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耶、阿娘,為何非要兒嫁給那張四郎!”
這日是石河子張家四郎與齊家村裏正三女納征的好日子,從清早起來就開始預備,一直熱鬧到大下晌。等齊裏正夫婦二人送走了所有的賓客,才發現三女兒鬱鬱寡歡的坐在床邊。
“張四郎有什麽不好,十裏八村哪有他那樣的棒小子!”
大喜的日子,齊裏正看不上她那副難看模樣,出言也就有些衝。
齊三娘一想到張四郎那魁偉的身軀,臉上就要發熱,可又想到兩個姐姐,還沒泛紅的臉龐瞬間迴歸了原樣,十分委屈地抱怨,
“阿耶、阿娘就是偏心,為甚大娘、二娘都嫁給了讀書人,偏要將兒嫁與一田舍漢!”
“田舍漢?”
齊裏正聲音陡起,作勢就要給齊三娘一巴掌。
裏正娘子一看不好,趕緊攔了齊裏正揮在空中的胳膊,轉頭瞪了一眼齊三娘,
“渾說個甚,在哪學的算話!”
齊三娘見裏正發怒,才反應到竟是將自家阿耶也給罵進去了,不由地吐了一下舌頭,帶了幾分撒嬌的語氣,轉口道,
“那,那就是一廝殺漢,偏阿耶看他好,也不怕兒年紀輕輕的守了寡。”
這話一說,齊裏正更加惱火,就要衝到她身邊,給兩巴掌醒醒腦。奈何裏正娘子死命攔著,又見小女兒被自己嚇了一跳眼角有些發紅,隻好色厲內荏衝自己婆姨喊了兩句“都是爾慣得”,便眼不見心不煩地出門去了。
屋裏僅剩母女二人,也好說說心裏話。
“三娘,看看這滿地的聘資,想那張四郎現下雖住在偏僻的石河子,日子過得定也算不錯。”
知女莫若母,見她還低個頭不說話,就接著勸導,
“阿娘曉得我兒想跟大娘、二娘一樣,住到城裏去。可我兒也該聽說,那張四郎已是立了戰功,當兵半年就成了什長,日後定能飛黃騰達,就是跟著他,我兒也能住到縣城。”
齊三娘聞言臉色稍解,可還是酸酸地迴了一句,
“大姊、二姊嫁的可都是讀書人,那張四郎卻是大字不識一個。”
裏正娘子見她總拿兩個姐姐比較,可氣的伸出食指,使勁按了她的腦門。
“非叫阿娘把話說得清楚,汝那兩個姊夫哪裏就稱得上讀書人,不過是會寫寫算算罷了,日後至多不過是子承父業,做到衙門裏的吏員。而那張四郎——”
“四郎怎樣?”
見女兒終於提起精神,裏正娘子刮了一下她的鼻頭,打趣一句,
“這會兒曉得喊‘四郎’啦”
”阿娘!”
裏正娘子看了一眼門外,壓低聲音對女兒說到,
“年前張家三位兄長來賠罪吃酒,娘聽到他幾人說話,說那張四郎極得縣裏的魏家賞識,那魏家家主就是長水軍府的折衝校尉。具體多大官娘也不曉得,可這個魏家是大娘、二娘的夫家都惹不起的,在這樣的長官手下,他還能沒好日子過?”
