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兄弟呀!想你啦!
古人看現代高中生的手機生活 作者:玄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ps:作者古人除了一對,其餘都不怎麽磕,寫隻是為了完善一段視頻,而評論是為了寫出不同人的觀點。
薑瑜想了很久,還是決定去刷一下老福特,畢竟不一定就一定會被刺激到,老福特也不是……沒有好看的東西。
所以她再次下了快手,又愉快的去刷老福特了。
隨手點開了一個框框就嘎嘎去看。
【關於李杜那些年互送的詩
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杜甫《與李十二白同尋範十隱居》
李白和杜甫在第二年(公元745年)春天同遊梁宋(今山東),賦詩作歌、情同手足。此時高適也趕過來和李白、杜甫一起遊曆,直至秋季,三人才各奔東西。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春日憶李白》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杜甫《夢李白二首·其二》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杜甫《贈李白》
在遊梁宋(山東)後分別是寫下贈與。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杜甫《天末懷李白》
我來竟何事,高臥沙丘城。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魯酒不可醉,齊歌空複情。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
公元745年,李白與杜甫同遊梁宋(今山東),是年秋天,杜甫告別,去往長安,而李白在魯郡東石門送別杜甫後,南遊江東之前,曾一度旅居沙丘城。因懷念杜甫,來表達思念之情。
醉別複幾日,登臨遍池台。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李白《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
於梁宋(山東)分別時寫贈。】
【就不全部簡介什麽時候寫的了!】
[這次是杜甫選手碾壓李白選手。]
[白哥那兩首放完是為了多水點是為了不顯得那麽少和突兀嗎?]
[杜甫送的詩完全不止這幾首,我記得有一十幾首了。]
[這也導致許多人說他倆塑料友誼和子美舔白哥,無語=_=]
[他們的相遇是除了孔子和老子之外另一個偉大的相遇,是大唐浪漫主義詩仙和大唐現實主義詩聖的偉大碰撞,一見如故相見恨晚的情誼,初遇猶如故人歸。]
[李白被流放夜郎後,杜甫依舊為李白寫詩洗清他的罪名。]
[果然,我磕的李杜是仙品。]
[不要哇!他們真的隻是革命友誼,怎麽隨便亂磕!]
[高適:so?三人行為什麽我成了背景板?這不公平!(摔筷
沒人為可憐的高將軍發聲嗎?]
[他就是燈泡。
哇趣?這是我能說嗎?(目移]
[杜甫:頭號鐵粉。
汪倫:榜一大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錢。
不及汪倫送我錢。。。]
[桃花:一個人名叫桃花。
潭水:小水溝。
萬家酒店:一家店名叫萬家酒店。]
[汪倫玩梗玩過頭了。]
[我來為高將軍發聲,我還為子美發聲,白哥想追求仙人,拉著上了年紀的高適和子美東奔西波,差點就一把老骨頭給散架了。]
[白哥那可是仙氣飄飄的詩仙!]
[我能為了不背詩把白哥的嘴堵上。]
[天子唿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他寫楊貴妃也很好啊!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唐朝
李白大笑一聲,道:“杜兄!高兄!走!我們去挖仙草。”
高適小腿一僵:“今天的分量還沒挖完嗎?”
天,怎麽還要挖,天幕害我!
杜甫也走不動了,提議道:“白兄!過些時候再去找仙草吧!現在已是晌午,不如去酒樓吃些酒。”
李白雄赳赳氣昂昂,一點也不累的拉過杜甫和高適:“就這些路途,怎麽就談歇息,再走些!”
汪倫看見自己的名字被後世人記住,不由得感慨,不易啊!
【誰再敢罵元九渣男,我就讓白居易寫一篇長詩給你背!】
【咋滴,就那麽多人非要逮著元稹妻子去世又和薛濤在一起了!
他給妻子韋叢寫了一首悼亡詩。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迴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某些人就告訴我後麵有誰超得過這首悼亡詩。
就算某些人非要罵元稹就算了!你什麽意思!你還連帶著罵白居易,咋地,人家前期純愛戰士。三十多歲才娶妻,在那裏之前,他愛的女孩子隻有“湘靈”一個!
他後麵有許多妻妾又如何!某些人就非要把他之前苦守“湘靈”給忘記了嗎?而且古代三十多不結婚就是不孝敬父母啊!
