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付爬梯之人,被安國贖迴來的宋人更有辦法。
別看他們老弱病殘。可戰鬥起來,絲毫不慌。
潘小安這才知道,這些人當初都是勇敢的,不服從的人,所以他們才會被致殘。
此刻,他們同仇敵愾,反抗敵人。這殘酷的戰場場麵,喚醒了他們被隱藏的勇氣。
他們把滾木,石塊往下扔。每一塊石頭下去,都能砸到一片。
石塊用完了,就用冰塊。
東平郡男女老幼,都拚了命往城牆上運冰塊。
完顏晟看的惱火。自己的攻勢,一次次被打下來。
敵人防守如此頑強,這座城還能打破嗎?
完顏晟下了撤退的命令。
這第一天的攻伐,到此結束。
城上城下沒有歡唿。死的人太多,濃重的血腥味,讓人厭惡,讓人嘔吐。
完顏晟迴到大帳。大帳裏燃燒著鐵爐,溫暖如春。
這鐵爐來自金州府。
每當看到金州府來的器物,完顏晟都會豔羨。他實在太想要那個地方。
小羊排配韭菜花,完顏晟吃的那叫一個地道。
白天的戰爭,隻是讓他心煩,並不讓他心疼。
死的都是宋國俘虜,與他有什麽關係?
靠著大宋這樣一座寶庫,他想要多少宋人,都能源源不斷得到。
想到這裏,他喚過機要官詢問。“宗望那邊可有信息傳來?”
“迴陛下。宗望將軍有信息到。他們已經逼近燕州府,且與郭藥師取得聯係。”
郭藥師收到宗望的信,心中鵲喜。他是個多變,且沒有忠誠可言的人。
遼國滅亡,郭藥師就投降宋國。宋國待他不薄,可他又想投靠金國。
現在,機會來了。郭藥師甚至沒有猶豫,就選擇投降。
宗望接到郭藥師的迴信,連連稱好。
原來,郭藥師為表誠意。他要出兵攻打奚王府的蕭幹。
他要用蕭幹的人頭,作為自己投降的本錢。
宗望答應這個要求。他們暫時把大軍安置在居庸關,等著郭藥師的好消息。
郭藥師沒品沒德。但卻很有能力。
他帶上自己的精銳兵,連夜奔襲,向蕭幹發動閃電作戰。
簫幹與耶律大石因為意見不同,選擇留在奚王府。
他其實也有自己的想法。
跟在耶律大石身後,隻能永遠做配角。還是自謀生路的好。
老話說的好,誰不想做做皇帝呢?
蕭幹沒有稱帝,但他一言一行都在模仿耶律淳。
蕭幹沒有稱帝,但他的起居用度,全是按照帝王的標準準備。
這位勇敢的將軍,僅僅過了兩個月的帝王生活,就開始變得享樂起來。
奚王府周邊的奚人部落,被簫幹打的沒有還手之力。
他們為了保全族人,隻能向蕭幹進貢牛羊,珠寶和女人。
麵對蕭幹與日俱增的胃口,奚人部落已不堪重負。
他們計劃著聯合起來,進行反抗。
這時,他們探知到,郭藥師來進攻的消息。
奚人部落立刻派人與郭藥師聯係。表示願意與郭藥師一同作戰。
他們隻希望,郭藥師趕走蕭幹之後,能對他們好一點。
郭藥師暗道幸運。他隻需要蕭幹的命,不想要奚人的人財。
奚人的財寶,有大宋的財寶多嗎?奚人的女人,有大宋的女人美嗎?
從蕭幹與耶律大石分開,就證明此人目光短淺。
手下帶著上萬軍隊,這天地廣大,到哪裏得不到一塊地盤?
