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大唐白月光vs布衣天子
古人看現代高中生的手機生活 作者:玄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一說隴西狄道(今甘肅省臨洮縣)人,又說钜鹿郡人。唐朝第二位皇帝(626年9月3日—649年7月10日在位),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書法家、詩人。
李世民少年從軍,曾往雁門關解救隋煬帝。首倡晉陽起兵,拜右領軍大都督,受封敦煌郡公,領兵攻破長安,拜尚書令、光祿大夫,受封秦國公、趙國公。唐朝建立後,領兵平定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劉黑闥等割據勢力,為唐朝的建立與統一立下赫赫戰功,拜天策上將,封秦王。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日(626年7月2日),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被冊立為皇太子。八月初九日,唐高祖李淵退位,李世民即皇帝位,年號貞觀。
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駕崩於含風殿,享年五十二歲,在位二十三年,廟號太宗,諡號文皇帝(後加諡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葬於昭陵。
這位帝王開創了貞觀之治,有人對他弑兄囚父多有嫌棄,也有人喜歡他對大臣的態度,從曆史上,他確實是一位實力強大的帝王。】
【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國瑞,原名朱重八、朱興宗。濠州(今安徽鳳陽)鍾離人。明朝開國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年號“洪武”。
朱元璋二十五歲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反抗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占集慶路,改名應天,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稱吳王。他陸續消滅陳友諒、張士誠等割據勢力,並在吳元年(1367年)以“驅逐胡虜,恢複中華”為號召,派遣徐達、常遇春舉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統治。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即皇帝位於應天府,國號大明,年號洪武。
朱元璋在位期間,政治上,強化中央集權製度,廢除丞相和中書省;廢除行省,設三司分掌地方權力;以嚴猛治國,以重典馭臣下,嚴懲貪官和不法勳貴。此後又屢興大獄,追治“奸黨”;興“文字獄”,用錦衣衛設立詔獄,又行“廷杖”之製。軍事上,實施衛所製度。經濟上,大搞移民屯田和軍屯,減免賦稅,丈量全國土地,清查戶口等。文化上,緊抓教育,建立國子監培養人才,定八股取士之製;對外關係上,確立“不征之國”。在他的統治下,社會生產逐漸恢複和發展,史稱“洪武之治”。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七十一歲,諡號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廟號太祖,葬於明孝陵。傳位太孫朱允炆。】
[明失宗,朱允炆。]
[所以朱允炆真的是因為朱棣嗎?]
[大唐白月光!]
[不僅李世民牛逼,他兒子也牛逼,不僅他兒子牛逼,他一個老婆更牛逼。]
[武則天!!!]
[九洲第一位女帝可不是吃幹飯的!]
[所以武則天喜歡李世民還是李治?]
[那肯定是李治啊!]
[嘶吼!陰暗爬行!叼著花朵!大聲尖叫!
帶我偶像洪武玩的都是好人。]
[第一個布衣天子,第一位乞丐皇帝,第一次平民當上了皇帝!朱元璋洪武大帝!]
[朱元璋後來的行為讓馬皇後肯定了她沒有看錯了。]
[馬皇後是不是叫馬秀英?]
[就算朱棣得位不正,但他也很牛逼啊!而且要不是朱允炆咄咄逼人,他應該不會反吧!]
[馬皇後真實名字不清楚啊!]
[朱允炆也不知道是死是活,謎題太多了。]
[還有傳朱允炆當和尚去了,他爺爺朱元璋為他準備了袈裟和禪杖,為他留了個後路。]
[我對朱允炆沒什麽感覺,我比較喜歡朱元璋,朱標,朱棣,一個鐵血帝王,一個溫柔太子,一個野心王爺。]
[李世民和長孫皇後真的很甜,誰懂,長孫皇後不僅勤儉,還很有智慧,她真的算得上千古一後。]
[如果太子李承乾沒有謀反,他會不會就是皇帝,李世民的皇位肯定是他的,為什麽還要逼宮!]
