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程地時候,童大壯給苟超普及了一下中秋知識,才知道這個節日是開國初期才漸漸興盛的。


    各個地方叫法也不盡相同,像童大壯老家那邊多叫“拜月”,永寧地界稱“仲秋”“中秋”的都有不少。


    石河子消息閉塞,滿村也找不出一個會看曆法書籍的,節日慶祝上都是撿比較盛大、流行的過。


    像中秋這種才興起沒多久的,也就大的鄉鎮比較重視。


    童白兩人進城時,已看到城門外搭起了架台,聽說傍晚時會有大型的祭司活動,鄭明府會親自參與。


    城裏各處洋溢著過節的喜慶,逛街花錢的人群多了起來。


    白山子進城那會兒,收貨的少年早已等待多時,本來預留的半罐餳糖早就賣光了,生意好的不得了。


    苟超做麥芽糖販售的事情在石河子村還是個秘密。


    第一次去售賣時怕不成功,就和誰都沒說。等到賺了大錢,苟超怕村裏人眼紅就順勢眯著了。


    這次原打算和童大壯一起進城,就沒打算再瞞著。


    和童家相處久了,苟超覺得童大壯還是個可交之人。且童大壯也是個有本事的,農閑時節就上山打獵,今個獵兩隻鷓鴣,明個打一隻斑鳩,日子過得有聲有色,還不至於覬覦他一未成年。


    可聊天過程中才得知,兩人一進城就分開了,白山子要先去藥房,就約定在城郭外的三裏亭匯合。


    “山子,你是故意和童大叔分開的吧。”


    三人迴到家裏,苟超連背上的糯米還沒放下,就對著他肯定地說道。


    白山子被打個措手不及,沒想到突然間被拆穿,雙眉微蹙,臉色就要陰沉下來。


    苟超見他一愣,以為自己猜中了,便嗬嗬一笑,說道:


    “其實不用瞞著童大叔也行,這賣糖的事早晚也能被人知曉,尤其眼看著要秋收了,我還要往城裏跑,肯定瞞不住的。”


    白山子聞言,鬆了口氣,頓了頓,迴到:


    “多瞞一會兒是一會兒吧。村裏即便知道你賣餳糖,卻不知曉賺多少銅錢,若被人看到能賺這許多,別再生事端。”


    “還是山子想的周到!”


    苟超傻笑了一下,扔下糯米,就要去灶邊忙活。


    白山子一句“銅錢藏在糯米袋子裏”,就讓他停了腳。


    怪不得這麽沉,就說讓山子買十斤糯米,還以為他多買了,原來銅錢藏在裏麵。


    還有什麽事比數銅錢重要?


    苟超急不可耐地把錢串翻出來,兩手摩梭了一番,就樂嗬嗬地喊二蛋過來數錢。


    二蛋正在屋內擺弄新置辦的桌凳呢,聽見叫他數錢,一下子就衝了出去。


    好吧,數錢是兄弟倆目前最愛幹的活……


    見二蛋數得歡,苟超就趕忙來到灶前查看橡子情況。


    此時塘火已經熄滅,草木灰裏零散地閃著火星。不過橡子卻是煮熟了。


    苟超將熟透了的橡子倒進了一隻空著的水桶,就過來看看白山子都買了什麽食材。


    “簍子裏裝的是什麽?”


    苟超拎了拎白山子拿迴來的豬肉,估計了一下重量,又好奇地問了問放在地上的竹簍。


    白山子本來想讓苟超猜猜看得,發現他特別喜歡新奇食材,趕巧碰到就買了迴來。可經過剛剛的烏龍一嚇,哪還有什麽性質,直接迴道:


    “魚市上有新捕來的蝦蟹,就買了一些。”


    “蝦蟹!”


    苟超一聽,興奮地跑過來,把竹簍往外一倒,就見一堆活蹦亂跳的蝦子、河蟹湧了出來。”


    “太棒了!好久沒吃到蝦蟹啦!”


    看到這兩種生物苟超差點一蹦三尺高。前生他就特愛吃螃蟹,沒想到永寧縣還賣這個,早知道就早些去逛魚市了。


    這時候二蛋也把銅錢數好了,見有稀奇物事,好奇地湊了過來。


    “阿兄,銅錢有二百二百七十文”


    先通報了下“工作成果”,又隨即問到:


    “這是甚啊?”