郭藥師在奚人部落帶領下,悄悄摸向蕭幹的王城。
此時的蕭幹,正飲酒作樂。他一邊抱著美人,一邊看美人舞蹈。
“痛快,真痛快啊。”蕭幹感歎。他想起耶律淳,想起蕭普賢女。
“唉”蕭幹不滿意。“這些女人美則美矣。可沒有一個比的上蕭普賢女。”
一名內侍,急匆匆跑了進來。“大王,大王,快逃吧。敵人攻進城了。”
“什麽?”蕭幹暴起。他的酒醉,瞬間清醒。
郭藥師之所以進攻的如此快,除了有奚人部落做向導,還有蕭幹部將的投誠。
這些守城的將領,都是老遼人。他們對蕭幹頗有怨言。
蕭幹自從來到奚王府之後,就變得不思進取。
他隻顧自己享樂,絲毫不顧及手下之人。
這些將領都不傻,他們知道,守著奚王府這點小地方,根本就沒有出路。
郭藥師的到來,正好給他們指明方向。
他們沒有罵郭藥師反複無常。沒有罵他是投降的小賊。
他們選擇與郭藥師並肩作戰。
蕭幹衝出王城。可他已經被人包圍。
蕭幹惱怒,他叫著曾經部下的名字。那些人便羞愧的低下頭。
背叛,從來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
“蕭幹,你的末日到了。快快束手就擒,或可免遭一死。”
郭藥師越眾而出。
蕭幹哈哈大笑。“郭藥師,你沒有資格與我說話。你是個卑鄙無恥之人。”
郭藥師唾麵自幹。他確實沒有廉恥之心。
“拿下蕭幹者,守奚王府。”郭藥師下命令。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賞格一出,瞬間將很多人的道德,操守,擊的粉碎。
他們擁擠著向蕭幹發起進攻,唯恐被人搶了先。
蕭幹嗬嗬兩聲。“這到底是個什麽世道啊?”
蕭幹來了狠勁。你們背叛我,想殺我,那我就與你們死戰到底。
蕭幹手裏的刀,已經卷印。他的胳膊已經抬不起來。他的腳下,橫七豎八臥著很多人。
郭藥師出手,他一刀砍下蕭幹的腦袋。蕭幹的頭顱滾呀滾…
北遼最後的倔強,到此結束。
郭藥師順利班師。奚王府被他得力手下控製。
這是個陰損之人。從來都是。
郭藥師將蕭幹的頭顱,懸掛在燕州府北門上。
他打開城門,跪伏於道,等待著宗望大軍的進入。
宗望得到消息,便帶兵入城。
他在城門口,將郭藥師扶起來。攜著他的手,一起進城。
城門內,是列隊歡迎的遼人。他們簞食壺漿,迎接金國人的進入。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此言不虛。
此時的遼國人,沒有了以往的驕傲。他們在一次次失敗中,終於認清了現實。
此後,這一方世界,將屬於金國人管理。
而他們,除了臣服,別無他法。
別看他們老弱病殘。可戰鬥起來,絲毫不慌。
潘小安這才知道,這些人當初都是勇敢的,不服從的人,所以他們才會被致殘。
此刻,他們同仇敵愾,反抗敵人。這殘酷的戰場場麵,喚醒了他們被隱藏的勇氣。
他們把滾木,石塊往下扔。每一塊石頭下去,都能砸到一片。
石塊用完了,就用冰塊。
東平郡男女老幼,都拚了命往城牆上運冰塊。
完顏晟看的惱火。自己的攻勢,一次次被打下來。
敵人防守如此頑強,這座城還能打破嗎?
完顏晟下了撤退的命令。
這第一天的攻伐,到此結束。
城上城下沒有歡唿。死的人太多,濃重的血腥味,讓人厭惡,讓人嘔吐。
完顏晟迴到大帳。大帳裏燃燒著鐵爐,溫暖如春。
這鐵爐來自金州府。
每當看到金州府來的器物,完顏晟都會豔羨。他實在太想要那個地方。
小羊排配韭菜花,完顏晟吃的那叫一個地道。
白天的戰爭,隻是讓他心煩,並不讓他心疼。
死的都是宋國俘虜,與他有什麽關係?
靠著大宋這樣一座寶庫,他想要多少宋人,都能源源不斷得到。
想到這裏,他喚過機要官詢問。“宗望那邊可有信息傳來?”
“迴陛下。宗望將軍有信息到。他們已經逼近燕州府,且與郭藥師取得聯係。”
郭藥師收到宗望的信,心中鵲喜。他是個多變,且沒有忠誠可言的人。
遼國滅亡,郭藥師就投降宋國。宋國待他不薄,可他又想投靠金國。
現在,機會來了。郭藥師甚至沒有猶豫,就選擇投降。
宗望接到郭藥師的迴信,連連稱好。
原來,郭藥師為表誠意。他要出兵攻打奚王府的蕭幹。
他要用蕭幹的人頭,作為自己投降的本錢。
宗望答應這個要求。他們暫時把大軍安置在居庸關,等著郭藥師的好消息。
郭藥師沒品沒德。但卻很有能力。
他帶上自己的精銳兵,連夜奔襲,向蕭幹發動閃電作戰。
簫幹與耶律大石因為意見不同,選擇留在奚王府。
他其實也有自己的想法。
跟在耶律大石身後,隻能永遠做配角。還是自謀生路的好。
老話說的好,誰不想做做皇帝呢?