[我記得洪武時期貪官汙吏是最少的。洪武時期有一種刑法,有官員敢貪汙,就把那名貪汙的官員埋入土裏,露出一個頭,把頭皮切開灌入銀水,一張人皮就完整的脫了出來,這張人皮會被掛在官員的工作處,告誡後來的官員貪汙的下場。]
[說到這,我想到一個好笑了,馬皇後去世,哭的最狠的是那群官員,馬皇後不在了,朱元璋就沒了牽掛,不用顧及了,那群官員簡直就是在哭自己以後死亡的慘狀。]
[可是哭的最慘的是官員,瘋了的卻是朱元璋,朱元璋在短短幾年,痛失至愛和愛子,真的很想穿過去救好馬皇後和朱標。]
[二鳳真的很愛哭嗎?]
[二鳳愛不愛哭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真的很想賜死魏征,天天被他懟,是個人都會氣,長孫皇後也勸過很多次,不過魏征死後,二鳳也非常舍不得,還給了很高的評語。]
[二鳳的一家人都很不錯啊!]
[二鳳最好笑的事是他給房玄齡送美人,房玄齡不敢要,聽說是因為房夫人太潑辣了,房玄齡怕老婆,不敢。
他就把房夫人喊過來,先是質問她,然後讓她喝毒酒,他沒想到房夫人想都沒想就把那杯酒喝了下去,頓時敬佩這位夫人了。]
[別看這一段,把皇帝的威嚴體現的差不多,但即使還表現出了二鳳八卦的心很重,哈哈]
[白月光二鳳,在線八卦。]
[李承乾謀反完全繼承了他爸李世民。]
[笑了。
李世民:你為什麽謀反。
李承乾:繼承了老爸你,忍不住。]
[鵝鵝鵝,樓上的,我先笑笑。李承乾知道他造反會失敗,他會不會流下悔恨的眼淚。]
[太子李承乾謀反主要有兩方麵的原因,一是他擔心唐太宗會廢了自己,改立更受寵的魏王李泰為太子,二是受到了侯君集的慫恿與挑撥。唐太宗一開始也對李承乾寄予了厚望,可是太子總是達不到他的期望,最後他也對李承乾失去了耐心跟信心。]
[李承乾早早被立為太子,又被寄予太大希望了,可能心理承受能力不行,導致他心理出了問題,然後走向謀反了。]
[咦~我聽說是二鳳教育能力不行誒!]
[那麽溫柔的朱標怎麽就早早的被老天帶走了!]
[我猜,如果扶蘇和朱標見麵,一定會有很多話題吧!]
唐朝
李世民對於自己被八卦很鬱悶,把他對太子謀反的事情都看開了不少。
長孫皇後走來輕聲說:“陛下不生氣了?”
李世民放下毛筆握住長孫皇後的手,搖頭道:“不算生氣,是朕對承乾關心太少了,沒注意到他壓力很大,不過身為皇子,連這點壓力都承受不住,實在是太不該了。”
長孫皇後笑道:“陛下可以適當放鬆一下,承乾已經很努力了,妾身終歸是他的母親。”
李世民歎道:“承乾日後要治理整個大唐,這樣怎麽讓朕放心。”
長孫皇後也頗為無奈,自家兒子心理承受能力不行,怎麽繼承皇位。
“陛下若是不放心,那就依天幕所發生的立治兒為太子,看後世,妾身看來曆史是不能輕易改變的。”長孫皇後道。
李世民笑道:“有朕的千古一後為朕分擔解惑,朕無憾了。”
長孫皇後無奈笑了。
房夫人算是看清當今陛下了,居然無聊到騙她。
明朝
朱元璋急忙喊來禦醫給馬皇後和朱標好好看身體,對朱棣的事情暫且沒有理會。
朱元璋:“妹子,你趕緊看看身體,千萬不能出事了,標兒,你也好好看看。”
馬皇後無奈的笑著。
那個笑像雲輕柔,治愈了朱元璋的心。
馬皇後就是蜜罐子裏的糖,可以讓一切不愛糖的人愛上糖。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一說隴西狄道(今甘肅省臨洮縣)人,又說钜鹿郡人。唐朝第二位皇帝(626年9月3日—649年7月10日在位),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書法家、詩人。
李世民少年從軍,曾往雁門關解救隋煬帝。首倡晉陽起兵,拜右領軍大都督,受封敦煌郡公,領兵攻破長安,拜尚書令、光祿大夫,受封秦國公、趙國公。唐朝建立後,領兵平定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劉黑闥等割據勢力,為唐朝的建立與統一立下赫赫戰功,拜天策上將,封秦王。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日(626年7月2日),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被冊立為皇太子。八月初九日,唐高祖李淵退位,李世民即皇帝位,年號貞觀。
