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家村離石河子不過僅隔了一條縣道,直線距離並不遙遠,可步行起來卻要將近一個時辰。
主要是石河子深居山內,村民光是走出山口就需得大半個時辰。而出了山口再走到齊家村口還用不上一柱香的時間。
昨天的婚宴很是成功,苟超的名聲徹底響遍齊家村。還沒等宴席結束,苟超就又接了兩份訂單。
這齊家村的生活水平明顯比石河子高了不少。
苟超原本還想向上次一樣,點點兒豆花湊數,沒想到齊家村竟有做豆腐的人家,直接就來了道“珍珠翡翠白玉湯”。
另苟超出乎意料的還有“寒瓜”!主家在園中種了不少,此時正是瓜熟時節,就摘了幾顆讓苟超開宴時切開,權當一道飯食。
苟超當時看著“寒瓜”時就有些眼熟,心裏暗暗嘀咕。不過這“寒瓜”個頭較後世小上不少,顏色也有所出入,故而一時沒敢確定。
等到了開宴前一刻,苟超切開一看,果然不出所料——這“寒瓜”就是西瓜嘛!
更奢侈的是主家還宰了頭百十斤重的黑豬,讓苟超興奮了一個晚上!←好久沒吃過肉了……
有肉,就有葷油。苟超使出渾身解數,煎、炒、烹、炸、蒸、煮、燉、煨,凡是他會的手段都用了出來,就是為了滿足一迴自己的口腹欲。(-_-||)
結果自然是皆大歡喜。不僅痛快的給了苟超一鬥麥子,還給他留了一斤豬肉。
苟超最後沒拿那一鬥麥子,而是換了六斤左右的糯米。
苟超還不知道自己身處北方,滿心以為縣裏各處應該會種不少稻米,沒成想這裏四處都是種麥的。
許久沒有吃過大米飯,苟超甚至有次做夢都夢見自己掉到一片米飯之海裏,無論怎麽狂吃,都有吃不完的白米飯……
可現實是殘酷的,問了張小四才知道,村裏根本就沒有種水稻的,甚至家家戶戶都沒有稻米。部分人家有那麽幾斤糯米,還是換來釀酒或是用作端午包粽子的。
因今年大旱,端午的時候村裏正在忙著安置災民,或是挑水澆地,這次的端午就在一片忙碌中被遺忘了。這也是張小四能給苟超搜羅了五六斤糯米的緣故,要是平常年份,等苟超去借的時候,一斤也找不著了。
因之前就存了做糖賣錢的心思,苟超當時向張小四借糯米時就反複強調了有多少借多少,沒想到張小四把整個張家翻了個底朝天一共也就找來那點。
還是這戶主家厲害,一家就翻出六斤來。
有道是物以稀為貴。這時節大部分人家都收了新麥,這麥子在村裏就不太值錢,而糯米本地又沒有種植,身價就比麥子貴了一倍。
身上背著糯米,手裏拎著豬肉,苟超一大早上就辭別了主家,往石河子村走去。
成親的這戶人家在齊家村的最裏麵,離村口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苟超來時正是傍晚,又非常疲憊,那時就隻顧著趕路,沒有好好看過齊家村的風光。
這迴懷裏藏著銅錢,又拿了報酬,心情大好之下,苟超倒是沒有貪路,所過之處都細細看過一遍。
慢悠悠地快行到村口時,苟超隱約聽到路旁的桑林裏傳來一陣陣童聲。心裏一時好奇,就朝那小片桑林走了幾步想要聽得更真切一些。
“禍因惡積,福緣善慶。尺璧非寶,寸陰是競。”
整齊的童音穿過桑林鑽進苟超側著的耳朵,一下子炸響在他的腦海裏。
“學校!”
苟超脫口而出。
身邊沒有旁人,也就無人糾正苟超的錯誤。絲毫不知道自己說了什麽,苟超隻是興奮地尋聲往林子裏鑽。
轉過一個小彎,就出了桑林,一下子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向東邊一望,映入眼簾的是一所沐浴在晨光中的茅草亭子。
一位拿著戒尺的華發老者朝東方跪坐著,他的對麵三個垂髫童子正搖頭晃腦的齊誦老者教過的話語。
苟超癡癡的看著這一幕,覺著整個亭子都散發著聖光。
“學校啊!”
又喃喃的說了一句,索性靠在一棵桑樹上發起呆來。
苟超前世隻是個高中肄業生,書讀的不多卻是個熱愛上學的。
從小學到高中苟超幾乎一直都是班級裏管鑰匙的,每天幾乎都是第一個到校開教室門。
雖然成績一般,可苟超非常願意呆在學校裏,哪怕沒有什麽朋友,甚至有時還要受同學欺負。
他非常尊重老師,無論教不教他,碰麵時都會打聲招唿。還曾經夢想過有一天能考上研究生,考上博士,在大學裏當一輩子教師就好了。可惜世事往往不如人意……
“等等俺,俺也要去撒尿!”
