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一陣陣雞叫,苟超伸了一個大大的懶腰,輕手輕腳的從床上下來。
太陽還沒有升起,東北方的天空呈現出隱隱的紅色,空氣濕漉漉的伴著青草的味道。
苟超薅了兩把草地上的露水往臉上漫漫,瞬間精神很多,鼓舞著精神來到昨天燒罐的地方。
火堆已經熄滅了,苟超拿著鋤頭把燒過的灰燼移開,小心翼翼地把覆土掘開,映入眼簾的就是那兩個二貨燒的不知所謂的小玩意兒。
苟超把倆熊孩子燒的東西撿到一邊,輕輕地把自己捏的碗罐兒取出來。沒想到自己手藝還不錯,四個碗就裂了一個,還有三個好的;三個盤子也還不錯,就是底座不是很平;那個小腿高的瓦罐意料之中的沒成功,不過另一隻成年人兩拳高的大肚罐子倒是成了。
也許是用竹炭燒的再加上苟超坑刨得挺深,幾個碗罐摸起來多少帶點滑膩質感有點陶器的感覺,比想象中的泥瓦器好上不少,算是給了苟超一點意外之喜。
苟超拿著盤盤碗碗到小溪旁洗刷幹淨,到屋裏放好,就趕緊到童大叔家取水桶去挑水。
這兩個水桶比苟超的膝蓋還要高些,待兩隻水桶都舀滿水,把扁擔搭在肩上一起,一起,竟然沒起來!
看來苟超現在這具身體年齡確實不大,再加上長期吃不飽飯,這力氣真是沒多少。沒辦法,又把水舀出去不少這才搖搖晃晃地挑起來。
這一番折騰,太陽已經開始要冒頭,村裏起得特別早的人家冒起炊煙來。待要走到童保長家門前,童保長夫妻已先後走出屋來。
“這伢子,怎地不愛惜身子!”
童大壯一看苟超搖晃著走來,趕忙三兩步搶上前去接過擔子,一邊往水缸裏倒水,一邊數落苟超。
接受完夫妻倆的一通教育,三人圍著灶上一陣忙活。
苟超一邊幫忙,不免一邊腹誹:童大叔,你那三條小魚兒也不刮鱗,也不去腥線,也不用油煎,蔥薑蒜一樣不放直接就用水煮了,你是要鬧那樣啊啊啊!
還有童大嬸,你直接就把雜糧餅子蒸在上麵,不竄味兒嗎!水還沒燒開,苟超似乎已經感到腥氣直衝腦門。
“大郎,這兩年各地遭災,朝廷為了俺們百姓能有口飯吃,也是想了不少法子。”
苟超一聽童大叔有話對自己說,忙從灶前過來,幫忙把他劈的柴碼好,邊聽他繼續說:
“除了給種子農具,還每五戶借用一頭耕牛,咱這五戶就合用一頭。這幾戶都是逃難來的,地都翻出來也種不了,這一頭牛一天也就能犁兩畝地,幹上三天活還得歇一歇,你沒來的時候就商量好了,為了不誤農時,每家就先犁兩畝,輪一圈若沒以外就再輪。”
一天隻能翻兩畝?苟超很是不解,要知道這的一畝感覺隻有現代六七分大,而他大伯家的老黃牛一天能犁兩三畝地。這麽一換算,這的牛少說也能犁三畝啊。
又聽童大壯接著道:“今個兒輪到俺家翻地,明個兒就能輪到大郎那,大郎今個兒好好盤算盤算,挑兩畝上好的田地燒下荒,明個兒好翻地。”
苟超剛要應承,就見二蛋炮彈一樣跑來,老遠就“大哥”“大哥”地喊。
得,這下虎妞、石頭也都醒了,洗臉的洗臉,梳頭的梳頭,打招唿的打招唿,一片紛亂。
苟超給二蛋擦淨小臉小手,還遭到童大嬸的調笑,說是她那當娘的都沒他心細,會照顧人。一眾人說笑著擺好飯菜準備吃飯,果然,那魚湯是腥的可以!
這個古怪朝代,鹽貴的可以,童大叔家根本就不趁這東西,調味料就一個醋布!
昨個做飯時,管虎妞要調料,結果拿出來這麽一條又黑又臭又腥的鬼東西,既像是放了不知多久的鹹魚幹,又像是不知穿了多久的兜襠布!