******
今日是張小四納征的吉日,作為他最要好的朋友,夠超,卻沒去觀禮。趕上今兒也是二蛋放假的日子,苟超早早就出發,來到縣城。
除了接二蛋迴家,還要置辦一些調料,張小四旬日之後就是成親的正日,酒席還要他親自操刀,可不能讓人失了麵子。
蒙學門口,大黃拉著滿滿一車的東西,陪苟超等在那裏。
時下正是陽春,天氣漸暖,路上的行人褪去厚重的冬衣,換上了鮮亮的夾衣。不少一看就是生活優越的男子、女眷,都趁著天時出城踏青。
苟超觀察著形形□□的路人,無聊地品評他們的樣貌。就看到不遠處的柳林邊有個背影很是熟悉。
縣裏的蒙學,和受過教育的讀書人繼續深造的縣學離得不遠,兩所學校建築中間人工種植了一小片細竹分開。而它們的斜後方就是一大片柳樹林,林後是一條十幾步寬的小河。
苟超看到的是一個女孩的背影,在樹林後一閃就不見了,雖然看上去有幾分熟悉,可一想到自己根本就沒接觸過什麽女性,索性就拋到腦後。
“阿兄——”
一迴頭,二蛋已經放學了,從學裏飛跑出來,後麵是拎著包袱的梭子。
苟超一把把二蛋抱起來,在空中轉了兩圈,問他這幾日過得怎麽樣,學裏都有什麽新鮮事。
“趙大郎又來接令弟了。”
說話的是一個婦人打扮的女子,身邊還有一個婢女手裏領著齊家大郎。
齊家大郎就齊家村裏正的小兒子,上麵有三個姐姐不與男孩算排行,所以雖是第四子,也被稱為“齊大郎”。
齊大郎原本就與二蛋同在李夫子那就學,在熟悉了《千字文》後,齊裏正覺著他不至於一來蒙學就學不會,被夫子打板子(←齊家村的人都知道李夫子脾氣好,教學生從來不動手),年後就順理成章地送來了縣裏,沒想到又與二蛋成了同學。
因來迴迴村裏不方便,齊大郎很多休沐的日子,就住到兩位阿姊家,今日來接他的就是齊大娘。
苟超帶著二蛋也跟對方閑聊幾句,便駕車往迴趕。
往日裏梭子一上牛車就老老實實的看著二蛋,和車上的東西,可這會兒卻東張西望,兩眼四處亂看。
“梭子,找什麽呢?”
梭子被問的嚇了一跳,見苟超相詢,才支支吾吾地說道,
“俺,俺阿姊,昨日來尋俺,見俺腳上的草履爛了,說今日來給俺送一雙,卻沒見到人。”
石河子的春天氣溫迴升的很快,過了清明,套上一雙足衣,穿編的厚實的草鞋也不凍腳。梭子穿的就是家中為編的草鞋,原本是很結實的,隻是先前在趙家做了一陣田裏活,比較費鞋,就沒穿住。
苟超時不時地就犯粗心的毛病,這下一看,可不,梭子的大腳指都出來了。
“許是有事耽擱了,你這孩子就直說唄,反正也不遠,咱還趕車,沒一會而就能到你家,你阿姊可能還在家呢。”
梭子還要推辭,苟超就揮鞭掉頭,準備往梭子家趕。
“梭子——”
說曹操曹操到,阿黃慢騰騰地才轉了一半,後方就傳來了一聲黃鶯般的喊聲。
王二娘,梭子的阿姊。十四五歲年紀,長得很是瘦弱。不過,麵色雖有些營養不良的發黃,五官卻很精致,眉毛彎彎,嘴角微翹,右眼下還有一小顆紅痣,可以預見,若是能好好將養,日後也算是個美人。
“趙大郎”
苟超停下車,等著她追上來,也應了一聲,看他姐弟二人敘話。
王二娘也是有眼色的,給梭子兩雙草鞋,讓他好好在趙家做活,不要偷懶耍滑,萬事聽家主的話,就再沒與他多說。
上前把手裏剩下的兩雙草鞋雙手奉給夠超,舉止大方地道謝,
“平日裏多受大郎照拂,奴全家都感激不盡,隻是大郎也曉得奴家境況,這兩雙草履是阿娘親手編的,還望大郎不嫌粗陋。”
苟超奉行的觀念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哪裏會嫌棄對方,還把剛買的鯉魚分了她一條,要她迴去熬成濃湯,說是對她的父親有好處。
王二娘定是不肯要,兩人便一番推脫。
二蛋等的都不耐煩了,就大聲喊道,
“哎呀,給你就拿著!沒看俺家還有呢,省的你們吃的不好,梭子還焦心!”