蕭幹沒有稱帝,但他一言一行都在模仿耶律淳。
蕭幹沒有稱帝,但他的起居用度,全是按照帝王的標準準備。
這位勇敢的將軍,僅僅過了兩個月的帝王生活,就開始變得享樂起來。
奚王府周邊的奚人部落,被簫幹打的沒有還手之力。
他們為了保全族人,隻能向蕭幹進貢牛羊,珠寶和女人。
麵對蕭幹與日俱增的胃口,奚人部落已不堪重負。
他們計劃著聯合起來,進行反抗。
這時,他們探知到,郭藥師來進攻的消息。
奚人部落立刻派人與郭藥師聯係。表示願意與郭藥師一同作戰。
他們隻希望,郭藥師趕走蕭幹之後,能對他們好一點。
郭藥師暗道幸運。他隻需要蕭幹的命,不想要奚人的人財。
奚人的財寶,有大宋的財寶多嗎?奚人的女人,有大宋的女人美嗎?
從蕭幹與耶律大石分開,就證明此人目光短淺。
手下帶著上萬軍隊,這天地廣大,到哪裏得不到一塊地盤?
郭藥師在奚人部落帶領下,悄悄摸向蕭幹的王城。
此時的蕭幹,正飲酒作樂。他一邊抱著美人,一邊看美人舞蹈。
“痛快,真痛快啊。”蕭幹感歎。他想起耶律淳,想起蕭普賢女。
“唉”蕭幹不滿意。“這些女人美則美矣。可沒有一個比的上蕭普賢女。”
一名內侍,急匆匆跑了進來。“大王,大王,快逃吧。敵人攻進城了。”
“什麽?”蕭幹暴起。他的酒醉,瞬間清醒。
郭藥師之所以進攻的如此快,除了有奚人部落做向導,還有蕭幹部將的投誠。
這些守城的將領,都是老遼人。他們對蕭幹頗有怨言。
蕭幹自從來到奚王府之後,就變得不思進取。
他隻顧自己享樂,絲毫不顧及手下之人。
這些將領都不傻,他們知道,守著奚王府這點小地方,根本就沒有出路。
郭藥師的到來,正好給他們指明方向。
他們沒有罵郭藥師反複無常。沒有罵他是投降的小賊。
他們選擇與郭藥師並肩作戰。
蕭幹衝出王城。可他已經被人包圍。
蕭幹惱怒,他叫著曾經部下的名字。那些人便羞愧的低下頭。
背叛,從來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
“蕭幹,你的末日到了。快快束手就擒,或可免遭一死。”
郭藥師越眾而出。
蕭幹哈哈大笑。“郭藥師,你沒有資格與我說話。你是個卑鄙無恥之人。”
郭藥師唾麵自幹。他確實沒有廉恥之心。
“拿下蕭幹者,守奚王府。”郭藥師下命令。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賞格一出,瞬間將很多人的道德,操守,擊的粉碎。
他們擁擠著向蕭幹發起進攻,唯恐被人搶了先。
蕭幹嗬嗬兩聲。“這到底是個什麽世道啊?”
蕭幹來了狠勁。你們背叛我,想殺我,那我就與你們死戰到底。
蕭幹手裏的刀,已經卷印。他的胳膊已經抬不起來。他的腳下,橫七豎八臥著很多人。
郭藥師出手,他一刀砍下蕭幹的腦袋。蕭幹的頭顱滾呀滾…
北遼最後的倔強,到此結束。
郭藥師順利班師。奚王府被他得力手下控製。
這是個陰損之人。從來都是。
郭藥師將蕭幹的頭顱,懸掛在燕州府北門上。
他打開城門,跪伏於道,等待著宗望大軍的進入。
宗望得到消息,便帶兵入城。
他在城門口,將郭藥師扶起來。攜著他的手,一起進城。
城門內,是列隊歡迎的遼人。他們簞食壺漿,迎接金國人的進入。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此言不虛。
此時的遼國人,沒有了以往的驕傲。他們在一次次失敗中,終於認清了現實。
此後,這一方世界,將屬於金國人管理。
而他們,除了臣服,別無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