被這一聲大喊拽迴了魂,目送仨孩子瘋跑出亭子,苟超整整衣衫,向老者走去。
“夫子好。”
苟超放下東西,向老者行了一個大禮。
這老者早看到苟超在那發呆,也很好奇這農戶打扮的少年不去做活或是玩耍跑著來盯著半個時辰是要做些什麽。
“嗯,小郎君來此所為何事?”
“呃——”
突然就走過來了,到底要做些什麽,他根本就沒想,隻是想單純的打個招唿而已。
“小郎君可有什麽難言之隱?”
看苟超半天不說話,老者又和藹地問了一句。
“呃——”
苟超抓抓腦袋,不好意思的挪開視線,就看到了桌安上攤開的竹簡。
都寫的什麽啊?那是繁體字吧。
“小郎君要是無事,老夫就要授課了,孩子們已經迴來了。”
苟超聞言迴頭一看,果然仨孩子正炯炯有神地盯著他呢。其中一個長得幹瘦,大眼睛尖下頜,與一個月前的二蛋有些相像。
對了,二蛋!就覺得自己過來似乎是有事來著!
苟超一拍大腿,在老者錯愕的目光下又深施一禮,問到:
“敢問夫子收外村的學生麽?”
老者上下打量苟超一番,有些過意不去得迴道:
“老夫隻授蒙學,小郎君現下開蒙似乎有些晚啊。”
“啊,不是,不是。”
苟超連忙揮手,尷尬的笑了笑,又解釋道:
“我有一個弟弟今年六歲,想讓他識些字,可整個村子也沒個讀書人。不想在這正撞見夫子授課,冒昧打擾了。”
“哦,小郎君是哪裏人啊?”
聽苟超如此說,老者撚撚花白的胡子,點頭問到。
“我是石河子村的,就是過了縣道往東邊山坳裏走那個。”
“外村人來問,小郎君頭一人。不過——”
見老者拉了長音,苟超有些失望。早聽說古代地域意識很重的,要是不能請先生,又無族學可進,上個學可是很費勁的。
“不過,送來蒙學倒也行,可那村子聽說山路並不好走,往來此地可要花好些時候。”
“真噠?!”
簡直不敢置信,這人生的大起大落也太快了。
“舍弟很愛讀書的,我以後可以每天早早送他來,保證不耽誤夫子授課。”
夫子表示:他讀過書麽,還愛讀書……
主要是石河子深居山內,村民光是走出山口就需得大半個時辰。而出了山口再走到齊家村口還用不上一柱香的時間。
昨天的婚宴很是成功,苟超的名聲徹底響遍齊家村。還沒等宴席結束,苟超就又接了兩份訂單。
這齊家村的生活水平明顯比石河子高了不少。
苟超原本還想向上次一樣,點點兒豆花湊數,沒想到齊家村竟有做豆腐的人家,直接就來了道“珍珠翡翠白玉湯”。
另苟超出乎意料的還有“寒瓜”!主家在園中種了不少,此時正是瓜熟時節,就摘了幾顆讓苟超開宴時切開,權當一道飯食。
苟超當時看著“寒瓜”時就有些眼熟,心裏暗暗嘀咕。不過這“寒瓜”個頭較後世小上不少,顏色也有所出入,故而一時沒敢確定。
等到了開宴前一刻,苟超切開一看,果然不出所料——這“寒瓜”就是西瓜嘛!
更奢侈的是主家還宰了頭百十斤重的黑豬,讓苟超興奮了一個晚上!←好久沒吃過肉了……
有肉,就有葷油。苟超使出渾身解數,煎、炒、烹、炸、蒸、煮、燉、煨,凡是他會的手段都用了出來,就是為了滿足一迴自己的口腹欲。(-_-||)
結果自然是皆大歡喜。不僅痛快的給了苟超一鬥麥子,還給他留了一斤豬肉。
苟超最後沒拿那一鬥麥子,而是換了六斤左右的糯米。
苟超還不知道自己身處北方,滿心以為縣裏各處應該會種不少稻米,沒成想這裏四處都是種麥的。
許久沒有吃過大米飯,苟超甚至有次做夢都夢見自己掉到一片米飯之海裏,無論怎麽狂吃,都有吃不完的白米飯……
可現實是殘酷的,問了張小四才知道,村裏根本就沒有種水稻的,甚至家家戶戶都沒有稻米。部分人家有那麽幾斤糯米,還是換來釀酒或是用作端午包粽子的。
因今年大旱,端午的時候村裏正在忙著安置災民,或是挑水澆地,這次的端午就在一片忙碌中被遺忘了。這也是張小四能給苟超搜羅了五六斤糯米的緣故,要是平常年份,等苟超去借的時候,一斤也找不著了。
因之前就存了做糖賣錢的心思,苟超當時向張小四借糯米時就反複強調了有多少借多少,沒想到張小四把整個張家翻了個底朝天一共也就找來那點。
還是這戶主家厲害,一家就翻出六斤來。
有道是物以稀為貴。這時節大部分人家都收了新麥,這麥子在村裏就不太值錢,而糯米本地又沒有種植,身價就比麥子貴了一倍。
身上背著糯米,手裏拎著豬肉,苟超一大早上就辭別了主家,往石河子村走去。
成親的這戶人家在齊家村的最裏麵,離村口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苟超來時正是傍晚,又非常疲憊,那時就隻顧著趕路,沒有好好看過齊家村的風光。
這迴懷裏藏著銅錢,又拿了報酬,心情大好之下,苟超倒是沒有貪路,所過之處都細細看過一遍。
慢悠悠地快行到村口時,苟超隱約聽到路旁的桑林裏傳來一陣陣童聲。心裏一時好奇,就朝那小片桑林走了幾步想要聽得更真切一些。
“禍因惡積,福緣善慶。尺璧非寶,寸陰是競。”
整齊的童音穿過桑林鑽進苟超側著的耳朵,一下子炸響在他的腦海裏。
“學校!”