梭子的臉騰地一下就燒起來,又看到來迴有人向這張望,知道一個女兒家在大街上與男子過多牽扯不好,也就趕緊出言,
“阿姊就接下吧,大郎的恩情日後慢慢還就是,天也不早了,阿姊家去吧。”
與王二娘作別,苟超就駕著牛車往迴趕。
蒙學這第五日,下學是在未時三刻,剛剛兩番耽擱,確實是不早了,隻好輕抽牛臀,讓大黃走的快些。
春歸大地,萬物複蘇,去往石河子的道路不再是單調的黃、綠,而是五彩繽紛,姹紫嫣紅。
一路上,二蛋總算有了說話的餘地,不停地講著新學的知識,以獲得兄長的稱讚,梭子的仰慕。明媚的陽光照在往來穿梭的牛車、馬車、驢車上,不時地傳出踏青人歡快的笑聲。
“駕!駕!”
由官道轉至縣道後,路上的行人漸少。這裏離縣城較遠,踏青的人一般不會來這麽遠,而農人多在田間勞作,就一改之前的喧嚷,變得安靜起來。
愈發靜謐的縣道上,忽然傳來來張揚地催馬聲,苟超便覺不好。
“駕!駕!”
聲音由遠及近,越聽越是熟悉,等到坡上出現一人一騎,果然就是那個二貨!
“張小四!”
苟超坐直了上半身,趕牛的木棍直指飛奔的來人,氣得大聲怒吼。
越來越近的張小四也看清了苟超一行人,便慢慢放緩馬速,等來到牛車旁時一轉馬頭,與之共行。
“嘿嘿,俺練個馬也能撞見大郎,可見咱兄弟有緣!”
還在那嬉皮笑臉,苟超更是來氣,一棍子抽在他的腳後跟,訓斥到,
“你那腳是不想要了!”
原來張小四雖身手不錯,身子骨也打熬的健壯,可久居在較為溫暖的石河子,對塞外的冰雪本能的不適應。為了尋覓草原上敵人的行蹤,他們那幾營爬冰臥雪半月之久,別的地方還好說,離心髒最遠的雙腳卻凍壞了。
張小四還算不錯,身高體大火力壯,不像同隊的幾人那麽慘,但也被切掉了半個發黑的腳趾,這才提前出了戰場。
“這,這不長好了麽……”
這日是石河子張家四郎與齊家村裏正三女納征的好日子,從清早起來就開始預備,一直熱鬧到大下晌。等齊裏正夫婦二人送走了所有的賓客,才發現三女兒鬱鬱寡歡的坐在床邊。
“張四郎有什麽不好,十裏八村哪有他那樣的棒小子!”
大喜的日子,齊裏正看不上她那副難看模樣,出言也就有些衝。
齊三娘一想到張四郎那魁偉的身軀,臉上就要發熱,可又想到兩個姐姐,還沒泛紅的臉龐瞬間迴歸了原樣,十分委屈地抱怨,
“阿耶、阿娘就是偏心,為甚大娘、二娘都嫁給了讀書人,偏要將兒嫁與一田舍漢!”
“田舍漢?”
齊裏正聲音陡起,作勢就要給齊三娘一巴掌。
裏正娘子一看不好,趕緊攔了齊裏正揮在空中的胳膊,轉頭瞪了一眼齊三娘,
“渾說個甚,在哪學的算話!”
齊三娘見裏正發怒,才反應到竟是將自家阿耶也給罵進去了,不由地吐了一下舌頭,帶了幾分撒嬌的語氣,轉口道,
“那,那就是一廝殺漢,偏阿耶看他好,也不怕兒年紀輕輕的守了寡。”
這話一說,齊裏正更加惱火,就要衝到她身邊,給兩巴掌醒醒腦。奈何裏正娘子死命攔著,又見小女兒被自己嚇了一跳眼角有些發紅,隻好色厲內荏衝自己婆姨喊了兩句“都是爾慣得”,便眼不見心不煩地出門去了。
屋裏僅剩母女二人,也好說說心裏話。
“三娘,看看這滿地的聘資,想那張四郎現下雖住在偏僻的石河子,日子過得定也算不錯。”
知女莫若母,見她還低個頭不說話,就接著勸導,
“阿娘曉得我兒想跟大娘、二娘一樣,住到城裏去。可我兒也該聽說,那張四郎已是立了戰功,當兵半年就成了什長,日後定能飛黃騰達,就是跟著他,我兒也能住到縣城。”
齊三娘聞言臉色稍解,可還是酸酸地迴了一句,
“大姊、二姊嫁的可都是讀書人,那張四郎卻是大字不識一個。”
裏正娘子見她總拿兩個姐姐比較,可氣的伸出食指,使勁按了她的腦門。
“非叫阿娘把話說得清楚,汝那兩個姊夫哪裏就稱得上讀書人,不過是會寫寫算算罷了,日後至多不過是子承父業,做到衙門裏的吏員。而那張四郎——”
“四郎怎樣?”