拿著這涮了醋布的腥魚湯,苟超眼淚差點沒給激出來,但為了盡快恢複身體還是強忍著喝了。
“大郎,大口喝,別舍不得!這小魚兒河裏有不少,就是抓著費勁,等這兩天忙完了,再讓汝大叔去抓。”童大嬸熱情的要往苟超碗裏添湯。
“哎!”苟超掃射一圈狼吞虎咽的二蛋、石頭、虎妞,認命的把碗遞了出去。
吃過飯,童大壯就要到張屠戶家去取牛。
原來苟超沒來之前,他們這一保不夠五戶,本來沒辦法借耕牛,但是裏正和張保長都挺辦實事的,就把當兵走了的張老四和他們算在一起,等輪到張老四時,牛就給張家用,昨天剛好輪到張屠戶,這也是童大叔對張家比較了解的緣故吧。
苟超有些好奇,也想早點融入村子,就和童大壯一道去張屠家。
張屠家位於村東頭出口的地方,離進村的道路不遠。他們家因是坐地戶,前後院就都有半人高的籬笆圍起來,不像童大壯這批才來不久的隻有光禿禿一茅草房。
苟超他們是從房後的小道過來的,最先看到的就是張屠家的後院,裏麵種滿了綠葉菜。
苟超隻認出韭菜和疑似茄子的蔬菜(為什麽說是“疑似”,實在是果實很像茄子,但那秧苗有半人高,都趕上灌木叢了!苟超表示從沒見過如此高大粗壯的茄子秧┑( ̄▽ ̄)┍)這裏廣泛種植的是一種叫“園葵”的葉子菜,味道有點甘滑。
還沒等來到前院,張屠家的土狗已經汪汪叫起來。老遠聽到一聲中氣十足地大吼:“別叫啦!”就看到一個裸著上身的大漢牽著頭黑臉黃牛打牛棚裏出來。
“童大兄來了,”張屠與童大壯打了聲招唿,轉過臉對著苟超說道:“這就是趙家大郎吧。”
苟超掃過他那筋肉虯結的身體,仰看著那長滿絡腮胡子的滿臉橫肉,心說李逵沒準兒也就這樣了,趕緊迴道:“張三叔。”
說話間,童大壯已帶著苟超走進了院子,還沒待苟超打量一番,張屠那蒲扇般的大掌就拍了過來,好懸沒給苟超拍跪了。隻餘耳邊一陣巨響:
“不說是十六了麽,怎地是跟豆芽般的孩子。”然後就是童大壯和張屠兩人的一陣大笑。
三人調侃寒暄了幾句,就聽張屠說:“某家兄長和裏正提了,這牛爾那五戶牽迴去使,再不用算四郎的了。”
童大壯也沒假客套,誇了幾句牛照顧的好(昨天趕上此牛歇班,就在張屠家休的),就讓苟超去牽牛,自己扛犁鏵。
當苟超看到那長長的筆直的犁轅時,瞬間明白了為嘛這小畝子一天隻能翻兩畝!
太陽還沒有升起,東北方的天空呈現出隱隱的紅色,空氣濕漉漉的伴著青草的味道。
苟超薅了兩把草地上的露水往臉上漫漫,瞬間精神很多,鼓舞著精神來到昨天燒罐的地方。
火堆已經熄滅了,苟超拿著鋤頭把燒過的灰燼移開,小心翼翼地把覆土掘開,映入眼簾的就是那兩個二貨燒的不知所謂的小玩意兒。
苟超把倆熊孩子燒的東西撿到一邊,輕輕地把自己捏的碗罐兒取出來。沒想到自己手藝還不錯,四個碗就裂了一個,還有三個好的;三個盤子也還不錯,就是底座不是很平;那個小腿高的瓦罐意料之中的沒成功,不過另一隻成年人兩拳高的大肚罐子倒是成了。
也許是用竹炭燒的再加上苟超坑刨得挺深,幾個碗罐摸起來多少帶點滑膩質感有點陶器的感覺,比想象中的泥瓦器好上不少,算是給了苟超一點意外之喜。
苟超拿著盤盤碗碗到小溪旁洗刷幹淨,到屋裏放好,就趕緊到童大叔家取水桶去挑水。
這兩個水桶比苟超的膝蓋還要高些,待兩隻水桶都舀滿水,把扁擔搭在肩上一起,一起,竟然沒起來!
看來苟超現在這具身體年齡確實不大,再加上長期吃不飽飯,這力氣真是沒多少。沒辦法,又把水舀出去不少這才搖搖晃晃地挑起來。
這一番折騰,太陽已經開始要冒頭,村裏起得特別早的人家冒起炊煙來。待要走到童保長家門前,童保長夫妻已先後走出屋來。
“這伢子,怎地不愛惜身子!”
童大壯一看苟超搖晃著走來,趕忙三兩步搶上前去接過擔子,一邊往水缸裏倒水,一邊數落苟超。
接受完夫妻倆的一通教育,三人圍著灶上一陣忙活。
苟超一邊幫忙,不免一邊腹誹:童大叔,你那三條小魚兒也不刮鱗,也不去腥線,也不用油煎,蔥薑蒜一樣不放直接就用水煮了,你是要鬧那樣啊啊啊!