苟超脫口而出。
身邊沒有旁人,也就無人糾正苟超的錯誤。絲毫不知道自己說了什麽,苟超隻是興奮地尋聲往林子裏鑽。
轉過一個小彎,就出了桑林,一下子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向東邊一望,映入眼簾的是一所沐浴在晨光中的茅草亭子。
一位拿著戒尺的華發老者朝東方跪坐著,他的對麵三個垂髫童子正搖頭晃腦的齊誦老者教過的話語。
苟超癡癡的看著這一幕,覺著整個亭子都散發著聖光。
“學校啊!”
又喃喃的說了一句,索性靠在一棵桑樹上發起呆來。
苟超前世隻是個高中肄業生,書讀的不多卻是個熱愛上學的。
從小學到高中苟超幾乎一直都是班級裏管鑰匙的,每天幾乎都是第一個到校開教室門。
雖然成績一般,可苟超非常願意呆在學校裏,哪怕沒有什麽朋友,甚至有時還要受同學欺負。
他非常尊重老師,無論教不教他,碰麵時都會打聲招唿。還曾經夢想過有一天能考上研究生,考上博士,在大學裏當一輩子教師就好了。可惜世事往往不如人意……
“等等俺,俺也要去撒尿!”
被這一聲大喊拽迴了魂,目送仨孩子瘋跑出亭子,苟超整整衣衫,向老者走去。
“夫子好。”
苟超放下東西,向老者行了一個大禮。
這老者早看到苟超在那發呆,也很好奇這農戶打扮的少年不去做活或是玩耍跑著來盯著半個時辰是要做些什麽。
“嗯,小郎君來此所為何事?”
“呃——”
突然就走過來了,到底要做些什麽,他根本就沒想,隻是想單純的打個招唿而已。
“小郎君可有什麽難言之隱?”
看苟超半天不說話,老者又和藹地問了一句。
“呃——”
苟超抓抓腦袋,不好意思的挪開視線,就看到了桌安上攤開的竹簡。
都寫的什麽啊?那是繁體字吧。
“小郎君要是無事,老夫就要授課了,孩子們已經迴來了。”
苟超聞言迴頭一看,果然仨孩子正炯炯有神地盯著他呢。其中一個長得幹瘦,大眼睛尖下頜,與一個月前的二蛋有些相像。
對了,二蛋!就覺得自己過來似乎是有事來著!
苟超一拍大腿,在老者錯愕的目光下又深施一禮,問到:
“敢問夫子收外村的學生麽?”
老者上下打量苟超一番,有些過意不去得迴道:
“老夫隻授蒙學,小郎君現下開蒙似乎有些晚啊。”
“啊,不是,不是。”
苟超連忙揮手,尷尬的笑了笑,又解釋道:
“我有一個弟弟今年六歲,想讓他識些字,可整個村子也沒個讀書人。不想在這正撞見夫子授課,冒昧打擾了。”
“哦,小郎君是哪裏人啊?”
聽苟超如此說,老者撚撚花白的胡子,點頭問到。
“我是石河子村的,就是過了縣道往東邊山坳裏走那個。”
“外村人來問,小郎君頭一人。不過——”
見老者拉了長音,苟超有些失望。早聽說古代地域意識很重的,要是不能請先生,又無族學可進,上個學可是很費勁的。
“不過,送來蒙學倒也行,可那村子聽說山路並不好走,往來此地可要花好些時候。”
“真噠?!”
簡直不敢置信,這人生的大起大落也太快了。
“舍弟很愛讀書的,我以後可以每天早早送他來,保證不耽誤夫子授課。”
夫子表示:他讀過書麽,還愛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