見女兒終於提起精神,裏正娘子刮了一下她的鼻頭,打趣一句,
“這會兒曉得喊‘四郎’啦”
”阿娘!”
裏正娘子看了一眼門外,壓低聲音對女兒說到,
“年前張家三位兄長來賠罪吃酒,娘聽到他幾人說話,說那張四郎極得縣裏的魏家賞識,那魏家家主就是長水軍府的折衝校尉。具體多大官娘也不曉得,可這個魏家是大娘、二娘的夫家都惹不起的,在這樣的長官手下,他還能沒好日子過?”
******
今日是張小四納征的吉日,作為他最要好的朋友,夠超,卻沒去觀禮。趕上今兒也是二蛋放假的日子,苟超早早就出發,來到縣城。
除了接二蛋迴家,還要置辦一些調料,張小四旬日之後就是成親的正日,酒席還要他親自操刀,可不能讓人失了麵子。
蒙學門口,大黃拉著滿滿一車的東西,陪苟超等在那裏。
時下正是陽春,天氣漸暖,路上的行人褪去厚重的冬衣,換上了鮮亮的夾衣。不少一看就是生活優越的男子、女眷,都趁著天時出城踏青。
苟超觀察著形形□□的路人,無聊地品評他們的樣貌。就看到不遠處的柳林邊有個背影很是熟悉。
縣裏的蒙學,和受過教育的讀書人繼續深造的縣學離得不遠,兩所學校建築中間人工種植了一小片細竹分開。而它們的斜後方就是一大片柳樹林,林後是一條十幾步寬的小河。
苟超看到的是一個女孩的背影,在樹林後一閃就不見了,雖然看上去有幾分熟悉,可一想到自己根本就沒接觸過什麽女性,索性就拋到腦後。
“阿兄——”
一迴頭,二蛋已經放學了,從學裏飛跑出來,後麵是拎著包袱的梭子。
苟超一把把二蛋抱起來,在空中轉了兩圈,問他這幾日過得怎麽樣,學裏都有什麽新鮮事。
“趙大郎又來接令弟了。”
說話的是一個婦人打扮的女子,身邊還有一個婢女手裏領著齊家大郎。
齊家大郎就齊家村裏正的小兒子,上麵有三個姐姐不與男孩算排行,所以雖是第四子,也被稱為“齊大郎”。
齊大郎原本就與二蛋同在李夫子那就學,在熟悉了《千字文》後,齊裏正覺著他不至於一來蒙學就學不會,被夫子打板子(←齊家村的人都知道李夫子脾氣好,教學生從來不動手),年後就順理成章地送來了縣裏,沒想到又與二蛋成了同學。
因來迴迴村裏不方便,齊大郎很多休沐的日子,就住到兩位阿姊家,今日來接他的就是齊大娘。
苟超帶著二蛋也跟對方閑聊幾句,便駕車往迴趕。
往日裏梭子一上牛車就老老實實的看著二蛋,和車上的東西,可這會兒卻東張西望,兩眼四處亂看。
“梭子,找什麽呢?”