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駕崩於含風殿,享年五十二歲,在位二十三年,廟號太宗,諡號文皇帝(後加諡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葬於昭陵。
這位帝王開創了貞觀之治,有人對他弑兄囚父多有嫌棄,也有人喜歡他對大臣的態度,從曆史上,他確實是一位實力強大的帝王。】
【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國瑞,原名朱重八、朱興宗。濠州(今安徽鳳陽)鍾離人。明朝開國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年號“洪武”。
朱元璋二十五歲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反抗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占集慶路,改名應天,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稱吳王。他陸續消滅陳友諒、張士誠等割據勢力,並在吳元年(1367年)以“驅逐胡虜,恢複中華”為號召,派遣徐達、常遇春舉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統治。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即皇帝位於應天府,國號大明,年號洪武。
朱元璋在位期間,政治上,強化中央集權製度,廢除丞相和中書省;廢除行省,設三司分掌地方權力;以嚴猛治國,以重典馭臣下,嚴懲貪官和不法勳貴。此後又屢興大獄,追治“奸黨”;興“文字獄”,用錦衣衛設立詔獄,又行“廷杖”之製。軍事上,實施衛所製度。經濟上,大搞移民屯田和軍屯,減免賦稅,丈量全國土地,清查戶口等。文化上,緊抓教育,建立國子監培養人才,定八股取士之製;對外關係上,確立“不征之國”。在他的統治下,社會生產逐漸恢複和發展,史稱“洪武之治”。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七十一歲,諡號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廟號太祖,葬於明孝陵。傳位太孫朱允炆。】
[明失宗,朱允炆。]
[所以朱允炆真的是因為朱棣嗎?]
[大唐白月光!]
[不僅李世民牛逼,他兒子也牛逼,不僅他兒子牛逼,他一個老婆更牛逼。]
[武則天!!!]
[九洲第一位女帝可不是吃幹飯的!]
[所以武則天喜歡李世民還是李治?]
[那肯定是李治啊!]
[嘶吼!陰暗爬行!叼著花朵!大聲尖叫!
帶我偶像洪武玩的都是好人。]
[第一個布衣天子,第一位乞丐皇帝,第一次平民當上了皇帝!朱元璋洪武大帝!]
[朱元璋後來的行為讓馬皇後肯定了她沒有看錯了。]
[馬皇後是不是叫馬秀英?]
[就算朱棣得位不正,但他也很牛逼啊!而且要不是朱允炆咄咄逼人,他應該不會反吧!]
[馬皇後真實名字不清楚啊!]
[朱允炆也不知道是死是活,謎題太多了。]
[還有傳朱允炆當和尚去了,他爺爺朱元璋為他準備了袈裟和禪杖,為他留了個後路。]
[我對朱允炆沒什麽感覺,我比較喜歡朱元璋,朱標,朱棣,一個鐵血帝王,一個溫柔太子,一個野心王爺。]
[李世民和長孫皇後真的很甜,誰懂,長孫皇後不僅勤儉,還很有智慧,她真的算得上千古一後。]
[如果太子李承乾沒有謀反,他會不會就是皇帝,李世民的皇位肯定是他的,為什麽還要逼宮!]
