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陳涯悄無聲息離去的那一天,柳如煙在跟空氣較勁,餓了一整天肚子。


    也不知道是睡著了還是餓暈了,她睜眼的時候,月光已經爬上了窗外道路盡頭,斜斜掛在已經凋謝的風信子枝葉旁。


    肚子在那裏嘀嘀咕咕,她嚐試把小肚子鼓起來。


    突然想到,之前她也是這樣挨餓,陳涯還兇巴巴地說,想要往她肚子上揍一拳,突然就笑泄氣了。


    接著,她又悲傷起來了。


    她和他離別了。


    借著月光走到廚房,她打開冰箱,溫暖的光線照在臉上,寒氣撲麵,心中的空虛卻感到些許緩解。


    點兵點將好久,從裏麵挑出了兩塊麵包和一個雞蛋,她嚐試給自己做一個三明治。


    剛拆開麵包的包裝袋,點點淚水滴落到麵包上。


    冰箱的壓縮機適時響起,仿佛在進行無用的寬慰。


    柳如煙啜泣著,擦幹淨眼淚,心中感到既委屈又痛苦。


    現在想來,陳涯簡直是個壞透了的人。


    她一個人徘徊在湖邊,他隻是在那邊靜靜看著;她鼓起小肚子,他就想往上麵揍一拳;她比任何人都愛著他,他卻不辭而別了。


    柳如煙捧著三明治坐在沙發上,每吃一口,都想起陳涯在她身邊時夢幻般的快樂日子。


    吃完了三明治,她很沒有修養地舔了手指,又牛飲完杯裏的水,癱坐在沙發上。


    不知哪裏的水聲“滴滴答答”響個不停,不知哪裏的秋蟬在鬼鬼祟祟的叫,柳如煙躺在沙發上,不知哪裏來的陳涯的聲音,滿腦子都是。


    今夜的月色格外安靜,她盯著窗外,覺得心中的褶皺稍稍被撫平。


    “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她突然想起這首詞,在這裏倒是挺應景。


    她走到陽台前,麵前樓宇林立,萬家燈火。


    一扇扇窗戶,形成一個個亮方塊,在方塊裏,有在燈下枯坐的男人,有默默吃飯的母女,有引吭高歌的中年男性,有背著孩子拖地的婦女。


    這些方塊如同生活的橫截麵,縱向切開,將其中內核展露給柳如煙,她隱隱覺得這其中或許存在一些啟示。


    曾經她父親老是嘀咕,王國維所謂的“三重境界”,什麽“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什麽“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什麽“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迴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現在想來,自己這不正是“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麽?


    估計再過一段時間,自己就要“衣帶漸寬終不悔”了。


    什麽時候,才能驀然迴首,他卻在燈火闌珊處呢?


    柳如煙把臉埋進了胳膊。


    “老師,我想你了。”


    也許世上成大事者,都會經曆一段痛苦的戀情吧。


    第二天柳如煙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那本《霍亂時期的愛情》安裝上一個書封。


    她知道,這本書作為陳涯給她的最後一個禮物(她不知道能不能算,但姑且算是),應該會見證許多許多曆史。


    紙頁和迴憶一樣,會在時間的流逝中不斷發黃。


    書可以利用書封來保護,但在不可避免的遺忘中,迴憶該如何保護?


    除了一遍又一遍地重複那些記憶,像牛一樣反芻,如同飲茶一般品味迴甘,好像別無他法。


    而那些事情對於現在的柳如煙來說,無異於用小刀慢慢在她心上割下一道道口子。


    在觸手隻能摸到空氣、卻不見老師蹤影的這個房間,任何迴憶,都是在對敏感的她痛下殺手。


    然而和陳涯有關的一切都讓她觸景傷懷,他慣用的金邊盤子,刷毛被磨平的牙刷,帶洞洞的拖鞋,還有沁入她所有衣服和身體、在這個房間無處不在的獨屬於他的氣息。


    人腦十分奇怪,她提示自己不要想他、不要想他,可是她在這麽做的時候,便是在想他。


    思念就像一副毒藥,劑量足夠濃烈時,她會被悲痛壓得喘不過氣來,並且希望自己在睡夢中死掉。


    她隻能躺在沾滿他氣味的床上,雙手雙腳無限向外延展,青蔥白嫩的指頭拂過他躺過的每一寸地方,試圖尋找他留下的痕跡。


    她把揉皺的被單揉得更皺,她輾轉反側讓衣服更加淩亂,她閉上眼,伸出五指,試圖用空氣模擬出曾經溫柔繾綣的觸感。


    她發燒了,體溫很高,連站都沒辦法站起來。


    她用盡全力,才撥通了樓下超市的電話,小哥把外賣提上樓時,一眼就發現了不對勁。


    “你怎麽了?要不要去醫院?”