梭子被問的嚇了一跳,見苟超相詢,才支支吾吾地說道,
“俺,俺阿姊,昨日來尋俺,見俺腳上的草履爛了,說今日來給俺送一雙,卻沒見到人。”
石河子的春天氣溫迴升的很快,過了清明,套上一雙足衣,穿編的厚實的草鞋也不凍腳。梭子穿的就是家中為編的草鞋,原本是很結實的,隻是先前在趙家做了一陣田裏活,比較費鞋,就沒穿住。
苟超時不時地就犯粗心的毛病,這下一看,可不,梭子的大腳指都出來了。
“許是有事耽擱了,你這孩子就直說唄,反正也不遠,咱還趕車,沒一會而就能到你家,你阿姊可能還在家呢。”
梭子還要推辭,苟超就揮鞭掉頭,準備往梭子家趕。
“梭子——”
說曹操曹操到,阿黃慢騰騰地才轉了一半,後方就傳來了一聲黃鶯般的喊聲。
王二娘,梭子的阿姊。十四五歲年紀,長得很是瘦弱。不過,麵色雖有些營養不良的發黃,五官卻很精致,眉毛彎彎,嘴角微翹,右眼下還有一小顆紅痣,可以預見,若是能好好將養,日後也算是個美人。
“趙大郎”
苟超停下車,等著她追上來,也應了一聲,看他姐弟二人敘話。
王二娘也是有眼色的,給梭子兩雙草鞋,讓他好好在趙家做活,不要偷懶耍滑,萬事聽家主的話,就再沒與他多說。
上前把手裏剩下的兩雙草鞋雙手奉給夠超,舉止大方地道謝,
“平日裏多受大郎照拂,奴全家都感激不盡,隻是大郎也曉得奴家境況,這兩雙草履是阿娘親手編的,還望大郎不嫌粗陋。”
苟超奉行的觀念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哪裏會嫌棄對方,還把剛買的鯉魚分了她一條,要她迴去熬成濃湯,說是對她的父親有好處。
王二娘定是不肯要,兩人便一番推脫。
二蛋等的都不耐煩了,就大聲喊道,
“哎呀,給你就拿著!沒看俺家還有呢,省的你們吃的不好,梭子還焦心!”
梭子的臉騰地一下就燒起來,又看到來迴有人向這張望,知道一個女兒家在大街上與男子過多牽扯不好,也就趕緊出言,
“阿姊就接下吧,大郎的恩情日後慢慢還就是,天也不早了,阿姊家去吧。”
與王二娘作別,苟超就駕著牛車往迴趕。
蒙學這第五日,下學是在未時三刻,剛剛兩番耽擱,確實是不早了,隻好輕抽牛臀,讓大黃走的快些。
春歸大地,萬物複蘇,去往石河子的道路不再是單調的黃、綠,而是五彩繽紛,姹紫嫣紅。
一路上,二蛋總算有了說話的餘地,不停地講著新學的知識,以獲得兄長的稱讚,梭子的仰慕。明媚的陽光照在往來穿梭的牛車、馬車、驢車上,不時地傳出踏青人歡快的笑聲。
“駕!駕!”
由官道轉至縣道後,路上的行人漸少。這裏離縣城較遠,踏青的人一般不會來這麽遠,而農人多在田間勞作,就一改之前的喧嚷,變得安靜起來。
愈發靜謐的縣道上,忽然傳來來張揚地催馬聲,苟超便覺不好。
“駕!駕!”
聲音由遠及近,越聽越是熟悉,等到坡上出現一人一騎,果然就是那個二貨!
“張小四!”
苟超坐直了上半身,趕牛的木棍直指飛奔的來人,氣得大聲怒吼。
越來越近的張小四也看清了苟超一行人,便慢慢放緩馬速,等來到牛車旁時一轉馬頭,與之共行。
“嘿嘿,俺練個馬也能撞見大郎,可見咱兄弟有緣!”
還在那嬉皮笑臉,苟超更是來氣,一棍子抽在他的腳後跟,訓斥到,
“你那腳是不想要了!”
原來張小四雖身手不錯,身子骨也打熬的健壯,可久居在較為溫暖的石河子,對塞外的冰雪本能的不適應。為了尋覓草原上敵人的行蹤,他們那幾營爬冰臥雪半月之久,別的地方還好說,離心髒最遠的雙腳卻凍壞了。
張小四還算不錯,身高體大火力壯,不像同隊的幾人那麽慘,但也被切掉了半個發黑的腳趾,這才提前出了戰場。
“這,這不長好了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