還有童大嬸,你直接就把雜糧餅子蒸在上麵,不竄味兒嗎!水還沒燒開,苟超似乎已經感到腥氣直衝腦門。
“大郎,這兩年各地遭災,朝廷為了俺們百姓能有口飯吃,也是想了不少法子。”
苟超一聽童大叔有話對自己說,忙從灶前過來,幫忙把他劈的柴碼好,邊聽他繼續說:
“除了給種子農具,還每五戶借用一頭耕牛,咱這五戶就合用一頭。這幾戶都是逃難來的,地都翻出來也種不了,這一頭牛一天也就能犁兩畝地,幹上三天活還得歇一歇,你沒來的時候就商量好了,為了不誤農時,每家就先犁兩畝,輪一圈若沒以外就再輪。”
一天隻能翻兩畝?苟超很是不解,要知道這的一畝感覺隻有現代六七分大,而他大伯家的老黃牛一天能犁兩三畝地。這麽一換算,這的牛少說也能犁三畝啊。
又聽童大壯接著道:“今個兒輪到俺家翻地,明個兒就能輪到大郎那,大郎今個兒好好盤算盤算,挑兩畝上好的田地燒下荒,明個兒好翻地。”
苟超剛要應承,就見二蛋炮彈一樣跑來,老遠就“大哥”“大哥”地喊。
得,這下虎妞、石頭也都醒了,洗臉的洗臉,梳頭的梳頭,打招唿的打招唿,一片紛亂。
苟超給二蛋擦淨小臉小手,還遭到童大嬸的調笑,說是她那當娘的都沒他心細,會照顧人。一眾人說笑著擺好飯菜準備吃飯,果然,那魚湯是腥的可以!
這個古怪朝代,鹽貴的可以,童大叔家根本就不趁這東西,調味料就一個醋布!
昨個做飯時,管虎妞要調料,結果拿出來這麽一條又黑又臭又腥的鬼東西,既像是放了不知多久的鹹魚幹,又像是不知穿了多久的兜襠布!
拿著這涮了醋布的腥魚湯,苟超眼淚差點沒給激出來,但為了盡快恢複身體還是強忍著喝了。
“大郎,大口喝,別舍不得!這小魚兒河裏有不少,就是抓著費勁,等這兩天忙完了,再讓汝大叔去抓。”童大嬸熱情的要往苟超碗裏添湯。
“哎!”苟超掃射一圈狼吞虎咽的二蛋、石頭、虎妞,認命的把碗遞了出去。
吃過飯,童大壯就要到張屠戶家去取牛。
原來苟超沒來之前,他們這一保不夠五戶,本來沒辦法借耕牛,但是裏正和張保長都挺辦實事的,就把當兵走了的張老四和他們算在一起,等輪到張老四時,牛就給張家用,昨天剛好輪到張屠戶,這也是童大叔對張家比較了解的緣故吧。
苟超有些好奇,也想早點融入村子,就和童大壯一道去張屠家。
張屠家位於村東頭出口的地方,離進村的道路不遠。他們家因是坐地戶,前後院就都有半人高的籬笆圍起來,不像童大壯這批才來不久的隻有光禿禿一茅草房。
苟超他們是從房後的小道過來的,最先看到的就是張屠家的後院,裏麵種滿了綠葉菜。
苟超隻認出韭菜和疑似茄子的蔬菜(為什麽說是“疑似”,實在是果實很像茄子,但那秧苗有半人高,都趕上灌木叢了!苟超表示從沒見過如此高大粗壯的茄子秧┑( ̄▽ ̄)┍)這裏廣泛種植的是一種叫“園葵”的葉子菜,味道有點甘滑。
還沒等來到前院,張屠家的土狗已經汪汪叫起來。老遠聽到一聲中氣十足地大吼:“別叫啦!”就看到一個裸著上身的大漢牽著頭黑臉黃牛打牛棚裏出來。
“童大兄來了,”張屠與童大壯打了聲招唿,轉過臉對著苟超說道:“這就是趙家大郎吧。”
苟超掃過他那筋肉虯結的身體,仰看著那長滿絡腮胡子的滿臉橫肉,心說李逵沒準兒也就這樣了,趕緊迴道:“張三叔。”
說話間,童大壯已帶著苟超走進了院子,還沒待苟超打量一番,張屠那蒲扇般的大掌就拍了過來,好懸沒給苟超拍跪了。隻餘耳邊一陣巨響:
“不說是十六了麽,怎地是跟豆芽般的孩子。”然後就是童大壯和張屠兩人的一陣大笑。
三人調侃寒暄了幾句,就聽張屠說:“某家兄長和裏正提了,這牛爾那五戶牽迴去使,再不用算四郎的了。”
童大壯也沒假客套,誇了幾句牛照顧的好(昨天趕上此牛歇班,就在張屠家休的),就讓苟超去牽牛,自己扛犁鏵。
當苟超看到那長長的筆直的犁轅時,瞬間明白了為嘛這小畝子一天隻能翻兩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