    “不需要。”


    她用力關上門,隨後坐倒在地上。


    她突然非常無助,不是因為自己生病而無助,而是因為她突然想到,在不知何方的陳涯,此時也許已經見了形形色色的人類,和不同的女人發生了交集。


    而她完全無法掌控,隻能固執地相信,自己能等到他迴來。


    在床上躺了兩天,燒退了,病好了大半,身體仍然虛弱。


    她緩慢走到茶幾前,客廳比起生病前,倒好像煥然一新般,有了全新的感覺。


    她拿起《霍亂時期的愛情》,用手觸摸扉頁上陳涯留下的筆記。


    陳涯寫的這句話,也是書中的一句話,那是一個女人說的:


    “說到底,愛情是一種本能,要麽第一次就會,要麽就一輩子也不會。”


    以前她不太懂這句話,現在她在懵懂中似乎有些明白:與人相處才需要學習,但愛一個人不需要學習,與生俱來。


    說起來《霍亂時期的愛情》,講的也是一個關於等待的故事。


    那個男人為了愛情,等了那個女人五十三年七個月零十一天。


    從他愛上她的那一瞬間起,他就將這份愛情,如同信仰一般堅持了一輩子。


    不需要問好處是什麽,也不用懷疑為什麽要這麽做,這就是信仰。


    柳如煙覺得,自己的愛,就是信仰,即使在別人看來愚蠢透頂。


    她翻開墊在書本下方的稿紙,一頁一頁,上麵寫滿了對陳涯的迴憶。


    那是她用來保護記憶的方式,每天寫一點和他的迴憶,每天看一遍,這樣,就能將他更加深深印在心裏。


    最近這幾天,她心中一直有一種某些東西將要破殼而出的感覺。


    忽然間,她有所明悟,就好像人生所有精力,忽然之間被一根線連接在一起,拚湊出了一個完整的形狀。


    她拿起筆,按在紙上,頓了頓,隨後,寫下一行字:


    《越位同居》。


    接著,她想了想,又寫到:


    “故事要從風信子盛開的季節說起……”


    ……


    三月份的某個清晨,柳如煙突然注意到,陳涯送她的那盆風信子,葉子已經垂下去好久了。


    不知不覺,又到了風信子盛開的季節。


    可是老師的風信子並沒有盛開。


    她帶上手套,沒用多少力,就連同根部,一起把那株可憐的植物拔了起來。


    它毫無疑問已經死掉了,根部也爛掉了。


    就在這個時候,房門開了,陳涯推門進來了。


    柳如煙思考過很多種他和她重逢的場景,但絲毫沒有料到,自己在見到他時,身上係著圍裙,手裏拿著一株爛掉的風信子。


    一個擁有黑色長發的少女,從陳涯背後走出來,看到柳如煙後,皺了皺鼻子,用生硬的漢語說:


    “這就是你一定要見的女子?”


    陳涯此時隻顧著看柳如煙,忙裏偷閑中點了點頭。


    那個黑長直女生走到柳如煙麵前,佯裝氣勢洶洶地叉腰,似乎想要比拚資曆,同時也是打探消息,在腦海裏搜刮了半天詞匯,才問道:


    “你和涯,愛了有多久啊?”


    她如同《霍亂時期的愛情》裏主角弗洛倫蒂諾·阿裏薩一般,在五十三年七個月零十一天以來的每個日日夜夜(如果她也有那麽久的話),一直準備好了答案:


    “一生一世。”她說。


    /107/107873/28481596.html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把女上司拉進紅顏群,我被曝光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野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野亮並收藏把女上司拉進紅顏群,我被曝光了最新章節