[我記得洪武時期貪官汙吏是最少的。洪武時期有一種刑法,有官員敢貪汙,就把那名貪汙的官員埋入土裏,露出一個頭,把頭皮切開灌入銀水,一張人皮就完整的脫了出來,這張人皮會被掛在官員的工作處,告誡後來的官員貪汙的下場。]
[說到這,我想到一個好笑了,馬皇後去世,哭的最狠的是那群官員,馬皇後不在了,朱元璋就沒了牽掛,不用顧及了,那群官員簡直就是在哭自己以後死亡的慘狀。]
[可是哭的最慘的是官員,瘋了的卻是朱元璋,朱元璋在短短幾年,痛失至愛和愛子,真的很想穿過去救好馬皇後和朱標。]
[二鳳真的很愛哭嗎?]
[二鳳愛不愛哭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真的很想賜死魏征,天天被他懟,是個人都會氣,長孫皇後也勸過很多次,不過魏征死後,二鳳也非常舍不得,還給了很高的評語。]
[二鳳的一家人都很不錯啊!]
[二鳳最好笑的事是他給房玄齡送美人,房玄齡不敢要,聽說是因為房夫人太潑辣了,房玄齡怕老婆,不敢。
他就把房夫人喊過來,先是質問她,然後讓她喝毒酒,他沒想到房夫人想都沒想就把那杯酒喝了下去,頓時敬佩這位夫人了。]
[別看這一段,把皇帝的威嚴體現的差不多,但即使還表現出了二鳳八卦的心很重,哈哈]
[白月光二鳳,在線八卦。]
[李承乾謀反完全繼承了他爸李世民。]
[笑了。
李世民:你為什麽謀反。
李承乾:繼承了老爸你,忍不住。]
[鵝鵝鵝,樓上的,我先笑笑。李承乾知道他造反會失敗,他會不會流下悔恨的眼淚。]
[太子李承乾謀反主要有兩方麵的原因,一是他擔心唐太宗會廢了自己,改立更受寵的魏王李泰為太子,二是受到了侯君集的慫恿與挑撥。唐太宗一開始也對李承乾寄予了厚望,可是太子總是達不到他的期望,最後他也對李承乾失去了耐心跟信心。]
[李承乾早早被立為太子,又被寄予太大希望了,可能心理承受能力不行,導致他心理出了問題,然後走向謀反了。]
[咦~我聽說是二鳳教育能力不行誒!]
[那麽溫柔的朱標怎麽就早早的被老天帶走了!]
[我猜,如果扶蘇和朱標見麵,一定會有很多話題吧!]
唐朝
李世民對於自己被八卦很鬱悶,把他對太子謀反的事情都看開了不少。
長孫皇後走來輕聲說:“陛下不生氣了?”
李世民放下毛筆握住長孫皇後的手,搖頭道:“不算生氣,是朕對承乾關心太少了,沒注意到他壓力很大,不過身為皇子,連這點壓力都承受不住,實在是太不該了。”
長孫皇後笑道:“陛下可以適當放鬆一下,承乾已經很努力了,妾身終歸是他的母親。”
李世民歎道:“承乾日後要治理整個大唐,這樣怎麽讓朕放心。”
長孫皇後也頗為無奈,自家兒子心理承受能力不行,怎麽繼承皇位。
“陛下若是不放心,那就依天幕所發生的立治兒為太子,看後世,妾身看來曆史是不能輕易改變的。”長孫皇後道。
李世民笑道:“有朕的千古一後為朕分擔解惑,朕無憾了。”
長孫皇後無奈笑了。
房夫人算是看清當今陛下了,居然無聊到騙她。
明朝
朱元璋急忙喊來禦醫給馬皇後和朱標好好看身體,對朱棣的事情暫且沒有理會。
朱元璋:“妹子,你趕緊看看身體,千萬不能出事了,標兒,你也好好看看。”
馬皇後無奈的笑著。
那個笑像雲輕柔,治愈了朱元璋的心。
馬皇後就是蜜罐子裏的糖,可以讓一切不愛糖的人愛上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