我看某些人就是語文曆史看少了,多去背背吧!】
[元稹他不渣男?震驚,他給好多人寫了好多情詩。]
[他元稹隻是想給天下美女一個家!]
[看似洗白元稹,實則樓上在黑元稹。高級黑子,滾呐!]
[這標題,還以為是談元白呢!]
[元稹是不是渣男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看法,我反正是覺得元稹還行吧,天下男沒幾個不花心的。]
[如果是曾經的我,隻會瑟瑟發抖,現在的我隻會雄赳赳,氣昂昂的走過來,大喊一聲,我背完白居易寫的長恨歌和琵琶行了!]
[說元稹就算了,說樂天幹嘛!他頂著父母壓力不結婚,就為了娶他喜愛的女孩子,可是白居易父母覺得她配不上,不同意這門婚事,怎麽可以怪在樂天身上。]
[我懂了,樂天的詩比較多且長,微之被說,樂天肯定樂意幫忙的!]
[他們的友誼我哭死。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這究竟是什麽悲痛欲絕的心情才能寫出如此動人心弦的詩句。]
[他們一起考過公,一起上過班,相識30年期間,互贈了900首詩歌,往來的書信達到1800多封。這一首一首的詩翻譯成現代漢語,簡直比土味情話還要肉麻。
因為這些信的內容隻有一個主題:想你,想你!]
[元稹:我不渣,我隻是把我的深情全送給了白居易。]
[元白姐又幸福了!]
唐朝
遠在通州的元稹看著天幕,心中愈發思念,隨即寫信道:“昔作芸香侶,三載不暫離。願為雲與雨,會合天之垂。”
收到信沒多久的白居易也被貶在江州,他也對元稹愈發思念,見元稹遲遲不來信,寫去信件給他。
“況以膠漆之心,置於胡越之身,進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
【假如周瑜可以看到死去的孫策。
箭羽射來。
周瑜:(急忙推開)伯符小心!
孫策:公瑾,我沒事!我現在是鬼,殺不死的。
吃不了飯。
周瑜:(皺眉)鬼不吃飯真的不會餓死嗎?
孫策:真的不會,公瑾放寬心就好了。
火燒赤壁。
周瑜:(威嚴)放箭!
孫策:公瑾果真料事如神!這下曹賊也該元氣大傷,攻不了吳國了。
孫策沒睡醒
周瑜(驚慌)伯符!伯符!(心裏想)(鬼不會真的會死吧)
孫策:(被喊醒)公瑾,怎麽了?
遇見道士
周瑜:(緊張)吩咐下去,以後吳國不準出現這些人。
孫策:他應該看不見我吧?】
[瑜?瑜策?]
[標簽是策瑜,就是莫名看起來有些瑜策。]
[不管是什麽,其實磕古人就不太好了。]
[第一件事絕對是被整出來的心理陰影。]
[這個我知道!!!
建安五年(200年),他在丹徒山中打獵時遇到了三個人,這三人自稱是韓當的士兵,但孫策表示並不認識他們,隨後其中一人被孫策射倒,剩下兩人則向孫策射箭,導致他麵頰受傷。盡管扈從騎兵及時趕到並殺死了刺客,但孫策傷勢過重,最終不幸去世,年僅二十六歲。]
[周瑜為孫策守了十年的江東,但最終沒能一統全國。]
[周瑜:伯符,如果當時我勸你,你是不是就不會死?
孫策:會勸我便不是你周公瑾,會聽勸也不是我孫伯符。]
[十年定下三國鼎立的局勢,十年發展江東,再一個十年,就可以打敗曹操和劉備,可周瑜卻隻有一個十年。]
[曲有誤,周郎顧。]
[鬼能吃飯嗎?哈哈,看給公瑾緊張的,生怕鬼餓死了。]
[道士真的會謝]
[我記得孫權經常給周瑜買衣服呢!一天換一件。]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鬼真的會睡死嗎?公瑾太緊張了!]
東漢末年
周瑜認真道:“伯符,不可外出打獵!”
孫策雖然看到了天幕說他會因為打獵而死,但還是不想放棄這個愛好,於是積極爭取。
孫策拿著弓說:“不會的,公瑾,我看了天幕,既然我是被害,那我多加注意便好。”
周瑜看他一副舍不得的樣子,心下歎氣:“算了,你若是去打獵,必須喊上我和你一起去。否則你休想出去!”