    苟超拿起一隻弓著身軀的蝦子遞到他的眼前,說道:


    “這是河蝦,就是你在山泉裏捉到的蝦米長大的樣子。隻是咱們這的蝦米永遠長不大。”


    二蛋完全被那拱來拱去地蝦子吸引了,也忘記問“為什麽長不大”的問題,就一把把蝦子抓緊手裏觀察起來。


    苟超剛才的解釋剛一脫口,就暗道一聲不好,怕他緊接著就迴句“為什麽”。


    二蛋正是愛發問的年紀,整天整天地問“為什麽”,苟超又不喜歡敷衍他,經常被搞得滿頭汗。


    見他玩得好,自己倒是冷靜了下來,這才想起那些蝦、蟹、肉都是白山子掏錢買得。


    “山子,你怎麽自己掏錢買東西,你那些獵物不是白賣了。”


    說著就要把銅錢分一半給白山子。


    白山子雖沒聽過“東西”一詞,但早習慣了趙大郎時不時的冒出陌生詞匯,上下文一聯係也知道他說的是什麽意思,就推辭道:


    “買點吃食算什麽,當初若不是得兄長所救,山子性命難保,現又得兄長收留,這不是要折煞我麽。”


    說著就把銅錢推了迴去。


    苟超被白山子認真的態度弄得不好意思,又想著來日方長,大不了以後對他更好些,就不再堅持。


    此時,火燒雲已布滿天空,


    太陽隻剩下半張臉盤露在外麵,時候已經不早。


    剛想敦促二蛋去做功課,就聽他胡地哇哇大哭。


    “疼!疼!阿兄!”


    苟超一迴頭就看見二蛋手上掛著一肥碩螃蟹!


    糟了,忘記警告熊孩子沒事別招惹那生猛玩意兒了!


    又是一番手忙腳亂,苟超和白山子才把蟹鉗從二蛋食指上取下來。


    二蛋那可憐的食指腫大了一圈,疼的他直打哆嗦。


    苟超對著那食指又是吹又是含的,也沒讓他關上“水龍頭”。


    拿個小碗裝點冷水,苟超讓二蛋把食指放進去泡著,一手拍拍他的後背,幫他理順哭嗝,才又哄到:


    “好啦二蛋,咱不哭了。你不是說以後也要像張四郎一樣當將軍,那這點疼算什麽!”


    看他有好轉的跡象,又分散他的注意力:


    “今兒,學新字了吧,快去寫到石板上,阿兄做完飯還要跟著學呢。”


    二蛋這才抽抽噎噎應聲“好”,乖乖的走到專用石板那寫生子。


    幸好傷得不是右手……


    指揮白山子去剝橡子仁,苟超趕緊開始忙晚飯。


    灶塘裏重新生上火,燒上熱水,就開始處理起食材來。


    先把豬皮和肥肉剃了下來,留待備用,又把豬肉切成了幾塊。


    苟超打算做道菱角紅燒肉,就沒把肥肉剃得太幹淨。怕豬肉腥味重,就在炒菜的肉塊扔灶上的熱水裏,準備焯一下。


    這邊又剁了些肉餡,打算煎些耦合。


    等豬肉煮的差不多了,肥肉也都切成了小丁,直接就可以在倒出來的陶罐裏煉葷油了。


    白山子看著忙碌起來有如長了三頭六臂的趙大郎,想問的事情倒不好現在出口,就輕唱起《雙投唐》來。


    月上柳稍頭,人聚小院中。


    當一輪渾圓的明月,將皎潔的月光撒向華夏大地時,趙家小院裏的三人已經開始埋頭苦吃了。


    幹煸黃鱔,放了茱萸提味;菱角紅燒肉,添了麥芽糖增色;炸豬皮油渣湯,加了韭菜提鮮,還有清蒸河蟹、水煮河蝦、油煎耦合……


    哪怕是存了心事的白山子也忍不住甩開膀子大快朵頤。


    菜足飯飽之後,幾人才有心情賞起千年不變的月亮。


    聽白山子又唱起《雙投唐》的小調,苟超滿頭黑線——這孩子是快魔怔了。


    “今兒個中秋,唱此曲也太不和時宜了,我叫你們一首應景的吧。”


    也沒等二蛋捧場,白山子發表言論,苟超竟自唱了起來: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


    一首《水調歌頭》,勾起了苟超無線地思鄉之情。


    被曲子裏的哀傷感染,二蛋難得的保持了安靜,不明所以的他,有些擔心自家兄長,呆呆坐在那望著苟超。


    “此曲可堪流傳千古。”


    沉默了一陣,還是白山子打破沉寂,喚醒了沉溺在迴憶裏的苟超。


    “然,吾還是愛那述事之曲。大郎教我的《雙投唐》似隻一段,能否唱首全曲聽聽。”


    白山子你真是夠了!


    一時間籠罩在苟超周圍的傷感,被擊得粉碎……


    要不是看在你想法兒安慰本大爺,俺唱你個大頭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初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想當獸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想當獸醫並收藏穿越初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