結果來了一個於謙大戰努爾哈赤


    李冰知道不?唐朝李冰請纓鎮守都江堰,這還是參賽作文


    李靖聽過吧?我同學說他鎮守山海關


    多接觸接觸奇葩,你就會發現,隻有你不敢信的,沒有他們不敢說的]


    [沒毛病,他們一門三司馬,還有個叔叔司馬相如(滑稽]


    [很好,構建了自己的曆史體係。]


    司馬遷:……


    這後世學子怎麽想的!


    司馬光:……


    有點料不到自己能和司馬遷扯上親戚關係。


    【3l


    以前有個同學寫作文引用曆史。


    寫司馬遷被秦始皇淩遲之後,自強不息,寫下了《史記》。


    後麵問,迴答:司馬遷因為反對坑儒,所以那個被割了幾百刀,成了太監,所以對推翻秦王朝的項羽,司馬遷大大表揚,而滅了項羽的劉邦,司馬遷從來不給他好臉色。】


    [扶蘇:那我走?]


    [宮刑成了淩遲……]


    [秦始皇怎麽也想不到還能替他的拉郎cp背黑鍋。]


    [漢武帝一拍大腿:妙啊!]


    [劉邦:……


    我的沉默震耳欲聾。]


    [這引用的,挺好奇他作文得了幾分。]


    [聽說是個學霸,哈哈哈。]


    [司馬遷要真活在秦朝,還確實有可能反對坑儒,但比較關鍵的是,司馬遷是漢朝的……]


    [司馬遷似乎是比較喜歡項羽。]


    [可能是。]


    漢朝


    司馬遷:“後世學子是不看曆史的嗎?”


    司馬遷越看越無語了。


    【4l


    哥們兒:你這本《史記》是盜版。


    我:為啥,咋看出來的?


    哥們兒:內容不全,裏麵連“玄武門之變”都沒有!


    我: .........】


    [太史公:來來來筆給你你來寫]


    [這話沒毛病,記錄曆史的史記竟然不寫玄武門之變,不僅如此,陳橋兵變為什麽也沒有]


    [土木堡之變也沒有,太氣人了。]


    [這反話被玩明白了。]


    [讓他把話說完,太史公的棺材板我還能壓一會兒。]


    [今日頭條:史記司馬遷為什麽不寫三分魏蜀吳的故事。。。。。。]


    [我:正史上的諸葛亮很厲害的!軍政一手抓!


    我同桌:放屁!那就是三國演義編的!《史記》裏壓根沒有這個人!


    我:………………???]


    [司馬遷:昨天,夜觀天象,算得數百年之後有一唐朝,唐有玄武門之變。


    司馬談:老子打死你個逆子!]


    [史記,又名推背圖演繹?]


    [應該送他本中華上下五千年。]


    [又是一個全靠編的故事。能把《史記》十表八書七十二列傳從頭看到尾的絕不可能是這樣一個曆史盲。]


    [有個東西叫目錄。]


    [史記不全的確是真的。但是這迴答簡直。]


    漢朝


    司馬遷放下筆,深吸了一口氣。


    怎麽又是他!


    這個曆史是除了他還沒有其他的了嗎!!!


    【5l


    一、秦始皇是唐朝人


    前些年去西安參觀了秦始皇兵馬俑。出館外麵休息的時候,見兩個女生在議論秦始皇


    女生一:你說秦始皇是哪個朝代的?


    女生二:兵馬俑規模這麽大,隻有強大的唐朝才有可能,應該是唐朝的!


    女生一:嗯,我也覺得秦始皇應該是唐朝的。


    二、屈原為什麽要投河?


    老師:“屈原為什麽要投河?”


    學生:“因為當時秦始皇焚書坑儒,屈原特別害怕,於是投河自盡。”】


    [講的有趣!令人捧腹。正是:不知可求知,裝懂成笑話。]


    [秦始皇一個焚書坑儒硬生生背了這麽多黑鍋,笑死人了。]


    [一覺醒來,秦始皇強行續命一千年,真正的不老仙人了。]


    [朝籍都變了。]


    [楚懷王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


    好啊,這個黑鍋有人替他背了!!!]