孫策看周瑜讓步了,也不好再得寸進尺,隻得應聲答應。
薑瑜想了很久,還是決定去刷一下老福特,畢竟不一定就一定會被刺激到,老福特也不是……沒有好看的東西。
所以她再次下了快手,又愉快的去刷老福特了。
隨手點開了一個框框就嘎嘎去看。
【關於李杜那些年互送的詩
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杜甫《與李十二白同尋範十隱居》
李白和杜甫在第二年(公元745年)春天同遊梁宋(今山東),賦詩作歌、情同手足。此時高適也趕過來和李白、杜甫一起遊曆,直至秋季,三人才各奔東西。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春日憶李白》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杜甫《夢李白二首·其二》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杜甫《贈李白》
在遊梁宋(山東)後分別是寫下贈與。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杜甫《天末懷李白》
我來竟何事,高臥沙丘城。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魯酒不可醉,齊歌空複情。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
公元745年,李白與杜甫同遊梁宋(今山東),是年秋天,杜甫告別,去往長安,而李白在魯郡東石門送別杜甫後,南遊江東之前,曾一度旅居沙丘城。因懷念杜甫,來表達思念之情。
醉別複幾日,登臨遍池台。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李白《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
於梁宋(山東)分別時寫贈。】
【就不全部簡介什麽時候寫的了!】
[這次是杜甫選手碾壓李白選手。]
[白哥那兩首放完是為了多水點是為了不顯得那麽少和突兀嗎?]
[杜甫送的詩完全不止這幾首,我記得有一十幾首了。]
[這也導致許多人說他倆塑料友誼和子美舔白哥,無語=_=]
[他們的相遇是除了孔子和老子之外另一個偉大的相遇,是大唐浪漫主義詩仙和大唐現實主義詩聖的偉大碰撞,一見如故相見恨晚的情誼,初遇猶如故人歸。]
[李白被流放夜郎後,杜甫依舊為李白寫詩洗清他的罪名。]
[果然,我磕的李杜是仙品。]
[不要哇!他們真的隻是革命友誼,怎麽隨便亂磕!]
[高適:so?三人行為什麽我成了背景板?這不公平!(摔筷
沒人為可憐的高將軍發聲嗎?]
[他就是燈泡。
哇趣?這是我能說嗎?(目移]
[杜甫:頭號鐵粉。
汪倫:榜一大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錢。
不及汪倫送我錢。。。]
[桃花:一個人名叫桃花。
潭水:小水溝。
萬家酒店:一家店名叫萬家酒店。]
[汪倫玩梗玩過頭了。]
[我來為高將軍發聲,我還為子美發聲,白哥想追求仙人,拉著上了年紀的高適和子美東奔西波,差點就一把老骨頭給散架了。]
[白哥那可是仙氣飄飄的詩仙!]
[我能為了不背詩把白哥的嘴堵上。]
[天子唿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他寫楊貴妃也很好啊!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唐朝
李白大笑一聲,道:“杜兄!高兄!走!我們去挖仙草。”
高適小腿一僵:“今天的分量還沒挖完嗎?”
天,怎麽還要挖,天幕害我!
杜甫也走不動了,提議道:“白兄!過些時候再去找仙草吧!現在已是晌午,不如去酒樓吃些酒。”
李白雄赳赳氣昂昂,一點也不累的拉過杜甫和高適:“就這些路途,怎麽就談歇息,再走些!”
汪倫看見自己的名字被後世人記住,不由得感慨,不易啊!
【誰再敢罵元九渣男,我就讓白居易寫一篇長詩給你背!】
【咋滴,就那麽多人非要逮著元稹妻子去世又和薛濤在一起了!
他給妻子韋叢寫了一首悼亡詩。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迴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某些人就告訴我後麵有誰超得過這首悼亡詩。
就算某些人非要罵元稹就算了!你什麽意思!你還連帶著罵白居易,咋地,人家前期純愛戰士。三十多歲才娶妻,在那裏之前,他愛的女孩子隻有“湘靈”一個!
他後麵有許多妻妾又如何!某些人就非要把他之前苦守“湘靈”給忘記了嗎?而且古代三十多不結婚就是不孝敬父母啊!
我看某些人就是語文曆史看少了,多去背背吧!】
[元稹他不渣男?震驚,他給好多人寫了好多情詩。]
[他元稹隻是想給天下美女一個家!]
