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旭沒有等到潘小安。


    他等到了斜野。


    斜野帶著幾百人來到大黑崗,差一點被山上的人砸個半死。


    “斜野將軍,你怎麽會來這裏?”


    斜野怒目。“劉彥旭,你敵我不分嗎?還不快帶我去見宗輔。”


    劉彥旭不敢怠慢。


    斜野來到蓋州城金軍大營。


    此時的宗輔,正準備攻城。他對蓋州城,已經失去耐心。


    “叔父,你來助我嗎?”


    “我助不了你。沈州古城已被潘小安奪去。”


    “什麽?”宗輔大驚。


    “你別大驚小怪。快借兵給我,我要把城池在奪迴來。”


    “奪迴來?怎麽奪?”宗輔語帶嘲諷。“我覺得,你還是趕快去都城,向大皇帝請罪的好。”


    斜野無奈。


    他知道,宗輔說的對。當前的情景,也隻有完顏晟才能解決。


    “那你呢?”


    “我當然要跟你一起迴去。”宗輔歎息。“沈州被奪,我腹背受敵,如何敢在此久待。”


    半月後。


    斜野與宗輔,連同阿魯束的棺材,一起到達燕州府。


    勤政殿內,完顏晟氣的說不出話來。


    唐括慧兒看著阿魯束的模樣,哭的上氣不接下氣。


    她看別的琥珀人,興高采烈。可看自己的父親,卻覺得太過恐怖。


    “大皇帝陛下,你要替我父親報仇啊。”


    “皇後,我以完顏家族的榮譽起誓,必報此仇。”


    阿魯束的棺材被焚燒。


    燕州府的官員,都來參加了阿魯束的葬禮。


    這其中,也包括耶律延喜和趙吉父子。


    他們為阿魯束穿孝衣,當孝子賢孫。這其實是對他們的羞辱。


    尤其耶律延喜。他的上京城被破,就有阿魯束的作用。


    耶律延喜跪在一邊,哭的眼淚汪汪,鼻涕橫流。但心裏卻把阿魯束罵了個狗血淋頭。


    “父親,耶律延喜怎麽哭的如此傷心?”趙桓不理解。他心裏隻有痛快。他想著要是金國人都死幹淨才好。


    “他這是諸葛先生哭周瑜,哭給外人看。指不定他心裏多高興。”


    趙吉小聲說道:“咱們也哭幾聲,權當死了個孫子。”


    他們兩個也哀嚎起來。


    阿魯束的葬禮被辦的很隆重。隻殉葬的宋人女子,就多達百名。


    等阿魯束被放進墓穴時。趙吉父子還被安排守墓。


    “父親,真是豈有此理。咱們怎麽能給異國臣子守墓。真是太欺負人啦。”


    “你呀,還是太年輕。”


    趙恆不服。


    “當年越王勾踐,以身侍敵。臥薪嚐膽二十載,才將吳王打敗。


    咱們隻是守個墓,有什麽可抱怨的?”


    趙桓心思重。他好麵子。他還是轉不過這個彎。


    “父親,趙構會來接咱們吧?”


    趙吉點點頭。“會的”


    但他早把事情看的明白。趙構也許會接自己迴去,但不會接趙恆迴去。


    但這個話,趙吉是不會告訴趙桓的。


    當日,趙構賭氣離開汴梁,僥幸逃過一劫。


    汴梁城破,宗望曾計劃一鼓作氣,將大宋全境占領。


    等他們打到長江邊時,宗望就發現自己的想法過於簡單。


    宋人並不是懦弱之輩。


    長江兩岸的宋人,反抗尤為激烈。一個江北,就讓他們頭疼不已。


    而沒有戰船渡江,他們對於江南岸,更是束手無策。


    趙構在長江南岸,組織宋兵反抗。他展現出超凡的勇氣。


    各路勤王之師,都被他收於麾下。


    一日,他從夢中驚醒。急忙喚來內侍詢問。“昨夜我身在陳橋,見太宗解衣相贈,不知此夢是吉是兇?”


    內侍便將此夢,給流傳出去。


    江南的大臣們,聞聽此夢,各個心領神會。


    當年太祖爺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得建大宋一百六十七年。


    而太祖解衣相贈康王,這夢在明顯不過。


    幾個宋臣一合計,便有了主意。


    他們找到趙構,向他說道:“康王爺,國不可一日無君。我們想請你繼承大統。”


    趙構又驚又喜。


    “來了,真的來了。他夢寐以求的事情,竟然以這種方式到來。”


    趙構忍住喜悅。麵容悲戚的說道:“諸位大人,你們怎麽如此言語?


    二帝被俘,困於北地,我日夜難以心安。


    我之理想,便是收複失地,迎迴二帝。爾等妄語,以後莫要再提。”


    眾人被斥責,灰溜溜走出王府。


    “汪大人,康王真是仁義明君。他不願身登大寶,咱們該如何應對?”


    汪大人名叫汪博彥。現任顯謨閣直學士。此人文韜武略,頗有才華。


    “兩兩泰階星一色,亭亭華表鶴雙歸。”這是汪博彥的名句。


    聽到眾人詢問。


    汪博彥心裏滿是鄙夷。“看你們這些人的蠢樣子。這世上,還有不想當皇帝的人嗎?


    康王要是不想當皇帝,又做什麽解衣大夢。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想歸想,裝還是要裝。


    汪博彥感歎。”康王此人,自小仁義至孝。若隻是咱們進言,他必不肯聽。”


    那些人也不傻。一個“孝”字,就讓他們領會精神。


    “汪大人,那咱們去找皇太後。皇太後的話,康王殿下,肯定會聽。”


    “可”汪博彥捋捋胡須。“既然諸位大人都有此心,那就讓我首當其衝吧。”


    “衝你個大頭鬼”那些大臣暗罵。“這可是擁立之功,誰不想要?”


    他們結伴來到湖溪別院。


    皇太後孟瑤就住在此處。


    皇太後確切的來說,是太皇太後。她是哲宗皇帝的皇後。


    算起來,應該是康王的祖奶。雖然輩分大,但她的年齡不大。


    這婦人是個厲害角色。她在後宮的爭鬥中,幾次升起又幾次沉落。


    這讓她養成了寵辱不驚,萬事不縈懷的做事風格。


    此時的孟太後,正在溪邊吃酒。江南的風,吹的她舒爽。手裏的酒,都多了幾分溫柔。


    “太後,外麵有大臣求見。說有要事找你商議。”


    孟太後眼波流轉。“他們能有什麽事?一群無能之輩,又來掃我的雅興。


    易安,你去把他們打發出去吧。”


    坐在孟太後身邊的,是個美婦人。這女人長相婉約,才情盈麵。


    她比孟太後還貪杯。小臉喝的通紅,自有一副雅致。


    “太後,你讓我打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小農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沭河小花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沭河小花生並收藏大宋小農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