    [父皇快看,你求了幾十年的長生不老藥,終於!在一個曆史文盲口中成真了!哈哈哈哈哈哈,唐朝!哈哈哈哈哈,好一個唐朝!哈哈哈哈哈,父皇!哈哈哈哈我居然不知道你活了一千歲,哈哈哈哈哈]


    [樓上的精神狀態如何了?]


    [上有屈原,


    下有司馬遷。


    曆史文盲名不虛傳。]


    [真的,放過我的眼睛,曆史有些冷門的不知道可以,這位從初二就出現,到後麵戲份也不少的秦始皇是秦朝人都不知道。


    這已經不是史盲了,這是沒有文化常識啊!和上一個一樣可怕。]


    [是想說皇軍不怕遠征難嗎?]


    [建議查查。]


    [屈原因為楚國滅亡是因為秦國,秦始皇是秦國人,所以?屈原四舍五入是秦始皇害死的。。。]


    [你數學真好。]


    [公元前278年攻破的楚國,屈原投江了,嬴政公元前259出生的。你怎麽不算他爹嬴異人身上。]


    春秋戰國時期


    楚國


    還在受楚懷王器重的屈原麵色沉重。


    楚國破滅,投江身亡。


    他必須要改革,絕不可坐以待斃!


    秦朝


    嬴政自然知道唐朝。


    看見評論,不由失笑出聲。


    還真是強行續命一千年。


    焚書坑儒嗎?看來以後幹不得了,都被黑了兩千年了,除非這件事對他來說必須要做。


    唐朝


    李世民為後世學子智商感到擔憂,莫不是和上次科考那位抄襲的一樣,知識不行。


    【6l


    1,司馬遷砸缸。(司馬光:???)


    2,劉備建立漢朝。(劉邦:…)


    3,孫子是孫臏。(認錯情有可原)。


    4,宋朝經曆安史之亂才開始衰弱。(靖康恥,猶未雪)


    5,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兒子。(朱允炆:最好是……)


    6,鄭和是鄭成功的本名。(鄭和是太監)】


    [以前我也以為孫子是孫臏……後麵才知道孫子其實是孫武。]


    [《孫子兵法》又名《孫武兵法》。]


    [朱允炆是朱標兒子好像?朱棣是他叔,朱元璋是他爺爺。


    朱元璋殺了那麽多開國功臣不就是給他孫子鋪路嗎?可惜沒什麽用,也不是朱允炆傻,就是鬥不過朱棣。]


    [都知道安史之亂了,居然能認成宋朝的也是牛逼。]


    [司馬遷:這損壞文物的鍋我也要背嗎?]


    [真會,幹脆讓司馬遷再背一個傷害國家保護動物的罪名得了,再來一個沒有教師資格證。]


    [好家夥,這是把武鬆和孔子罪名給安上了啊!]


    [鄭和下西洋的,明朝人。


    鄭成功是收複小台的,明末清初的。]


    [劉備建立的雖然也是漢國,但是為了區分都是喊季漢啊!]


    [靖康之變是指靖康二年(金天會五年,1127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東京,擄走徽、欽二帝,導致北宋滅亡的曆史事件。又稱靖康之亂、靖康之難、靖康之禍、靖康之恥。]


    [突然了來了這個一個正經的,有點不太習慣了。]


    [孫臏編的是什麽?]


    [人家編寫的兵法叫《孫臏兵法》]


    [怎麽都愛叫自己的名字……]


    這個答主裏的主人公看了都是無言以對,都不知道該怎麽吐槽了。


    孫武,孫臏兩人看的覺得好笑,又去忙活自己的兵書了。


    司馬遷感覺自己和那個叫司馬光的有仇,不是物理意義上的,是時光上的那種因果關係。


    隻不過都姓司馬就分不清,後世的學子真該好好讀點書。


    劉備深深歎氣,哪天他沒了,有一半是天幕的功勞。


    年紀尚小朱允炆呆呆的看著天幕。


    剛才天幕是罵他了嗎?好像沒有?


    鄭成功按了按眉心,有些心堵了,這天幕看不得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古人看現代高中生的手機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玄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玄粱並收藏古人看現代高中生的手機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