[看似洗白元稹,實則樓上在黑元稹。高級黑子,滾呐!]
[這標題,還以為是談元白呢!]
[元稹是不是渣男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看法,我反正是覺得元稹還行吧,天下男沒幾個不花心的。]
[如果是曾經的我,隻會瑟瑟發抖,現在的我隻會雄赳赳,氣昂昂的走過來,大喊一聲,我背完白居易寫的長恨歌和琵琶行了!]
[說元稹就算了,說樂天幹嘛!他頂著父母壓力不結婚,就為了娶他喜愛的女孩子,可是白居易父母覺得她配不上,不同意這門婚事,怎麽可以怪在樂天身上。]
[我懂了,樂天的詩比較多且長,微之被說,樂天肯定樂意幫忙的!]
[他們的友誼我哭死。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這究竟是什麽悲痛欲絕的心情才能寫出如此動人心弦的詩句。]
[他們一起考過公,一起上過班,相識30年期間,互贈了900首詩歌,往來的書信達到1800多封。這一首一首的詩翻譯成現代漢語,簡直比土味情話還要肉麻。
因為這些信的內容隻有一個主題:想你,想你!]
[元稹:我不渣,我隻是把我的深情全送給了白居易。]
[元白姐又幸福了!]
唐朝
遠在通州的元稹看著天幕,心中愈發思念,隨即寫信道:“昔作芸香侶,三載不暫離。願為雲與雨,會合天之垂。”
收到信沒多久的白居易也被貶在江州,他也對元稹愈發思念,見元稹遲遲不來信,寫去信件給他。
“況以膠漆之心,置於胡越之身,進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
【假如周瑜可以看到死去的孫策。
箭羽射來。
周瑜:(急忙推開)伯符小心!
孫策:公瑾,我沒事!我現在是鬼,殺不死的。
吃不了飯。
周瑜:(皺眉)鬼不吃飯真的不會餓死嗎?
孫策:真的不會,公瑾放寬心就好了。
火燒赤壁。
周瑜:(威嚴)放箭!
孫策:公瑾果真料事如神!這下曹賊也該元氣大傷,攻不了吳國了。
孫策沒睡醒
周瑜(驚慌)伯符!伯符!(心裏想)(鬼不會真的會死吧)
孫策:(被喊醒)公瑾,怎麽了?
遇見道士
周瑜:(緊張)吩咐下去,以後吳國不準出現這些人。
孫策:他應該看不見我吧?】
[瑜?瑜策?]
[標簽是策瑜,就是莫名看起來有些瑜策。]
[不管是什麽,其實磕古人就不太好了。]
[第一件事絕對是被整出來的心理陰影。]
[這個我知道!!!
建安五年(200年),他在丹徒山中打獵時遇到了三個人,這三人自稱是韓當的士兵,但孫策表示並不認識他們,隨後其中一人被孫策射倒,剩下兩人則向孫策射箭,導致他麵頰受傷。盡管扈從騎兵及時趕到並殺死了刺客,但孫策傷勢過重,最終不幸去世,年僅二十六歲。]
[周瑜為孫策守了十年的江東,但最終沒能一統全國。]
[周瑜:伯符,如果當時我勸你,你是不是就不會死?
孫策:會勸我便不是你周公瑾,會聽勸也不是我孫伯符。]
[十年定下三國鼎立的局勢,十年發展江東,再一個十年,就可以打敗曹操和劉備,可周瑜卻隻有一個十年。]
[曲有誤,周郎顧。]
[鬼能吃飯嗎?哈哈,看給公瑾緊張的,生怕鬼餓死了。]
[道士真的會謝]
[我記得孫權經常給周瑜買衣服呢!一天換一件。]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鬼真的會睡死嗎?公瑾太緊張了!]
東漢末年
周瑜認真道:“伯符,不可外出打獵!”
孫策雖然看到了天幕說他會因為打獵而死,但還是不想放棄這個愛好,於是積極爭取。
孫策拿著弓說:“不會的,公瑾,我看了天幕,既然我是被害,那我多加注意便好。”
周瑜看他一副舍不得的樣子,心下歎氣:“算了,你若是去打獵,必須喊上我和你一起去。否則你休想出去!”
孫策看周瑜讓步了,也不好再得寸進尺,隻得應聲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