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林軍營地,秦王嬴政與霍雲商議後,選在了鹹陽城外的上林苑。

    羽林軍的職責,除了是秦王親衛之外,還負責巡視整個鹹陽城周邊地區,保證其安全。

    對於秦王親衛這一支郎衛部隊的建立,並未在大秦廟堂引起多大的關注。

    由於秦王是羽林軍的直屬上司,所以羽林軍的營地少府極為重視,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在三天的時間內便將營地建立起來。

    武器軍備、戰馬在也早早配備齊全,而且皆是最精良的。

    秦國國境多接觸遊牧民族,戰馬資源比較豐富。

    並不像西漢開國之初,經曆了秦末戰爭的巨大消耗,皇帝車架都找不到相同毛發的戰馬。

    軍營初建,此時被征調過來的兵卒隻有少數的百來人。

    霍雲也不急,他闊步進入了軍械庫中,聆郎滿目的兵器立刻印入眼簾。

    見識到這些武器,霍雲這才明白,秦國為什麽如此強大。

    就連兵器的製作工藝,都遠遠將東方六國甩在身後。

    始皇帝統一六國,雖說是奮六世之餘烈,但隻用了短短二十年時間不到,就兼並了東方六國,足以證明了嬴政的雄才大略。

    曆史上,不乏將一手好牌打爛的君王。

    從嬴政期初見自己時的禮賢下士,霍雲就知道嬴政絕對是一個雄才大略,功蓋千秋的王者。

    但秦國為什麽強大,以前霍雲也隻是知道奮六世之餘烈。

    具體強大在什麽地方,他並不知道。

    現在來到這個時代,他深深知道了,秦國的強大,在於每一代君王都不忘先輩東出之大業,不論出身任用賢能人才。

    在於秦國森嚴的法治,賞罰分明的軍功爵製度。

    在於強大的兵器製造工藝。

    霍雲隨手拿起了一把秦劍,竟有約九十厘米的樣子,長矛有六米!

    據《考工記》載,戰國時期矛一般長不過三尋,約合五米,然後霍雲手中的秦矛輕鬆達到六米。

    春秋時代的劍一般都在三十厘米左右,戰國時代為六十厘米左右。

    然而他手中的秦劍,多數長約九十厘米!

    無論是秦劍還是秦矛,秦國的都要長。

    這就是說在戰爭中同樣的距離上,秦國的兵器已經刺到敵人身上了,別的諸侯國的武器還差一截。

    霍雲又拿起秦弩,這也是一件致命的武器。

    霍雲身在隴西郡,與胡人接壤,他很明白秦弩在與胡人對抗時,與邊關匈奴人對抗時,得到了極好的改善。

    秦人巧妙地在弩上設置了機閥,使其射程能夠達到300米,有效殺傷距離能達到150米。

    同時,改善的秦弩殺傷力遠遠高於東方六國的任何一種弓。

    可以想象,在茫茫草原上,匈奴騎兵還沒衝到眼前,強勁的秦弩就密集精準地擊中了戰馬和騎手。

    在東方六國的步兵方陣還在換換推進時,秦人的箭陣就已經覆蓋下去。

    戰爭還未開始,秦人就已經勝利了一半。

    曆史記載,公元前214年,僅僅一年的時間,30萬匈奴騎兵就被徹底擊潰,黃河以南區域得以重歸秦國。

    可見,秦弩之威!

    現在霍雲算是知道了,秦國為什麽如此強悍。

    三天的時間一晃便過去了。

    一早,霍雲便離開了秦王宮,騎著赤兔馬趕去上林苑軍營。

    有了秦王這個直屬上司,負責補充兵員的官吏效率很快,三天的時間,羽林軍的兵卒補充完畢。

    步入營地中,霍雲下令,擊鼓集合。

    “咚咚咚!!”

    伴隨著刺耳的鼓聲傳遍營地,散亂的兵卒聚集在點將台。

    霍雲身穿甲胄,整個人英武不凡。

    他緩緩走上點將台,居高臨下的俯視這些士兵。

    這些士兵皆是各地訓練最為出色的士兵,要不然也不會被調入羽林軍,為秦王親衛。

    眾人看到霍雲一個少年走上點將台,雖然他身穿甲胄,看起來英武神氣,但這些悍卒老兵眼中依然是深深的不屑。

    軍中,以爵位、軍功、實力為尊。

    在不清楚霍雲的爵位以及軍功之前,這些老兵理所當然的認為霍雲走了後門。

    而且,如此年輕,能有什麽功勳?

    畢竟,他們是秦王親衛,擔任都尉的是一個王族公子也是正常。

    看著眾人的神色,霍雲自然清楚他們在想什麽。

    看樣子如果不立威,自己是很難調動這些老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帝國:神威冠軍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榜哦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榜哦了並收藏大秦帝國:神威冠軍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